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前輩,近代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平江不肖生!

2021-02-19 平江鄉友網

平江不肖生,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近代著名武俠小說家,為20年代俠壇首座,領導南方武俠潮流。他從小文武兼修,文學、武術,兩者均有深厚造詣。兩度赴日留學,1922年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筆名來由:靈感來自老子《道德經》之「天下皆謂我道大;夫惟其大,故似不肖。」

他14歲考入長沙高等實業學堂,不到一年,即因紀念蹈海的陳天華,被開除學籍。旋即東渡留學。後返國,曾任倒袁運動的北伐軍第一軍法官,討袁失利,再次赴日。先後進入華僑中學與法政大學,他文學和武術的事業都從這裡開始。武術方面,他與日本柔術家、劍術家頗有交往,功夫大進,1932年他應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之聘,回湖南創辦國術訓練所和國術俱樂部。

1957年68歲時準備撰寫《中國武術史話》時不幸患腦溢血去世。他是現代著名的武術活動家。他的武術理論功底也很深厚,著有《拳術見聞錄》《拳術傳薪錄》《拳師言行錄》、《拳經講義》等專著。

他的文學生涯,最初是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未進學校而日事浪遊,對日本妓院(主要是低級妓院)和下層社會頗為熟悉,寫成清末留日學生惡現狀的譴責小說《留東外史》,但回國以後,書局僅僅允諾每千字給三角稿酬,打擊了他的積極性。

1922年,應世界書局之約,他開始專心從事武俠創作。武俠處女作《江湖奇俠傳》和《近代俠義英雄傳》,名震大江南北。一炮打響,一再續寫,奠定了他在現代武俠中的地位。他在上海,不喜交遊應酬,和一妾、一狗、一猴居住在一處很窄的小樓中,每到半夜,便開始動筆,一直寫到天亮。

用蠅頭小楷寫在不到一尺的紙上,每行可寫一百四五十到一百七八十字,卻是筆直一線,為現代文人中的奇觀。不肖生的作品,受湖南民俗影響,寫實與神怪相結合,又善於編故事,因此很有看頭。但他常常信手寫來,前後滔滔不絕而缺乏連貫,有結構鬆散的毛病。但他奠定的現代武俠小說基礎地位,尤其是江湖與武林的迷幻離奇,開啟了和舊的俠客傳奇大為不同的一副新面目, 這是始終不可撼動的。

現代武俠小說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重要的思想,都是從平江不肖生這裡開始的,有的是別人開始,到他這裡加以發揚光大。 南派以平江不肖生最負盛名,所作《江湖奇俠傳》風靡一時,讀者甚眾。《江》一書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

後來《江》被上海明星影業公司拍攝成電影《火燒紅蓮寺》,連拍十八集,放映時造成萬人空巷情勢,影響更大。平江不肖生另外還撰有十三部武俠小說,其中《近代俠義英雄傳》最有價值,書中人物大刀王五、霍元甲、趙玉堂、山西老董、農勁蓀等都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

平江縣寓外鄉友動態信息系統

平江縣寓外鄉友動態信息系統是為更好地宣傳和聯繫鄉友,由平江縣委、縣政府授權,平江縣黨史地方志辦公室(以下簡稱史志辦)開發和管理的平江寓外鄉友信息動態管理軟體,只要你是在外工作的平江人,都可以錄入該信息庫。

其收錄範圍為:

(1)寓外平江籍軍、政、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及專家和技術人員;

(2)正式註冊企業並是企業法人代表的平江鄉友;

(3)平江在外務工的各界人士。

加入方式為:

(1)登錄「平江鄉友網」(電腦版)(www.hnpjxy.com),加入平江鄉友信息庫;(推 薦 )

(2)聯繫電話0730-6229027、6289027;

(3)QQ群: 140642377;

(4)資料發送至電子郵箱:hnpjxy@163.com。

(以上加入方式,任選一種即可)

相關焦點

  • 「平江不肖生」向愷然與武俠小說
    韓非子的《五蠹》提出了「俠」的概念。司馬遷《史記》的遊俠列傳可謂武俠文學的最早源頭。魏晉、南北朝盛行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唐代流行「豪俠」傳奇,明清武俠文學成型。今天金庸的武俠小說風靡全球,從政府首腦、文人學者到普通百姓,從中國到美利堅,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數不清的金庸迷。這位原籍浙江海寧的查良鏞(金庸為其筆名)是中國當代最有名的「武俠大師」。
  • 平江不肖生:為什麼被譽為民國武俠小說奠基人?
    平江不肖生(1889一1957),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
  • 記平江著名武俠小說家——平江不肖生
    平江不肖生(1889一1957),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
  • 平江不肖生
    平江不肖生是向愷然先生的筆名,亦是平江的一張名片。是平江不肖生把平江的知名度提高了。
  • 除了金庸、古龍、梁羽生之外,武俠小說界的大師還有哪一些?
    除金庸、古龍、梁羽生之外,堪稱武俠小說界創作大師的,還有王度廬、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宮白羽這幾位。 說過王度廬,下面說說平江不肖生。 林嶺東執導、徐克製作,程東、李若彤等人主演的電影《火燒紅蓮寺》就改編自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 可以這樣說,苗翠花、方世玉、洪熙官等武林人物的名字能為家聞戶曉、婦孺皆知,不肖生之功不可沒。
  • 《三俠五義》: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
    《三俠五義》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經典之作;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俠義派小說的代表之作。由於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
  • 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經典之作;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俠義派小說的代表之作。由於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一般「三俠」是指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丁氏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二人為一俠);「五義」是指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這五鼠弟兄。《三俠五義》又名《忠烈俠義傳》,120回,首刊印刷於光緒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
  • 湖南平江不肖生寫小說曾得罪官場
    《江湖奇俠傳》署名「平江不肖生」廣泛流傳,名聲大振。其武俠小說,被譽為「民國武俠小說的開山祖」  平江不肖生的武林江湖,底色是一個成年人的童話。但晚年在跟長孫向猶興提起小說時心生感嘆:自己創作小說,志在提倡尚武精神,強國強民,對亡命客的革命道德墮落予以諷刺攻擊。然而得罪人多,稱讚人少,到頭來落得兩袖清風,困居上海靠賣文為生,報紙當床,困難至極。「我的經歷坎坷,旁人觀之可謂之不肖。
  • 民國最受歡迎的小說是武俠小說,《蜀山劍俠傳》被稱天下第一奇書
    我們現在這幫人接觸武俠小說大都是從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的新派武俠小說開始的,有「新」就有「舊」,其實早在民國時期,武俠小說的創作就達到了一個高峰,當時武俠小說是中國人最愛看的小說類型。當時武俠小說創作者蔚為大觀,革命黨人、學界名流、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投身其中,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潘採夫|我的武俠小說閱讀小史(上篇)
    書大多是中學、大學時買的,倒也能看出當時的讀書口味,《劉文典傳》《清史講義》《一代報人王芸生》《民國教授》《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邵飄萍與京報》《痛別魯迅》《民國生活史》《李卓吾傳》,《甘地的武器》,《文學的力量》,《中國近代幫會》《孔子、蔡元培、西南聯大》《中國娼妓史》,我這閱讀趣味可夠雜的。金庸的《神鵰俠侶》,只剩下第一部。
  • 【文泉薦書】《射鵰英雄傳》及金庸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是香港通俗文學的第一大門類,其它還有言情小說、科幻小說、偵探推理小說、歷史小說、框框雜文(又名:專欄雜文)等。自1954年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的問世後,新派武俠小說迅速興起,贏得了市民和知識分子的共同閱讀愛好。梁羽生也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共出版了35部著作,代表作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其作品內容大都有史實依據,又充滿古典詩詞氣息。
  • 武俠小說的發展史
    在民國時期, 首先有被稱為「南向北趙」的等一批開風氣之先河的武俠小說作家,「南向」是指向愷然,是湖南平江人,筆名「平江不肖生」,著有《江湖奇俠傳》、《俠義英雄傳》等等;「北趙」是指趙煥亭,是河北玉田人,著有《奇俠精忠全傳》、《雙劍奇俠傳》等等。
  • 金庸武俠中最牛六大門派 第四大都是女人 第一無可爭議
    峨眉派首見於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其後在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更是作為主要門派來描寫。1958年出版的臥龍生成名作《飛燕驚龍》中,亦有峨眉派的描述,並列入「九大門派」之中。在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中,崑崙派屬於「練氣派」,比較尊奉修道戒律(主要指清虛門下),但也出了一些心術不正、品行不端之人。
  • 【紀念金庸】武俠小說的前世今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在他的關於中國武俠小說的著作,《千古文人俠客夢》中這樣寫道。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離世,讓人們的視線又一次聚焦回了武俠小說。界面文化(公眾號ID:Booksandfun)為大家梳理了武俠小說的源流歷史、當今現狀,讓我們一探武俠小說的前世今生。
  • 聽金庸談武俠小說
    例如近代一部著名武俠小說《十二金錢鏢》就是這樣。中國的武俠故事主要以散文來講述,西方則用詩歌形式,如法國的《羅蘭之歌》。西方直到後期才用散文(金庸接著講到英國的《亞瑟王之死》,西班牙的《西特》,以及更後期的法國的大仲馬、梅裡美,英國的史各特、金斯萊、李登·布華、史蒂文孫等等)。武俠故事是所有民族都有的,東西方文明傳統都有,不過因民族性不同,其主旨也不同。
  • 武俠小說推薦:金庸、古龍、梁羽生作品全集
    36冊)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2.古龍武俠集(共81冊)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鬥,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代表作有《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英雄無淚》等。
  • 從金庸武俠說到「人類群星閃耀時」
    如同金庸的武俠小說。學生時代,花落花開,花開花落,可歌可泣的故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感慨萬千。如今,這個時代已經告一段落。不知道誰還有拿起來再細細品讀的興趣。我們習慣了高速飛馳,也總是盼望著,這個時候還能出現如金庸這樣的偉大的文學家,或者能給我們帶來精神慰藉的大作品,可是我們又停不下腳步,被時代裹挾著飛奔。我先講段武俠的歷史吧。
  • 金庸武俠小說中,你覺得誰的武功最高?
    金庸對於武功創造是由實變虛的,他前期的武俠小說講究實際的招式,寫到後來就越來越虛了。從年代上來看也是如此,鹿鼎記裡基本上就沒有什麼絕世神功,而在天龍八部裡,像降龍十八掌都只是一般的武功,因為勝過降龍十八掌的武功多了去。
  • 倪匡心目中金庸14部武俠小說排名
    不然,科學小說變成了科學教科書,武俠小說變成了技擊指導。必須是小說,有小說的吸引力,不然,不成其為武俠小說。所以,武俠小說是什麼?是「武+俠+小說」。金庸出現了武俠小說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唐人傳奇中有不少就已經可算是武俠小說。到清末,已見大成,《江湖奇俠傳》已是歷久不衰的武俠小說。民國以來,武俠小說精彩紛呈,名家輩出: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朱貞木、白羽、鄭證因、王度廬,等等。
  • ​林保淳|武俠小說的舊派與新派
    武俠小說原就有濃厚的消閒娛樂性質,而這也必在經濟富裕的情況下,方能盡情享受。「新派武俠」的讀者,正是在如此一個社會急遽進步、經濟力十足發展的土壤中孕育而生的。明乎此,我們方才可以進一步去探討「新舊派武俠」的區別及其所以有別的內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