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U母音在聲樂中的重要地位

2021-02-19 歌唱家

歌唱家

20萬人在這裡學唱歌

     在聲樂教學中,常用到「a」、「e」、「i」、「o」、「u」五個母音來進行訓練,這五個母音都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u」母音於對喉頭的穩定、聲區統一都有著重要作用。「u」母音不僅對於初學者建立一個科學的發聲狀態作用明顯,對於有相當程度的歌唱者在音質改善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就歌唱者腔體的狀態而言,培養學生的歌唱共鳴,增強學生的歌唱共鳴,增強學生的歌唱能力。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腔體打開的感覺,其效果明顯。


     在聲樂技巧訓練中,「a」、「e」、 「i」、 「o」 、「u」這五個元音是最常用到的,「a」元音發音時口腔開度較大,發音部位靠前,聲波多在硬顎處形成共振,發出的聲音明亮、純淨富有口腔共鳴感。「e」母音發音時口腔較扁而闊,聲波在口咽部形成共鳴。「i」母音發音時舌位較高,口腔扁窄,聲波在口腔鼻腔一帶形成共鳴,音位較高聲波明亮、靠前。「o」母音發音時,口腔呈橢圓狀,口腔內舌位較平,軟顎能向上收縮,這時口腔形成一個拱頂形態,聲波能在拱頂形的腔體內構成集中的泛音,共振聲音圓潤。「u」母音發音時,發出的聲音具有豎立感。從上述中可以看出,五個母音在聲樂技巧訓練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筆者在這裡談談關於「u」母音在聲樂訓練中的重要作用。


   「U通道就像一條馬路,支點就像小汽車,馬路修得越好,車開得也越好,開起來才又順又快。如果馬路太窄或是沒修好,再好的車也開不走。所以,我們必須把通道與支點的關係處理好。」這是金鐵霖教授對「u」母音重要作用的一段描述。「u」通道實際上是對打開與全身歌唱的要求,只要是針對學生歌唱腔體的狀態而言,培養學生的歌唱共性,增強學生的歌唱共性,增強學生的歌唱能力。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腔體打開的感覺。


一、「u」母音的發聲部位和發聲方法

   「u」母音的發音部位是在舌尖前面的嘴唇部位,口腔呈小圓形(撮口),舌的後部升高氣息易於控制,可使喉頭穩定及適度下降,促使喉管咽腔積極豎起,避免口腔後部升高或喉頭逼緊。口腔後部肌肉用力較大,軟顎抬得很高,喉頭位置靠下,因而喉咽、口腔、鼻腔等腔體形成一條細長的發聲共鳴腔體,聲波易於在這一帶產生共振,因此形成的歌聲有豎立感。


  「u」母音是五個母音最難發音的一個,很少有人從「u」母音開始練習發聲,因為它暗淡,不易得到滿意的明亮度,常常用它來調節聲音色彩。如果在練唱「u」母音時喉頭上移甚至不恰當的用力以獲取「u」母音的亮度感,這樣練習是一個錯誤的理解,實際上「u」母音是形成正確的喉頭位置、穩定喉頭、放鬆喉部肌肉最理想的母音。在自然發「u」母音時,雙唇緊縮,只留下一個小圓孔,喉頭更向下方拉,舌後部几上顎也微微抬起,強調上唇、上齒仍保持在上面不放下來,再使下唇往上,幾乎挨著上唇,上下唇之間僅存一條上弧形的小縫,拌以演唱者想像中應有一個以眉中間為圓心,以眉間到鼻尖為半徑的圓的面罩部位,這時再送出「u」母音,由於雙唇擋氣,氣流向上。使整個面罩部位有明顯的膨脹感和微微的震動感。此種唱「u」母音的方法氣息通暢,發聲容易,「u」母音純正,不再是緊、窄、暗,而是松、寬、亮,完全能和其他母音保持四個統一。這種方法增強了面罩共鳴,使聲音頗具圓潤、色和的色彩及富有魅力。


二、U母音在聲樂技巧訓練中的重要作用

   聲樂被稱為音樂學科中最抽象的專業,看不見、摸不著。在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和探索,使得現在聲樂的學習方式更加的全面。「u」母音的運用就是其的代表之一。它有利於喉嚨的打開和穩定及有助於聲區的統一。

(一)有利於喉嚨的打開和穩定

   我們知道,「a」「e」「i」「o」「u」是發音最基本的五個母音。就我們平時說話時咬字的位置狀態看,各個母音的發音在口腔裡的舌位都是不同。發「o」音時最靠近舌根部,「i」在舌尖部,「e」在舌頭的中部略偏前,「a」在舌部中央稍偏後,「u」在舌尖前面的嘴唇部位。換句話說,將這五個母音按舌位來排列,則位置最靠前的是「u」。若按口腔喉嚨縱向打開程度的大小排列,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依次為「i」「e」「a」「o」「u」。我們知道,歌唱是說話的「放大狀態」,換句話說,歌唱是說話的一種「特殊形式」,這種形式在於它的音量比普通說話要擴大幾倍,甚至幾十倍。因此,一個優秀的歌唱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要準確地傳達信息,即咬字清晰;第二,將信息傳達得儘可能遠,即聲音宏亮,穿透力強。從生理解剖學上看,人要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這兩個條件是相互矛盾的。除非他經過了特殊、正確、細緻的訓練。

「u」母音練習就是解決這對矛盾的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我們知道,咬字清晰是嘴皮上的功夫,而聲音洪亮,穿透力強則需要打開喉嚨。從上述分析「a」「e」「i」「o」「u」,這五個母音的位置可見,「u」母音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換句話說,做「u」母音練習,既練了喉嚨打開,又兼顧了後面。為什麼這樣說呢?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已經得出了結論,從橫向看,「u」母音在五個母音中位置最靠前,從縱向看,「u」母音在五個母音中位置最靠後,因此,用「u」母音訓練,並不是排斥其他四個母音練習,而是認為用「u」母音練習能更容易地掌握咬字清晰與喉嚨打開。


(二)有助於聲區的統一

   眾所周知,聲音有高、中、低三個聲區,自然狀態下這三個聲區的音色音量是不一致的,因此在聲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低音弱、中音白、高音喊或虛的現象。這現象的出現,勢必造成聲區不統一。

   用「u」母音練習,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使三個聲區音色統一。 「u」母音的練習有助於***者獲得頭腔共鳴,即高位置。如果我們把高位置始終貫穿在整個歌唱過程中,換句話說,不僅在高音區要用頭腔共鳴,中低音區也要用頭腔共鳴的位置,這樣便使歌唱者在高、中、低三個音區中始終在同一個位置上發出聲音來,則音色必定統一,從而解決了高、中、低三聲區不統一的問題。

   在練習「u」母音時,首先要做好氣息的支持與控制。眾所周知,正確的呼吸對歌唱是十分重要的,氣息既是歌唱的原動力,又是藝術表現的重要手段。發「u」母音時,口腔要形成一個膛大口小的共鳴箱,兩唇形成「撮口狀」,唇尖適當用力攏住氣息,喉嚨打開放鬆,上下成管道狀。氣息不要僵,想像形成一個上下垂直的氣柱子,聲音託在氣息上,隨後開始起音。起音時感覺聲音從下腹部湧出,通過胸腔、口腔到頭腔。感覺聲音放在鼻腔上部的兩眉中間,又感覺聲音仿佛不在自己的頭部,而是在頭部的前上方處的一個管道中發出。練習時可用五度上、下行音階,也可用八度下行音階,做五度練習時,注意要把聲嘆在氣上,音越高嘆氣的感覺越強烈。氣息要支持住,腰間體會汽車加油門的感覺。在做八度下行練習時,聲音好象從很遠處漂來。同時注意用心體會,及時調整管道狀態,唱任何高度的音都要將其保持在同一位置上。

   在練習「u」母音時,會出現一類聲音位置偏裡偏後的學習者,針對這種現象,練習時可在「u」母音前加「m」「n」「l」等字音,也就是說將「u」音練習變為「mu」「nu」「lu」音練習,這樣即可調整聲音的平衡問題,使之歌唱位置處於比較合理的地方。「u」母音練好了,不僅能使聲音豎立起來,上下貫通,而且能使聲音豐滿、明亮、鬆弛、圓潤。


三、U母音的運用

(一)與其它母音的配合運用

   用混合母音進行訓練,也有一定的規律,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一般而言,兩母音相混合時,應以發聲流暢、上口,聲音能在口腔、鼻腔等高位置形成的共鳴為基本原則,其中與「u」母音混合的有:

1、 通過對「u」母音的特點介紹。發聲訓練時,母音的運用必須靈活掌握,如果有的學生「a」母音發聲不好。易卡住喉嚨,或者發音教「散」,這時開元音「a」中可適當的混入元音「u」的成分,可使聲音更加集中。

2、有的學生如果「i」母音發聲時出現擠壓喉嚨的現象,這時在閉元音「i」中可適當的混入中性元音「u」的成分,能增加喉咽等通道的開度,可使發聲通道打開一些。這樣就來。既保留了「i」母音發生時的高位置、聲音集中的優點,同時也避免了發聲時的喉部易產生的擠壓感,使發聲通暢。

相關焦點

  • 聲樂練聲 | 母音a、e、i、o、u的選擇與應用
    對於初學歌唱的人來說,第一步選擇什麼樣的母音訓練聲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 歌唱訓練中母音的選擇
    歌唱訓練中母音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母音選擇不當,不但練不出效果、耽誤時間,還可能練出問題和毛病。每個人需要從那幾個母音開始練習,要看具體情況。首先要了解每個母音的特點,然後結合自己的情況來進行選擇,做到有的放矢。一般來講:「啊」(a)易找到亮點,「喔」(o)易找到鼻腔共鳴。
  • 【唱歌視頻教學】「u」母音是發聲練習的「敲門磚」!
    「u」母音練習不僅對聲樂初學者的聲音訓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對具有相當程度的歌唱者的音質改善,其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
  • 歌唱如何找對母音,母音的訓練技巧
    適於練聲的單韻母中的六個母音,其發音口形與音色各有不相同:a、o、e為開口母音,一般地說,音色比較明亮;i、u、v均屈於閉口母音,一般地說音色比較圓潤;由於母音本各具不同的音色,因此,在發聲訓練中既要遵循母音本身的發音準確位置與音色特點,又要注重母音在演唱中的變化與統一。
  • 用U母音建立U通道,「歌唱通道」就這麼簡單!
    學歌唱,我們常用到「a」、「e」、「i」、「o」、「u」五個母音來進行訓練,其中「u」母音於對喉頭的穩定、聲區統一都有著重要作用。「u」母音不僅對於初學者建立一個科學的發聲狀態作用明顯,對於有相當程度的歌唱者在音質改善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就歌唱者腔體的狀態而言,培養學生的歌唱共鳴,增強學生的歌唱共鳴,增強學生的歌唱能力。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腔體打開的感覺,其效果明顯。
  • 歌唱練聲中如何選對母音、母音訓練技巧
    母音是語言和歌唱發音的主要因素,因此,唱好母音對於歌唱來說非常重要。聲樂訓練常用的母音是a,e,i,o,u.這些母音的發音有寬有窄,有暗有亮。
  • 每個人都能找到最適合的母音___程志教學
    聲樂訓練常用的母音是a、e、i、o、u。這些母音的發音有寬有窄,有暗有亮,位置有前有後。母音練習不僅對聲樂初學者的聲音訓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對具有相當程度的歌唱者的音質改善,其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用「u」母音練習,有利於歌唱者兼顧打開喉嚨與咬字,且對高位置聲區的統一,常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 aeiou母音這樣練,歌聲瞬間好聽10倍!
    母音練習是歌唱訓練中的重要內容。母音練習對於歌唱狀態的建立,歌唱方法的掌握和良好歌唱聲音的獲得等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母音練習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一般都採用a(啊)、e(欸)、i(衣)、o(喔)、u(烏)五個母音做練習。o(喔)、u(烏)發音時喉嚨容易打開,唱出的聲音圓潤、通暢的聲音效果。在歌唱練習中,用o(喔)、u(烏)母音來帶動其他母音的發音練習,是被經常採用的練習方法。
  • 歌唱訓練中母音的選擇很重要
    歌唱訓練中母音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母音選擇不當,不但練不出效果、耽誤時間,還可能練出問題和毛病。
  • 練聲時,一個母音儘量保持口型不變
    戲曲練聲(通常叫喊嗓)多採用「衣」、「呀」等進行練聲,這就叫做母音練習。母音是語言和歌唱發音的主要因素,因此,唱好母音對於歌唱來說非常重要。聲樂訓練常用的母音是a,e,i,o,u.這些母音的發音有寬有窄,有暗有亮,位置有前有後。為了使歌唱的發音位置統一,音色統一,符合民族唱法的聲音要求,而且便於咬字,可把以上母音結合成「妹、媽、咪、歐、努」,並按聲音色彩分成寬窄兩組。
  • 怎樣練好六個母音
    六個母音「啊、喔、歐、衣、烏、玉」,(a、o、e、i、u、ü)在歌唱中佔有主音的地位,它們之間互相複合或與子音相拼,生存為38個韻母、十三轍。母音即元音的發聲是由聲帶振動而成的,所以聲音響亮,能獨立成為一個音,是一個樂音。
  • 母音練習至關重要,愛唱歌的你知道怎麼練嗎?
    聲樂練聲時多採用「咪」、「媽」等進行練習。戲曲練聲(通常叫喊嗓)多採用「衣」、「呀」等進行練聲,這就叫做母音練習。母音是語言和歌唱發音的主要因素,因此,唱好母音對於歌唱來說非常重要。聲樂訓練常用的母音是a,e,i,o,u.這些母音的發音有寬有窄,有暗有亮,位置有前有後。
  • 學習「u」母音對唱歌有哪些好處?
    共鳴在歌唱中非常重要,人的聲帶本身很脆弱,發出的聲音很小且單薄,不能成為歌唱所需要的聲音,它需要靠共鳴把聲音擴大和美化,才能成為歌唱的聲音,也就是說「沒有共鳴的歌唱是沒有穿透力可言的,更談不上美好的音色,而發聲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歌唱共鳴運用自如。」金鐵霖教授在他的聲樂教學理論篇中有述:掌握科學的聲樂訓練方法——u母音訓練。
  • 星幹線藝考:影視表演專業的聲樂應如何練習咬字?
    前兩次課我提到聲樂演唱應注重「氣息、共鳴、咬字、情感」四個方面,在鞏固氣息與共鳴腔的建立基礎上,咬字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今天就為大家重點講解「咬字」的具體內容。所謂「字」是指咬字與吐字,歌唱中的咬字也是極其重要的。我國民族聲樂中的咬字是由聲母、韻母以及聲調三部分組成,其中聲母是指字音開頭的輔音,韻母是指字音後面的元音,聲調是指字的音調,我國的漢字是由「陰、陽、上、去」四聲字音組成,若要唱好中國作品,就需要我們的「唇、齒、舌、牙」去幫助咬字,這樣才能做到「字正腔圓」。
  • 聲樂教學中發聲練習的作用
    在聲樂教學中聲音的訓練可分為發聲訓練、練聲曲、歌曲演唱三個部分。其中,發聲訓練是聲樂教學中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練習。通過正確的發生訓練,養成良好的歌唱狀態,使學生形成正確並適合自己的演出方法,增強呼吸的控制能力,將歌唱技術成為歌唱的表現手段,從而使演唱美妙動人。
  • 淺談 聲樂發聲練習特點
    同時使表演者深刻的體會到聲樂發聲練習的重要性,這正是本文所想要闡釋的,同時本文中的發聲練習所指為傳統西方聲樂演唱方式的發聲練習方式。   【關鍵詞】發聲練習;新疆地區  一、正確發聲練習的重要性   正確的發聲練習對聲樂有著重要作用,主要是對表演者與表演作品的兩個方面。
  • 淺談通俗聲樂藝術中的高音技術與原理(乾貨)
    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聚會時去KTV一般會唱當紅流行的通俗歌曲,在這些通俗歌曲中,又分為抒情、爵士、搖滾、藍調等等風格。先撇開風格不說,唱歌中讓眾多人頭疼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高音,這個問題當初也是困擾了小編很多年,隨著小編我多年的演唱與研究,現在就來淺談下這個大難題。
  • 淺談聲樂的發聲位置及練習
    (二)聲樂訓練的發聲原理在唱歌的時候,呼吸器官、發音器官、共鳴器官還有咬字器官都會工作,演唱者要做的就是知道在什麼地方用什麼器官發音。唱歌時的動力需要呼吸器官來提供,包括鼻子、咽喉、肺部等等。(一)打開喉嚨進行發聲位置訓練在歌唱的基本訓練中,唱歌時要把嗓子放開,使喉頭得到穩定是從一開始就要強調的,歌唱者在聲樂方面能否得到發展關鍵就在於此,很多歌唱者都是由於喉頭不穩定造成聲音出現毛病。只有喉頭的位置正確,才能和運動中的呼吸器官有效結合,從而使聲音流暢並且穩定。
  • 聲樂基礎訓練——練聲曲的應用
    一般來說選擇「o」或者「u」之類的比較圓潤的元音開始著手練習,因為這些元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間,比較容易保持喉嚨打開的基本狀態,也比較容易形成喉嚨空間的狀態。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唱歌者應根據自己的感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母音來練習。
  • 淺談美聲唱法男高音整體歌唱訓練技巧
    男高音聲部是男女所有聲部中最難教也最難學的一個聲部,有人戲稱之為「難高音」。文章著重就構建男高音聲部的方法與要領,特別是解決高音技術這一核心問題,強調了「關閉」唱法中的十字要領是解決核心難點的金鑰匙。應遵循科學、正確的聲樂教學方法原理,注重男高音實際演唱中的訓練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