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到來,溫度越來越高,網上也大量出現了這樣的言論:車裡放的瓶裝水,曝曬後千萬不要喝,有毒會致癌。
這讓不少人非常難受,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於在自己的車內放些礦泉水或者瓶裝的飲料,口渴了就喝一點,尤其是在夏季,往往還會多準備一點,以用來防中暑。
那麼這個習慣必須要改掉嗎?車中曬過的瓶裝水真的不能喝嗎?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和大家好好講解一下:
說曬過的瓶裝水不能喝,往往是因為覺得塑料在高溫下會釋放有害物質。而大家如果仔細看看礦泉水、果汁和碳酸飲料的塑料瓶底,就會發現有一個三角,裡面標識著01。這代表著它屬於1號塑料,是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製成的,也就是很多人常說的PET。
所以現在問題就在於,PET在高溫下,會生成有毒物質嗎?網上常說這種塑料裡加入了塑化劑和雙酚A,而這兩種物質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但實際上,塑化劑被廣泛用到塑料中,它能讓塑料更有彈性,更耐用。而一般的瓶裝水,其塑料成分不需要有彈性,也並不需要那麼耐用,再加上PET本身的流動性就很好,所以根本不會用到塑化劑。
而那些用了塑化劑的塑料,也並不一定對身體有害,一般來說,塑化劑的安全性取決於吃了多少和吃了多久。只要塑料符合國標食品包裝材料標準,大家正常使用,是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的。
至於雙酚A,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告訴大家,只有硬質飲水容器才會用到這種物質,比如說嬰兒奶瓶和太空杯等等,而瓶裝水並不會用到這種物質。
大家仔細想想,這種物質既然被允許用到嬰兒奶瓶中,怎麼可能會不安全呢?曾經有一段時間,網上盛傳雙酚A的急性毒性很強,並且會致癌。
但各種權威的機構都表明,這種物質並不會致癌,不會對健康不利。歐洲食品安全局曾評估後發現,雙酚A 的每日可容忍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05 毫克。而在生活中,我們攝入的雙酚A 基本不可能達到這個劑量。
當然啦,也不是說瓶裝水高溫下就不會生成任何有害物質。研究發現,高溫確實可能讓PET 材料釋放一些合成過程中用到的物質,比如說銻。但還是那句老話,雖然這是一種有害成分,但拋開劑量去談毒性,是非常不科學的。高溫下只能釋放極少量的銻,大家無需擔心。
總的來說,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符合標準的瓶裝水,哪怕在高溫暴曬過,也是可以飲用的。
對於車裡放飲用水的問題,你還有什麼疑問嗎?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