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為什麼要吃梨

2022-01-25 活力氫源



雖然大家都知道驚蟄是24節氣之一,但對「驚蟄」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此節氣稱為驚蟄卻一概不知。驚蟄是春回大地的象徵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驚蟄以及驚蟄養生相關的知識吧:


  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jīng zhé),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侯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驚蟄為什麼吃梨?你知道其中有什麼意義嗎?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所以「驚蟄」的含義是:指鑽到泥土裡越冬的小動物被雷震甦醒出來活動。

  至於驚蟄吃梨,有好幾個說法:

1.是因為驚蟄這個節氣萬物復甦!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2.古代時生物類別比較多,有些傳染病也沒有100%的特效藥,而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甦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並預防。

  3.驚蟄吃梨可能是因為「梨」和「犁」是同音的緣故。

  4.節氣的習俗:蘇北及山西一帶有驚蟄全家吃梨的習俗,並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追求品質健康生活從如何選擇每天第一杯水開始!

惡性自由基幾乎是所有疾病(包括亞健康與衰老)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富氫水中獨有的氫氣具有選擇性中和羥基自由基和亞硝酸陰離子等惡性自由基的作用,將其中和後以水的形式安全排除體外。

毫不誇張地說,氫氣將在人類預防、保健和治療疾病的過程中發揮多種重大作用!

摘自第二軍醫大學孫學軍教授《氫分子生物學》

《氫分子生物醫學》英文版已於3月4日上線

http://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4-017-9691-0


點擊【閱讀原文】看看富氫水用戶都怎麼說~

↓↓↓↓

相關焦點

  • 驚蟄為什麼要吃梨?梨怎麼做能看起來有點高級?
    今日是農曆二月十二,正是驚蟄節氣。驚蟄到來,意味著仲春的來臨。有專家提及,驚蟄的含義是,到此時節開始有雷,蟄伏的蟲子聽到雷聲,受驚而甦醒,結束冬眠。驚蟄也代表著耕耘開始,提醒要不誤農時。在民間,還有驚蟄吃梨的說法。說到梨這種常見的水果,除了生吃之外,你是否知道其他的花樣吃法呢?
  • 驚蟄到,「驚蟄聞雷米似泥」什麼意思?驚蟄打雷好不好?答案來了
    這對於農民來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民間有著「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的說法,意思是說驚蟄節氣到了,農民就要開始春耕春播了,又要開始忙碌起來了。而在驚蟄期間也有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指的是這個時候桃花就要開放了,而倉庚,就是我們常說的黃鸝鳥,它也要開始鳴叫了,而這個鷹化為鳩比較有意思,鳩指的就是布穀鳥。
  • 驚蟄前後,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吃它,增強免疫力,寓意前程似錦
    驚蟄前後,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吃它,增強免疫力,寓意前程似錦小夥伴們,馬上就是驚蟄了,過了驚蟄我們就可以準備春耕了,是農門開始豐收的一個季節,在驚蟄前後,天氣不穩定,時不時的就會下雨,有免疫力低的老人和小孩一定要多加衣服,多吃些能增強免疫力的食材
  • 驚蟄養生:每天吃一梨,增強體質少生病!
    自古民間就有一個關於驚蟄的習俗,其中說到「驚蟄到要吃梨」。追溯到以前,在雍正時期,正是驚蟄時期,人們吃梨是因為不忘先祖,要離家創業的意思。
  • 今日,驚蟄
    它原來叫啟蟄,因為要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而被迫改為驚蟄。啟是一種漸變,而驚像是一種突變,就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雷。實際上,所謂「陽和啟蟄,品物皆春」,說的是溫暖的氣息使蟄蟲從冬眠中漸漸醒來,春天的標誌便是萬物的甦醒。所以使蟄伏冬眠動物從夢中甦醒的,不是有聲的驚雷,而是無聲的溫度。溫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 驚蟄吃梨,加它一起煮,滋潤喉嚨去火氣,吃出一年好精神,別錯過
    驚蟄吃梨,加它一起煮,滋潤喉嚨去火氣,吃出一年好精神,別錯過。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了驚蟄時節,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意味著春回大地。驚蟄很多地方都有吃梨的習俗,有句老話說「驚蟄吃梨,一年都精神」。
  • 年年過驚蟄,不知道原來驚蟄和英語會碰撞出這樣的火花!
    【英文】:Awakening of Insects / insects awaken /the Waking of Insects【釋義】: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中國傳統農曆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今年的驚蟄是在3月5日。
  • @重慶人: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
    重慶的小夥伴們,3月5日10點59分,我們將迎來驚蟄節氣。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飲食應清溫平淡,油膩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也應少吃。所以,重慶的吃貨們,暫時把辣味美食放一邊吧。
  • 驚蟄吃梨是傳統,那狗狗能吃梨嗎?
    梨素有「百果之宗」的美稱,深受我們的喜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之一,驚蟄吃梨,對於人來說,既是傳統,也是養生。
  • 明日驚蟄吃梨,清潤去火,分享6種簡單做法,吃出一年好精神
    明天是驚蟄節氣,氣溫比之前有些許回升,不過還是有點涼,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受涼引起身體不適。驚蟄節氣,有些地方有吃梨的風俗,說是在驚蟄這一天吃梨,一年都精神。梨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水果,價錢也不貴,生吃、榨汁、蒸熟或者煮糖水都不錯,梨性涼,蒸或煮過的梨寒性減小。
  • 今日,驚蟄: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驚蟄2019年3月6日5時10分迎來「驚蟄」節氣。《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言: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
  • 春雷響萬物長,今日驚蟄吃什麼?
    關注好豆君,自力更生做好菜2020年的3月五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第三個節氣——驚蟄,從今天起,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響動,雨水增多,世間萬物都開始煥發生機,開始萌發生長,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大部分的地區也進入了春耕的季節!
  • 24節氣專欄-驚蟄
    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是春耕開始的節令。驚蟄時節,薔薇科的植物如蘋果花、桃花、櫻花等紛紛盛開,給春天帶來鮮豔與明亮的色彩。二候:倉庚鳴驚蟄後五日,倉庚就是黃鸝鳥,黃鸝最早感陽春之氣,嚶其鳴,求其友,鳥出而鳴啼,春暖花開之慶也。
  • 原來「驚蟄」這天打小人最有效!
    驚蟄這天也是熱門的打小人日喔!相信大家多少都有看過香港電影的「神婆」,據說打小人一年365天都能打,但在驚蜇這天打最有效!到底是為什麼?還有春天到了,也是人體陽氣萌發的時候,該如何養生才能顧好身體呢?另外,也有一個說法,就是在驚蟄聽到第一聲音春雷響時,就要馬上跑到屋外,將全身上下的衣服褲子都抖一抖,據說這樣就可以經年不受蝨子、跳蚤、蚊蟲的幹擾喔。 「吃梨」在北方,驚蟄這天有吃梨的習俗,這個習俗在臺灣並不多見,因為在北方春天是比較乾燥的季節,人們容易口乾舌燥、喉嚨癢咳嗽、上火。
  • 驚蟄 ▏竹外桃花三兩枝
    戊戌年正月十八,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三。驚蟄,古稱『啟蟄』,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 投票 | 驚蟄廣東話怎麼讀
    驚蟄怎麼讀?驚蟄怎麼讀?驚蟄廣東話怎麼讀???
  • 今日驚蟄,驚蟄養生做得好,一年不往醫院跑!
    古籍《群芳譜》中這樣解釋的:「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驚蟄節氣中孩子的情志調攝,要多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少一些管束、少一些課業的負擔,讓孩子的心情保持輕鬆愉悅,幫助孩子茁壯的成長。要說說喚醒氣,大家就得先明白什麼是氣。簡單來講,氣可以認為是生命的原動力。
  • 驚蟄節氣俗語諺語 適合驚蟄節氣發朋友圈文案說說
    (一)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乾燥,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願你健康常伴!(六) 驚蟄節氣,春雷萌動,萬物復甦,乍暖還寒,別忙減衣,注意保暖,多飲綠茶,清肺瀉火,多吃青菜,營養豐富,多多運動,增強免疫,預防流感,願你,身體倍棒,幸福安康!(七) 驚蜇時節雨紛飛,簡訊祝福將你圍,工作忙碌別太累,身體時刻要保衛,放下煩惱心不憊。
  • 五首詩詞言驚蟄與春雷
    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人們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古有許多諺語俗語與驚蟄有關。如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而在驚蟄這天又有許多民間習俗,如驚蟄節祭白虎化解是非;如驚蟄吃梨;如驚蟄蒙鼓皮;如驚蟄「打小人」驅趕黴運。既然是節氣節令,便定會有詩詞佳作。古時對於習俗是極看重的。每至重大節日或者節氣時,那一天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都極有講究。
  • 驚蟄至,春雷響.新的美好,新的希望
    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拜祭用紙繪製的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祭雷神蒙鼓皮《周禮》有云:「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人們認為,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故有雷聲,因此人們也利用這個時機來祭雷神、蒙鼓皮。驚蟄吃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