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愛上他的——丈夫的保險金受益人是個男人

2021-02-27 基窩

————————預告片————————

暫無資源,有了會第一時間分享出來

《誰先愛上他的》是今年臺北電影最大的黑馬,總投資3500萬臺幣,不到800萬人民幣,上半年在臺北電影節上獲5項大獎,又獲11月金馬獎8項提名,僅次於張藝謀的《影》。

在今年獲金馬獎提名的臺灣電影中,唯有它入圍了最佳劇情長片,被看作臺灣電影最後的防線。劇組全臺灣班底,其中不乏初入電影圈的新秀。導演徐譽庭之前是臺灣金牌編劇,《誰先愛上他的》是她的大熒幕導演處女作,原本悲情的「同妻」題材,被拍得輕鬆有趣、笑料百出。

「我們花100分鐘講了一個故事,其實講的是原諒:原諒那些傷害過你的人,你不知道為什麼要原諒,但是從那一天開始,你變得比之前更加快樂了。」

自述 徐譽庭 編輯 石鳴

有個女人,在丈夫去世後去辦理保險金,這時才發現原來保險金的受益人不知何時,已經從她的兒子改成了另一個陌生男人。於是她就帶著她的兒子去找這個男人,討還保險金。

《誰先愛上他的》的劇情,就從這裡展開。片子裡有3個重要的角色,都是圍繞這個已經死去的男人:他的妻子、他的兒子和他的男友。

妻子氣勢洶洶地帶著兒子打上門去。她覺得,我們是孤兒寡母,你還這樣對待我們。她其實知道自己的老公是同志,這個陌生男人就是老公的情人,但她努力在兒子面前掩蓋這個真相。

這個兒子正處於叛逆的青春期。他其實也猜出爸爸媽媽之間有問題,爸爸不在了,他更討厭媽媽對自己的嘮叨和管教。所以被媽媽帶到爸爸情人那邊之後,他甚至不願意回家,要跟這個男人住在一起。

整個故事藉由這個小孩子的視角,穿針引線去鋪成。可想而知,爸爸是同性戀的事實,對於一個14歲小孩造成的壓力。

他似乎懂得情感是什麼,又有太多不懂,所以我安排他在片中不斷地用旁白問問題。到底誰先愛上誰?什麼是愛呢?該不該愛呢?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我想拍這樣一部電影,源於一個真實的人生故事。

我有一個中學同學,她非常漂亮,是我們的班花,領導能力也強,擔任我們的班長,是我少年景仰的對象。

畢業多年以後,有一天重逢,她堅持晚上住我家,她要告訴我一件事情:她親眼看到她的老公偷情,而偷情的對象是一個男的。

我覺得這個故事本身已經夠驚人了。可是我最不能忘記的,是她在跟我敘說這個故事的時候的狀態。

她格外地、用力地澄清她自己:我一點都不難過,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她那麼激動,拒絕承認自己的哀傷。

這個狀態烙印在我的心裡。所以一有機會,我就很想成就這麼一個角色,一個看不出傷痕的悲劇角色。

編劇呂蒔媛,是金鐘獎得的比我還多的一位才女。我把故事說給她聽,三四個月後我就收到了劇本。

我以為我會收到一個從頭哭到尾的劇本,結果從第一個字笑到最後一個字。呂蒔媛極擅長用喜劇包裝一個深刻的議題。

整個電影切入故事的角度,反諷又輕鬆。就是想讓觀眾不要帶著包袱,不要像一般同性戀題材的電影那樣,痛苦又掙扎,大家都陷在一個泥濘裡面。

兒子和媽媽鬥嘴,妻子和丈夫的男朋友像兩個情敵一樣劍拔弩張,這些都增加了喜劇色彩。但並不是鬧劇。其實這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用非常寫實的手法來拍這個戲。我一直跟邱澤(飾演男主角阿傑)和謝盈萱(飾演女主角劉三蓮)講,不要演,不要演,不要有表情。

這是邱澤第一次拍電影,沒想到演了個同性戀。演這個戲,對他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一個過程。他在戲中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可說是脫胎換骨。

我從前其實對邱澤並不感興趣。他給我的印象,就是演慣偶像劇的高富帥,有氣質、天秤座、注重優雅。

我第一次見到邱澤的時候,他正陷於情緒低谷。那一年,他雙入圍金鐘獎,單元劇和連續劇都有提名,大家都覺得他一定會拿一個獎,卻沒有想到都落空了。他的經紀人找我們吃飯,想讓前輩們和邱澤聊一聊。

那天我們到了之後,我就看到一個「飄撇」的男子:穿一件發亮的緞面夾克,上面是電繡的龍鳳,腳上是雙夾腳拖鞋,鬍子拉碴,不修邊幅。

「飄撇」是臺語,意思是風流倜儻,野野的,有點像小流氓,和我從熒幕裡認識的邱澤完全不一樣。那一天,我看到一個私下的、真實的邱澤,像一抹活生生的紅色,從我面前飄過。

我決定用邱澤當這個電影的男主角阿傑。這個角色的底色就是紅色。我熱愛這種顏色,紅色對我而言代表著坦蕩、潑辣、做自己。

這也是片中人面臨的主要困境:該如何面對自己、接受自己、成為自己。

導演徐譽庭

我之前一直做電視劇,這是我第一次做電影。當時大家都掌聲鼓勵,沒有人跟我說實話,原來做電影這麼苦。

《誰先愛上他的》拍了38天殺青,我以為整個工作就差不多了,沒想到苦日子才剛開始。後期從2017年9月剪到2018年4月,我們對外宣稱剪了4個版本,其實40個版本都不止。

第一版剪完之後,我們請專業人士來幫我們把關——李烈、葉如芬、易智言、高炳權等等。結果每個人看完出來都搖頭嘆氣。大家吞吞吐吐,閃躲我們的目光:你們這個真的要拿到院線去上映嗎?恐怕會有很大的問題。

我尤其記得,邱澤看完初剪之後的表情。他努力地想要笑一笑,但是那個嘴角就是上不去。最後掙扎半天,只說了一句話:我有事先走了。

我知道他非常非常失望。因為他十分看重這個戲,用心呈現。為了這個戲4次落髮,最後幾乎剃成了一個小光頭。後來他才跟我坦白,說當時失望透了,甚至都提不起精神去面對下一個工作。

好幾個前輩建議說,你們預算還有沒有剩?如果有剩的話,哪裡哪裡要重拍,或者再追加預算。

但是我這個電影所有的投資方,都不是財團,而是我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每個人200萬、200萬臺幣集結起來,有的甚至是養老金拿出來。我沒有辦法跟他們說,我拍爛了,你們再拿點錢出來,讓我重拍吧。

當時只好馬不停蹄地剪第二個、第三個版本。第二次點映,我們找了20位臺灣的普通觀眾,請他們看完之後給我們500到800字的意見。

結果每個人都給我們寫了1500字以上,罵我們。如果說前輩老師們給我的意見還沒有讓我那麼痛苦,這些觀眾的意見是真的打擊到了我。

我記得那一天我坐在院子裡,一邊在手機上翻著觀眾意見,一邊抽一根煙。工作室的同事可能感覺到了我的悲傷,出來陪我坐著。我問他們,我們現在這部電影,你們願意出去跟別人推薦說,這是我們工作室的電影嗎?

那兩位同事大概沉默了2秒鐘沒有回答,我就崩潰了。我決定賣自己的房子,把所有的投資款賠給我的親朋好友。然後把這個片子釘到冰箱裡面,或者藏到保險柜裡面,永遠不要被大家看到,忘了這件事。

可是賣房子也不能解決的一個問題是,2017年的夏天,我一整個團隊的付出。他們陪著我流汗流淚,他們對我的期待,對這個片子的期待,我賣房子也還不起。

所以我決定面對。我把其他人統統趕回家,自己一個人,每天抄心經,喝威士忌,流著淚畫很多表格,寫很多筆記,思考該怎麼辦。

其實我的出身是劇場。最早是在屏風表演班,跟著李國修老師學編導。後來做了編劇,講故事一直是我的長項。

我突然意識到,我可能被「拍電影」這個概念嚇到了,覺得電影神聖不可褻瀆。所以剪輯的時候一直在視覺上找:這個機位這樣過來比較美,那個鏡頭那樣比較炫。

我忘記一個初衷跟本質:當時我們邀請來的所有合作夥伴,都是被這個劇本感動,被故事裡的主角感動。

我們拍電影,到底是為了致敬它的神聖,還是想要說一個好聽的故事?

我豁然開朗。把整個電影的邏輯全部推倒重來,以故事本身和演員的表演為主。那些演員表演最精彩的鏡頭,本來因為畫面構圖不夠美,已經進了垃圾桶,又全部被我揀回來。

觀眾現在看到的電影版本,有60%都是曾經進過垃圾桶的淘汰鏡頭。它們在畫面構圖上,往往都有一些技術性的瑕疵。

我們後期輔以動畫效果,彌補這些瑕疵,也增添一些幽默。

最後,我們很榮幸地獲得了臺北電影節5項大獎,和金馬獎的8項提名。

我們決定要做同妻這個題材的時候,有朋友送了我一堆資料。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有這麼多這樣不幸的女人。

大陸的調查數據說有1600萬同妻。臺灣沒有調查統計,但是總人口對比來算的話,我相信也有非常非常多的妻子是這樣的狀態。

我有一個同性戀朋友,他和片子裡已經過世的男主人宋正遠很像:獨子,家世很好,爸爸媽媽都需要一場很重大的婚禮,都需要孫子可以抱,所以他後來就真的結婚了。

結婚後具體發生什麼事我不曉得,但是他們很快地離婚,妻子拒絕以後再見面。

還有一次,那時我還在屏風表演班排戲,一個朋友遲到,來了之後跟我們抱歉,說是因為處理一個家庭難題。

原來是他的一個朋友過生日,太太幫他辦了一個生日party。結果先生在吹蠟燭的時候說,既然要許願,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我要做自己,所以我要跟大家說,我是同性戀。

所以這樣背景的人,屢見不鮮。他們曾經因為時代的保守,壓抑住自己,或者他根本不肯承認自己,做了一些會傷害別人的選擇。可是到某一個時間點上,突然決定,不再欺騙下去。

本來我覺得那位先生對太太實在太殘忍了,在那種場合。可是後來又覺得,那位先生也有其道理:他逼著太太去恨他,這樣她才不得不接受現實,不再浪費青春繼續等他,不至於像影片裡的劉三蓮一樣說,我們去看醫生,把你變成正常人。

所以我覺得,有時候,對愛情殘忍一點的人,比拖泥帶水的人厚道。

我晚一輩的同性戀朋友裡面,有很多就終身不婚了。他們父母家人在知道真相以後,即使哀傷心痛,最後也還是接受了,甚至都鼓勵他們把伴侶帶回家。

但是這樣的父母通常都比較年輕,我覺得年輕一代人真的有差別。

影片中,劉三蓮最後進行了報復。她去向老公情人的母親告密,揭穿了他的身份。我很理解她。

你覺得自己被騙了,被一段你以為真摯得不得了的愛情騙了。你失去了丈夫的愛,甚至可能你的丈夫根本沒有愛過你,你還將失去你的兒子。你再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了。

片子最後那場戲,劉三蓮問:這麼多年來,都是假的嗎?他到底有沒有愛過我?她沒有得到答案。

但是我心裡有一個答案,是肯定的答案。因為我特別想保護她:是的,你曾經被愛過,只是這個人對愛情的需求,不是一個妻子。

拍那幾場戲的時候,我自己很震撼。我對謝盈萱說,請你替全天下的劉三蓮翻案吧。她並不是一個嘮叨可笑的丑角,她所期待的只有那麼一點點,只要被愛過,就可以滿足。

我自己身為女人,我一直覺得,女人在愛這件事情上比男人偉大,包容力大很多。

我們花了100分鐘講了一個故事。講完之後,我特別有一種原諒的衝動,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原諒那些你討厭和痛恨的人。

你不知道為什麼要原諒。但是從那一天開始,你發現你比以前更加快樂了。放過對手,其實也是放過自己。

——轉自豆瓣一條影評

相關焦點

  • 邱澤,誰先愛上他的?誰又是小三?
    火遍全球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今天終於可以看了。
  • 誰先愛上他的:夢幻的峇里島,多渴望你的擁抱
    當有一個人跟你說他想當正常人,然後離開了你,從那一天開始之後的每一天,就是一萬年.《誰先愛上他的》是一匹黑馬,在臺北電影節上斬獲5項大獎,並在金馬獎上獲得8項提名,更是從垃圾箱裡撿回來的金馬熱門影片.該片以保險金為切入點,丈夫死後的保險金受益人不是兒子的名字而是一個陌生男人,妻子帶著兒子去討要保險金,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與男人在一起,而受益人也正是老公的情人.處於叛逆期的兒子也受不了母親的嘮叨和管教,甚至不想回家,願意同自己父親的情人住在一起,只是想知道自己父親的真相
  • 到底誰先愛上他的?
    你的身體總是一個珍愛的醒悟的空間by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誰先愛上他的?女人在丈夫去世後,發現丈夫生前的保險理賠受益人不是自己,而是一個叫阿傑男人,於是她帶著兒子找上門,準備討個說法問個究竟,不想在一番混亂之後,叛逆的兒子竟然住進了那個阿傑的家裡。
  • 《誰先愛上他的》他又先愛上誰的?同性情人與現任妻子的糾葛!
    故事是這樣的,丈夫(宋正遠)死亡留下一筆保險金,受益人不是妻子(劉三蓮)不是兒子(宋呈希),是丈夫的情人,而這個情人是丈夫的前男友(阿傑)....劉三蓮從這個名字似乎是編劇刻意的為之,一個傳統的中年婦女,不僅失去丈夫還得知丈夫有「小三」後的生活,對未來的生活充滿著恐懼,對丈夫的依賴逐漸轉移到兒子身上。宋呈希一個叛逆期的兒子,面對母親「為了你好」的愛,非常抗拒。阿傑,做為一個舞臺劇小導演,卻跟這個家庭有著不可或缺的聯繫,他喜歡人是劉三蓮的丈夫宋正遠,這筆保險的受益人。
  • 誰先愛上他的
    已經3個月過去了。再震撼的情節和特效都被衝淡了。而這部《誰先愛上他的》並沒有震撼的橋段和誇張的特效。在我看來,除了涉及「同妻」這個話題以外,劇情幾乎凡桃俗李。再鋪開來說,就是一部現代人眼中「無病呻吟」的文藝片。好了,再讓我沉浸一些。這部電影,我應該是漏了什麼。讓我再仔細想一下。電影院很黑,人很少,我左邊坐了一對男生,好像手拉著手,也好像沒拉。
  • 《誰先愛上他的》:真與假、笑與淚的背後,濃情與不舍何處安放?
    @總在做夢《誰先愛上他的》是徐譽庭與許智彥聯合執導的一部電影,於2018年上映,同一年獲得了金馬獎8項提名,目前豆瓣評分8.6分。這部電影的誕生並不容易,第一版剪完之後,導演徐譽庭請專業人士來幫忙把關,結果每個人看完都搖頭嘆氣。
  • 《誰先愛上他的》金馬影后謝盈萱演繹悲慘同妻
    ☞第55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提名獎的《誰先愛上他的》資源已出。Dongdong連著看了兩遍,實在忍不住要趕稿寫一篇觀後感(這篇稿子是在2月3日早上7:45分寫好的,留個爪印)。一位妻子在丈夫離世後,發現保險受益人的名字不是家裡人,而是丈夫的同性情人,於是帶著兒子去找那個「小三」要回保險金。
  • 《誰先愛上他的》一部有關同性的片子,電影源於生活
    《 誰先愛上他的 》Dear EX | 中國臺灣 | 豆瓣 8.6 分 影片開始聒噪地像是一場鬧劇。同妻劉三蓮(謝盈萱 飾)的丈夫宋正遠(陳如三 飾)因病去世,後得知對方保險受益人竟然不是自己的兒子宋呈希,而是生前情人高裕傑(邱澤 飾)。
  • 謝盈萱為什麼可以憑《誰先愛上他的》拿到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幾小時內,內地影迷心中,誕生了華語電影年度最大謎團:《誰先愛上他的》到底有多好?電影屬於四個人:媽媽三蓮(謝盈萱 飾)為家付出一切,可外遇的亡夫(陳如山 飾)竟把死亡保險金留給小三,還是個男人阿傑(邱澤 飾)。她決定代子出徵,踏破阿傑門戶。卻沒想到叛逆兒子(黃聖球 飾)竟然窩裡反,倒戈入宿阿傑家。
  • 《誰先愛上他的》:這部不會在國內上映的電影到底在講什麼?
    等佳評不斷,由王牌編劇、代表作為《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徐譽庭,和以《出境事務所》奪得當年金鐘最佳編劇的呂蒔媛共同打造的作品《誰先愛上他的》。但由於這部片的「主題」,在國內上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更讓人好奇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 G影:《誰先愛上他的》TA或者她
    自己深愛了十幾年的丈夫宋正遠,出軌的對象竟是一個TA。丈夫不幸罹患癌症去世以後,保險金受益人的名字不是她或兒子,竟是那個TA。更令她哭笑不得的是,他唯一依靠的兒子宋呈希,竟搬去和那個TA住在了一起。在路過寺廟的時候,劉三蓮停下了腳步駐足片刻,她在思索著要不要進去求一卦。
  • 如果被保險人與受益人同時身故,誰能得到保險金
    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中,接受保險合同利益的人。受益人是由被保險人指定的,並載入保險合同。具體有幾種情況:1、當投保人為自己投保人身保險,受益人可能是投保人,即被保險人;也可能是第三者。2、當投保人為他人投保人身保險,受益人可能是投保人,也可能是被保險人,或者是第三者。在保險期限內,被保險人可以更換受益人。
  • 《誰先愛上他的》:再見,宋正遠
    他是不是把受益人改成你的名字,你這個不要臉的小三!十天之內我要拿到宋正遠的保險金,否則我就告訴立委,告訴媒體,你是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死同性戀!怎麼說我也是個男的,要叫也要叫小王。這是故事的最開始,一場有關於保險金的戰爭,在破舊的居民樓裡拉開了帷幕。而我們大約也同死者宋正遠的兒子宋呈希一樣,問著:小三和小王,到底誰會贏?
  • 【薦影】《誰先愛上他的》:同性是真愛?那異性是…
    距離《誰先愛上他的》上映,整整三個月。
  • 《誰先愛上他的》:愛可以戰勝一切麼?
    《誰先愛上他的》可以說是近兩年一直在我心頭記掛卻一直沒有看的一部電影,今天終於看完它,感覺如釋重負但又沉重無比。作為華語影壇鮮少的同志題材電影,電影本身卻一點沒有稚嫩的影子,反而充滿成熟的張力。故事從一筆保險金開始,在國中男生宋呈希的獨白和視角中展開,講述了為了「爭奪」保險金,媽媽陳三蓮和「小三」阿傑的故事。故事也很簡單,宋呈希的爸爸宋致遠是一名老師,也是一名同性戀者。在劇院做志願活動時認識了阿傑,陷入了愛情。之後因為需要正常的婚姻而離開了阿傑,與陳三蓮結婚,生下了宋呈希。
  • 《誰先愛上他的》哭著看完的一部電影,令人動容
    電影的名字叫誰先愛上他的。導演選擇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劇中顯得特別歡樂,但是卻又給這個話題,蒙上了一層更加沉重的陰影。而這部電影的評分也是很高,演員也憑藉著這個電影獲得了影后。所以說電影在推動平權運動中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讓我們今天來看一看這部電影如何講述的吧。
  •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小三和小王,誰才會贏?
    每一段愛情,假如都去探究誰先愛上誰,那麼顯得斤斤計較俗不可耐,但當牽扯到婚姻和利益,並出現了第三者糾纏不清時,這種判斷的結論又顯得無比重要。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導演徐譽庭,許智彥,主演邱澤,謝盈萱,陳如山,黃聖球。
  • 他先愛上誰的?
    邋遢的一個不耐煩:怎麼樣我也是個男的,多了一根,要叫你也得叫小王。一男一女,情敵相見。《誰先愛上他的》劇照臺灣電影《誰先愛上他的》裡面的劇情設定,是最容易勾起觀眾欲望的那種:父親死了,保險金卻全都留給了他的同性愛人。
  • 誰先愛上他的|什麼才是最悲劇的,劉三蓮給出了答案
    《誰先愛上他的》,涉及同性戀、形婚、同妻、歧視話題的電影,用喜劇包裝起來,還表達深刻,好喜歡編劇呂蒔媛。
  • 《誰先愛上他的》我看到的5件事,同志和同妻,各自為愛奮力一搏
    導讀《誰先愛上他的》我看到的5件事,同志和同妻,各自為愛奮力一搏《誰先愛上他的》入圍第55屆金馬獎8項大獎,劇情描述一名教授(陳如山飾演)過世後把保險金留給男友阿傑(邱澤飾演),讓老婆劉三蓮(謝盈萱飾演)氣到帶著兒子(黃聖球飾演)登門拜訪阿傑,同時觸碰「同志」和「同妻」題材,並非說教搏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