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貶低元朝,我們的父母皆靠他生養」,朱元璋為何這麼尊敬元朝?

2021-02-23 凱哥說事

咱不得不說朱元璋這人就是個奇蹟,作為咱大華夏最後一個漢人的大一統王朝。這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就倆字——牛掰啊!

說道這裡估計就有人嚷嚷:「朱元璋有嘛好的?一水的奇葩皇帝,就他自己個殺人如麻,而他後邊的皇帝,啥木匠皇帝等等,有啥好吹的!」


你快拉到吧,這還不是大明離著滿清實在是忒近了點,加上滿清那會還都跪在老朱家的地頭上討食吃,那也沒誰了。那扣扣改改的你也信。咱別的不說就他那文字獄,整掉了咱大華夏多少東西,沒的辦法,很多歷史上的東西,只能從周邊國家的歷史記錄中,找點蹤跡,這也沒誰了。

這話頭再說回來,如果真有那些個人說的大明朝都是奇葩皇帝,他這王朝能綿延二百多年?這就是最好的佐證。

算了這話題在嘮下去,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咱先打住,以後有機會俺再和大傢伙聊。

話說,歷史上都講朱元璋這人長的磕磣,咋說呢?他再磕磣,那長的也是一臉的龍相,不然咋配的上屁股底下的龍座呢?

而且他打小能把自己養活了都是個奇蹟,放牛娃玩過,乞丐做過,雲遊的和尚他也當過。這些個事咱三言兩語的就過去了,但這時間得熬啊,其中的滋味哪裡是一個苦字能表達的了呢?正因為如此,他對民間的疾苦體驗那叫個深入,您當官的玩的那些個伎倆,他門清,想糊弄他?那叫找死,加上他這人眼睛裡揉不得沙子,殺起當官的人那叫個毫不手軟。至於老百姓,只要不是罪大惡極的,他不會拿你怎麼樣的。

而朱元璋要和誰爭天下呢?咱大華夏歷史上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中的一個——大元朝。

咋說呢?這大元朝光顧著擴張了,家底都快掏乾淨了,老百姓活的那叫個苦,都活不下去了。一股腦的大傢伙扯著旗杆子就開始懟著大元朝,當時懟的人也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一路。

老朱這人


作為老朱家開國鼻祖,他是由小打到大,由大打到強,那大腳馬皇后一路陪著走下來。老朱這輩子誰都不服,就服這糟糠之妻,倆人對罵他老是處於下風口,憋屈的不行,但拿著馬皇后還是沒轍。

罵完之後,憋一肚子氣,回頭還得打聽馬皇后氣消了嗎?這晚上吃飯了嗎?沒吃飯他比誰都急。

當年馬皇后先一步走了,把個朱元璋哭的稀裡譁啦,一夜之間老了不少。把個太子朱標愁的,這咋整啊?全天下這就沒有一個人能攔得住朱元璋那小暴脾氣的了。

沒得法子,畫了一副當年馬皇后背朱元璋逃跑的圖,塞懷裡,就預防著倒黴的時候用用。

你還別說真用上了,有一次爺倆懟上了,朱元璋怒了,追著朱標要揍。沒得法子朱標就把這畫給扔了出去,瞅著畫的朱元璋當時就哭了。

「你個混小子,就會拿你媽當擋箭牌!真不是個東西!」得,朱元璋也不打了,蹲在地上瞅著畫哭呢。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老梁你這跑題了吧,人家問的啥?你又扯的是啥?」

不是,咱從朱元璋對馬皇后的事,就能看得出來,這朱元璋是真漢子,真性情的一個人,換句話說他是一個有底線的人。

從這些個事中,了解了這麼多,咱再回答題主的問題,那叫個手拿把掐了。

題主的事


在1368年七月的時候,老朱扛著旗,帶著兵一路可就打到了直沽。元順帝派知樞密院事卜去懟老朱,結果整了個身死道消。

這元順帝將太廟的牌位收拾好,這就準備出逃。到了晚上的時候,開了健德門,帶著太子后妃和一百多個大腦殼的大臣,這就往上都竄。這路上遇到山峰崩塌,他還以為是老朱帶著大兵到了,嚇的那叫個慌不擇路。

從這個時間點上元朝就結束了中原的統治,這北元就開始了。而在1389年這北元在藍玉的進攻下也飛灰湮滅了。

所以題主這事應該是1368年元朝被滅的事。咱就用具體的事,說說題主的問題。


元順帝逃的也著急忙慌,所以他那後宮佳麗,根本就沒有機會帶走。事後記錄光宮女就不下一千人。

老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您給這老朱留了這麼多女人,這要是整不好,那後遺症可就大發了。

當時提出了這麼兩個建議,第一按個頭的大小,就賞賜給三軍將士就完了,第二,乾乾脆脆把這些女人到放出來,各回各家各找個媽就完了。

那麼朱元璋怎麼決定的呢?他選第二種,為嘛呢?很簡單這些個女人中絕大多數都是蒙古人,放她們回去,是表達了一種意思。

你蒙古人和咱這漢人都是一家的兄弟,只不過你這蒙古人不會統治天下,你瞧瞧整的烏煙瘴氣,咱老朱代表漢人把你攆下去,這是兄弟家裡的事,不至於對一幫子女人動刀動槍的。這也是一種懷柔政策,這政策和態度往那一擺,那些個打不下的元朝將領,自然而然的選擇投降,在中原地區繁衍好幾代的蒙古人牴觸的心裡也就少了幾分,那麼為以後的統治也能奠定一分安穩的姿態,畢竟大家都兄弟嗎?政見不合咱可以動刀動槍,但你被我揍趴下了,服了,咱也不會拿你咋樣的。

事就是這麼個事,以後朱元璋做的事,他也是這麼做的。所以他尊重元朝,也不讓人詆毀他。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儘快的恢復戰亂之後的持續,維持大一統統治權威。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後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感謝!

相關焦點

  • 元朝並非亡於朱元璋之手,元朝滅亡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然而搶地盤,又向哪兒搶:北面是義軍中勢力最大的劉福通,黑壓壓橫亙在中原,元朝軍隊全靠他擋住,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自己施展的地方。東面沿海一帶,是張士誠的地盤,西面則是徐壽輝,以自己現在這點力量,跟誰搶呀!朱元璋不愧是有眼光的,他發現元朝的勢力最弱的是在南方,而南方現在還有一塊不大不小的地方在元朝手裡:那就是張士誠和徐壽輝勢力中間的江蘇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長溜地方。
  • 朱元璋滅元朝時,為何蒙古四大汗國不出兵幫忙?
    而後忽必烈繼承汗位,並把蒙古帝國改為元朝,按照漢制進行統治。那為何元朝後期,朱元璋起兵反抗元朝的統治,曾經強悍無敵的元朝為何屢屢退敗?作為宗主國的元朝有「造反」運動,而其他四個汗國為何都不出兵幫忙鎮壓呢?
  • 元朝被明朝擊敗,是因為朱元璋太厲害了嗎?專家:他就撿了個便宜
    縱觀我國歷史上幾位開國皇帝,差不多都是靠著這份信念,一步步的走向了成功,成為了最後的人生贏家。比如說明太祖朱元璋,他本是一介布衣出身,家庭貧窮且兄妹很多,為了維持生活,他曾經給地主放過牛,去寺廟做過和尚、甚至還沿街乞當過乞丐。可就是這麼個貧家子弟,卻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決心,拉起了一支起義隊伍,結束了不可一世的元朝,成就了從朱重八到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的傳奇人生。
  • 朱元璋打天下,無意得到元朝一本古書,仰天流淚說:朕,天下已定
    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說特別傳奇,他是無數草根的榜樣,他實現了草根認為遙不可及的理想,坐上了那把人人都想坐的椅子。也許是因為朱元璋把一種不可能性變成一種可能性,關於他的傳說一直很多,有人說,他一出生天就帶異相,也有人說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長得就是帝王相。
  • 朱元璋滅元朝時,蒙古四大汗國為何袖手旁觀?
    而四大汗國的朮赤後裔已經永遠排除在汗位繼承之外,因為朮赤的血統一直是成吉思汗一塊心病,朮赤為成吉思汗東徵西討貢獻力量,能得到一個汗國他也知足了。其他汗國也沒心思爭,他們各自在封地上當皇帝。而從正統上看,他們也知道不會成功。
  • 方國珍接受元朝的封賞,卻婉拒朱元璋,這是為什麼?
    方國珍和手下商量對策:朱元璋紀律嚴明,戰無不勝,現在又攻下了婺州,恐怕無法和他對抗;更何況,我們的對手西面有張士誠,南面有陳友定;不如暫且表示順服,以借其聲勢。屬下很認同他的看法。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正月,方國珍派遣使者向朱元璋進獻五十斤黃金、一百斤白金、百匹錦帛,表示願意一起出兵攻打張士誠。朱元璋派鎮撫孫養浩回訪方國珍。
  • 元朝到底是怎麼被打敗的?朱元璋出力最少,但卻是最後的獲勝者
    在傳統觀念中,元朝是被朱元璋所推翻的,那麼朱元璋消滅的元軍一定是最多的,然而歷史事實卻和我們的傳統觀念大相逕庭——朱元璋在抗元戰爭中,消滅的元軍只和一些中小起義軍勢力差不多。那麼,朱元璋是怎樣沒出太大的力就取得了抗元戰爭的果實呢?我們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 朱元璋顛覆了元朝,為何無法徹底摧毀蒙古大軍?原因其實很簡單
    公元1368年,也就是洪武元年,明朝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率領了25萬大軍向元朝的京城大都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城發動了最後的攻擊。此戰明軍順利佔領了北京,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順帝只好帶著妻女家眷等逃往漠北蒙古。
  • 贍養父母,男女平等:元朝的養老制度,如何發揮「家庭」的妙用?
    一、元代的養老制度規定家中的兒子女兒皆是贍養老人的負責人,都要對老人盡孝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元朝時期,贍養老人的責任不僅僅是落在兒子身上,女兒也要盡到對老人照料的責任,那麼他們是如何去做的呢?1.元朝的女性同樣要參與到撫養老人的過程當中女兒其實也在踐行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在我們的傳統印象當中就認為女子因為比較細心,而且也非常的有耐心,自然在孝敬父母以及撫養老人方面就比男子要更為方便和更有效。
  • 元朝滅亡後,幾百萬蒙古女子下場怎樣?朱元璋手段殘忍
    元朝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這個短命的王朝僅僅存在了不到100年的時間就滅亡了。縱觀整個元朝,他們的皇帝大部分時間都在徵戰四方,元朝把我國的領土面積達到了最大。蒙古起兵驍勇善戰,可惜的是元朝末年的江山依然大亂。
  • 元朝滅亡後,朱元璋為什麼沒有大肆屠戮投降的蒙人
    朱元璋滅掉元朝之後,有一個很奇怪的事。他沒有大規模殺害投降的蒙古人和色目人,這是為什麼呢?元朝的種族政策可謂是劣跡斑斑,朱元璋完全可以提出復仇的民族政策,將歸降明朝留在中原的蒙古人,進行驅逐或者是殺害。
  • 元朝滅亡後,朱元璋如何處理後宮的蒙古美女,非常殘忍
    大家都了解朱元璋是乞丐皇帝,自小在地主家放羊,童年時期吃了許多苦,爹媽全是餓死的。因此朱元璋對元朝的統治十分憎惡,對元朝末年那的社會黑暗腐敗問題,動蕩,十分不滿意。隨著紅巾軍的造反也拉開了人們反抗元朝的序幕。
  • 元朝降將該如何安置?朱元璋:平等對待不可少,鎮固邊防還可優待
    序言: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時,跟元朝的戰爭其實並沒有結束,在洪武三年到洪武二十九年期間,又先後進行了八次「北伐滅元之戰」。那麼對於在戰爭期間抓獲的元朝降兵降將該如何安置,也就成了朱元璋所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 朱元璋北伐元朝時說驅逐胡虜,為什麼登基後又開始奉元正統?
    朱元璋復原圖吳元年十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帥,常遇春為其副,出兵北伐元朝,途中發布《諭中原檄》,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檄文中闡明了元朝的暴虐,有著濃厚華夷之辯的民族性忽必烈畫像朱元璋給元朝修史,承認元朝是中華正統,並且對元朝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格外推崇:「昔中國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餘年,後其子孫不能敬天愛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於漠北,凡達達
  • 元朝滅亡後,明朝境內還有許多蒙古人,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元朝滅亡之後,朱元璋雖然沒有對蒙古人進行殺戮,但是他的做法卻殺人不見血,讓人細思極恐。元朝自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在其存在的不到一百年時間裡,將國家領土面積擴大到1372萬平方公裡,這幾乎是我國歷史上領土面積的巔峰了。然而控制著如此大面積的國土和人口,蒙古人作為統治者,其人數卻不多,據估計大約也就百萬人上下。
  • 我國首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國家,為何現在元朝這麼沒有存在感
    單看這些年有多少清宮劇,就可以看出如果要拍元朝,劇情更加少不了。但是這麼多年,真的沒有熱播的元朝劇出現。而且這麼多年,人們對元朝的了解居然只存在於元朝有個很厲害的祖先叫成吉思汗,他有個很出息的孫子叫忽必烈。甚至很多人連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關係都不知道,元朝到底是誰創建的都不知道。
  • 朱元璋說元朝失之寬,那大元究竟寬到什麼程度?寬到難以想像
    這是元朝大臣VS元朝皇帝。所以,就是這麼個設置,你想都不用想,大元的官僚體系要多脆弱有多脆弱。到底能脆弱到什麼程度?一個例子已經舉過好多次了,但非常有意思,所以再舉一次:這和尚每道有聖旨麼道,沒體例的勾當休做者。做呵,他每不怕那甚麼!聖旨俺的。
  • 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如何對待他的子女?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朱元璋脫穎而出,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之君。朱元璋能夠從一位草根逆襲成功,跟他的嶽父郭子興有著密切的聯繫,郭子興可以說是朱元璋的第一位領導,他非常看重朱元璋,視其為心腹,還把自己的養女馬氏許配給朱元璋,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馬皇后。
  • 朱元璋大戰陳友諒時,元朝手握重兵的四位帖木兒,正鬧得不可開交
    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前,進行的最有名的戰鬥,恐怕莫過於大戰陳友諒和消滅張士誠兩場戰役。但是有一件奇怪的事情,那麼能打的大元王朝在這段時間跑到哪裡去了? 更詭異的是,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這種事情放在任何一個朝代絕對都是最引人注目的,可偏偏有個人把他的風頭搶走了。
  • 元朝末年「打工人」朱元璋是如何逆襲成為大明帝國「人上人」的?
    歷史上有一位傳奇皇帝,出身貧苦的他,從出家當和尚再到跟著別人「打工」闖天下,最後到自己當了中國最大的「老闆」。今天我們講一講朱元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的「打工人」混到大明帝國「人上人」的。在元朝末年,課稅繁重,民族壓迫,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祖輩世代為農,家中一貧如洗,朱元璋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因他在家族兄弟中排行老八,小時候的名字叫朱重八。朱元璋十五歲那年,老家濠州(今安徽鳳陽)發生罕見的大旱和蝗災,之後又爆發了大規模瘟疫。在這場疫情中朱元璋的父親、大哥和母親在不到半個月內相繼去世,家中只剩下他和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