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尉遲恭徵戰沙場慣用武器是什麼,鐧和鞭嗎?非也,且聽道來

2021-01-17 悔昔道來

秦瓊、尉遲恭皆為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也是唐朝有名的名將。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文學創作作品當中,二人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人物,被世人傳唱千年。秦瓊、尉遲恭被現代大眾所熟知主要途徑還是通過古典文學作品、戲曲、評書,加之現代的影視作品,正是它們的傳承與傳播使得這兩位歷史人物成為家喻戶曉的大英雄,比方說隋唐系列小說有《說 唐全傳》、《隋唐兩朝志話》、《大唐秦王辭話》、《隋唐演義》等;評書有《瓦崗英雄》、《響馬傳》、《興唐傳》等;戲曲有《斬秦瓊》、《秦瓊表功》、《秦瓊搬親》、《尉 遲恭選帥》、《尉遲恭哭馬》等;影視劇有《隋唐英雄》、《隋唐演義》、《唐太宗李世民》等。

隋唐英雄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小說、評書、戲曲中秦瓊、尉遲恭兩人的武藝高超,戰績輝煌。文學作品當中的秦瓊、尉遲恭形象更為人大眾熟知,秦瓊的綽號為「馬踏黃河兩岸、鐧打山東九州六府一百單八縣、威震山東半天、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神拳太保、金鐧大將秦叔寶」,而尉遲恭的綽號為:「黑碳團煙燻太歲,黑面神,皂袍大將、雙鞭尉遲恭」,從他們的綽號可知他們的慣用武器為:一個是雙鐧,一個是單鞭(本為雌雄一對,一個交給了尉遲寶林),但是並不代表他們徵戰沙場常用武器是雙鐧和單鞭。

筆者悔昔寫了許多關於隋唐英雄人物的文章,每每在講到秦瓊、尉遲恭徵戰沙場慣用武器為長兵器時,文章底下總有一大堆不明就裡讀者給予指出,說秦瓊使用的是鐧、不是長槍,尉遲恭用的是單鞭不是槊, 其實不是筆者錯了,而是那些讀者錯了。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小說、評書、戲曲當中,秦瓊、尉遲恭二人在沙場徵戰中所慣用的武器都是長武器,秦瓊為槍,尉遲恭為槊,而不是文學、戲曲作品中所說的短武器鐧和鞭。

筆者曾在一篇名為《秦瓊用鐧作為武器是不可能的事,嶽飛是歷史上用鐧高手,且聽道來》文章說過,在正史當中秦瓊用鐧毫無考證,也就是說秦瓊用鐧不見於正史。另外,據史學家或者冷兵器學界研究認為鐧出現於北宋時期,也就說鐧在北宋前是沒有的,故而秦瓊使用鐧可能性幾乎為零,歷史上秦瓊是槍類武器的高手,新舊唐書等正史寫道:「每敵有驍將 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新舊唐書記載的內容便是最好的佐證,也是很好說明歷史上秦瓊用的武器就是槍。而尉遲恭也有正史記載「太宗持弓矢,敬德執槊,造建德壘下大呼致師。賊眾大驚擾,出兵數千騎,太宗逡巡漸卻,前後射殺數人,敬德所殺亦十數人」。由此可知尉遲恭所使用的武器為槊(槊類 似於紅纓槍、斧頭的攻擊武器,即長杆矛)。

隋唐英雄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正史當中,秦瓊、尉遲恭徵伐沙場的慣用武器是槍和槊。那麼在小說等文學、藝術作品當中呢?其實,他們慣用的也是長武器,兩者都是槍。秦瓊的槍前期為虎頭鏨金槍,後期為金纂提爐槍,而尉遲恭所使用的槍名曰金背駝龍槍。

在古典小說《說唐全傳》「三盜呼雷豹」的故事橋段中,秦瓊與尚師徒有這麼一段對話:「秦瓊對尚師徒說:『要見手段,我們還是下了馬,用短兵器步戰,就要擒你。』尚師徒微笑道:『也罷,就與你步戰。』兩人齊跳下馬,各把槍插在地上,各把馬拴在槍稈上,一齊取出鞭鐧,就步戰起來』」從中我們可以知曉,在兩軍交戰當中,明確可知秦瓊慣用武器是槍,而鐧只不過是輔助武器,比方說步戰當中所用,換言之不常用,或者是在危急關頭使用,他的絕技撒手鐧,便用到鐧了。眾觀隋唐系列小說中,凡是秦瓊騎馬出戰所使 用的武器皆為槍,比方說《說唐全傳》「第三十八回 打銅旗秦瓊破陣 挑世雄羅成立功」一回中這般描述秦瓊出站的情景「叔寶聞言,遂提槍跳上呼雷豹,來到陣前,大叫:『隋兵 讓開路,俺秦瓊來破陣也!』那隋兵萬箭齊發,箭如雨下,叔寶把槍一撥,向箭叢中衝入陣來,卻從旗杆邊殺進。」

隋唐英雄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再言小說中的尉遲恭徵伐戰場交戰的情景,在《說唐全傳》「第四十四回 尉遲恭搶關劫寨 徐茂公訪友尋朋」中先提到尉遲恭帶著「盔甲槍鞭」參軍,而後在徵戰中如此寫道:「這邊尉遲恭前軍到了雁門關,守將王天化出殺迎敵,尉遲恭把槍衝殺過來。王天化舉槍來迎,未及三合,被尉遲恭一槍刺死。」在《說唐全傳》「第五十二回 尉遲恭雙納二女 馬賽 飛獨擒咬金」中如此寫道:「尉遲恭道:『小將願往。『』遂提槍上馬,跑至陣前,看見女將,一張俏臉,黑得有趣,一時不覺動火」「尉遲恭舉槍相迎。兩下交戰,未及五合,黑 氏就走」等等,隋唐系列小說中,尉遲恭每每出戰所使用的武器也都是長槍,而他的鞭與秦瓊的鐧一樣只是他的輔助武器,附屬兵器,不時之需用之。我們都知道趙雲用的槍,而他 的輔助武器便是劍。

綜上所述,秦瓊、尉遲恭,兩人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小說等文學作品當中他們慣用的武器都是長武器,歷史上,秦瓊用的是槍,尉遲恭用的是槊,小說中,秦瓊、尉遲恭兩者都 一樣用的都是槍。而作為他們身份象徵的武器鐧、鞭都不見於史書,僅見於小說等文學藝術作品當中,而且僅僅是輔助武器,並不是慣用、常用武器。(文:悔昔道來)

相關焦點

  • 隋唐十大坑爹武器,秦瓊雙鐧第9,羅成神槍第4,他香爐錘第1!
    單單是英雄們使用的武器就夠被我們吐槽一番了!現在來重溫一下電視劇《隋唐英雄》中那些坑爹的武器吧! ,身高八尺開外,面似淡金,劍眉虎目四字海口,騎得黃驃馬,使得瓦面金裝鐧,人稱神拳太保,鐧打山東六府馬踏黃河兩岸。
  • 尉遲恭和秦叔寶,究竟誰的武功更高?答案令很多人意外
    尉遲恭是隋末唐初的一員猛將,以武勇著稱,但他最初效力於劉武周麾下,曾與唐朝為敵,多次將唐軍擊敗,歸唐以後,北邙山力救李世民,大敗單雄信;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元吉、大破突厥,一生戎馬倥傯,徵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
  • 中國歷代兵器甲冑:最強的破甲武器,重甲剋星—錘、鞭、鐧
    到了唐宋,出現了像明光鎧、步人甲那樣的重型盔甲,具狀騎兵、重步兵在戰場上橫著走,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重騎兵和重步兵,比如玄甲軍、鐵鷂子、鐵浮屠等,普通兵器對他們殺傷有限,這種情況下,破甲就成了剛需,為了對付重甲敵人,打擊類冷兵器,以鞭、鐧、錘、狼牙棒等為代表,迎來了黃金時代,成為重甲剋星。
  • 兩大門神,尉遲恭與秦瓊誰更厲害?歷史上倆人幹過一架高下立判
    尉遲恭與秦瓊都是隋唐時期的名將,倆人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為當年的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兩個人都以勇猛著稱,而且使用的兵器也比較類似,並且兩個人同時當了門神,各個方面都很相像。那麼問題來了,誰是大唐第一門神的話題也就躍然紙上,百姓紛紛表示吃瓜,有的為秦瓊打Call,有的為尉遲敬德加油,一時間那是眾說紛紜。
  • 中國特有的騎兵破甲武器:追溯鞭與鐧的來歷
    如「鞭」,其本意指的是皮質的鞭子,《左傳·宣公十五年》中有:「雖鞭之長,不及馬腹。」之語。而「鐧」則是在當時車軸上的鐵條,以減少軸與轂之間的摩擦。《吳子·治兵》中:「膏鐧有餘,則車輕人」之語。可見在當時以上兩種名稱並非專指武器。就兩種兵器而言,我們現在所謂的「鞭」其實算作硬鞭,與之相對的也有皮質馬鞭衍生而來的長鞭,但本文不作討論。
  • 秦瓊絕活撒手鐧
    小說《西遊記》裡記載了秦瓊變成門神的故事:一老龍死後陰魂不散,鬧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徵就派了秦瓊、尉遲恭這兩員大將,守在宮門保駕,果然奏效。唐太宗命畫家吳道子畫了兩人之像貼在宮門口,照樣管用。於是,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與尉遲恭便成了門神。
  • 『冷兵器』如流星般划過的中國古代實戰兵器,鞭與鐧
    鐵鞭的來歷,筆者認為最早發源於鞭笞刑具中的「笞」 而非「鞭」,所謂笞,便是竹條或者荊條。現代我們看到的流傳下來的鐵鞭形如竹節, 便是因此而來。 筆者認為鐵鞭的形制就是參考了當時用作刑具或者馬具的竹鞭而得名,鐵鞭早期其實多作為威懾之物,後期才逐漸用於戰陣。到北宋,關於鞭的記載多了起來, 並在《武經總要》中留下了相關記錄,且繪有圖像。
  • 【原創欣賞】《興唐後傳》之九《鐧打左車輪》(第五回:怒使撒手鐧)
    (90)狼主又問到道:「左帥,如若嶺南唐軍和嶺北唐軍兩面夾攻,該如何是好?」左車輪樂啦:「哈哈!有我左車輪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要戰死疆場,狼主要講和我就管不了啦!」說著就寫下戰書,命藍旗官送到唐營。
  • 為什麼大唐的尉遲恭和秦叔寶能被封為門神?他們誰更厲害?
    小時候,不知道你是否會跟小編有同樣的疑問:門神是真實存在的嗎?那麼,你知道尉遲恭與秦叔寶為什麼會被封為門神嗎?他們之間誰更厲害呢?現在很多人在過年的時候都會貼門神,而在這之中最為人熟知的流傳最廣的還屬秦叔寶和尉遲恭,他們都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唐初著名大將,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曾追隨唐高祖李淵父子為大唐王朝穩固南北徵戰,立下汗馬功勞。
  • 原創欣賞:《興唐後傳》之九《鐧打左車輪》
    (4)秦瓊聞報急忙把尉遲恭叫來,說:「敬德賢弟,這南面火起,也不知道是我國二路援軍到了,還是北國內亂,你我趕緊到東門和西門去,分頭傳下命令,嚴加防範。」(33)程咬金和秦瓊回到金殿,見了秦王李世民。程咬金說出羅通不大滿意這門親事,為了唐軍能過黃花嶺,迫於無奈才答應下來,今天成親看來很勉強。秦瓊聽了趕緊讓他再回去瞧瞧。
  • 隋唐演義十大神兵:李元霸擂鼓甕金錘僅排第三,秦瓊雙鐧並非第一
    西府趙王李元霸年齡也才十五六歲,可是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他這對金錘也算是他的獨門武器,無人能擋。在《說唐》中,唯有裴元慶能夠接他三錘,其餘的高手,即便是宇文成都也接不了他的一錘,而秦瓊的虎頭槍稍微一試就直接被震飛,他最強一戰是一人將十八路反王一百二十萬大軍打的只剩下六十五萬,如同拍蒼蠅。李元霸殺氣太強,接連手撕伍天錫和宇文成都,註定是要被天滅。最終他遭遇雷電,被雷劈死,也是命中注定。
  • 且聽分析道來
    隋唐英雄系列歷史演義小說塑造了一大批女將,相貌出眾,智慧超群,熟讀兵法,武藝非凡,不愛紅裝愛戎裝,英姿颯爽如男兒般徵戰於沙場,建功立業,為人所傳唱。本文筆者悔昔來談談上述筆者所言及的女將們在戰場之上所使用的武器各是什麼?且聽筆者悔昔一一道來:
  • 鐵鞭能當百萬兵——中國的鞭
    鞭是中國古代常見的短柄鈍擊武器,多為銅鐵所制,其裝具和外觀與刀劍大體相仿,但鞭身(即鞭的打擊部位)是一根細長的棍棒,而非和刀劍一樣的利刃。
  • 什麼是殺手鐧—冷兵器四稜鐧
    鐧,(鐵)鞭類,長而無刃,有四稜,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鐧多雙鐧合用,屬於短兵器,對馬戰上有利。鐧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