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日本「人類電視劇」如何給予普通職場人慰藉。

2020-10-05 小喬的私島嶼

近幾年的日劇,常被我們加上「治癒」的標籤,大多數編劇開始將視角瞄準性格上有弱點,工作壓力巨大的普通社會人,通過展示他們的困境,帶給觀眾情感上的共鳴。


凪的新生活 》裡決定改變討好型人格的大島凪,辭職分手租了鄉下公寓,給自己放了個長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裡,深海晶在職場被老闆和同事壓榨,感情裡忍受男友前任的存在,終於開始反抗,觀眾在看這些劇時,不禁感嘆「這不就是現實中的我嗎?」


日本編劇野木亞紀子將自己所寫的普通人故事,稱為「人類電視劇」,它關心平凡職場人的瑣碎生活,把人們脆弱的一面展示開來。使我們與生活中的困境鬥爭時,能藉助和主角的相似之處,得到些許勇氣與慰藉。


釋放內心的野獸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的深海晶,是一家IT公司的銷售助理,除了應付暴躁社長不停安排職責外的任務,還要處理其他同事工作失誤造成的後果。在電車上查資料,在地鐵站修改方案,經常加班到12點,回家還要回復老闆不停發來的信息。

疲憊不堪的深海晶多次向老闆提出修改工作內容,卻一次次被強勢否定,繼續做著超出負荷的工作。

這是都市職人的普遍現狀,24小時繃緊了弦,手機隨時待命,被過分剝削卻敢怒不敢言,生活的樂趣被工作擠壓到消失。


很多人和深海晶一樣不滿足於現狀又無可奈何,理想是像野獸一樣自由生活,現實卻是苦逼社畜的隱忍卑微。



深海晶在職場上勉強自己,感情上也不夠強勢。男友花井京谷和她戀愛四年,依舊容忍不太會應付人際關係的前女友朱裡住在家裡。原因是兩人戀愛時,京谷告訴朱裡,辭職後可以先住在自己家,再慢慢找合適的工作。但朱裡辭職後沉迷遊戲,拒絕社交,一下子就宅了四年。兩個老好人,一直無法結婚。


工作和感情的雙重困境,讓深海晶開始反思自己。表面看起來工作能力強,善解人意,永遠笑臉迎人,其實只有她知道自己止步不前,內心的困獸在咆哮。

這部看似沒有衝突的都市職場劇,戳中了普通人在生活中的疲憊無力感。難道責任心強就得把鹹魚同事工作也一併負責了嗎?為了生活就要把自我無限壓縮嗎?


忍無可忍的深海晶在公司爆發了,老闆卻丟下一句:這裡是我的公司,少你一個公司也能轉。


這時她才想清楚,為了生活,我們可以忍耐一切,但不代表我們忍耐的那些就是正確的。為了不喪失自我,她終於鼓起勇氣辭職,打算好好思考接下來要做什麼工作。


編劇野木亞紀子將劇本主角定義為「不敢說真實想法、不經意就察言觀色、身心俱疲仍然在努力著的職場社會人」。


這些人或許是我們自己,或許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平凡,但渴望被認可,想要閃閃發光。

深海晶在反抗後,人生只是發生了改變,但還要繼續。我們從這些熟悉的經歷裡,似乎也能找到一點釋放心中困獸的勇氣。

每個人都有脆弱的一面


日劇很擅長拮取我們日常的生活片段,展示普通人脆弱的一面,讓我們可以看見,自己是有許多同類的。



2019年豆瓣日劇評分最高的《凪的新生活 》,一度引起觀眾強烈共鳴。劇裡的大島凪,和深海晶性格相似,她原本是一名普通職員,善於察言觀色,在意別人的眼光。同事發動態第一時間點讚;明明帶了便當,為了顯得合群和大家一起吃午飯,努力扮演一個性格溫柔,善解人意的女孩。


感情上大島凪也努力迎合另一半。同公司的男友我聞慎二要求保密戀情,她便假裝兩人不熟,男友說喜歡她順滑的長髮,她便每天早起兩小時把自來卷頭髮拉直。表面工作愛情都擁有的大島凪,其實每天過著戰戰兢兢,壓抑的生活。

日語裡有個流行詞叫作KY,來自「空気が読めない」這句話的音譯,意思為不會讀取氣氛,是指那些不會察言觀色的人。


但是過於察言觀色,便會迷失自我,變得脆弱不堪。

大島凪的現狀,代表了大部分成年人的常態。想要融入所在的環境,就得或多或少隱藏自己,不敢表達真實想法。

一次偶然,大島凪聽見我聞慎二和同事稱自己只是在床上合拍的人,悲傷過度的她昏了過去。大島凪沒想到自己營造出的和諧氛圍,卻像深不見底的海水,讓她無法呼吸。看似和周圍的人相處愉快,當她暈倒住院時,卻沒有一個人來看她。


翻著通訊錄的大島,脆弱的不堪一擊,很像深夜裡捧著手機無人傾訴的我們。


大島凪出院後辭職,和男友分手,頂著一頭捲髮搬到了鄉下。在破舊又空無一物的房間裡,她終於可以順暢呼吸,將自己懦弱的一麵攤開來。


當我聞慎二用打壓的口吻想要挽回大島凪時,她不再掩飾,向男友坦誠自己真實的樣子。她24小時不停刷新社交動態,在乎同事們是不是背著她聚會,她把婚姻當做解脫的出口,但是這樣的自己,她已經不需要了。



男友我聞慎二其實和她很像。表面幸福的家庭私下裡分崩離析,父親在外面有情人,哥哥早已失蹤,媽媽的興趣是整容,擅長在外人面前表演幸福的我聞慎二,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活躍氣氛,而沒有得到親情慰藉的我聞慎二,便一味在大島凪身上索取。


我聞慎二其實是真心愛著大島凪的,和好被拒絕的他,會在每次回家路上沒出息的大哭,去常去的酒吧傾訴。他和大島凪一樣,都是在家庭中受過傷害,內心有軟弱的一面,偶爾口是心非的普通人。



2017年的高分日劇《四重奏》裡有句臺詞:哭著吃飯的人,能夠堅強的活下去。這就是真實的人生,一邊處理著內心破碎的情緒,一邊繼續生活。《四重奏》裡的主角們,同樣帶著破碎的過去。丈夫突然失蹤的卷真紀,中過彩票卻忘記領獎、不懂得經營感情的家森,小時候被父親炒作成「有特異功能的少女」,被揭穿後離家出走的小雀,還有出生在音樂世家,自己卻是普通上班族的別府。四個有著音樂夢想的人,靠著組樂隊治癒自己破碎的心。

「人類電視劇」不像職場劇和懸疑劇一樣衝突滿滿,但卻能戳中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這些貼近真實生活的角色,都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看見他們失敗的一面,我們才知道脆弱無需掩飾,能夠普通的活著,也是一種勇氣。


人生暫時停滯也沒關係


雖然日劇告訴我們,脆弱、失敗、迷茫都是人生正常的一部分。但當短暫逃離後,我們依舊要往前走。



《我的事說來話長》裡的三十一歲的岸邊滿,因為找不到想做的事,在家待了六年。

他大學時喜歡咖啡,便打工掙錢開了一家咖啡館,但因為自己對於咖啡品質過高的追求,導致咖啡店不夠接地氣,沒多久就關門了。

創業失敗後,一直處於無業狀態的岸邊滿,再也沒有找到和開咖啡館一樣有熱情的事,時間越久,他就越堅持一定要找到喜歡的事再工作。

這也是現代年輕人的困境,是先去工作,還是先找到熱愛的事再行動?停滯太久的岸邊滿,自己都已經搞不清楚自己的想法。看到他的糾結,許多人會想到自己。對工作不滿意,但又不知道真正熱愛的是什麼。一次聊天中,岸邊滿短暫交往的女友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因為沒有想做的事就什麼都不做,這樣是不好的。不如從自己不討厭的事開始做起,執著於把興趣發展為工作,這種想法不完全是壞的,但是因此而停滯不前的話,就會減少和喜歡的事相遇的機會,反而是個惡循環。」


是啊,正因為想要遇到熱愛的事,才要積極的先行動起來,停滯不前,就如同把自己禁錮了起來,會錯過和熱愛相遇的機會。


這句話提醒了阿滿。有天他走在路上,認真觀察每一個擦身而過在工作的人。搬家公司的工人,飯館老闆,店裡夥計,他們都在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他決定不再堅持一定要找到喜歡的事再工作,而是先邁出一步,去試試別人推薦的議員秘書崗位。



面試那天,阿滿穿上西裝走出門,剛好碰見馬拉松比賽,走在橋上,遠處給馬拉松加油的家人和朋友鄰裡,突然組起樂隊,對著他大聲喊:加油啊,挺起胸膛,不要放棄!阿滿忍著眼淚大步往前走。


日劇並不會給我們呈現一個阿滿找到熱愛的事,實現夢想的完美結局,他之後的工作是否順利,我們不得而知。這部劇只是告訴了我們,人生偶爾停滯也沒關係,迷茫過後,繼續行動就好,只有如此,才會擁有和喜歡的事相遇的機會。

我們不會因為看了幾部貼近生活的「人類電視劇」,就解決生活裡的困境,但看到這些普通人在失敗、脆弱、停滯後,依舊在往前走,自己便也能得到些許安慰,找到一點勇氣。


悠長假期》裡有段話:當你做什麼都不順,做什麼都不行的時候,就當老天爺給你放了個長假,不必奔跑,不必焦慮,也不用勉強努力,順其自然。


釋放過後,我們還是要好好生活,跟自己的脆弱與失敗和解,再繼續向前。就如陳丹青老師所說:路不要緊,保持走要緊。

相關焦點

  • 《平凡的榮耀》:職場「菜鳥」如何反擊困境 翻盤逆襲?
    在劇中,初入職場的「小白」孫弈秋「懦弱」得讓人心疼。起初,孫弈秋在面對職場種種不如意時,總是抱著認命的心態——慫就慫,能來到辦公室做個白領,已經很慶幸了。對剛入職場的孫弈秋來說,想要超越985、211的高材生簡直是「天方夜譚」。
  • 「日本特定技能」沒有永住資格的人,如何在日本申請貸款買房
    前言在之前的文章中,小豚談到了很多關於「特定技能」制度與在日本工作的相關話題。本文將從在日生活的角度出發,談談打算在日本定居的「技能實習」與「特定技能」工作者,如何在沒有永住權的情況下,在日本申請貸款買房。
  • 《半澤直樹》:非常規職場劇的價值表達與情感慰藉
    原標題:非常規職場劇的價值表達與情感慰藉因別具一格的表演方式、跌宕起伏的敘事情節、澎湃激情的理想主義話語,《半澤直樹2》獲得熱捧,直追前季。該系列劇除了帶來視聽快感,還如火焰、似明燈般照亮黑夜,指引未來,給處於現實困頓境遇中的人們,帶來一定的精神提振與情感慰藉。非常規職場劇:歌舞伎表演方式驚豔融入從類型上看,《半澤直樹》系列是典型的金融類職場劇。
  • 「真熱情」還是「假冷漠」?微笑口罩下還原日本人的真面目
    在身邊一些接觸過日本人的朋友中,對於日本人「愛笑」這件事上總是存在不同的觀點,有的朋友會說「你看,日本遇上開心的事會笑、遇到悲傷的事含著淚也會對你笑,怎麼能說日本人不愛笑呢?」「但你不覺得日本人笑起來很假嗎?」就拿這次疫情來說,大家已經戴了半年左右的口罩了。
  • 漲姿勢|「茶泡飯」的前世今生
    平安時代的日本貴族們,習慣將炊飯或者蒸飯加上熱水吃,那時「開水泡飯」是一種既得的親胃食物。到了夏天,就換成涼水,做成「水飯」。「枕草子」和「源氏物語」也言及湯漬。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在京都沒有食慾的悶熱季節裡,是撫慰貴族們胃的恩物。
  • 日本人評選出的「今年之顏」都是誰?
    不過很多人對她最大的印象就是「漂亮」,和日本時尚雜誌VoCE合作了很多次,同時也是日本明星化妝師河北裕介最喜歡的模特之一,是最近最火的美少女。 反正就衝這個顏,不上榜都很奇怪吧。  雖然今年也才18歲而已,但在日本的人氣最近實在太高,從剛開始出道時就以13歲但充滿表現力的造型徵服了日本大眾,去年開始參演了許多人氣電視劇,今年還開始了自己的廣播,被稱為最有潛力的「多棲女王」。
  • 【雅虎日本網友評論精選系列】日本人如何看待新海誠導演的「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上映前的日本歷代票房排行榜雖然按照目前趨勢推測,「天氣之子」很難在票房收入方面超越「你的名字。」,但是考慮到前作的人氣,相信該作品在國內仍會掀起熱潮。反正我是在「人總是不可能一直滿分的,即使是不那麼讓人滿意的作品,也絕不會將其與前作進行比較而給予差評。」的心理前提下,將門檻下調後觀賞這部影片的。即便如此還是稍微感覺有點無聊。我覺得雖然我在這裡說影片沒什麼意思,但是因為之前的作品實在是非常出色,所以恐怕大家還是會去看吧。塾長:やばい。這離中國公映也沒幾天了,發行方會不會來公關我啊。
  • 「福利」日本視覺系樂隊 現在如何?
    日本文化的流行,不僅僅是偶像劇牽扯著少男少女的心,更重要的是一個新興的事物,讓自認為潮流的、另類的新新人類尤為喜歡,這就是日本搖滾樂壇的一種派別。視覺系搖滾,Visual Rock是受歐美華麗搖滾(Glam Rock)和新浪漫的影響80年代末在日本創立的,以華麗誇張的化妝造型著稱。
  • 職場歷程「神看見了」:在磨練中創富的雅各
    《聖經》非常清楚地描寫了雅各人生環節中的每一個關鍵時刻,至終他率領兒女子孫七十人下埃及與兒子約瑟相見,從此在埃及「生養眾多」;430年後按照預言在歷史中的指引,摩西帶領著以色列兩、三百萬後裔出埃及。至此,上帝賜給亞伯拉罕「後裔要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的應許不再是神話,而是終成實踐,這是何等奇妙的人類歷史發展過程,然而銜接這個應許的雅各卻是基因人物。
  • 淺析日語助數詞「回」和「度」的區別
    きろばより日本幾大主流辭典對「回」和「度」的解釋如下:回 :度數順序を數えるのに」的用法說明——「回數の多い時には、あまり用いない」,次數比較多的時候,一般不用「度」,但「お百度」這種習慣用法除外。比如說日語中經常出現廣播、電視劇、節目等「第~回」「全~回」的說法,這裡用「度」替換就不太合適,因為這裡的次數一般都是事先確定好,並根據節目表有規律地進行的。另外日語中也有「第0回」「第1.5回」等表達,這種特殊次數的表達同樣不能用「度」來替換。
  • 【日劇】室剛主演小說實寫電視劇「I TURN」,飾演被迫捲入黑道糾紛的普通工薪族!
    「大戀愛」裡的深情表現成功顛覆印象的室剛,下一季將迎來主演電視劇「I TURN(Iターン)」化身全日本最不幸工薪族。然而總公司卻告訴他「沒辦法提升業績的話,只能面臨關閉,也就是解僱!」讓他非常頭疼。這時公司接到了製作新宣傳單張的委託電話,惡夢也就此展開。狛江負責的這個宣傳單張,因為出現了嚴重失誤,而讓社長・龍崎怒髮衝冠,這時他才知道原來這是隸屬黑道「龍崎組」的公司,狛江心想這次肯定完蛋了。殊不知,另一個幫派「巖切組」的頭目・巖切在這時候上門找碴。
  • 日本人最引以為傲的「原宿文化」
    自我學會在社區衝浪,各類平臺「小破站」「小破書」「公主號」都有不少人推薦這類原宿風服飾,出專題,開板塊。▽被博主們推薦的爆款商品,卻著實狹隘了不少人對原宿文化的理解。例如,在某手和某音上火起來的全員惡人裝束,雖然集齊了原宿風常用元素「格子、大紅大紫、小挎包、厚底鞋」。但,根本沒資格算是原宿風。
  • 二十年前「如何掉眼淚」,二十年後「如何忍眼淚」
    二十年前,Sammi鄭秀文的《如何掉眼淚》如今已成為經典傳唱歌曲,二十年後,在歌名上僅一個字不同的全新廣東歌《如何忍眼淚》今日正式上架。二十年前的《如何掉眼淚》是當時的四臺冠軍歌,由黃偉文 x 陳輝陽負責詞曲創作,二十年後的《如何忍眼淚》的填詞人還是黃偉文,作曲方面則是新單位的加入。
  • 日本人為什麼開始回頭研究「空氣」?
    書店裡《「空氣」的研究》及相關的書堆積成書塔(東京都中野區,劉黎兒攝影)      「空氣」並非指空氣汙染的空氣,而是指氣氛,會議等現場的氣氛或時代的氣氛,也就是一種群組的默契、社會的默契;因為日本人至今是同質性很高的社會,許多重大的事情也靠「空氣」來決定,不理解「空氣」的人,還被譏諷為「KY(『空気読めない』(Kuuki
  • 豆瓣評分9.4:時隔七年回歸,這部職場爽劇說出了廣大社畜的心聲
    延續了第一部「以牙還牙,雙倍奉還」的職場爽劇套路,《復仇篇》講述了半澤被調往東京中央證券任營業企劃部長之後,在職場上遇到的百般刁難。顯然,這部「職場爽劇」代表了當代職場人的某種心理投射,在現實生活中被壓抑的讀者和觀眾們可以從主人公半澤叱吒職場、懲奸除惡的過程中尋找到替代性滿足,宣洩情緒,滿足快感。「以下克上」的逆襲套路《半澤直樹》中,最為經典的臺詞之一:「下屬的功勞被上司佔為己有,上司的過錯卻是下屬的責任」。
  • 日本女生的「透明肌」,如何養成?
    「透明肌」真讓人心動啊Aloha,大家好,愛琢磨的阿歪又來啦。開篇前,阿歪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同樣指代亮白清透,如何理解韓系的「水光肌」和日系的「透明肌」?不知大家如何理解,阿歪認為「水光肌」更突出肌膚的光澤度,「透明肌」看重的是內外兼顧的整體。論造詣,還是「透明肌」技高一籌。
  • 日本人如何用「家計簿」省錢? | 愛範兒
    家計簿(Kakeibo),日語稱為「預算手帳」,是一種可以讓你隨時關注個人收支情況的日記方法。在日本數百萬人眼中,它不僅是一個理財手段,更是一種省錢工具。它由一位日本女記者 Hani Motoko 於 1904 年創立,旨在幫女性管理自己的資金。現在,它仍然是日本家庭廣泛使用的工具。
  • 中國年輕人「都市夢」的現實與虛幻——從電視劇《三十而已》談起
    最終,年輕時曾留學蘇聯、在文革中曾受批鬥的喬廠長請纓上陣,因為他深知時間不等人,中國的機電工廠必須急起直追,才能追趕日本的生產效率。1985年張潔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小說《沉重的翅膀》同樣以工廠為背景,帶出汽車工廠如何在管理體制上變革以步上正軌的故事。
  • 「遅刻魔」?日本人的時間觀念是怎麼樣的?
    日本用語中「遅刻魔」(ちこくま),意思是「遲到狂」,指遲到成性的人。帶有嘲諷、鄙視的意味。日本人出了名的守時,對時間的管控力更是精準得嚇人。在日本社會裡,守時是常識,提早到更是禮貌。甚至不會特別規定遲到的懲罰,因為很少人會沒有正當理由就狂遲到,然而你知道對於日本人來說早到,也是一種「不守時」喔!
  • 職場劇不職業魔咒如何破解?「戒糖」有方,「落地」有道
    而整個故事最大的戲劇衝突點,莫過於吳恪之與孫奕秋師徒二人從互相嫌棄到互相點燃、互相救贖,共同獲得新生與成長的過程,令不少職場人感同身受,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這個層面上說,《平凡的榮耀》對於國產職場劇有著突破性的意義。它是如何做到真實落地,與公眾共情的?如何打破職場劇不職業的魔咒?讓職場劇在創新與突圍上更上一層樓。金牌沙龍邀請著名導演呂行共話職場劇的創作,探討這一類型劇的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