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礦企業因環保被迫停產,可以獲得補償嗎?損失應當由誰來承擔?

2020-12-23 楹庭企業拆遷律師團

湖北某礦業公司,2010年成立,屬於原某鎮招商引資企業,合法取得了採礦許可證。2011年5月進行投產,後來,區有關部門以風景區開發和保護生態環境為由,國土資源部門吊銷了該公司的上述採礦許可證,該公司被迫停止生產,未予任何補償,該公司不服提起上訴。後來案子獲得了勝訴。

補償責任應當由誰來承擔,是管委會來承擔,還是區有關部門來承擔?

也就是說,承擔責任的主體一般根據新的《行政訴訟法》和關於行政適用行政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的規定,一般省級主管部門設立的開發區,就有了自己承擔責任的能力,否則一般是不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的。一般是由它的派出機構或者設立的機構來直接承擔責任,本案當中區主管部門,予以委託相關的事項,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像這種行政委託的,一般是委託機關來承擔責任。因此,本案當中是由區主管部門來承擔賠償責任或補償責任。因此,要一案一討論,一案一確定,每個案件情況都不太一樣。

正確區分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

本案中重要的一個焦點是要確認好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的區別。行政賠償是基於違法的行政行為產生,本案當中主管部門通知國土部門予以吊銷採礦許可證,一般確認一個行政行為是否違法,一般是從有無職權程序內容等等這幾個標準來確認的。如果這幾個標準都不違法,那麼該行政行為就是一個合法的行政行為。

那麼,因為本案當中屬於一個典型的行政補償,它是基於生態保護,就是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吊銷,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八條的規定,直接根據法律規定,當然還有政策性規定很多,一般是基於合法的行政行為,本案就屬於合法的行政行為,補償義務,違反信賴保護原則。另外,賠償和補償標準是不一樣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一般補償包括的項目更多一點。

對於行政協議如果是確認無效,或者是撤銷之後,視情況而定,行政機關是承擔補償責任,還是賠償責任,以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視不同情況而定。

法律文件支持

關於行政補償的文件的規定,一個是2016年作出的《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切實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另一個是《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通知》。這幾個文件都是類似的這種案例的保障。近幾年這樣的案例特別多,本文案例就是基於生態保護或者水源保護或者風景區的建設或者是林業等其他方面環境保護等其他方面的要求,關停或者吊銷採礦許可證的應當如何維護合法權益。

一定要區分好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的區別,如果案件一旦做錯,可能導致很多程序就無法進行,因為很多程序是不可逆的。因為訴訟時效是有限的,一般是六個月,如果一旦超過六個月再想訴可能就是得不到維護權益權的正確途徑。北京楹庭律師事務所案件分析部,遇到疑難案件可免費分析。所以,遇到類似的這樣的案例或者糾紛,一定要諮詢專業的律師團隊,制定辦案方案,更好地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本法律知識並不代表其法律建議,如遇同類問題應當具體分析。

相關焦點

  • 招商引資企業遇到拆遷,可以獲得哪些合理的補償?
    楹庭律師團隊之前也曾受理過臺商投資的企業類似案件,也受理過工業園區類企業的徵收案件,比如,前段時間徐州市多處工業園區將進行徵收工作,而位於這多處工業園區內的十餘家中大型企業在面對主管部門給出的不合理補償方案時,特意向政企糾紛專家律師團隊尋求幫助。其中關鍵問題為企業被徵收時可以獲得哪些合法合理補償,下面具體來分析一下。
  • 企業遇到拆遷,有關賠償和補償應當由哪個部門來承擔?
    在近期辦理案件過程中,關於企業拆遷,有很多企業在徵收過程中,因為補償沒有談妥的情況下,突然就被實施了強制拆除。但是在拆除之後,再尋找是哪個機關實施的時候,都予以了否認。企業拆遷引起的賠償和補償,應當向哪些機關來主張呢?
  • 行人正常過馬路,車輛因躲避第三人撞傷自己,應當由誰承擔責任?
    法妞網友諮詢:行人正常過馬路,車輛因躲避第三人撞傷自己,應當由誰承擔責任?石雲生律師解答:行人如果沒有違章行為,應當由對方車輛及第三人承擔事故責任。行人如果有違章行為,要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來分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
  • 安慶企業拆遷諮詢_安徽國恆律師事務所
    這種情況會導致長時間停產停業嚴重影響企業開支的平衡,給很多企業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在遇到環保關停時,企業要格外的謹慎。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有,商鋪拆遷補償、設施拆除補償、臨時安置補償、停業損失補償等,對於商鋪拆遷的情況下,一般對因為拆遷致使無法進行營業的收入減少情況進行賠償,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安慶企業拆遷諮詢, 對此,將藉此文為廣大被徵收人答疑解惑。這是一位來到律所諮詢的被徵收人的自我檢討。其房屋面臨當地棚戶區改造項目時,其自行提起了針對徵收補償決定的訴訟,卻先後在一審、審和再審中敗訴。
  • 說案丨越界採礦近800萬噸!檢察公益訴訟亮劍非法採礦
    近日,由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某建材公司、汪某某、鬱某某非法採礦一案經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調解,三被告對越界非法開採的近800萬噸石料承擔3300餘萬元國有礦產損失連帶賠償責任,並承擔生態修復補償金121萬餘元。
  • 怎麼樣的辭職理由才能獲得經濟補償
    參考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特別提醒:如果用上述「被迫辭職」理由辭職的,建議辭職時明確依據的是某項具體理由。勞動合同法第46條明確規定員工依照第38條規定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公司應當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
  • 企業在疫情期間應當知道的法律問題Q&A
    A:銀保監會已經發文要求扶持企業,現階段企業應當積極與金融機構溝通,提供材料證明履約能力,爭取獲得金融機構綠色通道服務,協商還款期限延長或續貸。 Q8:如何解決企業應收帳款無法收回的問題? A:對履約能力較強的企業,可以考慮延期付款、分期付款、銀行承兌付款等形式。
  • 多年前集體土地被徵收為國有,現遇到拆遷按什麼標準補償?
    多年前集體土地被徵收為國有土地,但沒有補償,遇到拆遷按什麼標準補償?集體土地幾年前被徵收為國有,而徵收的時候房屋並沒有拆遷補償,現在如果進行企業拆遷的房屋,應當如何補償呢?帶著這個疑問,路永強律師帶大家一起來進行法律分析。近幾年楹庭律師接到諸多這樣的案例,先通過兩個案例來了解下。
  • 高速路上驚現「刀片陣」 損失該由誰承擔?
    新華社廣州5月17日新媒體專電 題:高速路上驚現「刀片陣」 損失該由誰承擔?後果誰來承擔?記者調查了解到,該路段為監控攝像設備「監控盲區」,東莞警方仍在對案件進行偵辦,若確認人為,肇事車主可能面臨罰款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
  • 銀行卡出事責任在誰:儲戶也應該承擔責任
    銀行卡的安全性由誰來保障?銀行卡中存款丟失由誰來承擔責任?   銀行卡中存款是什麼性質   銀行卡是為履行客戶與銀行之間的儲蓄存款合同而產生的工具,因此,涉及銀行卡的諸多問題,需要放到儲蓄存款合同項下進行分析和解釋。
  • 狂風暴雨颳走屋頂 造成損失誰來承擔?
    現已整修結束,因損失賠償未能協商一致,王己訴至法院,要求四被告賠償維修損失七萬餘元。四被告辯稱案涉物件損失並非四被告的原因導致,當天的大風大約九、十級,系嚴重自然災害大風所致,屬於不可抗力因素,四被告不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同時原告沒有證據證明所主張的損失為七萬餘元。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調查審理公民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
  • 這些案件,你一定要聘請律師,因為勝訴後律師費可以由被告承擔!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第3款規定:「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 企業搬遷員工補償標準的規定 經濟補償主要範圍是什麼?
    如果搬遷使勞動合同從正常角度看無法履行,就屬於法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勞動者可以拒絕繼續履行並提出解除勞動關係,此時可以要求經濟補償;公司地址的變更屬於勞動合同內容的重大變更,單位需要徵得個人同意才可以,否則單位屬於單方面違反勞動合同,需要給你賠償2、如雖有搬遷行為,但綜合各種因素,勞動合同仍可正常履行,此搬遷不屬於法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 樓房被遮光可以要求補償嗎,採光權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那麼,樓房被遮光可以要求補償嗎,採光權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網友諮詢:房子被遮光多長時間可以要求賠償?北京普緯律師事務所吳湘昀律師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樓房被相鄰建築物影響採光權的,樓房所有權人可以要求對方排除影響,造成當事人損失的,可以請求賠償。
  • 【合夥企業】合伙人內部糾紛,合夥企業要承擔責任嗎?
    《合夥企業法》第五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合伙人退夥,其他合伙人應當與該退夥人按照退夥時的合夥企業財產狀況進行結算,退還退夥人的財產份額。退夥人對給合夥企業造成的損失負有賠償責任的,相應扣減其應當賠償的數額。」這表明上述第一種方式才是法律所規定的「退夥」方式,而第二種方式實際上只是達到了「退出合夥」的效果,是合夥份額的轉讓。
  • 「人民司法」履職過程中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單位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
    《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第五十條規定,因勞動者存在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情形,被用人單位解除合同,且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些都在法律或法規的層面明確了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案件應作為勞動爭議處理。另一方面,從勞資雙方的利益關係來分析。
  • 「綺惠說法」快遞企業故意或重大過失致郵件損失應全額賠償
    在本案中,李女士託運的郵件顯然是給據郵件,根據德邦物流對此事的回應,此事是由於該公司「快遞員在分揀時因人為操作錯誤導致誤投遞」,顯然構成《郵政法》所規定的重大過失,因此用戶可以要求德邦物流賠償全部損失。第二,採取加盟管理模式的快遞企業,是由該快遞企業還是加盟商對郵件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 如何讓「敗訴方承擔律師費」
    根據該辦法,實踐中主要採取「誰請律師誰花錢」的做法,即勝訴方承擔自己聘請律師的費用,這對規範律師服務收費行為,引導當事人理性維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根據答覆可以看出,最高院對於律師費的承擔問題,目前還是秉持以當事人自己承擔律師費為主的觀念。實踐中,絕大部分案例也踐行了這一理念。
  • 包頭棚改加速,拆遷補償這樣定,助推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而棚戶區徵拆改造,遇到最大問題是徵拆補償。不少包頭百姓比較關心徵拆改造。按照2018年新修訂的《包頭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 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因徵收非住宅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