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戲詼諧幽默接地氣
臺海網11月17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李漁故裡展演,探訪戲劇之源。前日下午,高甲戲《範進中舉》在浙江省蘭谿市蘭溪劇院上演,這是泉州高甲戲參加第二屆中國(金華)李漁戲劇匯的第二場演出,高超的表演藝術贏得專家和當地戲迷的喝彩。
蘭溪是明末清初著名戲劇家、美學家李漁的故裡,他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特別是在我國戲劇發展史上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戲劇匯活動期間吸引了不少全國戲劇界「大咖」前往探源尋根,賞戲交流。
泉州戲劇 影響力與日俱增
「太棒了、太棒了……」中國戲劇家協會梅花獎藝術團原常務副團長趙承燕看了《範進中舉》讚不絕口,直呼還不過癮,還想再看下去。
劇已終,意未盡。現場許多觀眾都有同感,演出結束後掌聲不斷。趙承燕說,自己關注高甲戲發展已經有十多年了,尤其是2014年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副主任陳娟娟憑藉在高甲戲新編歷史劇《昭君出塞》中的精彩表演,榮獲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一舉成為高甲戲「折梅」第一人,高甲戲在全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近年來,高甲戲根植「戲窩子」,在戲劇大省異軍突起,贏得全國戲劇界的矚目。
「泉州戲劇資源豐富,全國罕見,梨園戲、提線木偶戲、打城戲等藝術特色也十分突出,在戲劇百花園均佔有一席之地。」趙承燕說,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感到泉州文化的魅力,泉州歌舞劇團創排的歌舞劇《臺灣舞女》到北京展演一炮打響,後來獲得不少大獎。
此次高甲戲《範進中舉》演出不僅贏得專家好評,也獲得當地戲迷們的喝彩。年過七旬的陳壽賢是鐵桿婺劇迷,第一次觀看高甲戲演出便著迷了。他說,高甲戲雅俗共賞,演員表演水平高,很快引起共鳴。
「高甲醜」表演一流值得借鑑
「高甲戲很接地氣,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高甲醜』表演全國一流,值得其他劇學習借鑑。高甲戲包容並蓄,不僅有京劇的大氣雄渾,還將提線木偶表演藝術融入其中,舞臺上演員身體語言豐富,詼諧幽默,妙趣橫生。」著名婺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陳美蘭對高甲戲仰慕已久,此次她專門坐在第一排的座位,近距離觀看演出。
陳美蘭早在上個世紀就將婺劇經典劇目《白蛇傳》帶至泉州演出,給泉州老戲迷留下深刻的印象。上個月,她還攜其得意弟子、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楊霞雲,再次將這部作品帶到泉州。「泉州的戲迷太熱情了,從陌生到熟悉,三十多年來婺劇多次到泉州演出,吸引了一批忠實戲迷,此次到泉州巡演後,石獅一戲迷還追戲到深圳,繼續觀看下一站的演出。」陳美蘭說。
「泉州高甲戲有乾貨,有內涵,表演藝術高,不僅在中國戲劇大家園中特色獨具,詼諧幽默的表演風格在國際劇壇也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喜劇表演優勢明顯。」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曉平說,高甲戲不僅可以贏得國內觀眾的掌聲,還能獲得國外觀眾的喝彩。今後可以多走出去,到海外交流,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記者 陳智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