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不肖生寫小說曾得罪官場

2021-02-19 平江鄉友網

手剪一紙鶴,鶴便撲騰翅膀飛起來;手伸向窗外,便可從空中取到美酒佳餚……這是一個奇幻的江湖。崑崙派、崆峒派劍光鬥法、隱形遁跡、空中飛行、口吐飛劍、掌心發雷……這是一個風雲湧動的江湖。

向愷然先生在上海專事寫作,攝於上海(1926年)。向愷然先生1916年至1926在滬專事寫作。《江湖奇俠傳》署名「平江不肖生」廣泛流傳,名聲大振。其武俠小說,被譽為「民國武俠小說的開山祖」

  平江不肖生的武林江湖,底色是一個成年人的童話。但晚年在跟長孫向猶興提起小說時心生感嘆:自己創作小說,志在提倡尚武精神,強國強民,對亡命客的革命道德墮落予以諷刺攻擊。然而得罪人多,稱讚人少,到頭來落得兩袖清風,困居上海靠賣文為生,報紙當床,困難至極。「我的經歷坎坷,旁人觀之可謂之不肖。這就是我平江不肖生。」
同盟會在日本東京的部分會員合影(1907年)後排中為向愷然。
向愷然和孫兒孫女合影。攝於南京(1948年)

  「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簞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這是近代武林俠士的理想境界。而自幼習武的向愷然,偏偏將自己的志與氣都立於國家、社會的興廢上。

  「一天下午,祖父說起他參加革命的事:在長沙高等實業學堂讀書時,他就因鬧公葬陳天華的風潮而被學校開除,後來加入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1911年4月27日為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又參加黃興率領革命黨先鋒隊百多人在廣州舉行的起義。從下午激戰到深夜,因寡不敵眾傷亡慘重。我祖父也身受重傷但未致命才免遭一劫。他說:『要不然我也會壯烈犧牲,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得增加到七十三烈士了。』」

  這一驚心動魄的經歷在向愷然看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1914年「平江不肖生」奮筆撰寫《留東外史》,將那些拿國家的錢在外尋歡作樂的留學生化名成書。後又寫成《留東新史》,對一些亡命客形形色色的醜聞無情揭露,尖銳抨擊。其中,牽涉一些後來在政、學兩界有頭有臉的人物。知道內幕的人,可按圖索驥,一目了然。

 

寫黑幕小說得罪官場

  起義失敗,向愷然不得不於1912年逃亡日本。

  向愷然此次逃亡,也是他的第二次留學深造。1905年,向愷然因被學校開除,便在父親變賣家產下考入日本弘文學院;1913年,又考入東京中央大學政治經濟系。

  這一次,他深入煙花柳巷,對留學生及亡命客中的花花公子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終於忍無可忍,於1914年以筆名「平江不肖生」奮筆撰寫《留東外史》,將那些拿國家的錢在外尋歡作樂的留學生化名成書。後又寫成《留東新史》,對一些亡命客形形色色的醜聞無情揭露,尖銳抨擊。其中,牽涉一些後來在政、學兩界有頭有臉的人物。知道內幕的人,可按圖索驥,一目了然。

  《留東外史》中有言,倘看此書的人,不以人廢言,則不肖生就有三種請願:一願後來的人莫學書中人,為書中人分過。二願書中人莫再做書中事,為後來人作榜樣。三願若後來的人,竟學了書中人,書中人復做了書中事,就只願再有不肖生者寧犧牲個人道德著《留東外史》,以與惡德宣戰,請君勉之。

  雖辭嚴意善,但《留東外史》系列從此將向愷然人生軌跡悄然轉變——因為書中罵的人太多,致使向愷然回國後難以謀得穩定的職位。在黃興、蔡鍔相繼辭世後,向愷然便脫離政治,客居上海,專以賣文為生。

  《江湖奇俠傳》小說開筆便是長沙小吳門一帶的乞丐,他們如何製作現在有名的美食叫花雞,如何以身上背包袱的多少來分等級行走江湖,大約背九個包袱的,算是資格最老、本領最大的了。也有用包袱的色彩分等級的,如黃包袱、白包袱、黑包袱、藍包袱。也有以補丁多少分高低的。總之,等級高的叫花頭,一呼萬應,決無反抗……

小吳門丐幫如何做叫花雞

  在向愷然的從政之門關閉後,社會為他打開小說之窗,從此,不肖生之名蓋過向愷然。

  「我爺爺最初租住在上海斯文裡,後來搬到新閘路稍大的房子。」向曉光說,「白天家裡人來客往,與滬上名流,幫派頭目,武林高手,各路好漢,無不交往甚密。賓客滿堂,來去隨意,很少一一介紹,只是在暢談中相互拱手,自我介紹,走時也並不打招呼。有時同坐兩三班不同的人,談笑風生,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無所不及。」

  一到晚上,不肖生便將江湖掌故化為小說故事,疾筆至天明。江湖上的傑出人物,南俠杜心五,輕功很好,對面用腳可以打到對方的後頸窩。北俠劉百川,擅長軟功。山東響馬終忠義,精於騎射,他的神彈弓,百發百中。通臂猿猴王黃雲標,南拳黃潤生,都是名噪一時的人物。大刀王五的刀法,見刀不見人。這些人的武技和故事,都被向愷然寫入書中。

  不肖生對江湖了如指掌,文字又虎虎生威大快人意,這點被當時的世界書局老闆沈知方看中,便籤約撰寫《江湖奇俠傳》。小說開筆便是長沙小吳門一帶的乞丐,他們如何製作現在有名的美食叫花雞,如何以身上背包袱的多少來分等級行走江湖,大約背九個包袱的,算是資格最老、本領最大的了。也有用包袱的色彩分等級的,如黃包袱、白包袱、黑包袱、藍包袱。也有以補丁多少分高低的。總之,等級高的叫花頭,一呼萬應,決無反抗……傳說中的江湖丐幫躍然紙上。

  隨著情節的鋪開,小說中的人物降龍伏虎、呼風喚雨、燒鼎煉丹……江湖奇幻惹人痴狂。崑崙派、崆峒派不再依附於官府,江湖自此各成派系,傲然獨立。而大刀王五和霍元甲,則以愛國的摯誠深情和民族的凜然正氣,成為一代氣貫長虹、鐵骨錚錚的俠士豪傑的群像。

  儘管文字江湖風起雲湧,但現實的江湖裡,奇術鬥不過困境。向曉光、向猶興說爺爺談到自己在上海的寫作時直言「很辛苦」,向曉光還至今保存著爺爺1926年與新聞報館籤的稿酬合同:千字四元半,這算是不錯的了。

  在當時上海報人鄭逸梅的回憶中,不肖生在寫了數十萬字後,悄然離開上海回湖南,沈知方便請雜誌社編輯趙苕狂代寫。後來不肖生由湘來滬,沈款宴他,想請他再為世界書局寫小說,不肖生故意拍拍身邊錢袋說,「今尚得生活,不再煮字療飢了。」因為沈給他的《江湖奇俠傳》稿酬非常微薄,小說暢銷,作者卻所得無幾。

  向愷然的突然輟筆,當時在上海引發不小的轟動,各大媒體傳言「不肖生去世」。1929年《瓊報》刊登了筆名為戲鳳的文章:已死的不肖生,他的大作江湖奇俠傳,卻還不住地出下去,不知道的人以為是死者遺著,可是內行的,哪一個不知道,是個活人趙苕狂先生頂冒了死人的名字,繼續替他做下去的。「越作下去,越是四金剛騰雲,懸天八支腳了。結束沒有看到,卻多了幾件有頭沒尾的海話,累得老子發起火來,也要學著林豪傑的口吻,罵聲直娘賊的。」

  湖南省國術訓練所裡,向愷然聘請的老師來自全國,如拳擊教官白振東,太極拳吳氏祖師爺吳鑑泉的兒子吳公儀和吳公藻;棍術老師範慶熙,是被譽為湖南的「王拳範棍」的埃山子午棍王;南俠杜心五、北俠劉百川和摔跤大王紀壽卿……

回到現實中的武林世界。

向愷然為何突然輟筆?他到湖南做什麼去了呢?

  原來,1932年「一·二八」日寇侵犯上海,向愷然應何鍵之聘,回到長沙學宮街興辦湖南省國術訓練所。

  向愷然六歲習武,學習巫家拳,在日本留學時又隨拳王王潤生老師學習八拳,八拳只有八下,只進不退,攻中有防,以沉託、哼哈、吞吐、顧盼八字為基本,八動八招,動動有攻,動動有防,打起來千變萬化、兇猛異常,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之勢。後又學習了吳氏太極拳、內家拳、外家拳等。

  在向愷然次子向一學的回憶中,父親興辦國術所,訓練的宗旨是培養有高度愛國心的、懂時事的、能文能武的人才,而不是培養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湖南國術訓練所設有國文、音樂、軍事、武術理論等課。父親從全國重金禮聘各地武術名家來湘任教。又成立了對外開放的兒童班、民眾班、特別班(由各單位、機關、學校、部隊組織),由訓練所派教官教課。

  向愷然聘請的老師來自全國,如拳擊教官白振東,太極拳吳氏祖師爺吳鑑泉師爺的兒子吳公儀和吳公藻;棍術老師範慶熙,是被譽為湖南的「王拳範棍」的埃山子午棍王;南俠杜心五、北俠劉百川都被邀請來指導。

  其中一位教官是從北平請來的摔跤大王紀壽卿(1872-1935),滿人,身高1.85米,重117公斤。一身摔跤的過硬本領,當時武術界沒有出其右者。

  紀壽卿對訓練要求極嚴,每堂課、每對人必須摔得爬不起來。他說:「只有苦練才能摔出功夫。耐力和方法,是在苦練中摔出來的。要培養極高的必勝的信心。你們不在短短的時間內摔出成績,我如何對向秘書交代。向秘書出一百多元一月的薪水給我,要我教你們摔出水平。」

  嚴師出高徒。經過紀壽卿教過的學生,在後來武術比賽中都是名列前茅。但是,好事多磨。由於紀壽卿年紀太高,加上身體太胖,不適應長沙炎熱的天氣,教了一段時間後自己卻病了。「他老人家睡在床上,床前擺一塊大冰磚。電風扇吹過冰磚再吹在他老的身上。熱天不宜吃補藥補品,如燕窩、白木耳、人參之類。我父親只想給他治好病,都想法弄給他吃。這樣適得其反。沒法,只好回北平。臨行,全所師生赴車站送行。紀老躺在臥鋪上拉著我的手說:來北平一定要來看我呵……我很難過。當年秋末,紀老逝世,終年六十三歲。」

  後來,湖南派代表團參加全國和華中運動會或武術比賽,均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績。湖南的武術進入全盛時期,全國排名第一。

  抗戰爆發後,這些畢業的學生都成為抗戰的主力。向愷然與兒子向一學也各自奔赴前線。向一學考入空軍軍官學校,編入十二期當飛行生。臨行前,向愷然說:「現在真到殺敵的時候了,你去空軍,不久我也會到前線去抗擊日本鬼子。現在是立體戰爭,你在天上,我在地面,父子倆打一場抗日的現代化戰爭,勝利後我們再見面慶祝。」

  這一別就是10年餘。淮海戰役後,父子相聚於南京玄武湖,在划船聊天的時候,向愷然做了一家老小回湘的決定。

  晚年的向愷然堅持早晨六點起來打太極,愛與晚輩講述「天人合一」、「氣沉丹田」等基本理論。在與向猶興談到修心靜坐功夫時說:「我修心靜坐時,可聽到家外50米遠妙高峰水井有人提水時,水桶在井下擊水的『嗵』『嗵』聲音。」

晚年擅長言談堅持打太極

1949年8月5日,長沙和平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向愷然成為湖南省文史館館員,一家七口人住在妙高峰南村十號的一個小平房裡,類似現在的小兩室一廳。房子與湖南第一師範學校一牆之隔。現在從妙高峰的牌坊往裡走百來米,右拐上一小坡還能尋得過去南村的痕跡。

  1957年,當時20來歲的向猶興回長沙借住爺爺家。「房屋很簡陋,我當時只能搭個蚊帳睡在客廳。」

  晚年的向愷然依然擅長言談,與晚輩提起寫作時說「很艱苦,只能租房子住」,哪怕小說最暢銷的時候也並不寬裕。在上海租住的房子裡,有兩隻小猴,那是曾經因救人一命,對方託人所送。向愷然取名「將軍」、「博士」,隱喻軍閥、官僚,軍政兩界中的廢物樣品。但在向愷然的調教下,一隻小猴會磨墨,一隻小猴會舔墨;後來,又餵了一條狗,叫它「甲板」(英文Japan的音譯),其情感不言自明。

  向愷然的愛與恨總是擺得明明白白。從革命起義到江湖小說,從少年到暮年。這種不加遮掩讓他一方面增添了朋友的愛戴,一方面也增添了自己的波折。

  但是,坦然才是向愷然所追求的。晚年的向愷然堅持早晨六點起來打太極,愛與晚輩講述「天人合一」、「氣沉丹田」等基本理論。在與向猶興談到修心靜坐功夫時說:「我修心靜坐時,可聽到家外50米遠妙高峰水井有人提水時,水桶在井下擊水的『嗵』『嗵』聲音。這樣表明心就靜下來了。」

  如今,妙高峰小巷兩邊房屋參差老舊,頭頂電線如蛛網密結,走到巷子盡頭,狹長的水井仍在,井邊的青石臺階早已磨光。井中有魚在遊動。

人物簡介

  向愷然(1890-1957),冊名逵,字愷元,筆名平江不肖生。他既是武術家,也是資深革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參與者和愛國者。24歲撰寫《留東外史》,1923年開始連載的《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引起轟動,成為中國現代武俠小說史真正意義上的開山之作。他也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黑幕小說」領袖、「留學生小說」開創者和「現代武俠小說鼻祖」。

 手記

  江湖之外,與世無爭

  平江不肖生一生著有武俠小說十多部,武術理論文章數十篇。其中小說以《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江湖異人傳》、武術理論文章以《太極徑中徑》、《拳術》最為有名。而由《江湖奇俠傳》改編的《火燒紅蓮寺》成為民國第一部彩色電影,當時可說是火到萬人空巷,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電影熱。

  後人總結平江不肖生在武俠小說裡的地位時確定他為「現代武俠小說的鼻祖」,首開武林門戶之爭,江湖成為相對獨立的個體,武俠小說也由此具備了獨立的品格。唯一的缺憾是,小說中的高手從沒有過真正的巔峰對決,後來者金庸在繼承崑崙派、崆峒派的同時便加入了華山論劍。

  沒有巔峰對決,其實是平江不肖生的本性使然。他少時師從不同門派學武,所以一直希望武術沒有門戶之見,沒有南北之爭。那時在國術訓練所裡,嚴厲要求學生不得武力相見,只許器械打擊聲,不準爭吵咒罵聲。如有違犯,定予開除,決不講情。一次為避免南北兩派矛盾衝突,他在比武現場臨時更改規則。可見,在平江不肖生內心裡,他的江湖武林絕不願為分出三六九等爭到血淋淋。

  而對於自己的修佛,他也做過懺悔式的坦言:安徽孫仲霞居士送了我一部《楞嚴直解》,我覺得孫居士直解的文字很美,我看了又看,從此我對佛法的博大精深,稍有認識,但是感覺到我學佛所得的好處,做文章多一些佛學名稱作裝飾品,說話多一些公案作引證,一般朋友多讚嘆我學術有進步。只是我想想覺得慚愧,我佛四十九年說法度生,難道目的只教會人做文章會說話嗎?了生脫死是何等大事,專在知解上做功夫,恐怕是無濟於事的。

  因為內心裡保存著自己的良知尺度,平江不肖生才能對自己到頭來落得兩袖清風,困居上海靠賣文為生的生活雖感嘆卻釋然。「我的經歷坎坷,旁人觀之可謂之不肖。這就是我平江不肖生。」

  瀟湘晨報記者楊湘徽

平江縣寓外鄉友動態信息系統

平江縣寓外鄉友動態信息系統是為更好地宣傳和聯繫鄉友,由平江縣委、縣政府授權,平江縣黨史地方志辦公室(以下簡稱史志辦)開發和管理的平江寓外鄉友信息動態管理軟體,只要你是在外工作的平江人,都可以錄入該信息庫。

其收錄範圍為:

(1)寓外平江籍軍、政、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及專家和技術人員;

(2)正式註冊企業並是企業法人代表的平江鄉友;

(3)國內外各界知名鄉友;

(4)平江在外務工的各界人士。

加入方式為:

(1)登錄「平江鄉友網」(電腦版)(www.hnpjxy.com),加入平江鄉友信息庫;(推 薦 )

(2)聯繫電話0730-6229027、6289027;

(3)QQ群: 140642377;

(4)資料發送至電子郵箱:hnpjxy@163.com。

(以上加入方式,任選一種即可)

相關焦點

  • 記平江著名武俠小說家——平江不肖生
    平江不肖生(1889一1957),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
  • 平江不肖生
    他用他的小說及改編的電影能在全國上下產生如此強烈的效應,能使大江南北萬人空巷,讓武俠藝術形象走進平常百姓家,且經久不衰,勘稱鼻祖。是平江的一張活名片。      向愷然取名平江不肖生是有意思的,平江是祖藉地名,不肖生,"肖"與"孝"諧音,不肖即不孝,有愧對父母之感。成名後,改稱筆名來自巜老子》,"天下皆謂我大,夫維大,故不肖。"意思是天下人都說我了不起,正因為了不起,所以我誰都不像。
  • 《官場現形記》與「四大譴責小說」
    他是一個多產的作家,是晚清譴責小說代表作家,作品以《官場現形記》最為著名。另著有《庚子國變彈詞》、《醒世姻緣彈詞》等。此外,在上海十年間,他辦過報紙,並主編《繡像小說》半月刊。《官場現形記》共五編六十回,署名「南亭亭長著」,它是由三十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連綴起來的、一幅封建社會末期官場的百醜圖長卷。
  • 作家談官場小說:表達主旋律
    王躍文常用湖南方言中的「不懂味」來形容自己,意思是「不識時務」。他說,「對那些太識時務的人,我內心是蔑視的」。「我寫的是主旋律」《國畫》作者王躍文浸淫官場多年,小說中諸多類似的情節總會激起讀者探究其是否「寫實」的興趣。
  • 平江藝人錄|你最喜歡的平江本土藝人是哪個?
    她出生湖南平江,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她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她曾榮獲「21世紀華人音樂獎」 歌手「二等獎」 ,第三屆全國「希望之星」電視大賽「湖南十佳」、「全國十佳」、全國大型音樂展示歌手「金獎」,她是2016唱響慈愛深圳賽區總策劃、總導演、評委,2016深圳華夏銀行春晚執行導演,2017深圳市第四屆老年春晚總策劃、執行導演。
  • 郭嵩燾為什麼在官場混不開?太不把潛規則當回事
    同治十一年(1872),曾國藩在兩江總督衙門裡去世,他的朋友、親家(曾的女兒嫁與郭的兒子)郭嵩燾送上這副情深意切的輓聯。此時郭嵩燾已罷官回到湖南,講學於城南書院。輓聯的看點是郭嵩燾提到自己對曾國藩所建功勳的貢獻:曾國藩奔母喪回鄉守制時,是郭嵩燾遊說曾國藩打消疑慮,墨絰出山出任「團練大臣」;在曾領兵之初他任曾的幕僚,並建議曾國藩創建水師。
  • 「平江不肖生」向愷然與武俠小說
    今天金庸的武俠小說風靡全球,從政府首腦、文人學者到普通百姓,從中國到美利堅,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數不清的金庸迷。這位原籍浙江海寧的查良鏞(金庸為其筆名)是中國當代最有名的「武俠大師」。 但在這位大師出生之前一年,湖南平江的向愷然就已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現代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因此,向愷然可謂中國「現代武俠小說鼻祖」。
  • 官場小說為何崩盤?官場是個大染缸,還是個鬥獸場,官場中的一切,古人早已玩過
    而他本人為湖南漵浦人,當年已42歲,顯然不是同一個人。一打聽才知道,《國風》作者王躍文,其實原名王立山,農民,小學文化,當時從事的是煤炭生意,見王躍文的官場小說暢銷,竟起了打擦邊球的主意,沒想到李鬼碰到了李逵,被當場戳穿。如果不是官場小說有強大的市場,誰會以這樣的方式借東風?有人說:「《國畫》與其說是官場揭秘,不如說是官場百態圖。」
  • 平江驕子——文祥
    來關注魅力平江魅力平江微信號: hnmlpj中國有個平江縣微信號:編輯個人QQ/微信:765677726 文祥(王強新),湖南平江縣人,青年演員,身高1米82,模特出身,因為長著一張酷似發哥(周潤發)的臉,32歲的文祥「南漂」多年早就成了半個明星,走在街上經常被人誤以為是發哥本人。
  • ——平江不肖生!
    平江不肖生,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近代著名武俠小說家,為20年代俠壇首座,領導南方武俠潮流。
  • 「鳥巢」建到了學校 湖南師大在平江辦的這所學校成新晉網紅
    紅網時刻5月9日訊(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溫劍文)「聽說平江有個中學建了一個『鳥巢』。」「不但有恆溫遊泳館,還有4萬平的花園。」最近,嶽陽平江人民都在議論當地的新晉網紅——湖南師範大學附屬頤華學校。作為湖南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的一大步,今年3月湖南師範大學附屬頤華學校在嶽陽市平江縣舉行了首任校長聘任儀式,湖南師大附中黨委副書記彭榮宏走馬上任,挑起首任校長的重擔。湖南師範大學附屬頤華學校由湖南師大和師大附中、平江縣委縣政府、頤華大江公司合作辦學,學校位於平江縣,計劃投資10億元,可提供8000個學位,實行小學、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貫制全寄宿管理。
  • 【平江相親104期】會員推薦
    【編號8080608655】女嘉賓年齡:23歲身高:162cm學歷:高中婚姻狀況:未婚無小孩籍貫:湖南平江目前所在地:湖南平江職業:上班族房車情況:暫無個人介紹: 喜歡烹飪 愛煲劇擇偶要求:23-30歲,身高165cm以上,未婚
  • 想呷就來平江時尚餐廳~
    「想呷就來」餐廳的湘菜廚師在駕馭辣的技能上獨樹一幟,蓋味而不搶味,又恰到好處的調和百味!難怪能贏得無數人的喜愛。辣椒在湖南人的生活中,仿佛是陽光空氣水一般的存在。而湘菜的誘惑,在「剁椒魚頭」上更是得到完美詮釋。火辣辣的剁椒,覆蓋著白嫩嫩的魚頭,散發著清香四溢的香氣,剁椒的味道恰好滲入到魚肉當中。
  • 埋骨何須桑梓地――平江杜甫墓札記
    究其重要原因,是從杜甫詩篇,包括絕筆詩《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承湖南親友》字裡行間,讀不到關於昌江縣或者昌江縣有什麼親友的蛛絲馬跡。是啊,對於「此生哪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十韻》)的杜甫來說,念念不忘的是要北歸,好不容易走到了洞庭湖,怎麼會跑到現代人看來是窮鄉僻壤的平江縣(古代昌江縣)去呢? 讓我們來到1246年前的那個冬天,看浩瀚洞庭湖上那一葉扁舟。
  • ☞ 平江快板:唱平江古今
    平時出外唱夜歌  朋友寵愛喊的多兩個月字並排企  相交朋友不容易三代親戚九代朋  人生何處不相逢一個籬笆三個樁  一個好漢三個幫唱辭不好韻不行  但願朋友來點評希望朋友都開心  唱段平江一古今 平江勝跡千千萬  首先就講平江縣平江意義我來講  二十五裡水不響羅子三苗又漢昌  後來改來是平江平江起義彭德懷  一中門口紀念牌號稱平江將軍縣  歷史悠久寫成傳
  • 把官場小說當職場攻略,合適嗎?
    所以雖然我覺得看看官場小說預習一下突發狀況的應對挺好的,還是覺得這事不能簡單排一下書單告訴你看什麼、不看什麼就可以,得把看書的方法也嘮嘮。要知道毛主席說過「路線錯了,知識越多越反動」。一旦思維方式錯了,看書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產生一些荒謬的錯覺,甚至犯下一些不可彌補的錯誤。
  • 鄉音無須改,平江最嬲塞!
    其實,品味的說法,是一個偽命題,對於我的家鄉——湖南平江人來說。原因也簡單,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古代漢語,這個普遍又獨特的內核之一,其中太多元素就存在於我家鄉平江的方言中。        中國的方言無數,但最獨特最難學又保留著大量古漢語發音的,是我們的平江方言。        我也是現代的行者啊!
  • 平江不肖生:為什麼被譽為民國武俠小說奠基人?
    平江不肖生(1889一1957),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
  • 有聲小說《官場現形記》完結
  • 官場小說,只屬於中國男性的致幻劑
    《歡樂頌》裡22樓五個姑娘五臺戲,奼紫嫣紅美不勝收,《大江東去》中則分技術幹部宋運輝、村辦企業領袖雷東寶、個體戶企業家楊巡三條主線,若單擷宋運輝一條線,就是標準的高質量官場小說。平心而論,如不厚古薄今,如不考慮時代背景與承上啟下意義,本書質量在《平凡的世界》之上,長江後浪推前浪。宋運輝處境與《滄浪之水》池大為異曲同工,均屬進入體制內面對新局面新規則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