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圈-向世界報導潮汕】
速讀
1970年鄒文懷基於個人的理想,與何冠昌等脫離邵氏,自立門戶,創辦嘉禾影業公司。次年5月,國泰機構結束在香港的拍片業務,與嘉禾合作,把永華製片廠交由嘉禾經營,改名嘉禾電影製片廠。
在香港電影事業界有這樣一種說法:鄒文懷是20世紀70年代的「新教父」。他所創辦的嘉禾電影公司從根本上改變了香港電影製作的方法,擺脫了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式流水作業的枷鎖,開創了獨立製片的新天地。
鄒文懷
鄒文懷是潮州人,1928年生於香港,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新聞系,期間曾任大學學生報編輯,畢業後在上海一家西報當記者。1949年鄒文懷來到香港,在英文《虎報》任體育記者,1951年轉往美國新聞處主持「美國之音」節目。
鄒文懷
1957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總裁邵逸夫。該公司主要從事電影製片業務。翌年,鄒文懷被來港不久的邵逸夫羅致入邵氏公司,出任宣傳部主任。1963年李翰祥離開「邵氏」後,鄒文懷備受重用,主持製片業務,升任副總經理,併兼管制片。鄒文懷與邵逸夫的合作是「才幹」與「財力」的結合,開創了「邵氏」獨霸影壇的局面。
邵逸夫
1970年鄒文懷基於個人的理想,與何冠昌等脫離邵氏,自立門戶,創辦嘉禾影業公司。次年5月,國泰機構結束在香港的拍片業務,與嘉禾合作,把永華製片廠交由嘉禾經營,改名嘉禾電影製片廠。鄒文懷知人善任,大膽放權,充分發揚民主,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銳意經營。1971年李小龍從美國來到香港,鄒文懷起用他拍成《唐山大兄》、《精武門》等當紅影片,並譯配英語在世界各地發行,大受歡迎,不僅賺了大錢,而且為國際影壇所承認,奠定了嘉禾的創業基礎。隨後,鄒文懷又發掘巨星成龍,拍出《蛇形刁手》、《殺手壕》、《炮彈飛車》等影片,在美國、日本、臺灣等地極受歡迎。嘉禾相繼造就了李小龍、成龍和許冠文等新人,使之成為超級巨星,而小資本和大自由度的獨立製片形式也成為香港影業的新主流。
鄒文懷與李小龍合影
鄒文懷與成龍合影
鄒文懷採用分帳式合作方法與獨立導演制度,努力開拓電影市場。上世紀70年代後期的電影製作,如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三兄弟合演的喜劇片和成龍主演的功夫喜劇片,不但在香港很受歡迎,在國際上也很有市場。1980年嘉禾參與國際合作拍片活動。嘉禾的影片在世界各地特別是臺灣、香港和東南亞一帶很受歡迎,都有很高的票房。這一年,鄒文懷被美國戲院聯合商會推選為「最傑出國際影人」。他在香港電影事業和對推動香港電影國際化所作的努力,使他成為最重要的香港電影人之一。1988年鄒文懷榮獲OBE勳銜。
左起分別為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
鄒文懷致力於把香港電影國際化,加強中外合作,在好萊塢打出新市場。1990年他製作的《忍者龜》在美國2000多家電影院上映,贏得滿堂紅,收入高達10億港元。接著嘉禾又推出《忍者龜》續集,在美國3000多家電影院上映,總收入達7億港元,成為當年世界第3位最賣座電影,連帶使「忍者龜」玩具也風行一時。為此,鄒文懷成為國際影壇上享有殊榮的香港製片商。
電影《忍者龜》海報
來源:潮商
整理:潮汕圈編輯組
往期精彩好文推薦,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1.一言不合就跑去汕頭吃吃吃 | 五天吃喝攻略
2. 一個潮汕商業傳奇:從800塊到100億的行業老大,他用了24年!
3.一個高考狀元的創業史 | 「豌豆莢」賤賣2億美元後
4.央視《城市1對1》:海韻古城 中國·潮陽——英國·愛丁堡(視頻)
5.當年潮汕人做出的一個無奈之舉 卻讓他們得以繁榮昌盛
6.中國資本如何對接歐洲百年足球傳統?看看潮汕人治下的西班牙人
7.無米皆成飯?潮汕美食界的一道席上佳餚!
8.潮汕牛肉火鍋式庖丁解牛
9.吹完427個喇叭後,23歲的他掙了1000萬!15年後將數字改寫成194億,且看他是如何折騰成功的?
【免責聲明】本刊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由潮汕圈進行整理編輯, 所有權利屬於原作者及原出版單位,本平臺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