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陳夢妤
「長租公寓企業受到衝擊,所以採取降價以保證整個現金流的安全,這是業界通用的避險措施,我覺得這個事情其實無可厚非。」8月13日,對於近期部分長租公寓企業降租事件,樂乎公寓創始人羅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表示。
事實上,長租公寓租金在2019年下半年便開始呈現出下行趨勢,2020年又遭逢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本就面臨生存壓力的行業雪上加霜,企業暴雷和大幅下壓收房價時有發生。
在回應行業生存危機時,羅意坦言長租公寓受到的衝擊非常大,一些企業採取的避險措施是可以理解的。
今年以來,各長租公寓企業不管是集中式還是分散式,都不同程度地採取了自救措施,來調整預算,這是基於對整個市場和微觀門店的大數據判斷,羅意認為這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我不覺得長租公寓跟其他行業有什麼區別,最後還是要核算到收入、成本、利潤等關係,都是相同的經營邏輯。」
面對當前行業現實,羅意表示會堅定看好租賃行業,甚至表示「終此一生」。
「我們從4、5月份到現在,不管是房源數量還是質量,每個單月都實現了非常漂亮的增長曲線。其實疫情給了我們機會,這個時候恰恰有很多優質資產出現,在這個階段下有的人可能會悲觀一些。但對我們來說,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所以我們決定不斷擴張,並且在3月時候實現了盈利。今後我們仍然會保持我們的狼性。」
對於行業資金來源,羅意也談到了自己的企業狀況,他表示和其他早期的初創公司一樣,樂乎多數資金都來自一級市場融資。不過目前,銀行債已經介入長租公寓領域,「樂乎在北京有一個大型租賃社區項目,我們和建行聯合開發,今年9月份動工,總投資4.5億元,樂乎出資只有4500萬元,是小股操盤。樂乎還計劃在私募基金層面做一些突破,打造項目層面的全閉環能力。」羅意說。
羅意認為,長租公寓還是一門很好的生意。如果有正常的財務模型,有合理的毛利,做到一定規模能把中後臺的成本攤薄,讓甲方掙到錢,就是一個正常的生意邏輯。
「長租公寓就是要做規模的。」
羅意說,對這個行業本身的成本利潤情況,從業者需要看得很清楚。長租公寓本來就不太可能是一個暴利行業,是需要做規模的,在有規模之後的既定場景去做創新。樂乎大概有300家店,在幾萬人的場景裡,這是有價值可挖的。
「現在我們營收中大概22%是非租收入,是其他的生活服務類收入,而且我個人有信心,用兩年時間把非租做到佔比40%。有人認為長租行業賠得嚴重,甚至不惜以跑路為代價,我覺得也沒有那麼慘。」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