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大暑養生降暑粥 各地大暑節氣風俗大搜羅

2021-02-17 墨池藝術

【提示】新朋友可點擊上方藍色字體「書法屋」關注我們

  7月23日,大暑。此節氣正值中伏前後,高溫悶熱;且是雷陣雨最多,易挾溼。暑溼之氣乘虛而入,最易使人心氣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會引發苦夏、中暑等病。

  天熱汗多,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重視補水,平時喝開水最好,必要時,則應該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所必需。此外,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還應重視以粥養生。

  大暑喝粥需以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為主。清補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健脾養胃食物則為赤小豆、薏米、南瓜等。以下就介紹幾種典型的度暑粥。

  綠豆粳米粥:綠豆60克,粳米100克。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苦瓜菊花粥: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苦瓜洗淨去瓤,切成小塊。粳米和菊花洗淨,二者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水開後,將苦瓜塊、冰糖加入鍋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此粥可清暑熱、止痢解毒,適用於中暑煩渴、下痢等症的輔助食療。忌同時食用溼燥、麻辣、厚膩的食物。

  西瓜皮粥: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將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乾淨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調入白糖。

  此粥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薏米小豆粥: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淨,加入適量水,同煮成粥。

  此粥能健脾滲溼、清熱消暑。

  各地大暑習俗大搜羅

  1、廣東大暑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燒仙草本身也可入藥。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有冷、熱兩種吃法。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這款食品孕婦忌吃。

  2、浙江地區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台州椒江人還有大暑節氣吃薑汁調蛋的風俗,薑汁能去除體內溼氣,薑汁調蛋「補人」,也有老年人喜歡吃雞粥,謂能補陽。

  3、魯南地區「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

  棗莊吃伏羊的習慣,與當地的農事、氣候有關。營養學家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認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裡,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4、臺灣吃鳳梨

  大暑節臺灣周圍的海域大多布滿暖水魚群,東北海域有魷魚,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則有黃鰭鯛等。臺灣民諺:大暑吃鳳梨,說的是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

  此時將近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後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嘗,象徵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5、莆田吃荔枝

  在大暑節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在大暑節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為互贈的禮品。

  大暑節那天,先將鮮荔枝浸於冷井水之中,大暑節時刻一到取出它,仔細品嘗。此時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於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要提醒的是】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採、食欲不振等問題,這也被稱為「情緒中暑」。「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很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於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會引發猝死。

  養生文章由大眾養生網推薦【微信號:cndzys_com,靜待您的關注】

  如果您喜歡本期內容,請點擊右上角「···」按鈕,然後「分享到朋友圈」,讓大家一起來學習。

  您可以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相應內容:「篆刻史」、「書法十講」、「二十四孝圖」。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八類人群易中暑多發,大暑點養生?
    荷花盛 蟬聲鳴 大暑至 夏正濃大暑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關於時節輪迴、鬥轉星移的獨特智慧,是古人棲居於山川自然的偉大創造。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依時而農,依時而食,依時而醫。
  • 【萬佳溫馨提醒】今日大暑丨節氣養生6大妙招
    大暑來臨,養生刻不容緩,可是該如何在如此燥熱的天氣下健康養生呢?
  • 二十四節氣丨大暑養生防暑溼 飲食清淡莫貪涼
    資料圖片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這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北京中醫醫院主治醫師徐潔介紹,大暑時節,不僅要防止暑溼乘虛而入,導致免疫力低下,更要當心中暑、熱中風、肩頸疼痛,胃腸道疾病等疾病。
  • 今日大暑,這些養生常識一定得知道!
    2020年7月22日,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 【福利】今日大暑!夏天吃這五樣最養生(附健康菜譜)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幹支歷未月的下半月;到達時間在公曆每年的7月23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120°時。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當陽光席捲整個城市,汗水浸染衣衫,雷雨轟轟,大暑已悄然而至。大暑是夏天最熾熱的表達,也是夏天最酣暢的展現。
  • 大暑時節到|健脾祛溼不能少,三伏灸養生要知道!
    今天是大暑節氣,同時也是三伏之中伏的第一天。
  • 大暑至,三伏過二:腐草為螢,大雨時行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 大暑節氣吃什麼好?看看這幾種美食是否讓你垂涎欲滴?
    今日是大暑時節,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也是高溫以及潮溼的主要標誌,因此我們要做好養生消暑的工作,那麼大暑如何養生呢?對於很多吃貨來說食補也是一個不錯的養生方式。老鴨是大暑的清補佳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其常年生活在水中,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在南北各地流傳甚廣的食方是,以老鴨慢燉後加入蓮藕、冬瓜、芡實、薏苡仁來煲湯,消暑滋補。蓮子湯明清以來,伏日最盛行喝蓮子湯。 中醫學認為,蓮子性味甘平,有補脾澀腸,養心益腎的功用。
  • 大暑|大暑至 夏正濃 與選調 同消暑
    01.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大暑,每年7月22日或23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古書有云:「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大暑節氣的到來,往往意味著「蒸煮模式」的開啟,此時,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是最為頻繁。
  • 今日大暑「炎」值爆表,做到這個字就能樂不思「暑」|談天說粵
    2020年7月22日16時36分當太陽到達黃經120°時我們將迎來大暑節氣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我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大暑,上蒸下煮」暑、溼、熱是大暑時節的氣候特點大暑時值三伏天中伏前後此時氣候炎熱,雨水較多日曬、暑熱、水溼互結達到一年中的高峰大暑天氣:「炎」值爆表↓↓↓22日,珠三角東部、粵東多雲間晴天為主,午後有分散雷陣雨局部大雨,其餘市縣晴間多云為主,午後有局地雷陣雨。
  • 今迎大暑:熱得字都 冒汗 了
    大 暑 中|國|二|十|四|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 月初為小,月中為大
  • 2020最新大暑節氣問候祝福語合集 大暑發朋友圈必選文案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 大暑節氣問候祝福語合集 大暑發朋友圈必選文案 暑期,祝你時時有暑不盡的溫馨,天天有暑不盡的快樂,年年有暑不盡的祝福,再加上月底有暑不盡的鈔票。呵呵,慢慢過暑假吧。
  • 今日大暑,最熱的幾天,這些事情你要知道……
    227-2020荷花盛 蟬聲鳴大暑至 夏正濃大>暑大暑簡介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陽曆7月23日前後,太陽達到黃經120度時,為大暑節氣開始。大暑時節,陽光極其強烈,地面所累積的輻射熱較多,時值「中伏」前後,正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時節,其暑熱程度更是超過小暑,故稱大暑。這時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但旱、澇、颱風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繁重。
  • 大暑快樂寄語簡短20字30字 大暑說說幽默搞笑一句話
    朋友,祝你大暑「心」想事成!  3、一天一天,氣候炎炎;一動一動,汗水漣漣;一擦一擦,汗溼衣衫;一扇一扇,溫度降降;一累一累,身體疲憊。一眨一閉,大暑到來,祝你愉快是天天。  4、一個夏日的午後,很熱;一個真心的朋友,很純;一語簡短的信息,很真;一句貼心的問候,送你:夏天熱,注意防暑,愛惜身體!  5、小暑大暑,天氣酷暑,暑期送你--清涼!
  • 朗讀者|大暑 · 一歲之中最熱之時
    >二十四節氣特輯 · 大暑09:16來自草堂之聲廣播臺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幹支歷未月的下半月;到達時間在公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這是先民最為歡喜的退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時節,雨水特別珍貴,下雨就意味著糧食多產,「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天熱的時候,人們晝伏夜出,在小河邊、古橋上乘風納涼,側耳聽河水泠泠,抬眼望繁星點點,再怎麼熱的夏天,也有它柔情的一面。
  • 大暑丨預防中暑:涼食敗火,願君夏安;節氣民俗與美食有啥講究?
    7月22日,我們迎來大暑節氣。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節。福建人吃荔枝、羊肉和米糟「過大暑」;山東地區「喝暑羊」,俗稱「吃伏羊」;而湘中、湘北素有大暑吃童子雞的習俗。喝暑羊山東南部有「喝暑羊」的習俗。
  • 今日大暑,讓我們借天地之火去身體之寒另附《健康食譜》!
    」節氣,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到來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節氣的到來,往往意味著「蒸煮模式」的開啟,40℃以上極端高溫天氣有可能經常出現,大家要當心身體和情緒「中暑」,一定要注意「大暑養身」,在這個全年最熱的時節裡,更要保持心平氣和哦!
  • 大暑: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2020年7月22日農曆六月初二迎來大暑節氣大暑,是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意為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的民間文藝表演。古時浙江葭沚一帶常有病疫流行,尤其在大暑前後最為嚴重,人們認為是五位兇神,即「五聖」所致,於是在大暑這天供奉五聖,用漁船將供品送至椒江口外,以求平安。
  • 大暑吃什麼傳統食物?哪些滋補品及水果吃了不容易上火中暑
    大暑節氣在7月23日,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就在大暑這段時間了,以前的人們沒有風扇沒有空調,為了解暑只能在飲食上多下些功夫,所以我們民間有很多大暑的傳統食物能涼快一下,那麼,大暑吃什麼解暑又養生呢?我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喝署羊等習俗,下面為你揭曉大暑吃什麼傳統食物不容易上火中暑吧!
  • 處暑是什麼意思呢天氣還熱嗎 處暑節氣含義吃什麼養生常識
    處暑是什麼意思呢天氣還熱嗎 處暑節氣含義吃什麼養生常識  今天我們將進入處暑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節氣的到來,意味著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出暑」時間並不相同,那麼處暑是什麼意思呢?哪些地方暑熱將退場,哪些地方酷暑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