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室,才是香港飲食的靈魂所在

2021-02-12 彩鳳小廚房

都說吃在香港,

可在遇到冰室之前,

我吃得並不開心。

六月底七月初,我在香港小住了近十日。很多年前的美好回憶,親朋好友的諸多推薦,讓我對此行充滿了期待。鑑於自己吃起來不要命的劣根性,出發前我帶了兩大盒健胃消食片。

健胃消食片,一片沒吃。所以,你說香港好吃不好吃?

無論是旺角街頭的小吃,還是人均小500的海鮮,或是排隊差點能排到深圳的日式拉麵……都沒吃出樂趣來。

直到有一天,我誤打誤撞走進了一家冰室。我才知道,之前自己對香港飲食的理解,有多大的誤差。

冰室,才是香港飲食的靈魂之所在。

於是,我開始了每天至少一間冰室的打卡之旅。

一杯凍奶茶,一份小點心。

開心到起飛!

冰室,乍一聽,好像是吃冷飲和甜品的地方。

很久很久以前,也的確是這樣。但後來,只賣冰激凌、冷飲已經難以維持生計,於是冰室開始售賣豬扒、麵包、煎蛋、面線等主餐。

很多冰室的裝修都主打懷舊風。這個可以追溯到香港冰室的興衰史,就像我去的第一家冰室——萬芳冰室那樣,其實它開業得很早,但是因為拆遷等原因,消聲秘籍了很多年。最近幾年,很多冰室重新開張,無論從飲食的口味,還是裝修的風格,都追求個「古早」。只不過,價格,肯定是與時俱進了。

我去的這六家冰室,各有特色,但奶茶都非常一致地保持著高水準。

香港的奶茶真的不是吹出來的。超好喝!

茶味濃,奶味也濃,不甜,有特殊清香。

接下來,就跟彩鳳老師一起來感受一下香港的冰室吧!

① 萬芳冰室



口味:☆☆☆☆☆

價格:☆☆☆☆☆

環境:☆☆☆☆   

服務:☆☆☆☆☆

萬芳冰室的位置非常非常遠,在遊人幾乎不怎麼出現的屯門,都快到深圳了好嘛!而且位置也不是很好找,我按照百度地圖來來回迴轉了好幾圈,跟一個阿姨打聽之後,才知道,它隱藏在一個長得很像國營商場的破舊商場裡。

坐電梯上商場二樓,就能看到萬芳冰室的招牌。遠遠地就能感受到古樸氣息。像看80年代的港片。

我找了個靠角落的雙人座。下午茶時間,店裡人不多。隔壁桌祖孫三代在吃飯,小寶貝長得超級好看,像從奶粉廣告中走出來的似的。

一個帶著黑框眼鏡的阿姨來點單。我想了想,點了比較經典的奶茶和菠蘿包。

價格喜人。一共20港幣。

奶茶驚豔!

到香港多日,第一次遇到可以「哇哦」出聲的食物。

不甜膩,茶味很足,奶很香,冰的程度剛剛好。

很快,我就幹了這杯奶茶。想了想,按照港片情節,又點了一杯鴛鴦。

那個戴著黑框眼鏡的阿姨來幫我加單。

她問:鴛鴦?

我說:對!

她開玩笑說:再點杯咖啡倒進奶茶裡咯!

她的普通話講得還行,我get到了笑點。

可是,鴛鴦沒有奶茶好喝。

菠蘿包味道也好。鬆軟,表皮酥脆。但不算是最好的。

離開時,在玻璃上看到蘋果日報對萬芳的整版採訪。原來,很多年前,萬芳因為政府徵地而結業。2014年,萬芳第二代重開冰室。

菜單如下。

② 華星冰室


口味:☆☆☆☆☆

價格:☆☆☆☆   

環境:☆☆☆      

服務:☆☆☆      

去華星冰室也是個意外。

那天晚上,我在附近吃了一頓非常失敗的牛腩,膩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就想沿著海邊走走,在地圖上看到附近有幾家評分還比較高的冰室,就去尋找。

差點沒找死我!

這家華星冰室在港澳碼頭附近的商場裡。商場的三層就是港澳碼頭的入口。這家冰室就在三層一個角落裡。

不是用靈魂去尋找,根本找不到!千萬不要相信導航!

因為去的實在太晚,店裡人非常少。

幾個店員非常放鬆地在聊天。

屋頂的風扇忽閃忽閃轉個不停。

照例,點了一杯凍奶茶。

然後,又加了一個蛋撻。

奶茶不便宜,味道好喝,但不會超越萬芳。

蛋撻倒是超出意外地好吃!

我概念中的蛋撻,都那麼晚了,應該已經冰冷了。

但!是熱的!撻皮酥鬆!撻心滑嫩!不甜膩!好吃!!!而且個頭超級大,比KFC的好太多太多太多。

菜單如下。

③ 半島冰室


口味:☆☆☆☆   

價格:☆☆☆☆   

環境:☆☆☆☆   

服務:☆☆☆☆   

與前兩家冰室的意外邂逅不同,後面幾家冰室都是有目的集郵了。特別是半島、紅磡、麒麟,都在酒店附近。每天酒店免費自助早餐我都不去吃了,專門起大早去冰室吃早餐。

半島冰室在網上的口碑特別好,說是大長隊,從早排到晚。

在香港吃東西,絕大多數小店是必須拼桌的。有時候一桌五六個人,可能誰都不認識誰。

半島的裝修比較現代,也比較敞亮。

這家的早餐有個非常暢銷的C餐。稍微去晚一點就售罄。對。我沒吃上。我點了「皇牌早餐」,凍奶茶加2元。

奶茶,依舊好喝,但是依舊不驚豔。

沒有任何一款奶茶,能夠超越在萬芳的第一口了。

豬扒煎蛋公仔麵,貨真價實到讓我一個東北人感到震驚!也太多了吧!

厚厚的一整塊豬扒,煎得剛剛好的溏心雞蛋,下面是方便麵。

湯好喝,面勁道,豬扒和煎蛋都好吃。豬扒稍微有點火大,可以接受。

但是!太多了!太橫了!一大清早!根本吃不完!!

香港的吃的不便宜,但真的貨真價實。

經典套餐菜單如下。

④ 紅磡冰室

口味:☆☆☆☆☆

價格:☆☆☆☆   

環境:☆☆☆☆   

服務:☆☆☆☆   

這是我在香港那麼多天,除了酒店自助早餐外,唯一復吃的一家店。好吃!服務好!離酒店也近。

點了早餐C套餐。其中包括一碗番茄湯肉碎通心粉、一塊奶油酥麵包、一杯奶茶,改凍奶茶加3元。一共35。

首先,還是凍奶茶。

依舊還是那句話,好喝,但沒有在萬芳的第一口驚豔。

番茄湯通心粉,番茄湯非常非常濃鬱,能感覺到是新鮮番茄炒出來的,不是用番茄醬。但是通心粉這種東西吧,沒什麼嚼勁,但也不難吃。

請注意!奶油酥是重大加分項!!超級酥鬆!內芯有糖,但也不膩。好吃!

說一下他家的另一個加分項吧!

我把傘落在人家了,服務員三種語言嗷嗷跑出來喊我。尷尬。

菜單如下。

⑤ 麒麟冰室

口味:☆☆☆☆   

價格:☆☆☆      

環境:☆☆☆☆   

服務:☆☆         

又是一個月黑風高夜。

吃完了一頓不怎麼好吃的東西以後,需要用凍奶茶壓一壓。

於是,我去了同樣離酒店很近的一家冰室。

同樣,一杯凍奶茶。

同樣,還是那句話。好喝,但沒有萬芳的第一口驚豔。

值得說一說的,是我去的實在太晚。服務員著急下班。雖然嘴上說「您介意不介意先買單」,聽起來挺有禮貌的,但實際上都到手上來搶錢了。真的是從手上把錢抽走的……尷尬。點評裡評價最差的一家冰室了吧……因為只喝了奶茶,不知道其他原因。

沒有菜單。也不會再去。

⑥ 龍鳳冰室

口味:☆☆☆☆

價格:☆☆☆

環境:☆☆☆☆☆

服務:☆☆☆☆

其他:☆☆☆☆☆☆☆☆☆☆

這家是我自己花錢在香港吃的最後一餐。真的是太精彩了!

出發前那天早上醒的特別早,天都還沒有亮。掏出手機刷大眾點評,在龍鳳冰室的點評裡,看到了特別搞笑的一個人。

對!是他家的服務員小哥!!

這貨,不僅在網友的照片裡尋找著自己的身影,還會吐槽自家的餐食有些貴,有時候還懟一懟食客。

不要太精彩!

果斷定鬧鐘,去這家吃早餐!

哈哈哈!就是這個小哥!!

整個餐廳就他一個男服務員,怪不得那麼醒目。

這個男孩子長得果真如他的文字那麼可愛,單眼皮,有耳洞。很清爽。

我跟他的對話如下:

我:菠蘿包可以改菠蘿油嗎?

他:加三塊。

我:凍奶茶。

他:加三塊。

對,他對我說的全部!就是兩次「加三塊」!

全程沒有笑容,但是,依舊超級超級可愛!!

好啦,嚴肅認真地說一下這家餐廳。

老闆是一個叫林子善的香港演員,所以,餐廳裡超級多明星的照片。也沒仔細看是誰。至於林子善,我也是百度後才知道是誰的。你看了也肯定覺得臉熟。

餐廳整體也是懷舊風,但是有很多比較現代的小細節。比如,會有會員卡之類的東西。還蠻有趣的。

我點的早餐D套餐。菠蘿包改菠蘿油,奶茶改凍奶茶,所以原價34元,最終40元。不便宜哦!

奶茶,還是那句話。嗯,你應該知道了。

菠蘿油好吃。煎蛋有驚喜哦!從來沒吃過這麼嫩的煎蛋,嫩到出水兒……炸魚一般,玉米也還好,酸奶油的味道還比較有性格。

整體來說,餐食味道還不錯。但是!小哥更精彩!臨走再偷拍一張!

菜單如下。

吶,整體來說呢,香港的冰室都很贊。

食物價格不便宜,但是在香港的高物價中,還是比較親民的。一般套餐都是35塊錢左右,有肉有蛋有主食有超好喝的奶茶!!

加冰的奶茶,叫凍奶茶,一般會再套餐基礎上加2-3元錢。

套餐中的麵包、面,都可以更換,有的免費,有的需要加錢。

各種包、各種酥、各種撻,都好吃,幾乎沒有失敗案例。

各種面,還是有口味差異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者在點評網上比較受推崇的。實在不知道怎麼選,就讓店員推薦。

冰室的服務員呢,一般都比較忙。但是,香港的服務員,分非常明顯的兩種。一種,臉真的很臭;另一種,雖然忙碌到沒時間招呼你,但對客人還是比較客氣、禮貌的。

那麼喜歡萬芳,從萬芳開始喜歡上冰室,跟那個喜歡跟顧客互動的黑眼鏡阿姨有直接關係。

最後一餐的那個小哥,也很有意思。

在冰室裡看到的香港,真的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樣。

真的很有趣。

文末彩蛋又來了!

吶,做人呢,開心最重要啦!

我是許願池的啦,長按二維碼賞我啦!

相關焦點

  • 香港的「冰室」,原來大有來頭!
    飲冰(冷飲品)也開始流行起來,於是規模較小、能於室內用膳的冰室、咖啡室陸續出現,專門提供奶茶、咖啡、紅豆冰等飲品及輕便小食;起初只做早午餐和下午茶,晚市前就會關店,後來為了迎合客人需要才加入飯食。冰室被認為是茶餐廳的前身。
  • 八卦一下餘文樂的香港口味——華嫂冰室
    爸爸去世後,華嫂接下茶記,同朋友商量後,決定用自己的名做生招牌,2010年,茶記以「華嫂冰室」繼續經營。    華嫂不但延續了爸爸的手藝,而且研發新品,很快獲得了媒體關注,這幾年光是拿獎,就拿到手軟。所以說,有明星的青睞是一方面,餐廳這種東西,產品才是核心,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 情人節和「現男友」香港約哪裡?「冰室,當然是冰室!」
    「冰室,冰室啊!」有人說,冰室是香港茶餐廳的前身,是一種流行於1950至1960年代主要售賣冷飲、雪糕及沙冰等冷凍食品的飲食場所。到了香港,就一定要去冰室裡坐一坐,代表香港逝去的情懷!香港現在也有很多新開的新式冰室,儘管新潮中有點復古、乾淨、以及可以復刻出來讓大家可以拍照的點。這些都比不上舊式冰室的那種渾然天成的歷史與地道感。
  • 擠一擠香港的老冰室,感受一下港味情懷
    飲冰(冷飲品)也開始流行起來,於是規模較小、能於室內用膳的冰室、咖啡室陸續出現,專門提供奶茶、咖啡、紅豆冰等飲品及輕便小食;起初只做早午餐和下午茶,晚市前就會關店,後來為了迎合客人需要才加入飯食。冰室被認為是茶餐廳的前身。
  • 香港懷舊冰室一路走一路懷舊
    香港冰室,流行於六、七十年代,是以喝紅豆冰、吃雪糕為主的食店,也是香港早期土炮下午茶時光的地方,被視為茶餐廳的前身。香港現在剩下來的冰室已經不多:廣成冰室、中國冰室、榮華冰室、華南冰室、祺森冰室、...不出十家。
  • 香港滿大街的茶餐廳,仍取代不了冰室的地位,為了食客能品嘗小吃
    漫步在香港的街頭,見到最多的就是茶餐廳和冰室,而且這也成為了香港的一張文化名片,每走幾步稍微抬頭就能看到滿大街的冰室。在一些外地遊客的眼中,香港的茶餐廳和冰室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兩者外在的裝潢風格都大同小異,沒多大的差別,就算進入店內享受的菜品也差不多。
  • 美食 | 到了香港,一定要去這些牛逼的冰室打卡!
    有人說,冰室是香港茶餐廳的前身,是一種流行於1950至1960年代主要售賣冷飲、雪糕及沙冰等冷凍食品的飲食場所。到了香港,就一定要去冰室裡坐一坐,代表香港逝去的情懷!香港現在也有很多新開的新式冰室,儘管新潮中有點復古、乾淨、以及可以復刻出來讓大家可以拍照的點。這些都比不上舊式冰室的那種渾然天成的歷史與地道感。一起來發現一下吧!
  • 番禺這家老鳳冰室,讓你一口穿越到香港60年代...
    其實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很久之前,冰室因為只賣冷飲和小食而得名。隨著香港社會的變遷,後來逐漸加入了常餐和粉面之類的,由此變成了今天我們所常見的茶餐廳。亦吸引了現任「老鳳冰室」老闆兼主廚Mike(當時仍是小孩子) 與父親每天光顧份量豐富的下午茶及招牌紅豆冰。受香港各種環境因素影響,此冰室無聲無色下消失。2014年8月,Mike務求尋回1978年的味道,在父親大力支持下重開「老鳳冰室」。
  • 逐漸消失的香港冰室,卻藏著最地道的港味!
    香港歷來素有美食天堂之稱,大家都知道香港的茶餐廳最出名,但提到冰室可能就比較陌生, 其實冰室就是茶餐廳的前身。   冰室,香港最市井的文化標籤。 香港冰室中的老字號店,開店年齡幾乎橫亙半個世紀,不多見於繁華街道,相反卻藏匿角落,偏安一隅。
  • 一直沒有離開香港的舊冰室
    近年來,復古潮興起,北上廣深的茶餐廳、冰室越開越多,早餐吃個ABC餐,中午一碟燒味飯,下午嘆杯奶茶,簡單得來又舒服。與此同時,香港卻有一批舊茶記冰室在不斷結業,尤其是冰室,剩下不到20間而已。大半個世紀裡,冰室見證了香港不同年代的人和事,今期,半島君帶你走一走這些舊冰室,它們有的是港產片的御用場景,有的很神秘,有的設計很漂亮...在這裡,時間真的好像停止了。
  • 中環冰室| 正佳廣場新開主打飲品和點心的冰室!開業美食6.8折!芝士莓莓¥1/杯!
    香港的靈魂美食紮根於市井中,街頭茶餐廳普通的吃食自帶草根氣,暗語般的點單、被翻到起腳的菜牌,脾氣可能不大好的阿姨飛快點餐,「茶走飛冰,A餐走青,加一個靚仔」……餐蛋面熱氣騰騰、奶茶冰碴飛濺,吃進腸胃就變成了踏實治癒的人間煙火氣。
  • 香港特色推薦:華嫂冰室
    很早就在餘文樂的 Instagram 中留意到他經常對一家茶餐廳推崇備至,而這家茶餐廳正是我今天向大家介紹的「華嫂冰室」。說到華嫂冰室,就像訪港旅客心中的翠華,只不過訪港旅客換成了本土香港居民。觀塘分店
  • 這家新天地冰室常年人人人氣爆棚,堪稱香港冰室爆款收割機!
    >收錄90+道超正宗的地道港味帶你一秒重回1980年代老香港一開業就是滿屏的好評!被認為是茶餐廳前身的冰室,隨著社會變遷,從原本只售賣飲品、三文治,逐漸加入常餐和粉面等主食,而元朗冰室就是憑著地道的港味佔據魔都人的胃,每到飯點,總是人人人。香港巷陌小店的拉閘門、復古綠的皮革座椅、經典粵語歌曲的BGM,在這用餐時間仿佛穿梭回1980年代。
  • 香港那些讓人心甘情願排隊的冰室!
    冰室其實是茶餐廳的前身,很久之前,冰室因為只賣冷飲和小食而得名,隨著香港社會的變遷,後來逐漸加入了常餐和粉面之類的,由此變成了今天我們所常見的茶餐廳。早期只有三文治、奶油多士、菠蘿油等小食。 墨綠色的地磚,老舊的電器,報紙糊上的天花板,價錢便宜又好吃的菠蘿油和奶茶,所以一提起冰室,更多是香港人的一種情懷。
  • 香港探店|港式懷舊冰室推薦
    在香港還沒有製冰機器的年代,冰都是從歐美海運,是只富貴人家才能有的享受。直到1880年,人工製冰的出現,冰室才成為普通人也消費得起的地方。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冰室進入鼎盛時期,八十年代,隨著香港生活節奏加快及大量美式快餐廳的湧入,冰室逐漸被邊緣化,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冰室試著增加粉、面、飯等食品轉型成為茶餐廳。
  • 【老廣的味道導演手記】逆行的冰室
    (香港冰室)作為一個地道的廣東人,我最先想到的是老廣最熟悉的食堂之一——冰室。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收集冰室和茶餐廳的相關資料,接連走訪了廣州、佛山、深圳和香港的十幾家的新老冰室,最終我決定將鏡頭對準香港元朗的石門。以這家全香港最年輕的「老」冰室,作為《流轉》的開篇。
  • 炎炎夏日,來一杯冰飲,是對夏天的尊重:細數香港冰室的前世今生
    香港夏日的溼熱讓人心情沉重,難以忍受。對付這種悶熱天氣的最佳解藥是一大杯加了冰的紅豆水,這是一種美味的糖漿狀甜品,把變軟的小豆加淡煉乳,澆在碎冰上。這道經典的粵式飲品,據說靈感來自一種受歡迎的中國甜點,並加入了一點西方元素,在香港傳統冰室旋轉的吊扇下飲用,別有風味。幾十年來,冰室都是香港人的消夏好去處。
  • 十字冰室讓你走進六十年代的香港
    冰室(Bing Sutts)一直是香港最地道與最市井的文化。作為五十年代與六十年代的傳統咖啡館,它們代表著香港過去的傳統,將西方菜單本地化,冰室提供著價格實惠的快捷美味食品。然而,隨著城市商業化的快速發展, 冰室正在消失,很多時候也已成為當地人的回憶。但是,在香港經典鮮奶品牌Trappist Dairy眼中,冰室需要保持下去,且應該隨著城市的變化與人們口味的變化而不斷進化。
  • 下沙這一間來自1968年的香港冰室
    注意到「阿飛冰室」很簡單,除了它的名字,還有一切都很老香港的標配就像王家衛電影裡走出來的老舊又簡單的冰室。在沒有被叫做茶餐廳之前這一類的提供冰品、小吃、飲料的休閒小店在香港就被稱作冰室了直到後來出品較為單一的冰室不再能滿足大家的需要越來越多品類的加入讓冰室變成了今天的茶餐廳
  • 香港老字號冰室,吃的就是那股子懷舊味兒
    喜喜冰室不僅有傳統的香港小食,也有一些新興的中西結合餐食,菜品很豐富。幾乎人人必點的火腿炒蛋,可以說是把最普通的炒蛋發揮到了極致吧,入口超級滑!也很香! 華星冰室不用多說,可以說是香港連鎖店鋪最多,規模也最大的冰室之一了,也是許多香港明星光顧過得地方。遠遠就能看到排著長長的隊伍,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網紅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