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在這漫長的歷史中詩歌貫穿了整部歷史,這些流傳到後世的詩歌讓我們從中了解到中國的璀璨文明,和中國特有的魅力,現在有不少的歌曲都運用了詩歌的詞或者有關的詩句,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首和古詩有關的歌曲,來領略一下中國的詩歌的魅力吧。
來自輪迴樂隊的《烽火揚州路》,改編自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固亭懷古》,辛棄疾的這首詩歌是在他的意見沒有引起執政者的重視,心中感嘆,來到了京口北固亭寫下的這首詞,輪迴樂隊用重金屬的形式來表現這首詩歌,將詩歌中的悲壯蒼涼表達了出來。
《將進酒》這首詩歌被無數人改編成現代歌曲,每個版本的風格不同,我最喜歡的版本是中科院博導陳湧海彈唱和吳彤的這兩個版本,謫仙李白的這首詩歌是在喝酒的時候寫出來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這首詩歌豪邁的人唱出來的感覺特別棒。
崔萍的《明月幾時有》改編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歌曲大多數人可能都以為原唱是鄧麗君,其實原唱是崔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希望親朋好友都能好好的,即使隔得再遠也能一塊欣賞月色。
支教梁俊老師帶領著他的學生給我們演唱了一首《苔》,改編自袁枚的詩歌《苔》。這首歌曲帶給我感動和力量。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即使特別平凡的人,也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開花結果。
王之煬老人讓我對白居易的《長恨歌》有了一次新的認識,這個老人和《長恨歌》的故事感動了大部分人,他吟唱的《長恨歌》雖然聲音顫抖,但是有自己獨特的韻味。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詩歌改編成現代歌曲,讓我們能更加生動的了解到中華的璀璨文明,不再是課本最後的熟讀並背誦全文。
這就是今天推薦的全部歌曲了,喜歡請點讚,評論和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