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網紅化,你我都害怕

2021-02-28 劉空青

文:花痴女王

授權轉載於花吃了那女孩

每天打開手機,都覺得這世界太魔幻了。

比如很久不見的柳巖,突然就去了快手直播賣貨。

直播間裡,柳巖熟練地運用喊麥話術,銷售各種低價的牙膏、牙刷、枕頭、絲襪、洗髮水……

據說三小時就賣了1500萬,這個數字看起來嚇人,其實在網紅 界,只能算是小case,因為就在她身邊的這幾位快手老鐵也能賣出這種數字,就更別提去年雙十一淘寶網紅「薇婭viya」賣了三個億這種天王級水平了。

只不過,看著昔日的主持人,明星拿著39.9的牙膏,不停催促老鐵們快下單的那一刻,我真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

明星,網紅,演戲,賣貨,傻傻分不清。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有這樣的魔幻感了。

這兩年,娛樂圈發生了一些微妙的然而是劇烈的變化:

那就是明星和網紅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而且網紅大有超越明星之勢。

君不見,快手紅人二驢和驢嫂的在自家的品牌之夜上居然請來了各色大牌名星:

李宇春:

陳慧琳:

林志穎:

這老幾位商演的價格可不便宜啊……

明星既然可以為網紅站臺,那麼本身就自帶流量的明星為什麼不乾脆放低姿態像網紅一樣溜粉賣貨直接搶錢呢,反正都是說到底,出來混,都是為了賺錢,於是——

「明星網紅化」似乎已經變成一股兇猛的潮流,影響了娛樂圈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明星的長相的變化。

以前,我們總覺得,網紅都長得一模一樣:

錐子臉、大眼睛、高鼻梁。

▲網紅合照總是分不清誰是誰。

現在,明星之間的辨識度也越來越低了。

白(皮膚)、瘦(身材)、小(臉蛋)是統一的趨勢。

可以看到,很多明星的臉都有種殊途同歸的感覺:

下巴越來越尖、眼睛越來越大。

就連奚夢瑤這種超模也要努力把自己搞成甜美少女臉。

趨同化審美,不僅使明星之間大撞臉。

▲娜扎和楊冪本來長得一點都不像,但當她們妝容以及強調的部位都一樣時,就會給人一種相似的錯覺。

▲奚夢瑤和何穗也越來越像了……

看劇和綜藝的時候,給觀眾造成臉盲綜合症。

▲在《延禧攻略》裡魏瓔珞算有辨識度了,右邊兩位我就算看完整部劇也臉盲了。

▲男明星其實也有這個問題,不是他們五官真的像,而是審美,妝容太一致了,看練習生選秀真的很容易臉盲。

甚至,有時候明星和網紅站在一起,好像也沒有特別大的差別🤦‍♀️

▲ab和一個小紅書網紅陳白羊合照,感覺明星也沒什麼優越感啊。

▲柳巖加個濾鏡就和旁邊的網紅差不多了……柳巖這幾年的臉也是變得很厲害。

已經不止一個人說過,現在娛樂圈好像已經沒有那種讓人驚豔的盛世美顏。

原因是什麼?

不是我們的基因退化,而是明星越來越喜歡追求這種平均值的美。

有特色的臉越來越少,剩下都是一樣白、一樣尖。

當美被標準化、平均化,明星和網紅之間的差距當然越來越少。

▲明星為什麼都不適合開網紅濾鏡就是這樣,濾鏡就是把所有人的下巴削尖,眼睛加大,明星自身的特質反而被磨滅了,明星自己也嚇呆了。

以前,明星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都需要靠作品來獲取關注。

但是現在,很多明星好像已經不搞這一套了。

他們發抖音、拍vlog、做直播的時間可能都比待在劇組的時間長,營業方式和網紅其實真的沒什麼兩樣。

▲歐陽娜娜的vlog是最受歡迎的,大家都很喜歡看。但當她和文淇、張子楓、關曉彤被《嘉人》評為四小花旦時,也有人質疑,請問歐陽娜娜的代表作是vlog嗎?

▲另一朵小花關曉彤也不甘人後,她的vlog直接模仿起美妝博主李佳琦口吻做口紅廣告,明星有時候也需要網紅的流量。

▲抵擋不住vlog的巨大流量,二手玫瑰樂隊的主唱梁龍也加入美妝博主行列,所有老炮都嚇呆了……

這裡面玩得最溜的,是林允。

她這兩年,戲沒拍得有多好。

但社交媒體倒是遍地開花。

2017年開了小紅書以後,基本上保持兩三天一更的頻率(更新速度堪比專職美妝博主),兩年吸了1000萬粉。

裡面的內容,也比她的演技有靈魂多了。

儘管是明星,但林允在小紅書裡分享的都是便宜又好用的學生黨化妝品。

▲明星也用70元的美寶蓮眉膠瞬間打動了很多人的心。

她也會很花心思想各種好玩的實驗,比如請直男給她化妝。

演示燙睫毛神器。

聽說為了保證視頻質量,林允還會熬夜研究剪輯、後期。

再加上不停用她那個地球人都知道的微博小號(說真的我不明白林允小號就叫「林允的小號」意義何在?),打造自己「平民」元氣美少女的形象。

▲我沒試過,但有不少人說哥本哈根減肥法副作用挺大的。

除了林允,奚夢瑤也是熱愛營銷的明星。

業務能力,是走維密都可以摔跤的水平。

▲2018上海維密秀摔的那一跤,並沒有影響奚夢瑤在娛樂圈的發展。

但熱搜倒是天天可以變著花樣上。

和何猷君「曖昧,拍拖,求婚,領證」的戀愛全過程,已經承包了我們整年熱搜。

相信接下來的熱搜預定就是——

奚夢瑤疑似懷孕、奚夢瑤闢謠懷孕、奚夢瑤承認懷孕、奚夢瑤孕婦裝出行、奚夢瑤逛母嬰店……

流量、話題大於專業技能,已經成為現在明星走紅的套路。

就在奚夢瑤公布婚訊的前幾天,有一個叫韓安冉的網紅,因為在直播婚禮的八天後就上網鬧離婚而屠了一天的熱搜榜。

儘管奚夢瑤和韓安冉之間毫無瓜葛,各自的領域也不一樣(一個是超模一個是《變形計》走紅的網紅),但她們霸佔熱搜的方式,真的非常像。

明星為什麼會選擇人設、話題性營銷,其實也非常好理解,這樣比較容易在短時間內圈住一大批粉。

有粉就有流量,有流量就變現。

比起拍戲幾個月才能拿到片酬,顯然是玩vlog賣廣告賺得錢更快更爽啊。

熱衷於做美妝博主的林允,去年就成為了最有商業價值的明星。

很多品牌都願意找她做廣告。

帶貨界競爭激烈,且都是一線女星的市場。

如果顏值不夠人氣不夠,有更多的明星會像柳巖一樣,選擇赤裸裸地直播賣貨。

李湘在柳巖之前,就已經是淘寶直播的賣貨一姐。

她從今年4月22日進駐以來,已經直播了15場,每次都是三四小時,推薦近三十款商品。

非常有意思的是,李湘本人是貴婦風,有次直播還忍不住拿出兩萬的餐具來切牛排,但李湘推薦的產品卻非常接地氣:拌飯醬、自熱火鍋、湯料包……

▲李湘叫上她的好朋友林依輪一起推銷火鍋底料。

儘管不斷有網友質疑,李湘安利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她用的啊?

李湘這麼有錢,為毛還要做直播?

可一切都架不住名人效應,直播場均觀看人數不低於50萬,在剛過去的618明星直播熱度榜中,李湘排在第一位。

男明星方面,王祖藍的直播間同樣搞得紅紅火火。

4月27日,王祖藍就在快手搞了一場「直播大秀」,還拉了娛樂圈一幫好友捧場。

據統計,王祖藍12分鐘就賣出了10萬份面膜,當天直播三小時打賞金額就超過300萬。

▲陳小春站臺支持王祖藍直播賣貨。

有的明星,野心更大,他們不只是賣別人的產品,還搞自己的品牌。

郭富城之前因為美顏濾鏡上了熱搜,就是和快手紅人辛巴直播賣自己研發的洗頭水。

兩小時賣了差不多5萬份,銷量達到500萬。

範冰冰自從被罰款以後,公開場合低調了很多。

但私底下,她也在忙著自己的美容事業。

她的個人面膜品牌4月底就在香港正式推出發售,範冰冰還專門宣傳拍了視頻。

演藝事業可以沉寂,但賣貨的營業卻不能荒。

現在範冰冰還有在小紅書,很努力地更新她的美妝博主日記。

拍不了戲上不了通告,還不能做個網紅賺賺粉絲錢咩?

▲範冰冰的小紅書可是比她現在的演藝事業活躍多了。

可以看到,從柳巖到範冰冰,從個人形象到市場營銷,從一線明星到過了巔峰期的藝人,娛樂圈已經全面網紅化。

在演藝工作之外,大部分明星已經開闢了另外一個流量戰場。

當然,做網紅也沒有什麼不對,明星也並非不能賣貨。(我個人很瑞思拜李佳琦,厲害的網紅也是需要天賦和努力)

只是,當明星投身於變現洪流想要掙舒服錢的時候,為什麼讓人覺得有點不舒服呢?

因為其實明星與網紅的最大區別是,明星是要創造出作品的,而網紅的作品就是他自己。

明星是什麼?明星有專業的,他們有的要演戲,有的要唱歌,演技歌藝是一種專業技能。

而網紅是沒有專業,網紅就是普通人裡面的好玩的人,他們靠取悅與自己一樣的普通人,靠說出普通人想說的話來吸引流量,又利用用流量來賺錢。

普通人每一個人都想賺錢,所以網紅說自己想賺錢甚至有時候亂說一氣賺粉絲的錢,大家還是可以理解的嘛,要吃飯嘛。

但明星是不一樣的,明星你是有專業的,你放棄你的專業來賣貨,請問你試過貨麼?你究竟是真心安利好的產品,還是在收粉絲的智商稅?

▲柳巖快手直播以後,評論區一大堆留言都是問她為什麼還沒有發貨的🤦‍♀️

其次,明星變成網紅其實是一種全面降維。

我們前面說了,網紅的本質是普通人,他們特殊就特殊在他們是普通人選出來圍觀對象,而明星的本質還是精英,無論是外表還是專業技能,他們都有著普通人不可及的素質。

這個時候,如果為了賺錢,而刻意的自我降維,首先是顯得檔次不高,第二顯得不真實,第三姿勢難看,也讓人反感,

▲其實早在三年前柳巖就攜手某寶直播平臺,那次也是她的直播首秀,開播不到1分鐘直播間就湧進一萬多人,當然她也盡職盡責向觀眾兜售商品,不過大家關心最多的問題還是:「這個真的是柳巖麼?」

第三,明星變成網紅,其實是團隊的短視。

時代變了,看到同行來錢那麼快,很難有人心態會不崩的。

昨天,鄭爽就因為新劇收視不好,在她的粉絲APP上抱怨——

「賺完錢就滾去做讓自己踏實的事。」

「我的人生不止電視劇。」

儘管在這之後,因為出現了大規模脫粉,鄭爽道歉了,表示自己還是會好好演戲。

可我覺得,她之前說出的,正是明星會走向網紅化的原因:

如果只想著撈錢,而對演藝工作不抱任何敬畏感。唱歌演戲的明星和快手直播賣貨的網紅,確實沒有本質區別。

但是演員也好,歌手也好,他畢竟是個職業,有專業的要求,我剛入行的時候,有個前輩就跟我說過,別貪心,人只能在一個地方賺到錢。

這句話怎麼說呢?

就是賺錢是這世間最神秘莫測的一種本事,而以大多數人的資質,你這一生只夠在一個地方打一個井,然後要特別運氣好,才能遇到水,然而再運氣好一點,你可以一輩子喝到這口井裡的水,這口井你都沒打透,你就去打下一口,大部分有情況是兩口井的水,你都喝不到。

目前的情況是,從明星變成網紅,看上去確實是一條捷徑,但這條捷徑也是一條不歸路,網絡時代的更新太快了,今天是快手抖音,明天又會是什麼呢?

把自己降維到普通的人世界,賺錢賺得爽了,但當有一天,想要再回到高維一點的世界,就不太可能了,別的不說,你天天直播掙錢去了,怎麼練演技——

而且老鐵天天看你吃雞化妝,你演個公主別人也覺得不像啊?

有時候,如果想當大明星,還真得繃住,章子怡剛紅的時候死都不肯接電視劇,還不是因為聽了張藝謀的一句話,就是你是電影咖,你就得繃住電影咖,這看你對自己的期許有多高。

而且,就算是網紅,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啊。

▲比如前面提到的二驢,他在快手的地位可以說是快手老二了,隨隨便便一場直播就是幾十萬的收入,簡直堪稱最會撈錢的主播。但是因為他的直播內容比較低俗惡趣,煽動誤導粉絲情緒,挑撥主播之間的矛盾,直播髒話連篇,給平臺用戶帶來不良體驗而被永久封號。

▲也曾經是YY名主播的MC天佑,他在直播中透露的一些個人習慣,例如除了喊麥,還有炫富、賣狠和黑社會等等,都是對社會的不良影響,後來平臺整頓,被相關部門封殺。

網紅是一個絕對的高危行業啊,比起演員歌手這些職業明星完全沒有職業門檻,就靠豁得出去,就靠機緣,所以它是個內外交加的雙重危險行業,一是因為沒有不可取代性而變得隨時能被人取代,二是因為外部環境隨時完蛋(被封號)

當紅明星如果一門心思不顧一切想要鑽到這個危險的行業,只能說明無論是明星也好,團隊也好,太短視了,光顧著掙眼前的這一點錢了。

做明星也好做網紅也好,大部分靠運氣,聽天命,大家都要順勢而為,想賺錢沒錯,但太想賺錢也很麻煩,太狠了,往往容易掉坑裡。

多少還是悠著點吧,各位。

END

作者花痴女王,一個靠花痴行走江湖的姑娘。歡迎所有喜歡美好肉體的人關注公號: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這裡有智商還有荷爾蒙,全方位教你品鑑男神。

本文轉載自花痴女王公眾號:花吃了那女孩

相關焦點

  • 政客「網紅化」,臺灣政治走向沉淪
    她先是自稱「買不起房」卻被起底名下有房產,後又公布自己如垃圾回收場的閨房;接下來,又和臺北市議員遊淑慧等人「掐架」,每次都能收穫島內網友的關注。最新調查顯示,高嘉瑜的網絡聲量飆到第二,僅次於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政治娛樂化,是近些年來島內政壇普遍存在的問題,隨著網絡的普及,政治人物又有「網紅化」的趨勢,像陳柏惟、高嘉瑜都是臺灣有名的網紅。
  • 網紅都那麼美,為什麼當不了明星?
    我想不僅是網紅,普通人和明星的區別也很大面對鏡頭的那種感覺,以及人家自身的氣質感真的不是你一個小網紅隨便一笑就能超越的不過現在更像是「網紅明星化,明星網紅化」為了出圈,網紅各顯身手,參加綜藝節目、出專輯、拍廣告、拍電視劇,開始在全平臺頻繁出現,他們傾盡其力想要擺脫「網紅」標籤,想貼近「明星」二字,實現身份轉變。
  • 靠「收租」走紅的網紅夫妻,一家三口都出鏡,實現全家「網紅化」
    靠「收租」走紅的網紅夫妻,一家三口都出鏡,實現全家「網紅化」提起抖音網紅夫婦,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大狼狗鄭建鵬&言真"這對夫妻了。兩個人通過"包租公包租婆收租"等系列搞笑小視頻,迅速在網上躥紅,很快就收穫了大批的粉絲。
  • 實體書店「網紅化」:翻書的不多,拍照的不少|電訊特稿
    而進駐大型商場和熱門商圈的「網紅」實體書店,即使在疫情期間,仍有新店擴張。首發:「新華每日電訊」調查周刊本報記者:尹平平編輯:黃海波「我拍了那麼多張,就沒一張你滿意的嗎!」小夥子忍不住衝拉長臉皺著眉在手機上划來划去的姑娘嚷了一句。這是一個普通工作日的下午,在北京西單商圈的一家「網紅」書店內,拍照的人不少,翻書的人很少。
  • 網紅上升,明星下沉:「後網紅時代」的名利場扁平化?
    此外「人家不可能讓我演很大的角色,第一我沒有對拍戲特別有興趣,第二拍戲就不能做模特了,那時候我覺得拍戲時間周期很長太麻煩,對我來說做模特的話是快錢,也不錯」。她的看法頗能代表一些拒絕明星化道路的平面網紅的觀點。如果說名利是素人成為明星的最大誘惑,頭部網紅們已經站在名利的終點。以發行當天收盤價計算,在如涵控股持股15%的張大奕身家6個億。
  • 老藝術家徐錦江,一步步走向了網紅聖誕老公公
    老藝術家們的紅火,也讓不少明星的經紀團隊們也陷入了各處找「新媒體」點的抓耳撓腮中,但主動化的行為多數沒有迎來新的流量噴湧,有些甚至產生了不小的「尬點」。 那麼,在明星「網紅化」的操作情況下,有哪些問題是需要注意的呢?
  • 網紅明星,傻傻分不清
    ,眼角微紅帶細閃,不像明星像網紅。你看我幾分像網紅你看我幾分像明星不管是明星網紅化,還是網紅明星化,這種一旦紅了,身份就越來越模糊的現象,也不是最近幾年才有。一個行業紅了,有了熱錢,接著什麼妖魔鬼怪都想進來分杯羹。素人趁勢變網紅,網紅有了熱度開始轉型當明星。反正,永遠都有被當工具人的觀眾,在為他們的營銷買單。
  • 網紅籤下明星,白小白是第一個,王蓉也是第一個
    8月末9月初的時候,網紅辛巴與華為榮耀之間出現了一點小誤會,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某位明星躺槍了。 隨後,這位明星藝人做出了回應,什麼時候網紅可以和明星平起平坐了?
  • 明星如何撕掉「網紅」標籤?
    在《演員請就位2》的預告片中,郭敬明誤會孟子義故意啟用私人化妝師擅自改妝,怒斥:「他們說你用的自己的妝發?我拍戲不要拍孟子義,你的美就是個網紅臉。」說白了,形容明星像網紅並非是對網紅身份的唾棄,而講究一個特定的語境,意指該藝人缺乏明星應具備的「距離感」。
  • 明星紛紛要「失業」,網紅要來補位?
    毛不易說自己想做房東,因為房東不用工作,睡覺,都有睡後收入。你以為這些一線明星是說著玩兒?2019數據顯示:一年近2000家影視公司關門, 65%的演員無任何影視劇播出。 迪麗熱巴在8月的一檔綜藝節目上說:「今年我已經8個月沒有拍戲了。」同樣的,上一代的偶像霍建華也自嘲「我失業很久了」。明道在參加《演員請就位》時透露,已經大半年沒有演過戲。
  • 美國的票數困境:總統流水化、政客網紅化
    很難,盧比奧提的大部分議案都停留在「遞交」階段,而他最大的目標,還是為了加大自己的政治影響,獲取更多選票。盧比奧最大的價值,就是因為盧比奧的父母,都是1956年移民美國的古巴人。盧比奧是大赦非法移民的倡導者,所以在美國拉美裔選民中有較大的影響,僅佛州有120萬古巴裔美國人和近20萬委內瑞拉移民,就是我前文提到的得到特權的少數派——得鐵票者得前程。
  • 明星紛紛要「失業」,網紅要來補位?| 李檬相對論
    明星是否真的被網紅打敗?這不是重點。你我沒有必要隨波逐流,「寧願被當作豬,也一定要擠在風口。」 我認為,明星藝人正在喪失「流量紅利」,網紅和KOL(意見領袖)正在贏得「品類紅利」。 什麼是「流量紅利」?流量,即用戶時間。
  • 明星網紅「互搶生意」?明星直播帶貨能否成為新爆點?
    明星,網紅,企業家,你方唱罷我登場,人人都想實力出圈。直播帶貨+短視頻營銷是當前風口,更早的入場,才能更好佔據流量,以及更多的資源。其中頭部主播和明星具有天然的流量優勢,真正的爭奪在於流量的轉化。網紅的進階之路十分的坎坷,一夜爆紅,一個月之後徹底涼涼的屢見不鮮,而明星正是網紅的終極目標。網紅在坐擁巨大流量的同時需要內容持續不斷的輸出,最終實現從網紅向個人IP的進階。
  • 「裹腳布」的豪門恩怨,網紅化的家產紛爭,我們還要看多久?
    甚至在早期的官方訃告中都沒有他的名字,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重大節假日之時會將其接回家來一同慶祝,家裡的其他兄弟姐妹都知道他的存在。其中最令人嘖嘖稱奇的一幕便是各家都能拿出有著賭王籤名的授權合同,但合同內容卻是大相逕庭,讓人不禁對賭王是否神志清明產生懷疑
  • 為什麼明星們開始蹭頂級網紅流量了?辛巴燕窩事件走勢給出答案!
    這個時代正在模糊人們的能力邊界,明星越來越網紅化,網紅也越來越明星化。 即使人們依然認為網紅不能跟明星相提並論,但是有些網紅的影響力確實已經超過了明星。比如說:薇婭、李佳琦等網紅,他們的影響力不亞於任何一個明星。
  • 從京城四少到凡爾賽人,是富二代的完全網紅化
    然而當你覺得王思聰不過是一個紈絝富二代時,他又比你想得要正經。在破產消息傳出來之前,他靠直播、電競和娛樂公司在2015年以40億身家上榜《胡潤百富榜》。為幫助留守兒童而「拍賣情人節時間」,邀一百位網友看電影,為瓷娃娃關愛中心捐款100萬。和那個騎著電動車去吃大排檔、路邊攤的王思聰,又有了錯位感。
  • 陷入輿論危機、加速「網紅化」,15億銷售額的故宮文創該去向何處
    同時還要看到和誰是現任「掌門人」無關,因為無論是誰都難以對諾大的故宮時刻掌握情況。我們把這件事放到更長的時間線來看,近年來的故宮有許多亮眼並且值得肯定的成績,但我們也需要思考當故宮博物院加速「網紅化」時,它的管理如何經得住重重考驗?我們都希望的是,故宮能夠完整的交給下一個六百年。
  • 網紅「變身」明星這題,有正確答案嗎?
    郭敬明覺得自己感覺在看一部紀錄片,趙薇則給出了「真老天爺賞你飯吃」的評價。爾冬陞評價更高:「你將來可以當影后。」 今年四月,當林小宅在《青春有你2》舞臺上結結巴巴地哭著發表「我覺得網紅的生命力是非常脆弱的,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大家不會再關注我,不會再看我,不會再喜歡我」的感言的時候,這位粉絲千萬的頭部網紅想成為偶像的決心,一覽無餘。
  • 張予曦:網紅和明星之間有「壁」嗎?
    今天這篇是後臺提名的人物主題哈大家發給我的名字都有記錄慢慢填坑中……本文共3112字,閱讀約需9分鐘隨著大眾對濃顏系美人的日益偏愛,張予曦這兩年在審美帖子的出現頻率高了很多。我們很難說到底是網紅經濟的紅利帶動了整形行業的發展,還是說整形技術的發達促成了網紅的井噴。總之,在需要靠臉吃飯的人臉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出一些人工的痕跡,網紅大多如此,明星也不例外。且多數網紅由於底子遜於明星,加上渠道、資金的不足,經手術留下的痕跡往往更加明顯。所以「網紅感」在很多時候也被拿來描述整形痕跡明顯的相貌。
  • 也談「不打工」周某:誰在製造網紅?
    國內疫情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整個社會機制的急劇收縮,緊張、恐懼、擔憂、傷心的重重情緒蔓延在整個社交網絡,有人曾講:真懷念那個每天熱搜都是明星八卦的微博。如今,雖然疫情防控的形式依然嚴峻,但近兩個月國內民眾的情緒已得到很大程度的釋放,一則又一則「搞笑日常」、明星緋聞、八卦軼事也慢慢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