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讓小學的孩子學歷史?早讀歷史的孩子,未來會勝人一籌

2020-12-27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

再有知識的人,如果不了解本國的歷史,那最多也只能是一個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作一個有知識的中國人。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也在訪談中表達過自己對歷史的喜愛,並坦言自己從歷史中學到了不少管理公司的智慧!

可以說,各個領域中的頂級人才中,都不乏歷史愛好者。

學歷史可以讓孩子積累文化知識、開闊眼界、培養大局觀,但是有必要讓孩子從小學就學歷史嗎?

為什麼要讓小學的孩子學歷史?

我曾看過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讓孩子學知識、學技能,都不難!難的是人生格局的培養、三觀的培養!

我覺得學歷史就是最好的培養人身格局和三觀的方式之一!

相關的專家也認為:歷史教育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育人功能重視養善明志、學成君子、家國情懷、社會責任、審美情趣、存續傳統等人文素養的教育。

既然是有育人功能,那麼自然應該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思想可塑性強的小學開始。就像我在標題中提到的:早讀歷史的孩子,未來會勝人一籌。

那麼,從小學歷史的孩子會在哪些方面勝人一籌呢?

1、志氣

歷史中流傳下來的故事、人物都是當時的佼佼者。孩子從小接觸這些人的故事,受到影響也能產生不甘落後的志氣

而且,從小學歷史的孩子,可以說是滿腹經綸也不為過,在交談、寫作時都能引經據典

孩子知道的越多,由知識帶來的自信就越強,孩子也就越有志氣。

2、品格

之所以說學歷史可以「學成君子」、「培養三觀」就是因為歷史中有太多正面和反面的典型人物可以作為案例。

「臥薪嘗膽」可以教孩子堅持、「立木為信」可以教孩子誠信、「屈原背米」可以教孩子善良、「司馬光砸缸」可以教孩子冷靜……

讓孩子看歷史書,其實就像是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會隨著孩子的成長生根發芽!

3、家國情懷

幾千年的歷史中,「中華文明」曾作為「世界四大文明」流傳至今,我們有太多值得驕傲的歷史。

「四大發明」、張騫出使西域、唐朝的「貞觀之治」、鄭和下西洋……

從小讓孩子學歷史,也是為了讓孩子能通過了解本國歷史,產生家國情懷、文化自信。

4、審美

俗話說「文史不分家」,歷史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想要學好歷史就要多看書,多看書的同時也在增長文化知識、提升文化審美。

所以歷史學得好的孩子往往滿腹經綸、談吐不凡。

這樣一看,從小學開始學歷史的孩子,是在全方位的進步,時間一長孩子之間的差距自然就拉開了!

其實,很多家長也不是不知道應該讓孩子多了解歷史,只是歷史知識大多枯燥、甚至有些本身就是文言文太學術,難懂!所以,給孩子選擇的歷史書除了專業,一定不能少了有趣!

像國學大師蔡志忠推薦的《歷史畫中話就將歷史故事變成了一幅幅漫畫,通俗易懂還有趣,別說孩子了,我都喜歡!

我家孩子現在看了兩輯,第一輯包括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春秋(上、中、下)、戰國(上、下)、東周(上下)

第二輯包括秦帝國(上、下)、西漢(上、中、下)、東漢(上、下)、三國(上、中、下)

兩套書看下來,孩子了解了一百多個歷史典故,認識了不少歷史上的人物,更是懂了不少道理。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學歷史?713分高考狀元說出真相,家長:學到了
    從小讀歷史的孩子,到底贏在哪?首先是眼界和格局,如一位作家所說:歷史即沙漠玫瑰的開放,使人眼界升級。一個民族只有銘記歷史,才能展望未來!用歷史大智慧指導人生,以史為鑑,是現代人學習歷史的意義。為什麼要學歷史?
  • 孩子們推薦的歷史冒險故事:化身「時空探險家」,邊玩邊學歷史
    寫給這個時期的孩子閱讀的書,除非真正入了他們的「法眼」,不然根本無法打動他們。今天我們要推薦的這套《閣樓裡的秘密》, 來自美國Scholastic學樂出版社。這套書的設計採用了歐美頂尖小學普遍使用的人文歷史教學理念——「learning history by doing history」 ,即「做歷史」,讓孩子從一個具體的問題出發,通過接觸和篩選豐富的歷史信息,成為探索歷史、解決問題的主導者,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閣樓裡的秘密》中,孩子們每回到某個時代,都要換上當地的服飾,融入當地人的生活,體驗當時的歷史環境。
  • 六一推薦 為什麼那些愛讀歷史的孩子常常會成為出類拔萃的精英
    今天,我們很認真地推薦小魯文化新引進大陸的一套重量級圖書《世界兒童歷史小說經典》系列,目前已出版的有8冊,全部來自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歷史小說家。購書的朋友們還有機會聆聽到本套叢書主編、臺灣歷史作家陳衛平先生和沙永玲女士的在線講座,分享為什麼歷史小說是精英讀者專享?為什麼孩子要在歷史長河中遊遊泳?
  • 新課標小學必讀書目《史記》,掌握住這200個歷史故事+60個成語...
    如果孩子們不能積累豐富的歷史知識儲備,不僅會影響著孩子未來的成績,更影響孩子未來的格局。  1  學歷史為什麼要首選《史記》?  從小學到高中,《史記》幾乎無處不在:小學語文的《將相和》《西門豹》、初中的《鴻門宴》《陳涉世家》、高中的《報任安書》,甚至歷史課本上大事件均出自史記……
  • 為什麼富人讓孩子從小讀這種書?白巖松:不光要讀,還要逼著學
    每天上的課程基本上沒有重複的,只有文化課一周上個2、3次,每次講的都是中外歷史。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般都是上初中才學歷史,平時的課程基本上沒有西洋棋,書法這樣的,富人家和普通人家的教育,就差在,一個讓孩子從小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基本上樣樣精通,一個是讓孩子死學硬背。
  • 資深小學語文老師:我為什麼建議孩子不要提前學拼音
    但是,這種現象同時也給家長造成了很大的焦慮:如果幼兒園裡不提前教,小學老師又一帶而過,沒有提前學過拼音、寫字的孩子跟不上班怎麼辦?家長們擔心的這種問題確實存在,然而,這並不是孩子一定要提前學拼音的理由,一位從教多年的小學語文老師表示:孩子上小學前提前學拼音弊大於利,我不建議孩子提前學。
  • 帶上孩子,聽古詩學歷史|NO.42 鬥雞皇帝
    這兩句即是說鬥雞童氣焰囂張,鼻子一哼,會嚇得行人膽戰心驚。詩句語意尖銳,揭露諷刺得淋漓盡致,傳神寫照,健筆縱橫。 《 帶上孩子,聽古詩學歷史》自推出以來,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廣泛好評。在聽節目的過程中,我們鼓勵家長引導孩子認真地做筆記,並分享到微信群中。
  • 為什麼學過畫畫的孩子,更有可能是學霸
    未來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一些計算規則就搞定了;但到了小學四年級,光有記憶力就不行了,還要邏輯能力,這時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隊了;這些能力對於教育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所以你會發現當下的教育不論是哪一個學科,都是綜合的。那麼問題來了, 素質教育中跟孩子有關的,並且感興趣的,還有哪種課外活動比畫畫更適合鍛鍊孩子各種與學習相關的能力的嗎?
  • 20節中文課免費送給孩子!6天時間通曉中國歷史
    對於咱們華人移民孩子的語言教育,大部分家長都會遭遇這樣的死循環:「小時候怕他不會說英語」「長大了又怕他不會說中文」現在中國國力日益強盛,連川普的孫女都能說一口流利中文,也預示著中文在未來肯定越來越有用那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嗎?有!不少媽媽也會送孩子去中文興趣班和學校。
  • 書籍和食物是沒有區別的,但歷史是孩子必須學得,要逼著學
    早期閱讀使孩子們在學習更多語言的同時開闊了視野,閱讀使人們變得更聰明,歷史是兒童必須學習並且必須學習的東西。養成閱讀習慣,並為兒童提供廣泛的知識愛迪生曾經說過:閱讀對於智慧的作用,就像是體操對身體的作用。這表明閱讀在各個方面發展兒童的能力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 白巖松兒子讀歷史,王健林兒子讀哲學,為什麼富人家大多學文?
    我們都知道,白巖松的兒子選擇在英國攻讀歷史專業,王健林的兒子出國留學選擇的是哲學專業,在我們的眼中,歷史和哲學一系列都屬於相對冷門的專業,為什麼這些有錢人家的孩子大多數都選擇了這些相對冷門的專業呢?學習這種冷門的專業未來工作該怎麼辦呢?
  • 為什麼現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學英語,歷史都不如英語重要嗎?
    這一點應該大家都深有體會,比如很多普通人,在完成學業之後,就從事最簡單最基礎的工作,然後按部就班結婚,生子,看孩子結婚,幫孩子帶孩子,一輩子也就這麼結束了。他工作的時候不怎麼會接觸到需要用英文的地方,也不怎麼接觸到外國人,更不怎麼想過要去國外旅遊。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有些家長覺得很好,小孩子就應該有小孩子的樣子,不用急著長大,填鴨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筋疲力盡且受益甚微;另一些家長覺得此舉很不妥:幼兒園不教這些小學知識,孩子過得很輕鬆愉快。問題是:上了小學,孩子要在小學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掌握拼音,萬一孩子進度跟不上,孩子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不說,家長不也得為孩子的事忙得累死累活?
  • 澳洲華人媽媽哭訴:孩子學了6年中文,僅有小學1年級水平!這裡可以免費學中文!
    但是相比總統家,海外華人家庭在孩子學中文的問題上真的是操碎了心。自己平常壓根沒時間,晚上下班自己已經累得夠嗆,還有工作要處理,哪還有時間給孩子教中文?更不要提正確的教授方法了。家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孩子寶貴的時間也白白浪費了。此前,美國華人曾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為什麼ABC們恨中文》,點評北美的二代華人移民為什麼「恨」中文,其中很大的問題就是中文學校。
  • 荷蘭華人媽媽哭訴:孩子學了6年中文,僅有小學1年級水平!這裡可以免費學中文!
    但是相比總統家,海外華人家庭在孩子學中文的問題上真的是操碎了心。自己平常壓根沒時間,晚上下班自己已經累得夠嗆,還有工作要處理,哪還有時間給孩子教中文?更不要提正確的教授方法了。家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孩子寶貴的時間也白白浪費了。此前,美國華人曾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為什麼ABC們恨中文》,點評北美的二代華人移民為什麼「恨」中文,其中很大的問題就是中文學校。
  • 邊看電視邊學歷史!這部紀錄片值得家長帶著孩子看起來!
    這屆網友也太會誇了!「萬代千秋,看似波瀾壯闊,卻不過是指尖的一縷沙。
  • 少年得到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劇--孩子不可不知的歷史故事
    有一位老師曾經發微博說:「身為一名老師,痛心多少孩子不願意學歷史,認為歷史枯燥,不想背書,但我想說,歷史不等於背書,歷史是讓我們了解過往,追問生命的意義。牢記初心,不忘來處」。很多人對於這位老師的心痛直言確實深有同感,的確很多孩子並不喜歡學歷史。但是歷史又是那麼重要,不僅是高考要考的一門學科之一,而且對語文考試也有很大的幫助,更能幫助孩子理解當下,把握未來。
  • 小學的閱讀能力,決定了孩子以後的學習能力372
    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裡,是因為小學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大腦成長的需求。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 開團丨《手繪中國歷史、地理地圖》開闊孩子視野,拒絕枯燥說教,讓孩子愛不釋手的歷史、地理啟蒙繪本
    今天這套《手繪中國歷史、地理地圖》是我非常喜歡,覺得非常有意義的一套書,不僅適合給孩子讀,豐富知識面,就連我們大人讀起來,也會有滋有味,因為這些歷史地理自從高中畢業以後,就基本上完全還給老師了,有的時候孩子問我此類問題的時候我還得去百度。正好這套書內容寫的非常淺顯易懂,我們又重新將中國的歷史地理完完全全重新複習了一遍。
  • 要不要堅持讓孩子學鋼琴?
    只要一說到學琴,估計每個琴童家長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吧,因為陪孩子練琴的確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差事。當然,這對於孩子來說應該也是一樣,他們估計也想不明白平時溫柔體貼的媽媽為什麼一到鋼琴陪練的時候就變得兇巴巴的。身為廣大琴童家長的一員,我就以自己身邊的例子聊聊陪孩子學鋼琴的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