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入屠蘇,知己推杯坐酒壚(詩二首)

2020-12-26 愛好詩作

詩文|韓有典

一場疫情,閱盡世間百態。善惡美醜,歷歷在目。有人捨身忘死,逆行而上,感動中國;可也有人財迷心竅,見利忘義;有港獨勢力組在港搗破壞;亦有臺獨分子限制醫療物資對大陸出口;有的國家將疫情「甩鍋」中國,欲將華夏打入萬劫不復之地;還有「香蕉人」高喊寧做外國的狗、不做中國的民;更有人歪曲中國抗疫等等。各種人物紛紛登臺而出,令人感慨萬千,借酒抒懷,一吐為快。

一、七律. 酒後閒語

春風拂面入屠蘇,知己推杯坐酒壚。

乘興暢談除鬼魅,醉酣揮筆畫桃符。

縱觀天下風雲事,靜看人間百態圖。

感慨萬千知善惡,曲直明辨飲醍醐。

註:1、屠蘇:茅廬之意,北宋的《廣韻》:「屠蘇,草庵也。」2、酒壚:賣酒處安置酒甕的砌臺。亦借指酒肆、酒店。3、桃符:古代為了驅邪,在大門上掛的兩塊畫著門神或題著門神名字的桃木板。這裡代指英雄戰疫的畫面。4、曲直明辨飲醍醐:意思是曲直是非、是敵是友,思想上一下子就通了(詳見成語「如飲醍醐」)。

二〇二〇年四月十七日

欣聞今晨零時起武漢解除管控,車船、飛機重新起航,這標誌著我國抗疫阻擊戰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賦詩一首,以示祝賀。

二、七律、賀武漢解除管控

解封江漢啟車船,黃鶴高歌嘯九天。

勇士凱旋鳴鼓樂,瘟君鎩羽淨塵寰。

春回大地千家慶,福滿人間萬戶歡。

喜看神州芳草碧,新醅迎客賀清安。

註:鎩羽:翅膀被摧殘,比喻失意或失敗;塵寰:佛家稱人間為「塵寰」;新醅:新釀的酒;清安:清平安寧的意思。

二〇二〇年四月八日

作者簡介

韓有典:山東滕州市人,從軍人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深圳第一代拓荒者。退休後喜歡用詩詞記錄生活、抒發情感,亦有多篇作品在報刊和網絡平臺發表。

編輯|愛好詩作《李光友》

相關焦點

  • 古詩中說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屠蘇」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這句話取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包含兩個信息,一是過年以爆竹開啟,還有家家戶戶換成新的對聯,我們現代常說的春聯其實就是起源於桃符。回到題目來,此處的屠蘇,我個人認為指的是屠蘇酒,為什麼有此觀點呢?屠蘇酒,是古代過春節時人們時常飲用的酒品,又名歲酒。屠蘇其實就是古代房屋的類型,在這裡釀的酒就叫屠蘇酒。相傳為華佗研製出來的。其實,史書詩詞中關於屠蘇酒的記載有很多,比如蘇轍的《除日》:「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蘇軾的《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
  • 古詩中說「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指的是什麼?和春節有什麼關係?
    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簡單的四句詩,稍微腦補一下,就是一幅「大宋春節現場」的熱鬧畫面:喧囂的爆竹聲裡,清晨的陽光灑遍千家萬戶,和煦的春風撫摸著每個暢飲屠蘇酒的人,大家興高採烈的換下舊的桃符,萬象更新的一年就在這喜慶中開始。
  • 春風送暖入「屠蘇」
    是春風!我猛然驚覺是春風,就是這和煦的春風,這吹面不寒楊柳風,它化解了冰凍,叫醒了春蟲,喚醒了冬眠的人們。   四季花廳的春風吹拂著紅紅的新年福字絲帶悠悠蕩,喜洋洋,醉醺醺,我仿佛看見調皮的春風正在一排排紅絲帶上蕩鞦韆。
  • 那酒那人猶夢裡,那詞那曲入屠蘇|酒之詩二十八首(南郭居士)
    酒之詩二十八首◎南郭居士若得相逢呼熱酒,桃花源處暢開懷【念奴嬌】煮酒三國(變格一)◎南郭居士那酒那人猶夢裡,那詞那曲入屠蘇。【鵲橋仙】殘雪問酒◎南郭居士幽園殘雪,翠屏燭影,忘卻人間幾度。瓊樓昨夜起春風,怎驚落、梅花無數。不知容鬢,幾番朝暮,回夢頻傳細語。
  • 聽一曲《流觴》仿若春風拂面,悠然自得
    也由於多年以來的政治原因,大家給酒狂這首曲子附加了很多的政治因素,謳歌在封建暴政之下的一個佯狂者頹廢方浪反抗姿態,隱含著無窮的酸楚和對前途了不可測的萬般無奈。聽一曲《流觴》仿若春風拂面,悠然自得小福利:需要《流觴》琴譜的朋友,請在今日古琴微信公眾號回復「流觴」即可2019年古琴日曆點擊圖片↓↓↓
  • 年味裡面說「屠蘇」
    腦子忽然冒出來王安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什麼是屠蘇酒呢,有什麼講究?跟著我的文字在屠蘇酒裡感受年的溫馨吧,順便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據記載,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製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制而成。這種藥酒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的功效。
  • 每日讀詩: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但在三年後武惠妃逝世,隨著下人進言楊玉環「資質天挺,宜充鄴廷」,唐玄宗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了,立刻召之入宮,自此開始了楊玉環的得勢之路。天寶二年(743年),楊玉環已經在玄宗身邊成為了最為尊貴的楊貴妃,萬千寵幸集一身。唐玄宗對她可謂是千依百順,這一日正逢宮中牡丹盛開,玄宗見楊玉環十分欣喜當場就擺下了一場歌舞。
  • 民國女神林徽因:人間四月天的情,如春日暖陽,如春風拂面
    二、如春風拂面般的情林徽因是一個感情豐富細膩的女子,而在她與梁思誠結婚後,生下一子,對於自己的孩子,林徽因展現了自己母性光輝的一面,那種如春風般的母愛,輕輕地撥動每個人的溫情。而最能把這種柔情傳入讀者心中的就是她那首《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
  • 迷人的春天裡,春風吻上了我的臉!
    聽著這首歌,行走在春光明媚的湖邊,春風拂面,春枝勃發,春意萌動,迎春花傲嬌地站在路旁,小鳥恣意地在樹上飛來飛去,湖水春盛,波光粼粼,情不自禁想張開臂膀面朝湖心大喊一聲:春暖花開囉!如此醉美的春景,讓我們一起在詩詞海洋裡,讓迷人的春風吻上我們的臉頰吧!《春風》清代:袁枚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裡竄了出來,摸進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著芝麻杆,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飢。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
  •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十二首經典春風詩詞欣賞
    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墨客對「春風」也是情有獨鍾,一篇篇美妙的詩章把春風描繪的生靈活現,春意盎然,讓人拍案叫絕。在詩人眼中,春風是迎新送暖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風是善解人意的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春風是心靈手巧的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是富有魔力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黎明詩卉21首,夢有初心非畫餅,詩無新意盡雕蟲
    黎明詩卉21首提示:黎明拾穗,改名為:黎明詩卉,不編期號。1.無題作者:艾曉東春花秋月何時了,只有高山流水知。歸田耕作煙波裡,晚照朝霞種入詩。2.夢有初心非畫餅,詩無新意盡雕蟲。心安雲水行其道,坐看螢屏響歲鍾。3.七絕·元旦(平水韻)作者:花花(安徽)冽風造景設冰天,曉色霞暉騰紫煙。猶有暗香侵酒盞,寒梅破雪兆豐年。4.
  • 王安石最經典的五首七絕: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寫於變法初期,王安石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主要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以抒發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2、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 醉飲屠蘇一歲除,笑看新年換舊符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何廣才先生《春風》詩賞析
    春風吹綠、奼紫嫣紅雖然是春風之所賜,但這只是春風帶來的相對的靜態表象,物候之變必定引起一系列其他變化,尤其是人類的社會活動。詩人從大量的人類活動中,只選取了一個代表性的意象, 即「大河帆動催新棹」。一個寫河裡,一個寫樹上,形成高低錯落的空間層次感,這是何等壯闊的春風入畫圖!   詩寫至此,詩人抑制不住激越澎湃的感情,情不自禁地直接出面歡呼了:「北國江南同駘蕩,堯鄉遍地聽春聲。」
  • 王安石一首描寫過年風俗的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相,主持變法,同年的春節,王安石看到家家戶戶準備過年的快樂景象,聯想到變法改革已經有了起色,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充滿過年快樂氣氛的詩篇。《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女神節特輯 | 願你春風拂面,笑靨如花
    願你如花兒一般美好生活如詩,精緻浪漫去遇見路途最美的風景在最特別的日子裡,贈予你們整個春天願春風拂面,笑靨如花送給最特別的你也送給獨一無二的她花禮限量供應,3月2日前預定還有8.8折優惠▼▼▼
  • 耽美 || 春風送暖入屠蘇
    顧年坐在床的角落裡,思索著如何與虹燭解釋,卻見虹燭不知從哪裡變出了一壺酒,未入口中的酒便順著喉結一路流下,順著水的軌跡,眼神停留在小腹之下。顧年咽了咽口水,扭頭看著白牆,心中念叨著,不可以不可以。偏偏虹燭故意勾他火,抱著他問,「年年不想要嗎?」顧年全身的毛都炸起來了,「我不要!」虹燭笑著將酒送到顧年面前,「真的不來點?」
  • 一路春風說卬之
    初,徐公退之過潮,備述其特達圭彰,不可一世,至有「一路春風說李昂」之嘆。吾始而駭,繼而喜,終而心降不已,以為並世有斯人,而吾竟不能一見,恨何如之!已而因徐公之介,乃得識荊。一日之遊,至有十年之嘆。既已縱酒,豈可無詩,一往一來,庶免非禮也。得句若干,裒為是集,以存念也。嗚呼!世之稱知己者,女曰紅顏,男曰藍顏,何其俗也哉!似卬之與我,可謂青顏知己也。阮籍之見嵇康,但論青白,非關雄雌,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