咱不得不說朱元璋這人就是個奇蹟,作為咱大華夏最後一個漢人的大一統王朝。這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就倆字——牛掰啊!
說道這裡估計就有人嚷嚷:「朱元璋有嘛好的?一水的奇葩皇帝,就他自己個殺人如麻,而他後邊的皇帝,啥木匠皇帝等等,有啥好吹的!」
你快拉到吧,這還不是大明離著滿清實在是忒近了點,加上滿清那會還都跪在老朱家的地頭上討食吃,那也沒誰了。那扣扣改改的你也信。咱別的不說就他那文字獄,整掉了咱大華夏多少東西,沒的辦法,很多歷史上的東西,只能從周邊國家的歷史記錄中,找點蹤跡,這也沒誰了。
這話頭再說回來,如果真有那些個人說的大明朝都是奇葩皇帝,他這王朝能綿延二百多年?這就是最好的佐證。
算了這話題在嘮下去,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咱先打住,以後有機會俺再和大傢伙聊。
話說,歷史上都講朱元璋這人長的磕磣,咋說呢?他再磕磣,那長的也是一臉的龍相,不然咋配的上屁股底下的龍座呢?
而且他打小能把自己養活了都是個奇蹟,放牛娃玩過,乞丐做過,雲遊的和尚他也當過。這些個事咱三言兩語的就過去了,但這時間得熬啊,其中的滋味哪裡是一個苦字能表達的了呢?正因為如此,他對民間的疾苦體驗那叫個深入,您當官的玩的那些個伎倆,他門清,想糊弄他?那叫找死,加上他這人眼睛裡揉不得沙子,殺起當官的人那叫個毫不手軟。至於老百姓,只要不是罪大惡極的,他不會拿你怎麼樣的。
而朱元璋要和誰爭天下呢?咱大華夏歷史上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中的一個——大元朝。
咋說呢?這大元朝光顧著擴張了,家底都快掏乾淨了,老百姓活的那叫個苦,都活不下去了。一股腦的大傢伙扯著旗杆子就開始懟著大元朝,當時懟的人也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一路。
老朱這人作為老朱家開國鼻祖,他是由小打到大,由大打到強,那大腳馬皇后一路陪著走下來。老朱這輩子誰都不服,就服這糟糠之妻,倆人對罵他老是處於下風口,憋屈的不行,但拿著馬皇后還是沒轍。
罵完之後,憋一肚子氣,回頭還得打聽馬皇后氣消了嗎?這晚上吃飯了嗎?沒吃飯他比誰都急。
當年馬皇后先一步走了,把個朱元璋哭的稀裡譁啦,一夜之間老了不少。把個太子朱標愁的,這咋整啊?全天下這就沒有一個人能攔得住朱元璋那小暴脾氣的了。
沒得法子,畫了一副當年馬皇后背朱元璋逃跑的圖,塞懷裡,就預防著倒黴的時候用用。
你還別說真用上了,有一次爺倆懟上了,朱元璋怒了,追著朱標要揍。沒得法子朱標就把這畫給扔了出去,瞅著畫的朱元璋當時就哭了。
「你個混小子,就會拿你媽當擋箭牌!真不是個東西!」得,朱元璋也不打了,蹲在地上瞅著畫哭呢。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老梁你這跑題了吧,人家問的啥?你又扯的是啥?」
不是,咱從朱元璋對馬皇后的事,就能看得出來,這朱元璋是真漢子,真性情的一個人,換句話說他是一個有底線的人。
從這些個事中,了解了這麼多,咱再回答題主的問題,那叫個手拿把掐了。
題主的事在1368年七月的時候,老朱扛著旗,帶著兵一路可就打到了直沽。元順帝派知樞密院事卜去懟老朱,結果整了個身死道消。
這元順帝將太廟的牌位收拾好,這就準備出逃。到了晚上的時候,開了健德門,帶著太子后妃和一百多個大腦殼的大臣,這就往上都竄。這路上遇到山峰崩塌,他還以為是老朱帶著大兵到了,嚇的那叫個慌不擇路。
從這個時間點上元朝就結束了中原的統治,這北元就開始了。而在1389年這北元在藍玉的進攻下也飛灰湮滅了。
所以題主這事應該是1368年元朝被滅的事。咱就用具體的事,說說題主的問題。
元順帝逃的也著急忙慌,所以他那後宮佳麗,根本就沒有機會帶走。事後記錄光宮女就不下一千人。
老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您給這老朱留了這麼多女人,這要是整不好,那後遺症可就大發了。
當時提出了這麼兩個建議,第一按個頭的大小,就賞賜給三軍將士就完了,第二,乾乾脆脆把這些女人到放出來,各回各家各找個媽就完了。
那麼朱元璋怎麼決定的呢?他選第二種,為嘛呢?很簡單這些個女人中絕大多數都是蒙古人,放她們回去,是表達了一種意思。
你蒙古人和咱這漢人都是一家的兄弟,只不過你這蒙古人不會統治天下,你瞧瞧整的烏煙瘴氣,咱老朱代表漢人把你攆下去,這是兄弟家裡的事,不至於對一幫子女人動刀動槍的。這也是一種懷柔政策,這政策和態度往那一擺,那些個打不下的元朝將領,自然而然的選擇投降,在中原地區繁衍好幾代的蒙古人牴觸的心裡也就少了幾分,那麼為以後的統治也能奠定一分安穩的姿態,畢竟大家都兄弟嗎?政見不合咱可以動刀動槍,但你被我揍趴下了,服了,咱也不會拿你咋樣的。
事就是這麼個事,以後朱元璋做的事,他也是這麼做的。所以他尊重元朝,也不讓人詆毀他。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儘快的恢復戰亂之後的持續,維持大一統統治權威。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後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