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肉骨茶?一碗有肉的茶紅遍了世界

2020-12-27 西班牙黑皮豬

上個世紀80年代起,一碗有肉的茶就紅遍了世界,它就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著名美食-肉骨茶。就這樣看似普通似茶非茶,卻包含了華人南洋謀生的艱辛,一般人眼裡都把南洋和賣豬仔劃上等號。

但其實是清末時期,動蕩不安讓當時的華人前輩,想到去南洋謀生。肉骨茶最開始是苦力吃的,當時的馬來西亞是英國的殖民地,華人普遍知識水平不高,只能以勞力換取薪酬,因此需要有很好的體力,加上當地溼熱的氣候,不少人患有風溼病,但不捨得購買昂貴的中藥食材。

當時的中醫師便把閩南及潮汕一帶的飲茶加以改良,並且使用當地出產的辣椒,加上當歸、川穹、肉桂、甘草等材料配置成肉骨茶包。他們在早上出門工作前,燉煮排骨來增加體力,應付工作。在那個時候肉骨茶屬於窮人家的食物,發展至今貧富都喜愛的著名美食,前人們的艱辛,實屬不易。

相關焦點

  • 尋找中國海外文章馬來西亞肉骨茶
    這個聞起來像什麼?還有聞聞,肉湯?這顯然是中藥湯。轉眼間,這就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獨特的肉骨茶。肉骨頭茶裡沒有茶,他是一種以豬肉為主要原料的藥湯。據說他叫茶是因為「藥」這個詞是忌諱的,據說他來自他的發明者。我認為中國人更可能有「茶」的通稱。在中國南部的許多地方,「茶」是飲料,與茶沒有必然的關係,因此花草茶是茶,而雷茶也是茶,甚至白開水也叫茶。
  •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新加坡是什麼味兒的?在這其中,作為一個粉麵湯愛好者,叻沙、肉脞面、肉骨茶的味道,是我的心頭至愛。香菇有滷有炒。另外,在肉脞面的調味中,醋和辣醬是點睛之筆,每家都有自己的配方。醋只酸不行,還得香。吃的時候,可以多吃幾家,比較一下。食物,拼的就是細節。肉脞面的「面」有多種選擇,粿條、面線、米粉等,但我最喜歡的是面薄(Mee Pok)。面薄就是壓得扁平的雞蛋面,吃起來硬硬的,勁道,吸附湯汁的同時絕不會泡得綿軟。
  • 一碗來自新加坡的肉骨茶
    肉骨茶是盛行於東南亞一帶的美食,雖然名為「茶」,不過此「茶」非彼「茶」,是一道以豬肉、藥材為主的湯,湯料裡面也完全沒有茶葉的成分。Evonne說她在新加坡的時候特別愛喝肉骨茶,所以在她的店裡就有了這麼一道「來自新加坡的肉骨茶」。肉骨茶最重要的是湯料,湯的味道直接影響了整個菜品的味道。為了還原Evonne最初在新加坡品嘗的那個味道,特地在新加坡進行學習,購買當地的肉骨茶原料帶回寧波。
  • 肉骨茶|舌尖上的大馬來西亞……
    為了強身健體維持家中生計,他們在碼頭搬運貨物後,撿起地上散落的藥材碎片,有當歸、枸杞、黨參等,用來熬煮成湯藥,但因忌諱便將其稱之為「茶」。偶然間有人將肉骨放到湯藥中一起燉煮,藥材的味道變得柔和,不僅祛溼,還能補充體力。於是這種兼具藥膳屬性的食物,逐漸被人們以肉骨茶相稱。
  • 馬來西亞肉骨茶的由來!來發源地巴生吃肉骨茶怎麼選?
    領肉骨茶世界的叩門磚就在肉骨茶的大本營─巴生,比起大馬其他地區的肉骨茶,巴生的湯底相對醇厚,品質也相對受到肯定。也因此,在巴生以外地區看到的肉骨茶專賣店,有些會標榜「來自巴生肉骨茶」或「巴生正宗肉骨茶」,如同很多臺灣的肉圓店即使開在別的地方,還是會打上「彰化肉圓」、碗粿店會打上「臺南碗粿」的名號一樣。 在巴生舊區,人們暱稱「橋底下」的盛發肉骨茶是正宗肉骨茶的代表,也是大馬肉骨茶創始人李文地後代所開枝散葉的店家之一,可說血統純正。
  • 新加坡肉骨茶哪兒家強?!
    來新加坡必吃什麼?!是什麼讓謝霆鋒和桂綸鎂特意來試吃?!又是什麼讓十二道鋒味劇組在新加坡眾多美食中特意花費篇幅來拍攝?!沒錯,就是肉骨茶。而「茶」字則是源自其中藥成分(華人多稱含藥材成分的飲料為「茶」,例如涼茶),故後來被稱為「肉骨茶」。小吃本身並不含茶葉。
  • 燉一鍋唇齒留香的肉骨茶,解鎖南陽古早味,滿滿的元氣歸來
    旅行的意義,不僅在於放鬆自我、感受自然與民俗風情,對我來說,沒有什麼能比吃遍當地美食更讓人興奮的了,小夥伴們,如果你們去新馬一帶旅遊,有一樣東西,一定不能錯過,那就是「肉骨茶」;到達新加坡的那天晚上,辦理好酒店入住後,我們一行人便迫不及待地出門覓食,第一個打卡地選擇了網評很高的「發起人肉骨茶」。
  • 一碗肉骨茶吃出百般花樣,搭配3顆老闆娘做的獅子頭,太滿足了!
    而製作肉骨茶需要大量的藥材,做起來相當繁瑣,與佛跳牆有得一拼。所以,當遊品在廣西旅遊,發現民宿樓下就有一家賣肉骨茶的小店時,立馬就決定吃它當午飯了。店裡也貼心地為我們這種沒吃過肉骨茶的食客,準備了肉骨茶攻略,完全不用擔心尷尬的事情發生。肉骨茶的4步曲,第一步,將蒜蓉、黑豉油等醬料攪拌均勻;第二步,喝一碗熱湯;第三步,吃肉骨的時候記得蘸醬;第四步,吃完肉之後可以再添加熱湯,拌著米飯吃。
  • 新加坡鼻祖級肉骨茶「黃亞細」空降國貿匯!魔都首家!
    黃亞細肉骨茶能夠經久不衰,憑的是多年不變的品質。每一碗肉骨茶,從用料到烹製,每一處細節都凝聚著代代傳承的匠心與堅持。只選上等的肋排,厚實的排骨肉,輕輕一扯就能骨肉分離。品嘗肉骨茶時,番茄醬建議大家配一杯武夷大紅袍,這可是魔都少有的地道吃法哦!喝一口湯,配一口茶,輕盈的茶香讓肉骨茶分化出更加分明的層次,並吊出悠長的回甘。
  • 【舌尖上的獅城】新加坡肉骨茶哪兒家強?!
    肉骨茶 - 「肉骨」如其名,是以帶肉的骨配合中藥煲成的湯。而「茶」字則是源自其中藥成分(華人多稱含藥材成分的飲料為「茶」,例如涼茶),故後來被稱為「肉骨茶」。小吃本身並不含茶葉。作為潮州派的肉骨茶,發起人的茶湯顏色較淺,不過它的胡椒味比起黃亞細和歐南園亞華來說還還是相對要淡一些,而且有比較濃厚的蒜味,排骨肉也比較軟嫩,口感很不錯。如果您怕肉吃完,光喝湯太無聊的話,在肉骨茶裡丟幾個油條下去,吸收湯汁之後,油條馬上有另外一種新的口味,好吃好吃! !
  • 走紅40年的新加坡國民肉骨茶,周董、發哥、林俊傑…都是它的粉絲,大陸首店杭州明天開業!
    另外還有陳奕迅、張韶涵、範瑋琪、庾澄慶、SHE、高曉松……上面有他們的親筆籤名,也有他們心滿意足的笑臉。滿牆星光,滿室星輝。發起人肉骨茶頂著不少同行羨慕的光環——新加坡必吃榜餐廳、新加坡最佳肉骨茶餐廳,「走紅40年的新加坡國民肉骨茶」,足以見得新加坡人對它的肯定。
  • 肉骨茶:你吃肉,我喝湯,別客氣!
    在吉隆坡跟當地的小夥伴碰面,告之打算明天去喝肉骨茶。她聽後噗嗤一笑:明明是吃,為什麼要用「喝」? 因為帶個「茶」字,人們很容易被肉骨茶誤導。很多年前去新加坡,被朋友帶去吃肉骨茶,直到進門前都以為那是當地人喝下午茶的地方。看到餐桌上擺著連湯帶肉的排骨,還要配米飯吃,當場驚得合不攏嘴。
  • 連香港明星食完都話正嘅肉骨茶,居然就在城市花園!
    像老婆餅沒有老婆一樣,肉骨茶裡面也沒有茶。肉骨茶是一種流行於東南亞和新加坡一帶的食品,是肉與骨配合中藥煲成的湯,並沒有茶葉或茶的成份,精華在於湯而不在肉。小編剛進店,就聞到一陣濃鬱的藥材香味,走近一看,豐美的大肉排連同茶色的湯汁在鍋裡翻滾,原來這股味道就是肉骨茶的味道!
  • 新馬肉骨茶到底誰正宗?嘗過「巴生」之後不再戀別家
    新加坡肉骨茶較為出名的有「松發」和「黃亞細」,松發在克拉碼頭的一個巴士站的後面,每天下午準時排起的人龍已成無聲的廣告牌。因為體力消耗大,需要進補,肉骨茶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來到巴生,肉骨茶有很多家,按圖索驥找到據說最有名的「德地」肉骨茶。非常低調的門面,沒有任何宣傳,也無分店,但是遊客都會慕名前往尋味。
  • 問茶 | 新加坡的「吃茶」與「喝茶」
    在說起新加坡美食的時候,小編默默腦補了許多:咖椰土司,咖喱燒烤,福建炒麵、肉骨茶、蛋羹螃蟹……其中最有共通感的當屬老華僑帶去「家鄉味」——中國茶與福建菜。新加坡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華人,這個國家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個很親近的一個國度。
  • 一分鐘教你學會如何製作A1肉骨茶,想吃的趕緊看過來!
    肉骨茶雖然叫茶,但其實是用排骨燉的湯,裡面還會加很多中草藥和香料,風味獨特,還能提補元氣,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很流行。因疫情在家,不知道吃些什麼好?不如讓一碗濃香四溢的肉骨茶承包你的味蕾吧!>豬排骨2kg、A1肉骨茶包、8粒整蒜、2湯匙老抽、2湯匙醬油、2湯匙蠔油、1湯匙雞精粉、鹽適量、白胡椒粉適量做法:1、水煮滾,將洗淨的豬排骨焯水,大概3min左右即可,撈起備用;2、鍋中放入1.5公升的水,煮沸;3、將1包A1肉骨茶包(內有2
  • 一碗茶泡飯,究竟有什麼魔力?
    茶泡飯似乎成為藝術家們表達情緒的常用意象,而我們看到這種寡寡的茶泡飯,內心可能不容自主地升起一個疑問:一碗茶泡飯,究竟有什麼魔力?這真的會好吃嗎?他一心認真鑽研茶泡飯,在他眼中,要想做一碗美味的茶泡飯,最重要的步驟是三個:煎茶、涼飯、點綴。
  • 風靡40年新加坡鼻祖級肉骨茶入駐杭州!周董、發哥、林俊傑都來過…
    發起人肉骨茶頂著不少同行羨慕的光環——新加坡必吃磅餐廳、新加坡最佳肉骨茶餐廳,「走紅40年的新加坡國民肉骨茶」,足以見得新加坡人對它的肯定!來一碗肉骨茶,暖人心脾。看看在杭州哪裡能吃到正宗的發起人肉骨茶吧~在湖濱銀泰,有一家新加坡正宗的發起人肉骨茶將於11月12日開業!這裡的食材選用最新鮮的豬肉,將胡椒和一些藥材與豬骨一起燉煮,湯汁清爽不油膩。
  • 肉骨茶要吃哪部位?皇帝骨、豬彎、不見天,你吃過嗎?
    才推開門,一屋子的香氣隨即竄出,一股腦兒擠進鼻腔,這肉骨茶還沒入口,氣味就先迷人。上周六下午,人稱香料女王的陳愛玲老師在社區的廚藝教室開課:辛香料的節氣料理——潮州白派肉骨茶。 她手上正忙著套腸,切成等長的兩條粉腸,像穿衣服般,把一條穿進另一條,要費點心、花些手勁,這麻煩是值得的,會有緊實彈牙的口感回饋。
  • 一碗日本茶泡飯,究竟有什麼魔力?
    茶泡飯似乎成為藝術家們表達情緒的常用意象,而我們看到這種寡寡的茶泡飯,內心可能不容自主地升起一個疑問:一碗茶泡飯,究竟有什麼魔力?這真的會好吃嗎?他一心認真鑽研茶泡飯,在他眼中,要想做一碗美味的茶泡飯,最重要的步驟是三個:煎茶、涼飯、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