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傳說太過撩人,杜牧途徑寫下憑弔詩,哀嘆昔日的繁華盛景

2021-01-17 小珏說歷史

唐朝的詩歌題材豐富,已經完全擺脫了宮廷體的束縛,衝向了廣大的天地。大凡送別、重逢、聚會都可以有感而發,盡情歌詠。看到名山大川,風雲變幻,同樣可以歌頌祖國的美景。經歷了軍旅、戀愛,包括各種大事,更是詩興大發的好時機。那些名勝古蹟,更是因為榮衰變遷激發了無數文人的靈感,誕生過很多憑弔詩。

杜牧就曾在金谷園,寫下了同名詩歌。金谷園在今日的洛陽,依然有遺址,而且還是旅遊景點之一。只是名氣並不算大,但在西晉時卻是富豪石崇的別墅。石崇的官位不高,卻非常有錢,他與王愷鬥富的故事影響力太深,成為後世爭相效仿的壞榜樣。

石崇那樣豪奢,他的金谷園自然是極盡奢華。小珏自然沒有見過,不過可以想像那是何等的金碧輝煌。然而,在石崇敗亡之後,這裡自然也就逐漸衰亡。從西晉到唐朝,又過了幾百年,杜牧至此,發出感嘆,由此寫下了《金谷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在詩歌的首句之中,杜牧開門見山說到當年的繁華往事如同煙消雲散,不見蹤跡。這裡的「香塵」指的是沉香之末,這裡有個典故說的是石崇為了讓歌舞伎能跳出輕盈曼妙的舞姿,特意命人將沉香灑在地上,任其踐踏,如果誰的足下沒有痕跡,則獲得珍珠獎勵。杜牧將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寫入詩歌之中,足以反映當日金谷園的繁盛。

第二句是杜牧所見,金谷園的建築物固然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了。然而,那裡的景致卻依然美麗動人。流水潺潺,絲毫沒有理會人間的變化,花草茂盛,早已忘記了當年的主人。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今的金谷園依然有桃花灼灼,柳樹嫋嫋,蝴蝶翩然,鶯鶯燕燕,「金谷春晴」還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然而,第三句中鳥兒在東風之中發出幽怨之聲,卻又是為什麼呢?花草無情,人卻不能無情。作者感傷往昔的對比,感嘆物是人非,才會把自己的感情帶入,認為鳥兒的鳴叫,是為當年而悲。

當年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西晉建立後,朝政並不穩固,賈南風好殺專權,八王之亂的折騰,讓這個使得三國一統的帝國岌岌可危。就在政治鬥爭中,石崇被人陷害,遭到趙王司馬倫的族誅。當年的巨富,在此不堪一擊,全家老幼盡皆死去。

在短短的七言絕句中,杜牧自然不能完全描述當年的悽涼。不過他卻抓住了那個最為震撼人心的片段:落花猶似墜樓人。這裡的墜樓人,指的是石崇的寵妾綠珠。也就是因為垂涎綠珠的美貌,司馬倫的手下孫秀才會對石崇詆毀,給石崇帶來了滅族之災。綠珠也自感羞愧,從百丈高的崇綺樓跳下。

杜牧將一朵朵落花,比作綠珠,寄予了對這個弱女子的無限同情,也發出了對那個時代的哀鳴。拋開奢華虛榮等各種感情因素不說,金谷園就代表了西晉繁華時代,綠珠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佳人。佳人慘遭橫禍,金谷園輝煌不在,自然也就是西晉的衰微。

偉大的詩人,從不做無病呻吟。杜牧說的是西晉事,其實就是對唐朝盛世的緬懷。從開元盛世的輝煌,經歷了安史之亂後,杜牧所處的唐朝,已經江河日下,再也沒有往日的風光。他清楚這一點,表面上是憑弔西晉的金谷園,其實何嘗不是一首懷念盛唐的輓詩呢?

相關焦點

  • 每日一詩|《赤壁》杜牧
    這是詩人憑弔赤壁古戰場所寫的詠史詩。它認為歷史人物的成敗榮辱具有某種偶然性。杜牧的這類絕句開宋人詩歌議論之風。「赤壁」,山名,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對岸為烏林,相傳是孫權、劉備聯軍與曹操軍隊決戰的地方。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足而立的形勢。周瑜統率吳軍,作為主力,用火攻大敗號稱八十萬的曹操大軍,一舉成名,成為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 杜牧為13歲的雛妓寫的一首詩,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用來表白了
    這句詩的源自「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是杜牧為13歲的雛妓所寫。贈別二首·其一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當然,除了柳永,唐宋不少文人都曾流連煙花之地,例如晚唐的詩人杜牧就是如此。他在晚年追憶昔日生活時,曾自我調侃「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對於風流人士來說,揚州簡直就是人間天堂,那裡「九裡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如仙境」。
  • 杜牧的一篇古詩詞,大讚美景令人讚不絕口,成為揚州千年經典之作
    然而在眾多唐代詩人中杜牧與李商隱卻都屬於那種落魄才子,兩個人的經歷大相逕庭,同時他們用才華橫溢在晚年唐代詩壇中影響深遠。杜牧有著超乎尋常的才華,在他年輕的時候不僅寫下了流傳千年大氣磅礴的文章《阿房宮賦》,還為《孫子兵法》作注。可以說杜牧的每一篇詩詞都讓人感慨頗深,不過杜牧並沒有我們想得這麼幸運,畢竟在當時沒有誰會欣賞他的才華,以至於他悲痛欲絕,最後流落到江南。
  • 杜牧詼諧風趣的一首詩,難忘的景象,令人神往
    唐代詩人杜牧就寫過一首詩,細細品味,就感覺十分的詼諧風趣。寄揚州韓綽判官唐代:杜牧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唐文宗大和年間,杜牧曾在揚州生活了一段時間,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府裡做一個文員,和當時同在幕府擔任節度判官的韓綽相識。揚州是當時很繁榮的都會,店肆林立,商賈如雲,酒樓舞榭,比比皆是。
  • 十首繁華的古詩詞,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走過一段繁華,才能學會看淡;經歷一份磨練,終於懂得從容。生活中永遠都有缺憾,不要妄想可以用未來彌補曾經逝去的一切;生命總會接近終點, 繁華損枝只會捉襟見肘。往事不堪回首,繁華影裡皆柔弱,王沂孫回憶過往,「繁華夢、如流水,把酒花前、醒來還醉」;梁羽生嗟嘆中年,「繁華如夢幻、惆悵怨東風,豪情難自譴,高唱大江東。」一世的繁華,抵不住落葉的蒼涼;千年的詩畫,記述著塵沙的滄桑。
  • 杜牧:太矛盾了!太糾結了!太分裂了!還讓不讓人好好活了?
    你說他很有英雄豪傑的俠氣,他一定會羞答答地低下頭:我承認,我有時候也會有點小懦弱……哎呀,太矛盾了!太糾結了!太分裂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別急,我們且慢慢道來。 01 先說杜牧的風流。關於杜牧,還有一個極其不靠譜的傳說。說他遊湖州時認識一民間美貌女子,只有十幾歲,杜牧與她的母親相約過十年來娶。十四年後,杜牧到湖州來做市長,發現這個女子已經嫁人,孩子都生了兩個了,於是他悵然寫下一首詩:《嘆花》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 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本文來源:凱紫的詩詞之美(kaizisc)如果說李商隱是晚唐最多情的詩人,那麼杜牧應該算是最風流的詩人了。就像他自己在詩中所言「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當時「牛黨」的領袖也是他的直屬上司牛僧孺,十分賞識他,覺得他年輕有為,只是太過風流。所以在他調離揚州的時候,曾勸誡他今後要自律,少去煙花之地。
  • 杜牧愛上13歲的妙齡少女,離別之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感人的情詩
    提起晚唐詩人杜牧,相信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那首膾炙人口的《清明》,這首作品成為了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不過我個人更偏愛他的愛情詩,特別是他在揚州寫下的《贈別二首》,寫得纏綿悱惻,把戀人之間的依依不捨,還有那份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讓人感動,從中能夠感受到美妙的愛情
  • 杜牧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發。鑑賞  這是詩人憑弔赤壁古戰場所寫的詠史詩。它認為歷史人物的成敗榮辱具有某種偶然性。杜牧的這類絕句開宋人詩歌議論之風。
  • 古詩詞文賞析之唐詩《赤壁》杜牧
    這是詩人憑弔赤壁古戰場所寫的詠史詩。它認為歷史人物的成敗榮辱具有某種偶然性。杜牧的這類絕句開宋人詩歌議論之風。「赤壁」,山名,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對岸為烏林,相傳是孫權、劉備聯軍與曹操軍隊決戰的地方。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足而立的形勢。周瑜統率吳軍,作為主力,用火攻大敗號稱八十萬的曹操大軍,一舉成名,成為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 每日讀詩:杜牧《過華清宮》
    朗誦:羅晟銘(7歲)杜牧的詩是晚唐詩壇的一大成就,晚唐詩人中只有李商隱能夠與之相比。他有巨大的政治抱負,卻處於晚唐那樣一個無可作為的環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種抑鬱情懷;他有絕世才華,而且性格豪俊,這又使他的抑鬱情懷並沒有走向消沉悽惻。這些,都影響著他的詩的風貌。
  • 杜牧一生不羈老了睡不著時寫下此詩,充滿禪意,最後10字發人深省
    唐代有兩個「杜」,一個杜甫,一個杜牧。杜甫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是一代詩聖。而對於杜牧,長期以來,很多人心中卻很難形成一個鮮明的形象。他是「春風十裡揚州路」上的風流才子,是「遠上寒山石徑斜」中古道行走的瀟灑文人,也「清明時節雨紛紛」中的斷腸人。我們似乎很難像評價杜甫一樣,用一個詞去概括他。
  • 杜牧的佳作,詞淺意深,相比《過華清宮》,也是毫不遜色
    下面介紹杜牧的佳作,詞淺意深,相比《過華清宮》,也是毫不遜色。過勤政樓唐代:杜牧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他與李商隱齊名,但有自己的創作風格,其詩文選材多樣,描寫細膩,更顯得意境優美。詩人年少勤奮,中年困厄,晚年則恬淡豁達,一生雖然經歷坎坷,卻為後世留下了無數精品詩文,也深受讀者喜愛和景仰。杜牧寫過很多憑今弔古的詩歌,比如他的《赤壁》,就有感於三國時英雄豪傑的成敗而創作。
  • 喬吉與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
    而正是由於他對杜牧的敬仰,讓他在筆下,為偶像構造出一幅緩緩開合的《揚州夢》。詩文裡的花前月下從不停歇,只是少有天長地久。喬吉不忍悲愁,所以一改前人的軌跡,為自己的偶像,寫下一幅圓滿的結局。喬吉筆下的才子佳人帶著獨特的清麗與溫柔,如同揚州一般,慢慢的,就走進了戲臺之中。那年好好十三歲,初遇杜牧於張太守的府邸。正是那輕歌曼舞迷了心,她婉轉一笑,便驚豔了杜牧一整個春天。
  • 楊雨11:杜牧《贈別》
    當然,在唐宋詩人中,和揚州擦出最強火花的,我首推杜牧,他的「春風十裡揚州路」,他的「二十四橋明月夜」,他的「十年一覺揚州夢」,都是揚州城的最佳宣傳名片。而這首《贈別》詩中的「春風十裡揚州路」,表面上是實寫揚州城繁華,實際上,杜牧的關注點不在這裡,而是把鏡頭對準了佳人。因此,春風十裡在這裡並不是指春天的和風,而是說揚州如雲的美女,像柔和的春風撫慰著詩人孤獨的心。
  • 赤壁-杜牧
    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意為折斷的戰戟沉在泥沙中並未被銷蝕,自己將它磨洗後認出是前朝遺物。在這裡,這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沙裡沉埋著斷戟,點出了此地曾有過歷史風雲。
  • 秋風瑟瑟的雨夜杜牧與殘燈相伴,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句句都很傷感
    其實當時的李家和杜家是世交,可是李德裕並不喜歡杜牧,認為他個性張揚,長得又是英俊瀟灑,用今天的話來說,杜牧長得很帥,又有才華,所以李德裕產生了嫉妒之心,為此不喜歡杜牧,再加他又與牛僧儒相交甚好,李黨的人自然把他歸到了牛黨,這種理念上的不合,也使得李德裕對他越來越不滿,最終被貶到黃州。
  • 【美女詩神】10.杜牧《贈別》
    當然,在唐宋詩人中,和揚州擦出最強火花的,我首推杜牧,他的「春風十裡揚州路」,他的「二十四橋明月夜」,他的「十年一覺揚州夢」,都是揚州城的最佳宣傳名片。而這首《贈別》詩中的「春風十裡揚州路」,表面上是實寫揚州城繁華,實際上,杜牧的關注點不在這裡,而是把鏡頭對準了佳人。因此,春風十裡在這裡並不是指春天的和風,而是說揚州如雲的美女,像柔和的春風撫慰著詩人孤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