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李安最近幾部電影都沒有跟我合作。看來他不是真的需要我,只是需要錢。」詹姆士·沙姆斯用對老搭檔李安的一句幽默調侃開啟了自己在上影節上的大師班對談。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他分享了多年積累的製片經驗,對李安技術革新的看法以及對《封神三部曲》的期待。
李安技術革新引領行業未來
《封神三部曲》是史詩級的
詹姆斯·沙姆士是美國著名編劇、製片人、前焦點影業CEO,被譽為美國獨立電影教父級製片人。其更為中國影迷所熟知的身份是:李安的幕後推手。他曾以製片人、編劇等身份與李安合作了《臥虎藏龍》、「家庭三部曲」、《冰風暴》等十餘部作品。他同時還擔任烏爾善導演《封神三部曲》的劇本策劃,與中國淵源頗深。
談到李安近幾部作品在技術上引發的爭議,沙姆斯力挺「老搭檔」:這些作品可能暫時引發爭議,但李安看得比其他人更遠,「李安一直保持著年輕的心態,也讓他的合作夥伴保持年輕,他希望用技術上的革新為觀眾不斷帶來全新體驗,讓他們重拾小時候第一次看電影,並愛上電影時的那種驚豔感受。在這一點上,他遠遠走在其他電影人前面。」
作為《封神三部曲》的劇本策劃,沙姆斯謙虛地表示:「一開始我對這一題材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這不能阻礙我成為最好的觀眾」。他認為自己的角色是一個「積極的無知者」:「在欣賞電影的同時,基於對電影美學共通的認知,大膽提出困惑。」同時,他也盛讚《封神三部曲》是史詩級的,「我從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以後也可能不會看到,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在影院上映。」
2014年,詹姆士·沙姆斯出任第64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主席,那年的金熊獎得主恰巧是一部中國影片——刁亦男執導的《白日焰火》。回憶起這段與中國電影的特殊緣分,沙姆斯說,當時的決定過程非常順利,「沒有評委不喜歡《白日焰火》,我們在《白日焰火》中看到了希望,影片體現了一種年輕的聲音,表演也非常到位。《白日焰火》有美式黑色電影類型的痕跡,但用一種全新的中國方式進行講述,讓我們看到了黑色電影的普世性。」
製片人貴在「無知」
青年導演「不需要」融資
大師班現場,沙姆斯分享了40年前剛入行時的經歷。他從最辛苦的製片助理做起,收入低,在片場做著「端茶送水」的工作,卻耳濡目染,積累了寶貴的製片經驗。在他看來,真正成功的製片人需要「什麼都知道一點,又貴在什麼都不知道」,能把最專業的人聚集起來做專業的事,才是製片人的真正工作。
沙姆斯笑稱,製片人和導演的關係就像「夫妻」:製片人要確保導演需要的所有的東西都能在預算範圍內實現。然而,預算永遠是不夠用的,但製片人不能總是說「不」,而應該為導演量身定製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基於自己與泰德·霍伯共同創立好機器公司(焦點影業前身),並以低成本製作李安電影起家的經歷,沙姆斯認為,年輕人與其「向上看」,想盡辦法接近行業大佬,不如向「左右看」,在同齡人中找到志同道合的電影人,一起合作,共同成長。
面對青年電影人處女作融資難的困惑,沙姆斯的建議很簡單:「不需要融資」,「青年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就要求大製作是不現實的,尤其現在手機也可以拍片,電腦也可以剪輯,對於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多拍多看。」
最後,沙姆斯不忘表達對全球電影行業重回正軌,觀眾回歸影院的信心和期盼,「全球各國的電影行業都遭受了疫情的重創,復甦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我相信觀眾對於電影的熱愛,和人類對『聚在一起』最樸素的願望,會讓電影行業在疫情過後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