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桃園野菊 圖片|圖絡
(寫於2015/8/20)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如是說。曾幾何時,我也開始喜歡那些禪意悠悠的文字,開始鍾情那些花木禪房深深處那份如水的清幽與素靜,開始傾羨仰慕那些修得雲水禪心的隱者與高僧。
餘暇,靜坐,品字養心,寫字怡情。翻來找去,遊來蕩去,偶然間,凝煙處,總有一首歌聽來入耳入膜,總有一段字讀來入眸入心,總有一幅畫品來入情入境。身本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人世間,走一遭,名利權情,縱橫交錯,來來去去,是是非非,得得失失,來也空空,去亦空空,要修得怎樣的一顆菩提心,才能做到不染世俗塵埃呢?
腹中天地闊,自有渡人船。你是渡我的船,我是泊你的渡口,此岸,彼岸,往往來來,萍聚萍散,擦肩無數,驚鴻幾度,愛在不言中,情在不語裡,似有若無,似無若有。伸手,終是抓不住鏡中花水中月;抬頭,雲舒雲卷自來自去;俯身,花開嫣然草亦蔥蘢,萬事萬物,一切景象,榮枯有定,凋敗有時。
夜深人寂,心靜神定,聽著李漢穎深情款款,禪韻深深的曲子,素衣翩然的我仿佛遊走在了禪林古剎,跪拜於蒲堂之上,雙手合十,虔誠吟誦佛言禪語,不為成佛超度,不為修仙帶法,不為修得涅槃留下舍利,只為讓自己躁動的魂靈沾染些蓮開的香韻。
始終覺得,那些能在最深的紅塵裡重逢的有緣人,是有著相知如鏡的菩薩心,是千年萬年等待的結果,是前世於三生石上刻下過「生死契闊,與子成說」的盟約的,不然,為何今生能一眼將對方認出,為何能再一次住進彼此的生命裡?
或許,前生,我就是遁逸在深幽山林裡的一尾千年白狐,而你卻是某位風雅儒靜的書生,我們相遇在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空寂裡,從此結下一段只有來生才能報答的未了塵緣。就如黛玉對寶寶的澆溉滴養之恩,投胎改世後,傾盡一生的眼淚與痴情去償還。
蹣跚在光陰的沼澤裡,躑躅在歲月的泥濘中,偶爾會微微嘆幾聲,忽而會輕輕惋幾許,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敗給了時間。歲月催人老,流光把人拋,慢慢地,學會了笑而不語,痛而不言;漸漸地,習慣了得之不喜,失之不悲。
佛曰,有即無,無即有;得即失,失即得;盈即虧,虧即盈;色即空,空即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心若有禪,處處皆禪,心若有佛,時時見佛。禪由心生,佛在心中。參禪,是人生清明的開始;信佛,是生命由小愛到大愛的升華。禪機源於萬象之中,要用心去領悟;佛性寓於萬物當中,要用心去參透。坐亦禪,行亦禪,禪意人生,般若自在。
曾也以為,佛是無情自私的,以為那些甘願剃度的出家人,是因了看破紅塵,是為了逃避一切現實的羈絆。後來才慢慢發覺,芸芸眾生,唯佛才是最深情的,才是大愛無疆的,他把大愛與無私給了天下眾生,將淡漠孤苦留給了自己。
白落梅也如是說:「修佛不是思想消極,而是因了人們發現有那麼一個地方,比混濁的世俗更加令人嚮往。那裡山水清澈,漫溢蓮香,不分貴賤,無關離合。無論你是尋訪而至,或是誤入迷津,都會被這個清朗的境界所感染,而甘願放下前塵過往,從此只在蓮臺下清淨自在。」
也曾年少,喜歡談夢想;也曾輕狂,喜歡瞎幻想。長大後,漸漸明白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慢慢懂得了修煉一顆淡泊心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磕磕碰碰多了,才悟出「淡」之一字,水火不相融,卻永不相離。「淡看名利得福壽,淡看錢財少災禍,淡看人情少糾結,淡看得失人自在。」淡,即隨緣隨心,是對擁有最好的珍惜,是對生活最深的懂得。
茫茫人海,行色匆匆,有些人事,看不清會迷惘,看清了會心痛。人生如一粒塵埃,飄浮不定,表面上是自己做主宰,實際上風決定著它的方向,行在江湖,身不由己。若夢浮生終虛幻,煙月不知人事改,那些沐過的陽光,那些吻過的花香,不經意間物非人非事事非。許多人事的變遷,你無法左右,只能隨緣,順天意,以一朵花的簡單去面對一生的複雜,以一顆不惹塵埃的明鏡心來囚渡一世的繁雜與紛擾。
碌碌紅塵,風雲萬象,再美好的東西也經不住遺忘,再悲傷的故事也抵不過流年。時間如此深邃,左手拉著美好,右手握著悲傷,相輔相成,不離不棄。歲月如此公平,無論你是達官顯族,還是市井平民,在時間面前人人平等。只是,時間總是太匆急,太多的來不及,太多的聚散離合,時刻在上演。不要嗔怪世事無情,不必抱怨時間不待人,即便給你一千年一萬年,也無法將所有的殘缺都補上,知足就常樂,樂在平淡處,樂在尋常裡。
人生沒有完美,總有缺撼。愛情因遺憾而美麗,事物因缺失而有希望。我們要抱著完美的心態,接受並不完美的人生。人生沒有滿分,無論你怎樣膠盡腦汁,竭盡所能,也無法交上一份完滿的答案。所謂的完美,其實只是來源於我們的心靈,越是懂得知足,你的人生也就越美滿,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美的存在,才能最終獲得更多的完美。
年歲愈長,越加懂得,所謂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受。只要用心去發現,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幸福其實一直都在,每天睜眼能看到陽光就是幸福,能有幸,為一朵花低眉,為一株草折腰,為一片雲駐足,為一首詩感動,為某個緣定三生的人傾情,已是蒼茫浩潮世間最大的幸運與幸福。這世上,最美是大自然,最真亦是大自然,每每置身於大自然中,有我又無我,有感又無感,轉山轉水,輾輾兜兜,山還是山,水還是水,我還是我。
八月,秋風起兮,走過春,走過夏,才能懂得秋的厚重;行過山,趟過水,才能領悟事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路走來,也終是發現,只有修得月白風清的淡定,才能有人淡如菊的從容。九月未至,一朵風姿卓然的野菊花,正含苞待放……
作者簡介:筆名:桃園野菊,原名:吳沛,一個在文字裡舞蹈的女子。個人微信平臺:tyyj8788。個人微信/QQ:2788109213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識別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