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成為基督徒生命成長的障礙

2021-02-08 非拉鐵非church

太19:16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有古卷作良善的夫子〕我該作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

19:17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作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 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

19:18他說、甚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

19:19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19:20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

19:21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19:22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前言

有多少人渴慕神?又有多少得著了神?

有多少人願意跟隨神?卻不願意付出代價?

你生命的成長遇到瓶頸了嗎?

一 當做什麼善事

1這個人的特徵

A 年輕 B 富有

C 官 D 有屬靈追求

E完美的道德主義者

2這個人的行為

A 跑 B 跪 C 問

有屬靈的渴求卻對基督認識不夠準確。

3隻有一個良善的

詩篇53:2神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他的沒有。

53:3他們各人都退後、一同變為汙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所以

不以自己為有罪的,生命很難成長。

二遵守誡命仍缺乏

1 問題的本質不應該是「做」

他只想到外在的遵守,卻未想到內在的違犯,但那卻是耶穌視為同樣重要的。

他仍然認為救恩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除非他準備好視救恩為自己完全不應得、也不配得的,而以信心來接受,否則不能享有。

想要通過行為的方式獲得屬靈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2遵守誡命仍缺乏

當他說自己外在已經遵守這一切的誡命時,無疑是存著無虧的良心說的。然而,他雖然外在感到對自己很滿意,但至少在內心中體認到自己仍然缺少些什麼;不然他就不會到耶穌這裡來尋求永生,問這個問題。

對自己認識不清會妨礙生命成長。

三 得不著永生的人

1 變賣所有的分給窮人

捨棄地上的物質財富基本上是對每一門徒的要求,而且有些人確實受命在某段時間,或永遠撇棄他們的財富。耶穌要求所有跟隨祂的人從一開始就必須全然捨棄一切。

耶穌接著所應許之「有財寶在天上「是和世上的會飛的財物不同的。

貪戀財物會成為生命成長的障礙。

2你還要來跟從我

太4:19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太4:20他們就立刻舍了網,跟從了他。

跟隨,跟隨,我願跟隨耶穌,

無論往何地方,我願跟隨主;

只望耶穌引導,我願跟隨主

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嗎?』西門彼得回答說,『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跟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聖者。』

他和所有猶太人一樣,一直在等候著彌賽亞。彼得不僅承認他無法救自己,此處他也明確地聲明,他深信除了基督,沒有人能救他。

不願跟隨耶穌走妨礙靈命成長。

3 少年人憂憂愁愁的走了

在整本新約聖經中,就只記載這個人是憂憂愁愁地離開耶穌的。有許多人憂傷地來到耶穌這裡,卻充滿喜樂的離去。他的反應再清楚不過地顯示出:耶穌已經觸及他的痛處。那拖住他、使他不能進入神國的,的確就是他的財富,不然他一定會像其他門徒一樣立刻歡歡喜喜地撇下。

太6:21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不願捨棄是靈性成長的障礙。

四總結

太19:27 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什麼呢?」太19:28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

太19:29 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有古卷添「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

願我們都能成為像彼得一樣跟隨神的人。

1 有屬靈的渴求卻對基督認識不夠準確。

2 不以自己為有罪的,生命很難成長

3 想要通過行為的方式獲得屬靈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4 對自己認識不清會妨礙生命成長。

5 貪戀財物會成為生命成長的障礙。

6 不願跟隨耶穌走妨礙靈命成長。

7 不願捨棄是靈性成長的障礙。

相關焦點

  • 基督徒信仰成長的最佳方式:循序漸進不斷積累
    這種觀點給出的理由就是,聖靈主導生命,自己生命改變從信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完成。甚至在信之前就已經被命定了,那麼既然我們信與否,甚至將來升入天堂還是走向地獄,都已經是不可改變的結果了,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努力的意義呢。因此,我們是基督徒,有了信仰,就永遠有信仰。不論是執著與形式還是執著與結果,顯然都是因為沒有理解福音的緣故。
  • 基督徒靈性生命的成長途徑:常讀聖經
    1、18世紀,在威爾斯卡德伊德裡斯山的山腳下,有一對虔誠的基督徒夫婦。他們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名叫瑪麗。他們以織布為生,家境貧窮,所以瑪麗從小就學織布幫助她的父親。父親無力供瑪麗上學,只有主日,她可以去主日學。
  • 生命的本質是成長,生命的目標是成為自己
    《成為你自己》王學富 著每個人心底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目標,但是在生活的過程中,由於現實壓力不得不做出妥協,然後就逐漸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想要維持自己的成長目標並非一定需要多麼堅定的信念,只需要找到一些合理的方式,經常提醒自己,做出一些微小的改變,就能讓自己既能朝著目標努力,又能不失去生存的能力,最終活出真實的自己。
  • 從拉撒路看基督徒的生命軌跡
    但障礙不會突然消失。它仍然阻隔我們和耶穌相見。阻礙就像拉撒路墳墓口的巨石那麼大。大到我們無力挪開,需要耶穌命令人幫我們挪開。人想要來到耶穌面前,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便是多馬這樣的使徒,最後還是滿心疑惑呢。我們每個人都有非常多的阻礙,有些是我們知道的,有些是潛意識的。
  • 【生命贏家】基督徒不加上憂慮
    耶穌要我們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就是世界上的人的追求,因為他們沒有天國、沒有上帝、沒有為永恆的將來打算,所以一心只追求今生的吃、喝、穿,基督徒是要在今生這個短暫的世界來追求永恆的天國,這個吃、喝、穿等於都是身外之物,我們要看的淡一些,要為永恆的生命、為天國做好準備!
  • 這一點,應該成為每一位基督徒的追求!
    正如彼得,一個莽撞而直接的人,但是在使徒行傳中卻變得沉穩而有擔當,這正是基督生命在他身上顯明的過程。不僅僅是使徒,我們今天的每一位基督徒都是如此——為他而活。性情、行動、夢想都不斷趨近基督,最終被他所得著。就像保羅說「我活著就是基督」,並不是說他擁有基督一樣的位份,有基督一樣的能力,乃是他的使命感和性情與基督越發的靠近。
  • 基督徒如鷹的生命第2講——如鷹展翅上騰
    昨天我們分享了《基督徒如鷹的生命第1講——如鷹攪動巢窩》,讓我們看到了小鷹必須經過不斷地磨鍊,不斷地掙扎,不斷地學習飛翔,才能強壯起來,才能展翅高飛,才能展翅上騰;我們基督徒的屬靈生命也必須經過苦難的磨鍊,不斷地操練,不斷地追求,不斷地長進,才能堅強、才能成熟、才能老練起來,才能成為耶穌基督的精兵;才能如鷹展翅上騰。
  • 在日本做基督徒是什麼感受?
    所以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大肆迫害基督徒,也只是他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幕府的權力,強迫全日本無條件服從集權的手段之一。02/現狀那麼今日的基督教在日本是一個怎樣的狀況?在日本做基督徒又是怎麼樣的感受呢?今天阻礙日本接受福音的障礙是什麼呢?日本基督徒又是如何看待日本信仰的現狀呢?
  • 基督徒的葬禮
    很多基督徒和牧者對於基督徒的葬禮持有曖昧態度,極其模糊不明朗。
  • 戴德生生命的改變成為一個基督徒,感謝他的母親與妹妹虔誠的禱告
    他的父親對中國的東西很有興趣,常常考問孩子們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什麼,人口佔世界幾分之一,面積是英國的幾倍等等的問題。他的童年生活很快樂。在他病逝之前,有些基督徒探望他,同時向他傳講一些聖經的道理。那礦工對於一段經文印象尤深。那段經文說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他的身體背負了我們的罪孽。當那些基督徒訪客說到於是接受主,成為一個基督徒。
  • 基督徒如何在世人面前見證神?
    所以作為基督徒,再有一個被世人認可的行為之先,當靠著基督使自己首先成為光明的人。也當認清,若我們至今心裡仍存著暗昧可恥的心思,實在是羞辱神的名,也是大大的得罪了神,因我們的神是何等光明,在祂毫無黑暗,所以我們行事為人當像光明的子女。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在各種宗教領域、各宗各派中,世人對於基督徒的關注是非常敏感的,特別是行為這一點。
  • 基督徒的生命轉變是隨著對耶穌基督的認識而轉變
    在基督徒的群體中,總有有一些人,他們給人的影響力幾乎為零。他們為什麼沒有影響力?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生命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不僅僅他人覺不出他們的轉變,其實就是他們自己也是會有所察覺自己景況。那麼為什麼會這樣?我想,是因為他們並沒有認識主而導致的。
  • 生命之光︱信耶穌到底有什麼好?
    歡迎收聽《生命之光》欄目,我是主播幕溪。今天的節目我為您介紹張遠來牧師的文章《信耶穌到底有什麼好?》常有人問:我見到那些拜偶像的朋友,他們行為優雅,心地善良,夫妻和睦,家庭興旺,關係融洽,事業順利,身體也健康。甚至比信耶穌的還要好。信耶穌到底有什麼好?我為什麼要信耶穌呢? 我相信這個問題是很多基督徒的困擾。
  • 信徒屬靈生命的成長[天堂的階梯]
    那,聖經中對「信徒屬靈生命的成長」有無相關論述呢?  今天,我們就來查考主題經文,彼後1:5-8,看看聖經給我們怎樣的啟示。一、兩種常見的錯誤。  與人身體成長的規律一樣,每個人屬靈生命的成長,也是循序漸進,逐步成長的。
  • 每日默想丨基督徒怎樣處理與世界的關係(2020-5-8)
    其中屬靈生命的成長是更重要的。肉體與靈的關係就好像胎盤與胎兒的關係,胎盤的存在是為了輸送給胎兒營養,讓胎兒成長為健康的嬰兒,同樣,肉體的存在是為了給靈體提供條件,讓幼小的屬靈生命不斷成長成熟,帶著漂亮的樣子進入天國。肉體消失,人的靈命也會停止成長,所以我們需要照顧好自己的肉體,也要很好對待給肉體提供生存條件的世界。有的基督徒認為肉體是汙穢的,肉體的需要不屬靈。
  • 今非昔比|基督徒藝人——喬宏的生命傳奇
    1996年先後憑《女人四十》電影,獲得香港「金紫荊獎」及「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成為雙料影帝,頒獎臺上將榮耀歸與上帝。1996年,昔日在飛機失事中同獲救的鄭偉昌牧師,成立國際福音飛行事工,與喬宏作史無前例的華人巡迴飛行布道,駕駛小型飛機到美國東部、中部、中西部多個城鎮舉行布道會。
  • 當下基督徒家庭信二代的危機
    第一代基督徒可能是爺爺奶奶,第二代基督徒就是父母,第三代基督徒就是兒女,乃至第四代,第五代等。對於當下而言,信二代的話題還是比較熱門的,有許多信一代的父母是教會的信徒、同工、牧者,那麼他們也會帶領自己兒女成為信二代,當然背負信二代的稱號是容易的,但想要成為名副其實的信二代,繼承信仰的信二代實則挑戰重重,危機重重,以此,我們展開三個方面的分析,關於信二代的危機。
  • 神啊,遇見你,什麼都變了——一個基督徒的個人生命見證
    他們很驚訝,問我的皮帶是什麼顏色?我就答black,以為問我褲子皮帶。全校的黑人都來看臺灣的李小龍黑皮帶。連黑幫老大也問我的黑皮帶幾段?那時我不知道怎麼算幾段,是不是問我皮帶上打幾個洞?我回答八段!就這樣我一邊學一邊迷失。我一直在尋找自己,我在臺灣時很自卑。我喜歡畫畫但沒受到重視,因為畫畫不能吃飯。每當我上課在畫畫,老師就會朝我丟粉筆。
  • 基督徒的生死觀
    所以當他尚活的時候,他的生命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因為他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他,乃是基督在他裡面活著(參羅14:7-9;加2:20-21)。 既然基督徒的生命,是復活及屬主的生命。那麼,他的生與死在超越與永恆裡面,是沒有時空的觀念,因為他相信耶穌就進入那永恆的無終。誠如保羅所說的:「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 同性戀+基督徒?
    我們是誰,我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這都包含在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基督的關係這個問題中。 這段經文在身份形成的問題上比腓立比書3章更強有力。在哥林多後書5章,我們看到人們過去的身份被用一種激烈的方式抹去,它是通過耶穌的死開始的,並在他的復活中被完成。在哥林多後書5章中,我們用來作為我們身份形成要素的一切,那一切定義我們的事物,都完全被基督的能力塗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