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後他的西涼軍團一分為四,哪一支西涼軍被曹操收編?

2021-03-05 三千年讀史

漢獻帝初平元年,即190年,袁紹召集各方勢力,爆發了討伐董卓的戰役,一年後,董卓被孫堅擊敗,只能退守長安。

在長安城中,董卓廣布親信,僭越禮制,用近似天子的服飾及車駕,呼召三臺。

司徒王允設計反間計,挑撥大將呂布和董卓的關係,結果成功,初平三年,董卓被呂布所殺。

董卓死後,局勢繼續陷入混亂中,其部下紛紛趕往長安,要為董卓報仇。當時,董卓親屬都被呂布和王司徒所處置,唯獨剩下董卓的女婿牛輔因為駐紮在陝地這才倖免於難。

作為唯一能夠穩住西涼軍心的人,牛輔若是有野心,恐怕立刻就能掌管偌大的西涼軍,但牛輔卻是個性格軟弱、

貪生怕死的人,因此在關鍵時刻,他選擇拋棄軍隊逃跑。結果被親信出賣,不僅財寶盡失,還性命也沒有保住。

牛輔死後,西涼軍隊瞬間群龍無首,於是牛輔麾下的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人便索性召集董卓殘部,

殺向長安,這一號召很快就得到了董卓舊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的響應,最終西涼軍兵臨長安時,已有十萬多人。

長安城破,漢獻帝繼續被挾持,而李傕當上了車騎將軍,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則被封為了驃騎將軍率軍駐紮在弘農。

董卓死後,他的西涼軍團就這樣被一分為四,落在了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的頭上。

眼看四人勢力逐漸強大,同在西涼的割據勢力馬騰、韓遂也想分一杯羹,於是暗中勾結朝中的大臣,準備裡應外合除去李傕等人,

結果陰謀敗露,憤怒的四人中,樊稠首當其衝,去攻打馬騰、韓遂兩人,將他們擊潰。

馬騰、韓遂見自己已經落敗,於是請求樊稠饒過他們,並想樊稠打起了感情牌,不巧的是李傕的侄子在樊稠手下效力,

他將樊稠與馬騰、韓遂的事情告知給了李傕,李傕因此認為樊稠勾結馬騰、韓遂勢力,便設計除去了樊稠。

樊稠的死,讓正在長安城中的郭汜感到不安,因為樊稠和他實力相當,結果卻被李傕設計處死,所以郭汜便錯誤地認為李傕在排除異己,

想要獨攬朝政大權,於是兩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最終矛盾激化,雙方在長安城打了起來。

雙方彼此爭鬥中,李傕手下的部將楊奉卻突然叛變,使得李傕的實力大減,正好張濟趕來當了回和事佬,這才讓李傕和郭汜講和。

與此同時,叛變的楊奉已經帶著漢獻帝逃往洛陽,後來輾轉反側各地,漢獻帝落到了曹操的手中。

失去了漢獻帝這塊護身符,加上西涼軍團內鬥的損耗,他們很快就成為了眾矢之的,李傕部隊被討伐軍擊潰,李傕也因此被殺,而郭汜則是被部下所殺,結局悲慘。

駐紮在弘農的張濟率領部隊逃竄,結果在戰爭中意外身死,他死後,其侄子張繡統領了張濟部隊。

為保住性命,張繡先是投靠了劉表,最後又歸順了曹操,就這樣,西涼軍團的最後一支軍隊,張濟舊部,被曹操收編。

相關焦點

  • 董卓死後,西涼軍眾將畏懼猛虎呂布,對付他只能用一些特殊的辦法
    ,在那時,他所效力的董卓來自西涼,所以,西涼軍一直是三國勢力之外的,一股重要力量。即使董卓和他的黨羽敗亡後,馬騰佔據西涼,一直是曹操重點防禦的對象,而馬騰之子馬超,更是呂布之後,數一數二的虎將。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西涼軍都是「其他」勢力的重要代表,特別是董卓死後,馬騰崛起之前,西涼軍由李傕郭汜等人掌控,他們佔據東漢朝廷數年,影響力不可謂不大。就連呂布都被他們打得四處逃竄,其實力可見一斑,而這一切變故,正是從呂布誅殺董卓開始的。
  • 三國:董卓死後,王允為什麼拒絕西涼軍投降?他在害怕什麼?
    在剛剛誅殺董卓時,他們實際上能管轄的也只有長安一城而已,董卓雖死,可他手下的驕兵悍將還在,其親信部下李傕、郭汜等統帥的十餘萬西涼鐵騎早前奉董卓之令,在陳留、潁川一帶打劫,這十餘萬鐵騎在當時,沒有人敢說能輕易擊敗並降服,包括勇猛無敵的呂布在內。
  • 董卓和馬騰都是出身西涼的軍閥,那麼誰才是西涼的老大呢?
    但是,正當官軍準備進一步聚殲叛軍時,河北又叛亂了,朝廷考慮叛軍已是烏合之眾,涼州地方軍應該能消滅叛軍,於是便把皇甫嵩、董卓、孫堅等人全部調走,將圍殲叛軍的任務,交給了西涼地方軍負責。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還不是軍閥的馬騰響應朝廷號召,參加了涼州地方軍。並且馬騰還通過努力,成為了涼州刺史耿鄙的司馬,擠入了上流官場圈子。為他後來割據一方打下了基礎。
  •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涼州的歷史造就了西涼軍的悍勇
    東漢末年,有一支悍勇之師名揚四海,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天下的格局,那就是西涼軍。
  • 面對董卓的囂張跋扈,看曹操如何以獻刀為名刺殺董卓
    不過人們對於曹操的印象是奸詐、狡猾,總之都是不太好的印象,當然只是由於歷來史學家都是這樣評論曹操的,但是曹操也是有積極的一面,比如他曾經是刺殺過董卓的,雖然後來失敗了,好在他隨機應變,在董卓差點察覺的時候改為獻刀,今天我們就講一下孟德獻刀。不過要想說曹操獻刀,我們得先清楚董卓是如何到洛陽的。
  • 歷史上真實的董卓:西涼鐵騎的領袖、震動天下的他真一無是處嗎?
    一起看看董卓的生平事跡:《三國志》從他的少年時代記起:「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少年時期的董卓有一顆俠義之心,四處遊歷,結交各部族的首領豪強,這體現了他在人際交往的才華出眾,《後漢書》說他:「性粗猛有謀。」雖然性格粗魯,但作為一個西北大漢,這無可厚非,他粗猛,但「有謀」,粗中有細。看似粗直,實際上心思縝密,有自己的想法,這在西涼地界實在算是難能可貴了。
  • 王允除掉董卓後,為何沒能興復漢室,反而迅速敗亡呢?
    但是,因為西涼軍的強大,王允等人必須從大局考慮,先瓦解了西涼軍繼續謀反的念頭,進而恢復東漢朝廷的運轉。不過,王允還是改變了主意,也即他不願意赦免董卓的部下。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賈詡出面阻止了他們,勸說他們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卓被殺。於是李傕等散發「王允欲洗蕩此方之人」的流言,聯絡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及至長安城下,已聚合十餘萬之眾。對此,在筆者看來,賈詡之所以為李傕、郭汜等人出謀劃策,慫恿他們攻打長安,反殺王允,顯然還是因為王允不肯寬恕西涼軍,更沒有重用賈詡等人。
  • 文史宴:董卓其實是漢室忠臣,阻止了袁紹謀朝篡位
    董卓是關西涼州勢力的代表,統帥的涼州兵團戰鬥力極其彪悍,非洛陽禁軍和關東新募的兵可比,董卓又玩陰謀,讓部分士兵每天夜裡偷偷出城,白天又像新到的軍隊一樣開進城來,讓洛陽的百官以為西涼軍源源不斷到來,一下子就被震住了。接下來他就通過一套令人眼花繚亂的組合拳把洛陽城的實力派何進舊部、丁原、二袁全部收拾了。
  • 他穿越成劉辯,可董卓已經入洛陽,他皇位即將被廢!三國歷史小說
    小說中的男主穿越成了劉辯,此時董魔王董卓已經入洛陽,他的皇位即將被廢,要不了多久就要被一杯毒酒鴆殺。還好得了一個系統,第一步就是除董卓,保住皇位。1:《三國有君子》——作者:臊眉耷目簡介:回到漢末,成了徐州刺史陶謙的長子,陶商。我爹是討董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我爹。我爹的手下一不小心殺了曹操的爹,曹操想弄死我和我爹。
  • 破呂布,敗袁紹,統一北方,青州兵為什麼只聽曹操一人號令?
    其中山頭最大的是袁紹、袁術兄弟,以及董卓的西涼軍團等。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形勢圖 十幾年後,他們都被曹操逐一討平(董卓死後李傕繼承其精銳部隊並擊敗呂布,不過他們最後都栽在了曹操手裡),而曹操依靠的軍事力量,主要來源於一支黃巾軍:青州黃巾。「追黃巾至濟北。
  • 王允為什麼拒絕西涼軍歸降?當時有多少人馬守城?這麼有自信?
    意思是殲滅董卓後,王允覺得再也沒有對手了,非常自傲。群臣集會時正襟危坐、面容嚴肅,御下甚嚴,群臣對他不再像以前那麼信服。董卓死後,他的軍隊主要由五個中郎將掌握。這五人分別是牛輔、董越、段煨、胡軫、徐榮。其中段煨、胡軫、徐榮三人表示歸順王允,聽從漢獻帝指揮。董卓的女婿牛輔和董越卻拒絕歸順王允。可是兩人又火併,牛輔將來找自己商量大事的董越殺死,吞併了他的軍隊。
  • "卡牌說「三國殺士兵牌,幫助主公打天下,西涼鐵騎竟然不是最厲害的
    ,「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擊破西涼馬超軍團的還是「虎豹騎」。後來曹操成為了漢末最強大的霸主,在他充滿精兵猛將的軍隊序列中,泰山兵就是其中一支十分重要的王牌力量。如早期曹操起家的重要助手鮑信,曹操「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泰山太守呂虔,以及豪帥臧霸,皆是「泰山兵」統帥。
  • 王允的嘆息:他原本可以成為霍光、郭子儀一樣的人物
    王允策反呂布殺掉董卓之後,之所以沒有能夠拯救東漢王朝,主要是因為他沒有能夠很好地處理好與漢室舊臣、西涼部隊的關係,同時也未能夠處理好關東所謂「十八路諸侯」的關係,最後導致自己只有得到呂布一人的擁護,而呂布是有勇無謀之人。
  • 呂布死後為什麼曹操不霸佔貂蟬?
    對於歷史人物曹操,人們總是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人說曹操是奸賊,因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有人說他是英雄,因為他謀略高深,在刺殺董卓行動失敗之後回到家鄉,憑藉自己的聲望和人氣重新組建了一支自己的軍隊,並憑藉自己高深的謀略和精湛的兵法一步步壯大,這才有了之後的魏國,也有人說曹操是個膽小鬼,因為他「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
  • 他是蜀漢最猛軍團的末代統帥:死後劉禪都為其傷感
    【導讀】三國時候,有三支非常有戰鬥力的軍團,分別是馬超的西涼軍,劉備的白毦兵,以及蜀國的無當飛軍,這三支勇猛善戰的部隊其事跡散見於史冊
  • 風鳴三國|曹操最大剋星究竟是誰?謀略不亞諸葛亮,郭嘉在世非他對手!
    曹魏帝國的大剋星,為漢朝續命43年,郭嘉在世也不是對手……今天筆者要說的是一個季漢政權的股肱大臣,季漢政權作為東漢和西漢的延續,能夠存活43年,諸葛亮和姜維就是用了他的戰略。筆者覺得,如果說信陵君是戰國晚期大秦帝國的剋星的話,那曹魏一統天下最大的剋星就是他了。有句話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要筆者說啊,郭嘉就是在世,亦不是他的對手。
  • 身為董卓智囊,他的第一謀士李儒的水準有多高?
    李儒,字文優,是董卓的女婿,西涼軍的智囊。西涼軍都是粗獷大漢,像李儒這樣的文人顯得鶴立雞群,那麼,作為《三國演義》中第一個出場的謀士,李儒的水平究竟如何呢?董卓一怒之下拔劍要斬丁原,但丁原背後,呂布來了個王之蔑視,李儒見狀,連忙打圓場。之後呂布在門外躍馬持戟,往來奔跑,董卓不認識呂布,問李儒:這貨是誰?李儒告訴他:「這貨是丁原義子,呂布呂奉先,別號楚雲飛,咱們惹不起,先溜為敬。」有人說這件事和軍事謀略無關。
  • 鬱郁病終的西涼軍神馬孟起(歷史系列第294講)
    他統率西涼精兵,曾經殺得曹操落荒而逃,由此留下了「割須棄袍」的歷史典故。在投靠劉備並助其拿下成都過後,馬超封侯晉爵,位列平西將軍、前都亭侯,西涼統領等職務。就位階來說,他不在關羽張飛等元老之下。然而,驍勇善戰的馬超,卻從此再沒有過在戰場上叱詫風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