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兩岸,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群峰雄峙,橫亙千裡;怒江奔騰咆哮,急流、險灘、峽谷,景色壯麗,有「東方大峽谷」之美譽。雲南省瀘水市地處怒江大峽谷南端,系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是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以高黎貢山水灌溉,生長在高海拔、垂直氣候的自然條件下,瀘水小粒咖啡獨具特色。
瀘水小粒咖啡種植在海拔1200-1600米的山地上,內含獨特的高原果酸,酸味適中,香味濃鬱醇和,幾乎感覺不到苦味,屬咖啡市場上的高端品種。怒江大峽谷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使得瀘水小粒咖啡有效營養成分明顯高於國外的其他咖啡品種。普通小粒咖啡易感染銹病,而瀘水小粒咖啡所在的怒江地區乾濕分明,每年鮮果紅熟時,當地正好進入旱季,相對溼度低,不利於銹病孢子的生長。瀘水小粒咖啡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不用除草,是真正的有機產品。
瀘水市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推廣種植小粒咖啡,精選優良種苗免費發放給農戶,保底價回收咖啡進行加工銷售。自2015年至今,咖啡種植面積逐年遞增,由原來的零星種植擴展至8700多畝,咖啡豆年產量850多噸,畝均收入4800元左右,年產值達4128多萬元,已帶動貧困戶716戶2508人實現穩定增收。
近年來,瀘水市積極致力種植環境保護及品種改良,開展了一系列科學研究、品牌打造、包裝設計、產品推介等工作,現已持有「啊喀哆咪」「怒江源咖啡」兩個註冊商標。2013年以來,瀘水市與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作所合作,進一步提升了小粒咖啡科學種植水平和產品品質。為拓寬咖啡銷售渠道,瀘水市分別與雲南景蘭熱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潤生仙度氏咖啡有限公司、深圳市恆豪翔科技有限公司、沃爾沃配件(上海)有限公司籤訂了咖啡購銷合作協議,年合作銷售額達2400多萬元。
經初步統計,瀘水市適合種植小粒咖啡的土地面積達4.6萬餘畝。未來,瀘水將結合產業扶貧契機,進一步擴大鐵皮卡、波邦等優良品種的種植面積。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姚媛
監製:王澎;編輯:裴遜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