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壓門診,經常能遇到這樣的患者:發現高血壓,不願吃降壓藥,要麼聽七大姑八大姨說,要麼聽鄰居張大媽李大爺說,吃芹菜就能降壓,或者吃洋蔥就能降壓,或者吃木耳就能降壓,等等等等,各種千奇百怪的降壓食物。
可是既然這些食物能降壓,他們為什麼還會來醫院,來看高血壓門診呢?
原因很簡單,正因為吃這些食物後,血壓並不能直接下降,他們不得不來醫院找醫生看病。
這些人還算運氣比較好的,能及時發現血壓沒有控制好,來醫院治療;不幸的就是有個別高血壓患者,不但不吃藥,而且不測血壓,只是所謂的吃降壓食物控制血壓,結果導致腦梗死、腦出血等等惡性結果。
可是為什麼有的人發現高血壓後,不吃藥,經過飲食控制,血壓也能恢復正常?
對於少數輕度的高血壓,如果沒有合併糖尿病或心腦腎疾病,可以短期內不吃藥,先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控制血壓,確實有人血壓能恢復正常。
可是這部分人,並不是因為吃了芹菜或洋蔥或木耳以後血壓恢復正常了。這些人是通過健康的飲食以及配合堅持運動、控制體重、避免熬夜、戒菸戒酒等等綜合的健康生活方式,最終實現了血壓正常,而不是單純的每天吃點芹菜或洋蔥木耳,血壓就能恢復正常。
雖說沒有某一種食物直接可以降血壓,但健康的飲食確實利於血壓控制,堅持長期的健康飲食,對於輕度高血壓來說,可能恢復正常;對於重度高血壓來說,可以讓血壓更加平穩,甚至減少降壓藥用量;同時健康的飲食,還利於預防和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心腦血管疾病。
什麼樣的飲食是高血壓飲食呢?
隨著不斷的科普宣傳,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高血壓需要低鹽飲食,因為長期高鹽會導致高血壓風險增加。我們國家平均每人每天吃鹽超過10g,而健康吃鹽是每天每人少於6g;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鹽攝入量減少30%可降低高血壓的風險。有研究顯示,每少3g鹽,那麼血壓可能會下降3-4mmHg。
低鹽是高血壓的基礎,我們生活中,除了炒菜要少放一點鹽,在外面吃飯鹽重的適當少吃一點。同時在日常飲食中減少鹹菜、榨菜、泡菜、醬油等等鹽量較高的食物。
對於高血壓人來說,低鹽是非常重要的,但並不是只有低鹽就夠了,有一種飲食叫「DASH飲食」,也可以叫高血壓飲食,研究顯示,這種飲食相對來說是非藥物治療高血壓最有效的,甚至比運動、限鹽可能更利於血壓控制。
高血壓飲食:
高血壓飲食,簡單說就是平時的飲食中,要吃足夠的蔬菜、水果、低脂奶,以維持足夠的鉀、鎂、鈣等離子的攝取。請大家看明白,並不是具體的某一種蔬菜水果,而是足夠的全面的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同時在飲食中儘可能減少油脂量,特別是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性油脂,堅持長期的這種高血壓飲食,是利於高血壓控制的,甚至對於輕度高血壓來說,配合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可能不用吃藥,也有少數人的高血壓能恢復正常。
那麼有人問了,高血壓人,平時到底吃點啥好呢?
已經說得很明確了,並沒有具體的食物建議,而是一個全面的多樣化的低鹽、低油的飲食原則,如果非要為每天的具體食物吃點啥好,簡單介紹:
適當減少精細糧,就是不要只吃白米飯、白饅頭、白麵條;逐漸增加一點粗糧雜糧,比如豆類、玉米、小米、薯類等等食物;再就是蔬菜水果,相對還要增加量,雖然這些年來,水果蔬菜的比例在不斷增加,但距離健康飲食指南推薦的要求還相對比較低,尤其是高血壓人更應該增加應季的新鮮的水果蔬菜。肥肉、內臟嚴格控制,偶爾解饞可以;豬牛羊等以瘦肉為主,但也要控制總量;日常生活以魚肉、禽類等肉類為主,魚類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利於高血壓的控制。
所以,大家記住了,並沒有某一種蔬菜水果等具體的食物能直接降低血壓,只有全面的健康的「高血壓飲食」才利於高血壓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