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家之人》小肩膀抗下大責任

2021-02-09 口袋電影

阿富汗,常年被戰爭籠罩,小孩子早早就學會開槍,青壯年是軍隊的主力,疾病,戰火,無止盡的籠罩在人們的身邊。如果沒有父親,丈夫,兄弟的陪同,女性是不能單獨出門的。

即便出門也要裹著厚厚的袍子,她們沒有對婚姻的自主權,小小年紀就被家裡人安排嫁人,在這裡,人們生活艱辛,女人更是如同活在「地獄」。

明天即將上映的這部動畫電影《養家之人》,故事背景就發生在2000年左右的阿富汗。

它曾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全球獎,歐洲電影獎等多項大獎,由安吉麗娜朱莉監製,改編自加拿大作家黛博拉·艾麗斯的暢銷小說《帕瓦娜的守候》,由安爾蘭動畫工作室,卡通沙龍製作。

卡通沙龍這個名字你或許很陌生,但它們的作品,你一定很熟悉。《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都是以唯美的二維平面,溫情的色調,不僅畫面分分鐘可以截圖做壁紙,故事更是潤物細無聲般給人以溫暖和治癒的感覺。

《養家之人》的主人公帕爾瓦娜是一名善良勇敢的小女孩,她們一家人生活在塔利班控制下的阿富汗,父親是學者,在戰爭中失去了一條腿。

女孩子沒有權力接受教育,好在父親很開明,教帕爾瓦娜認字學習,帕爾瓦娜跟著父親在市集上以代寫信件為生。

戰爭無處不在,一日父親被塔利班的人無故抓走,因為女性不能單獨出門,一家失去了生活來源,媽媽帶著帕爾瓦娜去監獄想要營救丈夫出來,卻在半路遭到毒打。

眼見著家裡沒有水和食物,就要餓死,帕爾瓦娜剪掉了長發,穿著已過世哥哥的衣服,假扮自己是男孩,出門謀生。

帕爾瓦娜遇到了同樣是假扮成男孩子的什沃吉亞,她告訴帕爾瓦娜要給自己起一個男孩的名字,並且告訴了帕爾瓦娜很多在這個國家的生存之道。

什沃吉亞告訴帕爾瓦娜,自己要掙錢,去見大海,離開這裡,過上真正自由的生活,帕爾瓦娜一心想要見到父親,她希望可以把父親成功救出來。

這部電影裡有很多對女性歧視的描寫,在我們看來是非常離譜的事情,但卻真實上演著。

帕爾瓦娜第一次以男孩的身份,自由的在市集上行走,她可以正常的和人交談,買東西,這些如此平常的點滴,令帕爾瓦娜感受到了快樂,她開心的笑著,這笑容卻讓我們分外的扎心。

在這裡好壞人的界限模糊,強弱卻異常分明。

把帕爾瓦娜父親抓走的小孩,面目猙獰,他從小就受戰爭影響,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面對帕爾瓦娜一家,他粗暴無禮,可面對比他更牛的大人,他瞬間像一個慫包。

老人,女人和孩子是弱勢群體,他們力氣小,好欺負,所以在這裡你經常看到他們挨打受罵,卻沒人敢上前勸阻。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帕爾瓦娜依然嚮往著和平。

在她講述的寓言故事裡,少年向惡魔討回種子,他歷經艱難險阻集齊三件武器,最後一件武器,就是少年不懼危難,勇敢面對的決心。

帕爾瓦娜用這個故事更是在告訴自己,逃避不能解決問題,要學會說不,學會向命運的不公吶喊,而我們也看到了,不光是帕爾瓦娜在反抗,她的母親和姐姐也在覺醒。

《養家之人》是一部講述戰爭,也手下留情的作品。我們知道現如今的情況依然很嚴峻,世界上還有很多角落是黑暗的,而這樣一部作品的出現,代表著希望。

沒有苦大仇深的控訴,也不需要刻意表現女權,《養家之人》證明了,我們對親情,對生活,對人生最平常的細微情感有共鳴,有被觸動到,這部作品,就已經成功。

明天院線的排片想來應該不會太多,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看過這篇文章,你有機會走進影院,靜下心欣賞一下,這部好作品,不應該被錯過。

(本文觀點系作者本人)

相關焦點

  • 《養家之人》,獻給大人的童話故事
    在塔利班的統治下,女人不能獨自出門,必須有成年男性陪同才可外出,外出時還必須將自己裹在密不透風的布卡裡面,女人也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參加工作,不能參與任何社會活動,甚至不能上街去買大米、蔬菜和水果……如果有好心的商販將商品賣給了女人,那等待他的將是「執法者」們殘酷無情的懲戒。《養家之人》就是這個黑暗時代的真實寫照。
  • 這部奧斯卡提名動畫電影《養家之人》終於上映啦!
    曾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的電影,《養家之人》已經定檔2019年1月11日。阿富汗的婦女兒童問題,一直受到世界關注。壓抑的生活裡,她唯一的精神支柱便是父親曾經教給她的故事。她給家人,給朋友講故事,其實也是講給她自己聽,故事裡的英雄蘇爾曼,為了全村人去尋找未來希望的種子,而現實裡的她,得挑起養家的責任,還需要去營救家庭的希望,她的父親。
  • 《養家之人》:給每個孩子與大人的勇敢之書
    《養家之人》,這是我隨手從兒子的書架上拿下的一本彩繪故事,也是同名電影《養家之人》授權的原畫大圖繪本。其實之前我就對這部動畫電影有所耳聞,將近十萬人、高達8.4評分的成績,可以說是動畫電影中的翹楚了。《養家之人》的小主人公帕瓦娜就生長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之中,她的爸爸曾經是一位非常富有學識的教師,他從帕瓦娜很小的時候就向她傳授知識,教她識文斷字,也給她講述著這片土地的苦難與榮光。那些故事伴隨著帕瓦娜長大,讓她在苦難之中汲取勇氣和力量,讓她在失落之中不忘堅定與夢想。因為爸爸告訴她:「知識的用處就是夜行人的火把。
  • 《養家之人》:夢裡的種子,廢墟中開花
    國際女性陣容決定了這部講述阿富汗11歲少女帕瓦娜在塔利班統治下,女扮男裝用稚嫩肩膀挑起家庭重擔的影片的全球視野。《帕瓦娜的守候》書影與馬拉拉相比,黛博拉·艾裡斯小說《養家之人》(又譯《帕瓦娜的守候》)中的小女孩帕瓦娜要不幸得多。帕瓦娜在古波斯語裡意為蝴蝶,可是塔利班掌控阿富汗時期,這隻蝴蝶的翅膀卻被緊緊捆綁。蘇聯入侵阿富汗前,喀布爾的女大學生們阿富汗因處於亞洲心臟位置,自古攘外或者安內的戰事不斷。
  • 看片兒—《養家之人》
    這部動畫改編自加拿大作家黛博拉·艾麗斯的暢銷小說《帕瓦娜的守候》時代背景是2001年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 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家,地處中亞,南亞與西亞交匯之地,興都庫什山脈橫貫其中,2000年的古老文明,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多民族雜居。
  • 看的揪心又暖心,電影《養家之人》很棒的題材!
    電影《養家之人》強烈推薦!這部片子說明,動畫片走心起來可真是看的揪心又暖心。很棒的題材。《養家之人》一個動畫片,不過感覺情節還可以,一個小女孩肩負起家庭的責任,在社會對女性壓迫,偏見較大的時候女扮男裝,生活並不是故事。
  • 《養家之人》:好電影該是什麼樣,這部影片告訴你!
    正在上映的愛爾蘭動畫電影《養家之人》,便是用「動畫的肩膀,擔起人間大義」的優秀作品。在掙扎求生、照顧家人的同時,她還要想方設法營救父親……《養家之人》畫面簡潔、線條流暢,用大塊的黃、黑、紅對撞組接,呈現出了阿富汗飽受戰火蹂躪後的貧瘠、荒蕪、冷漠,用環境來反襯像帕瓦娜一家這樣的平民的艱難生活。同時,影片又不儘是悲涼、殘酷,紅、黃色系的暖意也通過影片細節、人物設定,鋪展滲透在全片之中。
  • 為什麼《養家之人》被評為寫給成年人的童話?
    《養家之人》改編自黛博拉·艾裡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女孩帕爾瓦娜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女扮男裝出門工作的故事。整部影片採用手繪方式,製作畫面也可想而知,但同時《養家之人》獲得了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第22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動畫片提名。
  • 《養家之人》本周五上映
    「千百個女孩像帕瓦娜一樣長大」金羊網訊 記者何晶報導:如果你曾被動畫片《海洋之歌》所驚豔,那請一定不要錯過本周五上映的《養家之人》。觀照現實,呈現歷史《養家之人》改編自加拿大同名暢銷小說,原著作者是黛博拉·艾裡斯(Deborah Ellis)),小說被翻譯成25種語言,全球銷量已超過三百萬冊。
  • 《養家之人》:這部電影提醒人們意識到這些女孩的犧牲和付出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何其幸運,而《養家之人》採用手繪動畫將戰爭的殘酷以及阿富汗女性所處的地位,在現代人面前上演了一遍。一方面,影片使我們了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直接危害,了解阿富汗的血淚與受到壓迫的女性。另一方面,也讓我們能夠珍惜現在的和平,實現女性的自我價值。
  • 黃穎評價《養家之人》:手繪童話畫風絢麗
    愛爾蘭動畫片《養家之人》由安吉麗娜朱莉監製,講述了一個阿富汗小女孩與命運抗爭女扮男裝,艱難養家的故事。《養家之人》用言簡意賅的手繪童話,傳遞出了怎樣的人文關懷?又折射出哪些值得我們思考的現實問題呢?1月18日,《今日影評》特邀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教授黃穎,獨家為觀眾解讀。
  • 經典動畫電影《養家之人》推薦
    去年的一部經典動畫電影《養家之人》。 又是出自愛爾蘭這家出色的動畫工作室,這一次製作了阿富汗女孩養家的故事,令人驚異又動容。雖然是一部動畫電影,但在我看來卻是寫實無比,一部阿富汗的悲慘世界。強烈推薦一看。
  • 豆瓣8.4《養家之人》:在戰爭和宗教壓制下,女性該如何生存
    《養家之人》改編自加拿大作家黛博拉·艾斯比的小說《帕瓦娜的守候》,曾獲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提名,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5%,被中國網友稱為「阿富汗版花木蘭」。《養家之人》的背景是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婦女不僅不能在外拋頭露面,不能在外謀生,不能吸引別人的注意,更不能接受教育。
  • 《養家之人》:我們拍不出這樣的電影,真好!
    之前由該工作室出品的《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也同樣均提名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如果說《凱爾經的秘密》和《海洋之歌》是給孩子的通話,那《養家之人》則可以稱得上是成年人的洗禮,但它們都屬於對靈魂高貴的動畫電影。 製片人安吉麗娜·朱莉便是賦予電影高貴靈魂的一部分。
  • 《養家之人》:上過戰場的阿富汗女性,敗給了「無知」政權
    殘酷的戰爭總讓人懷念和平,一部《養家之人》從側面讓人感受過戰爭給普通家庭帶來的磨難,一名來自阿富汗的小女孩帕瓦娜,在戰爭和邪惡宗教的侵襲之下,終日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不得不選擇以男兒之姿養活家人,她的生活曾晦暗的看不見光亮,卻因為家人的存在還保留一絲希望。
  • 養家之人:生活或許不盡如人意,好在我們還有勇氣
    」奧斯卡提名歷史上,有一部穆斯林元素的電影入圍,講述阿富汗塔利班時代的動畫片,《養家之人動畫電影《養家之人》是卡通沙龍動漫工作室製作的手繪動畫長片,曾打敗了無數實力超強的作品獲得了第44屆動畫安妮獎,此片改編自作家黛博拉.艾裡斯同名小說。
  • 養家之人:提名奧斯卡動畫長片的愛爾蘭動漫佳作
    《養家之人》是那種極少能在國內院線看到的,既有著深沉的現實主義背景,又具有浪漫的美學價值的動畫電影。阿富汗,塔利班,這樣的劇情關鍵詞,可能會讓很多人會覺得:「一定是那種又沉重又催淚的電影吧。」其實,原著小說《養家之人》本就是青少年向的文學讀物,文本層面已然帶上了一層柔光濾鏡。
  • 《養家之人》:這部電影讓人們想起了這些女孩的犧牲和付出
    生活在和平年代,《養家之人》用手繪動畫在現代人面前展示戰爭的殘酷和阿富汗女性的地位。一方面,影片讓我們了解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直接傷害,阿富汗和被壓迫婦女的血淚。另一方面,他也使我們能夠通過珍惜現在和和平來實現女性的自我價值。
  • 看完《養家之人》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觸是什麼
    看完《養家之人》這部片子有許多感觸,小女孩和家人之間的感情,爸爸對小女孩說的那些歷史,告訴小女孩要把故事繼續說下去,那個失去妻子後要把妻子名字寫會的大叔,還有那個對海邊無限嚮往的女孩,每個人物都是令人印象深刻。希望多有這種動畫上映。從開頭曾經教過的學生加入塔利班,抓走教師後就開始讓人難捱。
  • 這部奧斯卡提名動畫電影《養家之人》終於上映啦!!!
    《凱爾經的秘密》的綠、《海洋之歌》的藍以及《養家之人》的樸素和斑斕,每一幀每一面都宛如壁紙般精緻。《養家之人》也是該工作室第三次提名奧斯卡的作品。《養家之人》諾拉·託梅: 像我們之前創作過的一些作品和《養家之人》確實不太一樣,之前作品可能會比較多神奇和魔法的元素,但《養家之人》完全基於現實生活,它呈現的是一種阿富汗社會的衝突,表現的是在這種衝突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