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底,《半條命:愛莉克斯》就要發售了,儘管V社仍然不會數3,遊戲方式也變成了VR,對於粉絲而言,這時隔十多年的等待並不算白費。
臨近遊戲發售前,G胖Gabe Newell接受了IGN的採訪,在採訪中,他不僅談到了《半條命》,稱發布《半條命:愛莉克斯》「就像是送自己的孩子上大學,比我們最初第一次發售遊戲時還要緊張,」因為,「這可以讓我們知道次世代需要哪些進步,如果好的話,未來或許會有新的《半條命》,是不是『三』現在還說不好。」G胖也提到了A牌:「我們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我們犯過錯誤,也創造了Steam;我們做了《Artifact》,結果卻令人十分失望……我們必須通過用戶反饋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正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除此之外,G胖還聊到了自己對未來遊戲業發展的看法。整個採訪內容非常值得一看,這不僅是因為G胖在過去很少直接和媒體面對面,還因為他談到了自己認為的「未來娛樂新方向」——也就是我們慣稱的「腦後插管」,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G胖解釋說,這一划時代的娛樂方式,正是自己在大量研究和準備之後得出的結論,「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這方面,這是不久前在(人)腦(計算)機接口上進行大量研究之後得出的。」他還說,「這是一項非常長期的工作,當別的項目不需要我時,我就會參與到這項研究中。」
有關「腦後插管」這項技術的應用場景,我們已經在很多電影或者科幻小說中見過了,大家最熟知的可能就是電影《黑客帝國》或者威廉·吉布森的小說《神經漫遊者》了。從現在的技術來看,我們已經有了一些成熟的,可以讓人腦和電腦進行信息交換的方式,但它們普遍都並非直接聯繫,信息交換的效率也並不高,如果一旦可以將科幻故事裡的技術變成現實的話,人類打通虛擬和現實之間的障礙就指日可待了。G胖認為這一切並非遙不可及。
「我們比人們意識到的更接近《黑客帝國》……(從具體來說)也並非完全跟《黑客帝國》所描繪的一樣,這只是一部電影,它忽略了其中很多有趣的技術細節,同時對腦後插管之後的人機互動方式以及帶來的不良影響都缺乏交代。但這種幻想,將為遊戲帶來無窮的靈感,也為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
G胖在描繪這項未來的技術時,把它形容的「像給從來沒上過網的人描繪網際網路」一樣,但相比網絡這種單純的,冷冰冰的圖片或文字,直接把信息通過電信號發送給大腦皮層反而會更容易,學習和掌握的門檻也更低,效果也更直觀。
「事實證明,人的大腦在處理不同信息時的效率是不同的,尤其是大腦在接受指令之後,如何調動不同系統協同處理能力。比方說免疫系統參與了人體對溫度的感知,這意味著人一旦感冒,人體就會有多個系統協調運作來應對病毒。現在我們對這方面的了解已經比較系統了,比如運動和視覺的原理,都有一套非常科學的邏輯在裡面——這就是我的意思,對於腦後插管,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包括什麼東西起作用,什麼東西不起作用,什麼東西是可以利用的,需要什麼技巧等等。一旦這些問題得到解決,那麼這項技術就會得到應用。」
至於這種技術會對遊戲產生怎樣的影響?顯然《刀劍神域》已經為我們描繪出了大概,雖然有可能會被濫用,但它帶來的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G胖在這個問題上顯得有些未雨綢繆,他說我認為「任何沒有考慮到這一趨勢的娛樂行業從業者都是非常危險的,在未來,有關這種革命性的新的娛樂形式,必須被考慮到,越早越好。」
至於Valve現在已經進行到了哪一步,G胖並沒有向我們透露太多,以及下一步他打算創作什麼樣的作品。或許我們很快就會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