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豔的京劇《昭君出塞》與她的京劇歌舞《昭君出塞》

2020-12-22 生活有板眼

尚派真傳弟子王豔主演的《昭君出塞》這齣戲講的是西漢到了漢宣帝當皇帝的時候,國力強盛。那時北方的匈奴經過漢武和昭宣時代的輪番打擊內部開始分裂相互爭鬥,結果越來越衰落,最後分裂為五個單于勢力。其中有一個單于,名叫呼韓邪,稱藩歸附漢朝並親來長安朝覲漢宣帝。漢宣帝死後,元帝即位,呼韓邪於公元前33年再次入朝,自請為婿。元帝同意了,決定挑選一個宮女賜給呼韓邪。

單于得到了這樣年輕美麗的妻子,又高興又激動。臨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漢元帝告別的時候,漢元帝看到她又美麗又端莊,可愛極了,很想將她留下,但天子又難於失信。據說元帝回宮後,越想越懊惱,自己後宮有這樣的美女,怎麼會沒發現呢?他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才知道畫像上的昭君遠不如本人可愛。為什麼會畫成這樣呢?原來宮女進宮時,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選,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給皇帝看,來決定是否入選。

劇照

當時的畫工毛延壽給宮女畫像,宮女們要送給他禮物,這樣他就會把人畫得很美。王昭君對這種貪汙勒索的行為不滿意,不願送禮物,所以毛延壽就沒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為此,元帝極為惱怒,懲辦了毛延壽。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騎著馬,離開了長安。她冒著塞外刺骨的寒風,千裡迢迢地來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韓邪單于的妻子。

相關焦點

  • 《昭君出塞》: 「一帶一路」的文化音符
    探尋《昭君出塞》因何洛陽紙貴,可以發現,在表現層上,它完美演繹了以史為基、以美為面的東方舞臺劇美學概念;在精神層上,它深度挖掘了昭君出塞的人文內涵,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文化音符……多元文化融合:昭君出塞的文化啟迪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 昭君出塞歷史給出很高評價,她的真實感受是什麼?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無數文學,藝術作品,都以她作為主角。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都從大漢族主義以及大男人沙文主義的立場出發,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難。甚至還有文學作品稱,王昭君因深恨被放逐蠻荒,在呼韓邪單于死後,不願再嫁而自殺。更有版本說,王昭君在去塞外的途中就投水自盡了。
  • 張渠談舞劇《昭君出塞》的音樂創作!
    之所以第一篇選擇了舞劇《昭君出塞》「初見」這支雙人舞音樂,還是因為這是我在這裡初次與大家見面,「初見」這段最符合我的心境,就像這支舞劇故事的一樣,感情從相互了解,再到加深的過程才是最值得回味的。《昭君出塞》的音樂創作讓這種感覺更甚。昭君所處的西漢時期已經有了琵琶這件樂器,所以這段雙人舞中琵琶是代表昭君的一個符號。我沒有加入匈奴特色樂器,而是用大提琴和圓號來代表呼韓邪單于,因為我不想破壞整個雙人舞的情感意境,不想把觀眾的注意力拉扯到突如其來的特色樂器上。而且,大提琴和圓號是我覺得最能代表單于粗獷性格的管弦樂器,同時還能與昭君的美產生強烈對比。
  • 昭君出塞,一曲千古絕唱的戀歌
    我在閱讀了許多關於昭君的文章之後,我發現昭君與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美女有太多的不同。她是一個大氣的女子,她不願用皇宮的高牆束縛自己的一生,也不願意成為宮廷傾軋的犧牲品,更不願意成為帝王的陳設和玩物。她把自己的本體生命從漢宮中詮釋出去,詮釋到草原大漠廣闊的天地中去,詮釋得淋漓盡致。她明白一個十分簡單卻是許多人都不明白的道理,作女人難,作美女更難,做得好驚天動地,做不好黃花委地。
  • 李玉剛攜中國歌舞劇院《昭君出塞》獻禮一帶一路,群星盛宴11月與你相會在蘇州
    從亞文化視角觀察,昭君出塞不是一次簡單的「和親」,而是由「和親」為引子,觸發一次大型的文化融合。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因出塞遠嫁至漠北的匈奴,為匈奴呼韓邪單于稽侯珊之王后,對進一步發展和鞏固漢與匈奴兩族之間的團結友好關係作出了貢獻,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名垂史冊,留芳千古。
  • 人物探秘:試議昭君出塞途徑喬河打扮
    王昭君聽說後主動請求出塞。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 這麼一個絕色美女在當時的宮廷中為何沒有被發現?據範曄《後漢書 南匈奴傳》載: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 《昭君出塞》 一場來自真正「東方美學」的震撼
    今天,我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葉錦添大師和李玉剛新作《昭君出塞》的一段情緣。自來,舞臺劇就一直是西方戲劇的天下,但今天,我們有了《昭君出塞》。葉錦添的加入,將帶給觀眾一場新東方美學的視覺盛宴,《昭君出塞》可謂是真正填補了東方舞臺劇美學的空白。
  • 老劇《昭君出塞》堪稱經典:李彩樺回眸一笑百媚生
    它就是由香港實力派女神李彩樺主演的歷史愛情劇《昭君出塞》。其中,李彩樺把才貌雙全、巾幗不鬚眉的「王昭君」詮釋得淋漓盡致,備受圈裡圈外的青睞與讚賞。至今,李彩樺版的王昭君仍然是不可超越的經典。王昭君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的故事更是廣為大眾熟知,王昭君憑藉一己之力,維護了兩個國家的友好往來。
  • 李玉剛悲情演繹《昭君出塞》:康震教授說,你的感情基調錯了
    《昭君出塞》是李剛花費多年,打造的舞臺劇之一。為了感受王昭君的心路歷程,李玉剛從王昭君的故鄉輾轉到西安,又從西安一路向北採風,籌備了六年之久,把「昭君出塞」和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三)相結合,演繹出了2000多年前的家國情懷。舞臺上,他姿態優美,端莊大氣,宛若昭君再現。他美輪美奐的表演,讓主持人,鑑賞團,觀眾都如痴如醉。
  • 王昭君出塞前被誰蹂躪了三天三夜?
    一個是好色皇帝劉奭,一個是美貌宮女王昭君,兩人本來只是簡簡單單的主僕關係,不想千年之後,卻稀裡糊塗地出現了與兩人有關的風流韻事。真真實的歷史中,王昭君一直埋沒在後宮佳麗之中,所以劉奭根本沒有機會臨幸這個閉月羞花的美人,更不曾與其有過風花雪月之事,但是追求美夢、嚮往憧憬的後人卻不依不饒,誓不罷休,非要無中生有,再加上對漢元帝的憎惡,便不問是非曲直用自己那見證奇蹟的巧手,活生生的整出一出王昭君在出塞前被劉奭蹂躪三天三夜的「好戲」。這絕不是筆者個人杜撰,而是在翻閱舊雜誌時看到的。
  • 王昭君為何出塞?真的是因為畫師毛延壽作祟嗎?看史書怎麼說
    王昭君,是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她17歲便以「良家女子」被選入宮,為漢元帝的後宮宮女。公元前33年,她出塞匈奴,嫁給匈奴舉於呼諱邪,開始過起住穹廬、被氈裘,食畜肉、飲奶酪的生活。在匈奴居地,昭君生兒育女,還要從「胡俗」,在呼韓邪去世後,又需嫁給繼位的前閼氏所生的長子,直至客死異域, 「獨留青冢向黃昏」。
  • 昭君出塞到底苦不苦?真實的歷史是怎麼樣的?
    昭君出塞的事情我們並不陌生,這幾乎成為每一個中國人所熟知的歷史常識。在各方面因素影響下,這位偉大的女子逐漸被文學作品塑造為一種特定的人物形象:容貌出眾,因不同流合汙而被冷落,被迫嫁給匈奴,鬱鬱而終。這些文人筆下的文字恣意橫生,雖然充滿了濃厚的情感色彩,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正史的軌跡,真實的歷史,和眾人想像是不一樣的。
  • 宣平裡「昭君出塞」演出
    宣平裡【昭君出塞】每天演出好幾場,真
  • 派王昭君出塞的漢元帝劉奭是個無能的君王?
    文/趙心放漢元帝劉奭(shì)派王昭君出塞和親這事進宮的美女們傾其所有賄賂畫工,可王昭君就是不願意隨大流,沒有丁點兒表示。畫工毛延壽雖然嘴不明言,卻挾恨報復,置其出眾的美貌不顧,把她的模樣兒畫成了「大路貨」。「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入宮對於一個弱小的女子而言,久久不能與君王照面,新奇之後就是長長的迷茫。苦悶難拗啊,王昭君巴不得有機會走出這深宮!
  • 昭君出塞換來兩國和平,她明明是單于閼氏,為何卻多次改嫁?
    而且漢代處於政治考慮,也要求昭君嫁給呼韓邪的兒子。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蜀郡秭歸人(今湖北興山縣)。生活在約公元前52年到約公元前15年。漢元帝時宮女,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漢元帝時,王昭君以民間女子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一名宮女。
  • 中國京劇音配像——尚小雲全集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著名京劇旦角,著名京劇演員,是中國具有深遠影響的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中國現代京劇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藝術的創始人。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因家道中落,尚小雲年僅7歲時就投身梨園。1908年,他轉入了三樂社科班學戲,初習武生,花臉,後改旦角。1912年三樂社在廣和樓公演,尚小雲的戲很受歡迎。1913年李際良掌三樂社,更名正樂社,演於民樂舞臺。
  • 《昭君出塞》裡的王昭君,如今老到認不出,她靠什麼拯救顏值?
    要知道,李彩樺可是要比秋瓷炫還小5歲的,結果現在看起來,你要說她大了秋瓷炫明明看之前她的微博,畫風還是這種的到現在我都記得她演《昭君出塞》裡的王昭君時,真算得上是李彩樺的顏值巔峰期了,美到讓人驚嘆,靈動俏皮,讓人出神。
  • 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他,一生竟只留下了兩齣劇目影像……
    這些角色打破了以往京劇旦行(青衣)專門講究「貞女節烈」的道德評判標準,從「烈」之一端引發了「俠」、「義」、「剛」、「健」等內涵。尚小雲塑造的俠女烈婦和巾幗英雄的藝術形象,與他剛健挺拔的唱腔相融合,創造出了京劇前所未有的「文武花衫」的新行當,並由此形成了剛健挺拔、清新颯爽、歌舞並重的尚派藝術。
  • 趙振然:昭君墓
    一代絕色佳人王昭君就埋葬在這裡。有人說,她的墓地並不在這裡。也有人說,她的墓地在哪能裡誰也說不清。不管她的芳魂究竟是在何處,都無法阻止也絲毫不影響後人對她的崇敬和懷念。沿著盤旋的墓道到達墓頂。站在墓頂上,遠望著連綿不斷的陰山山脈,思潮也隨著起伏的山勢翻滾不息。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今湖北秭歸縣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 《昭君出塞》女主17歲替父還債,36歲嫁富商,被寵成小公主
    她也是一位「古裝女神」之一的谷之華。更是那個遠嫁塞外的王昭君。《昭君出塞》是當年力推的一部歷史年度大戲,幾年沒有作品的李彩樺,以《昭君出塞》女主的光環打開了內地市場。婚後的生活,無疑在大眾眼裡看到了重新的李彩樺,前面辛苦黑暗的生活,終於迎來了光明,如今的生活讓她活出了公主般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