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建立之初,徵服了唐國,需要有一個號召力的人選,治理這個地方。周成王與周公,看中了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兩人上演了一出「雙簧」。
周成王先是將一片剪成玉圭形狀的桐葉,賞給了叔虞;接著周公出來說話,認為玉圭是一個人身份地位的象徵,此舉是冊封叔虞。儘管周成王予以否認,但周公以「天子無戲言」反駁,於是周成王封叔虞於唐,故叔虞又成為唐叔虞,這便是「桐葉封弟」的典故。叔虞執政30年去世,其子燮父即位,將國都遷往晉水河畔,並將國號改為「晉」,正式開啟了晉國的歷史。
縱觀歷史,晉國存世684年的歷史中,始於唐叔虞,終於晉靜公,前後經歷了三十九位國君。其中從公元前632年晉文公開始,至公元前482年晉定公止,是晉國最為強盛的時期,一直稱霸中原。眾所周知,晉文公為「春秋五霸」之一,其他四位是齊桓公、楚莊王、宋襄公、秦穆公。
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之下,通過對經濟、軍事等多領域的改革,加之自然資源豐富,使得齊國實力大增,同時,在遊牧民族襲擾中原之時,適時的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令到齊桓公在諸侯中迅速建立起了威望。
位於南方的楚國,長期徘徊於中原主流文化之外,一直想稱霸中原。公元前597年,機會來了,楚莊王討伐鄭國,與前來援救的晉軍戰於邲,史稱邲之戰。此役借著晉國將領的不和,楚軍大獲全勝,迫使一些中原的諸侯國臣服,為楚莊王在公元前594年會盟推為盟主,奠定了基礎。
稱霸的時間段,齊桓公稱霸了32年,其死後,齊國陷入內亂,從此一蹶不振;楚莊王稱霸的時間則更短,只有三年。至於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最多的時候,也只有1/3的諸侯承認,而楚莊王呢,僅僅只有楚國的幾個鄰國承認,還是迫於淫威之下。
很顯然,在當時眾多諸侯國眼中,晉國才是霸主,且晉文公開啟的霸業時間長達150餘年,橫跨公元前7世紀、6世紀、5世紀三個世紀,佔據了春秋霸主時代的四分之三。邲之戰之後,重整旗鼓的晉國先是打敗齊國,無奈之下,齊國派太子彊到晉國做人質,從而粉碎了齊楚聯盟;接著又派出申公巫臣南下,教吳車戰,達到「聯吳制楚」的目的,使得楚國「顧頭不顧腚」,晉悼公執政時期,楚國勢力已經徹底淡出了中原。
與此同時,宋襄公也有心接替霸業進入末期的齊國,但未能與時俱進,更新理念,堅守所謂的「君子禮戰」。先是宋襄公不讓軍隊攻擊正在渡河的楚軍;待楚軍渡河後擺好架勢,宋襄公又不準士兵不得對受傷的楚軍下手,以及不能抓拿白頭的老兵。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如此一來,宋軍大敗,宋襄公也因傷離世。
西面的秦穆公,也不甘示弱,也想著跨河東進,稱霸中原,但礙於實力強大的晉國。為此,秦穆公費勁心機,趁著晉國國內內訌,多次插足晉國的內政,達到削弱晉國的目的,但始終未能如願。
公元前628年,機會來了,借著晉文公去世,秦穆公派遣孟明視率兵,意圖借道晉國,偷襲鄭國,宣告新一代霸主的誕生。但卻碰到鄭國商人弦高,導致偷襲計劃洩露;無奈之下,秦軍班師回朝,在崤山峽谷遭遇晉軍,全軍覆沒,主帥孟明視被生擒。從此,秦穆公懼怕晉國,再也不敢踏足中原,《史記·秦本紀》記載其「益國十二,開地千裡,遂霸西戎」。也即是說,秦穆公打不過晉國,也只能找西戎練練手,稱的是西戎的「霸」。
可見,這一時期的晉國,是春秋時期的超級大國,偶爾有打盹的時候,但緩過神來,齊楚都不是對手,更別提秦國了,完全有實力將秦國按在地上摩擦。有鑑於此,清代歷史學家全祖望認為除了齊桓公之外,應該將晉文公以及之後的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列入五霸之列。事實上,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孫子晉景公、玄孫晉悼公,一直到晉定公的十一位國君,雖然有著起伏,但晉國基本上還是中原諸侯國的「一哥」。
至於「三家分晉」,這個得從曲沃代翼說起。公元前746年,晉昭侯將曲沃封給叔叔成師,這便是曲沃桓叔,也標誌著晉國分裂成了翼和曲沃。曲沃這支到了武公執政時期,武公打敗晉侯緡,結束了晉國的分裂。史稱「曲沃代翼」。
到了公元前677年,晉獻公即晉文公的父親即位。為避免「曲沃代翼」的再次發生,晉獻公將原晉國諸公子們全部誅殺,造成了晉國公族勢弱。晉文公執政後,調整了父親打擊公族的政策,啟用了一批舊族,緩和矛盾,同時確立了三軍,各設立了一將一佐,這就是三軍將佐,也叫三軍六卿。
此後晉國國君逐漸勢弱,從而形成了中行氏、範氏、智氏、韓氏、魏氏、趙氏六大家族;最終,六大家族剩下了韓氏、魏氏、趙氏三家。公元前433年,晉國的疆域全部落入韓、趙、魏三家之手,晉國國君只剩下了絳、曲沃,作為遮羞的「褲衩」,晉國已是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乾脆連「褲衩」都不給了,這邊接受完周威烈王的賜封,等於是從名義上,正式承認了趙、魏、韓的諸侯地位,那邊便將晉靜公廢為平民,史稱「三家分晉」:
魏國:為戰國初期的強國。吳起為擔任主帥期間,魏國逐漸佔領了黃河以西的五百多裡土地,將秦國的疆域壓縮在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
趙國:經過「胡服騎射」後,趙國實力大增,成為了秦國戰國中後期的主要對手;
韓國:為三家之中最弱的一家,但也躋身戰國七雄之列。能夠在諸侯環伺之下,傳世接近200年,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沒有分裂的晉國是多麼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