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藝校創意兒童繪畫作品——《中華國粹京劇》

2021-03-01 浙江大風藝校

 京劇簡介

京劇是中國的一種傳統藝術,積澱了我國民族審美習慣和文化傳統的藝術瑰寶,我們平時在電視上、舞臺或者其他表演京劇的地方,都展現出了獨特的京劇的魅力。傳統京劇的服飾色彩繼承了民族藝術的色彩裝飾傳統,具有紛繁華麗、和諧鮮明的藝術特色,充分展現出中華民族傳統的形式和獨特的色彩。


 課程簡介

 欣賞有關京劇的人物圖片素材,觀看京劇的精彩片段,感受京劇的魅力,了解京劇的文化。培養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興趣,為接下來的繪畫做好鋪墊。在今天的課程中,我們以京劇裡的人物為主題來展開創作,仔細觀察他們的服飾、頭冠以及其他裝飾花紋的變化,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人物進行創作,並結合精緻的線描添加自己在圖案裝飾、色彩搭配、人物神態方面的想法,通過本次課程的學習,不僅加深了小朋友們對傳統藝術的理解,也鍛鍊了小朋友們的綜合創作能力。

繪畫作品展示




聯繫我們:

浙江大風音樂藝術專修學校:

址:萬家星城三期12幢6號商鋪,德祐旁

電話:89980015

手機:13575730463


杭州知音琴行有限公司:

地址:拱墅區葉青兜路51號

電話:88089722

手機:13905810360

杭州知音演出有限公司:

地址:拱墅區葉青兜路51號二樓

電話:88835870




杭州知音教育:

地址:拱墅區葉青兜路51號

電話:88050501

手機:13905810360

地址: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鳳溪路335號

電話:88545525


相關焦點

  • 京劇油畫,美到心底,國粹京劇超寫實油畫第一人薛海濤作品欣賞
    京劇宛若一位待字香閨的古典佳人,伴著唐風宋韻的高嘆低吟,沿著傳統戲曲的歷史軌跡,一路蓮步輕移,在傳統文化的燭照濡染下,成為中國傳統藝術寶庫的一顆璀璨明珠,被稱為我國的「國粹」藝術。今日推薦:一支勾勒眉角的筆,一襲染盡紅塵的衣,一段花腔婉轉的唱詞,一篇死別生離的曲藝……這就是京劇魅力,在外國人眼裡,京劇更是中國幾千年古老文明的代表,京劇臉譜、京劇唱腔、京劇表演五彩紛呈,絕妙新奇;京劇演員服裝美、身材美、伴奏美、唱腔美,美不勝收。
  • 《中華圖像文化史》京劇臉譜卷正式出版發行
    後記       我自小喜歡戲曲藝術,從1984年開始搜集、整理、繪製京劇臉譜,發表了一些關於京劇臉譜的文章,出版過幾本關於京劇臉譜的圖書,特別是在2013年有幸認識了韓叢耀教授,當時韓教授正在發起這個項目的各個藝術門類研究者編纂工作。筆者有幸被選中參與了《中華圖像文化史-中國京劇臉譜卷》編纂工作。
  • 三大國粹,在這個展能看到倆,「碟墨」京劇人物畫原來這麼獨特!
    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畫、中國醫學,被世人稱為「中國的三大國粹」,它們浸潤著中華先民的智慧結晶。
  • 中戲聘請12位京劇名師傳承國粹
    原標題:中戲聘請12位京劇名師傳承國粹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尚長榮、寇春華、孫毓敏、朱世慧、陳少雲、于魁智、李勝素、王蓉蓉等京劇名家來到中央戲劇學院昌平校區。
  • 津臺藝術家線上「唱響國粹」 傳承京劇藝術
    央廣網天津7月23日消息(記者褚夫晴)7月22日,由天津京劇院承辦的「唱響國粹」津臺京劇線上交流活動在天津、臺北同時拉開帷幕,80餘位津臺藝術家線上同臺獻藝,並探討京劇藝術傳承、發展與合作交流。讓天津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豔感慨道:「京劇通過線上的形式(表演),以前我們也沒有嘗試過,大家通過雲上,能夠在不同的地方見面,組成一臺戲,我覺得是一種創新。」活動期間,藝術家們各自演唱了京劇《赤桑鎮》、《野豬林》《穆桂英掛帥》《大登殿》及崑曲《清輝朗照》等經典劇目名段,特別是津臺藝術家線上共同合作《將相和》選段,讓國粹之聲穿越時空,實現了同聲同調。
  • 陳維昭:國粹與當代性——從京劇歷史談起
    我們的選題廣涉文學、音樂、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希望自己能成為穿梭在閃耀的人類群星中的旅行者一號。提到京劇,「啊呀!依孤看來,今日是你我分別之日了~」(《霸王別姬》)也許是我們最熟悉的唱段,這是因為張國榮演繹的電影和歌曲的流傳。但是,除此以外,我們對這門國粹似乎不甚了了。對許多人來說,京劇成了流行歌裡的一段插曲,電影的一個片段,甚至只是春晚的一個節目。
  • 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京劇人物繪畫與攝影展舉行
    中國網訊 為了慶祝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周年,展現辦學七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突出呈現京劇專業的歷史脈絡和辦學優勢,同時體現人才培養的多元性、包容性、豐富性,該校京劇系和黨委宣傳部聯合舉辦京劇人物繪畫與攝影展。杜彥鋒、鄒四維、孫覺非、王梓丞四位與京劇相關的校友和社會賢達通過攝影圖片、丹青妙筆抒懷寄情。
  • 【愛上國粹】北京亮相天樂園,全球首家國粹京劇體驗館,分分鐘愛上京劇
    總面積近5000平米的天樂園,亮相文化的進駐,打造了京城文化地標 一站式京劇主題體驗館京劇博物館、亮相時尚京劇演出京劇主題攝影、國風生活館等200位有效座席同樣的國粹別樣的京劇《關公開臺》《霸王別姬》《貴妃醉酒》《京劇風雲》《挑滑車》……一段段經典戲劇的呈現,卻讓所有觀眾看到了全新的演繹,天樂園全息劇場體驗融入了當下熱門的技術手段,通過VR、數位化應用實現戲曲作品的靜態展示和人屏交互
  • 傳承國粹、弘揚文化,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石破天驚
    談到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源起,導演程籙依舊記憶猶新。作為「京劇電影工程」前兩批20部作品中的唯一一部武戲,《大鬧天宮》以難度大著稱,也因此一直沒有劇院申報領接,而相對於第一批前10部作品均由國家級劇團擔當,該劇目則是首次由省級院團承擔,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 傳承國粹、弘揚文化,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石破天驚
    談到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源起,導演程籙依舊記憶猶新。作為「京劇電影工程」前兩批20部作品中的唯一一部武戲,《大鬧天宮》以難度大著稱,也因此一直沒有劇院申報領接,而相對於第一批前10部作品均由國家級劇團擔當,該劇目則是首次由省級院團承擔,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 國粹與動漫的「聯姻」:歷師、京劇貓、異世界中藥鋪均佔一壁江山
    國粹作為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精華,各有各的特點,誰也不能取代。隨著時間的長河慢慢流淌,它們卻逐漸被人們遺忘。近年來國產動漫發展的如火如荼,試想一下,當兩者結合,我們不就可以從動漫世界中領略國粹的魅力了嗎?有沒有人想過當國粹變成動漫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 太一電音探索傳承國粹京劇,作出「無法判定」的音樂
    太一的音樂就像他的年紀一樣,年輕新潮且個性十足,極盡彰顯自我魅力和新一代的奇思妙想,再加上這個大男孩青春期特有的羞澀、不服、狂野的個性,讓他的作品變得極具張力,並且標籤化明顯。最讓作者感動的,是在這個年輕音樂人身上看到了最寶貴的多樣性,不受束縛。
  • 裸體京劇遭吐槽 「裸體路線」不是國粹的出路
    國粹京劇也被惡搞?最近網絡盛傳的一組關於京劇的攝影作品讓人瞠目結舌:照片中的人物以京劇造型出鏡,但多數袒胸露乳。這引發網友對國粹、藝術等問題的思考和討論。(10月26日新華網)  作為國粹,京劇在日益發展的今天,他的生存空間日益被各種流行音樂、電影、電視等所佔據,人們對京劇的理解,許多都停留在「伊呀呀呀」和「咚咚鏘鏘」上,對他的關注日益稀少。  這樣的京劇是需要發展的空間,也需要創新,需要能抓住人們的「眼球」。
  • 教育部發文:將中華國粹引進教育,為國粹傳承也為文化傳承
    邢臺小學學生跟著老師學習戲曲然而,我國文化瑰寶遠不止武術和戲曲,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武術、中國書法,既可以保護自身在戰爭對抗中有不敗優勢,又可以在快速消停戰事、維護和平的理念;中國傳統武術伴隨著中國歷史與文明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為維繫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
  • 首創國粹京劇融入大美山河 為了更好的傳承
    把國粹京劇融入到大美山河,這是左卿侯老師提出的一個全新攝影概念。在中國這是第一次有人提出,也是第一個人把這種概念化為現實。過去京劇屬於舞臺,人們只有在特有的場景中,才能見識到京劇。把國粹走出來,融合到中國美麗山河之中,讓更多人見識,了解,才能得到更好的繼承與發揚。
  • 國粹生香 | 京劇藝術的介紹
    京劇,曾稱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曲調經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 國粹京劇題材微電影《守望的天空》順利殺青
    導演-劉洋  搜狐娛樂訊 日前,由青年導演劉洋執導的微電影《守望的天空》順利殺青,該片由《正陽門下》主要演員遲佳,李光復,範琳琳等新老實力派演員聯合主演,國家京劇院劉大可先生擔任藝術指導,李焯晰擔任製片主任。
  • 海底世界創意兒童畫作品欣賞大全
    他和那些海底生物開心的玩著,小明還撿了一些貝殼,吹起了一首兒童歌曲「小螺號』』。唱的時候一大群小魚圍著小明轉,就像一排排紀律嚴明的士兵一樣,保護著小明。唱完歌后,小明他感覺自己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忽然,小明他聽到了一聲巨大的聲音,那聲音說:小明。小明該起床啦!快要遲到了!小明睜開眼一看,原來是一場美夢。
  • 京劇守望者:一個國粹尷尬時代的選擇
    然而在今天,京劇,這一演繹了幾百年的傳統文化,面對日益絢爛、喧擾的今天,似乎越發地跟不上時代的節拍,它頭戴「國粹」的光環,卻不得不遭受被冷落的尷尬境地——人們更多喜歡接受富有激情、朝氣十足、另類個性的文化氛圍
  • 【YAM丨展覽預告】粉墨丹青——杜彥鋒戲劇人物繪畫作品展即將精彩啟幕
    由民盟中央美術院、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民盟煙臺市委員會、北京湖廣會館、北京戲曲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粉墨丹青——杜彥鋒戲劇人物繪畫作品展」將於1月7日在家鄉煙臺精彩啟幕。粉墨丹青巡迴展名家祝賀      戲曲和國畫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是中華民族時代發展與變遷的文化產物,飽含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創造和精神追求。杜彥鋒自幼習畫學戲,他以紮實的戲曲專業根基,又兼修書畫,以獨具個人面貌的繪畫藝術技法,描摹出一幅幅形神具備的戲劇人物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