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晉世家》描寫,在西周初年,武王時期,剛剛克商立周的武王在與一個女子相會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到上天對他說,你要生一個兒子,名字就叫做「虞」,我會把唐地給他。後來這個女子果然生了一個兒子,武王便以「虞」給這個兒子命名。
武王立周之後很快死去,繼位的是成王姬誦,是武王的兒子,虞的兄長。這時成王姬誦和弟弟虞都很年幼,在一起玩耍的時候成王削桐業為珪形賜給弟弟。珪是貴族祭祀、朝聘時的禮器,用以分尊卑明上下。記載史事的史官說,王不能戲言,於是成王就封了弟弟虞為唐侯。這個故事就是有名的「桐葉封弟」。唐地在河、汾之東方百裡,於是又尊稱虞為「唐叔虞」。叔虞死後兒子燮繼承君位,改「唐」為「晉」,燮被稱為「晉侯」,唐國也就變成了晉國。
時間一轉眼過得飛快,西周之後是東周,東周的前半段是春秋,春秋末期,晉國內部早就有權臣架空國君導致晉國快要分崩離析了。其中有智氏的宗主荀申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支,一度成為晉國的實際統治者,被稱為智宣子。
智宣子很喜歡他的一個兒子叫作荀瑤,想把荀瑤立為繼承人。族人智果阻止他,請智宣子立另一個兒子荀宵。但智宣子認為荀瑤有五個優點是「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惠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反正就是智宣子認為他的愛子長得美、善於射藝和御術,此外多才多藝又能言善辯,性格還非常堅毅果敢。但智宣子也承認荀瑤也是有一個短處的。
智果說,「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 荀瑤這個短處就是居心不仁。智果認為荀瑤做事不仁不義,必定沒有人願意和他和睦相處,長得再美、再善射御也沒有用。並且智果斷定,如果荀瑤被立為繼承人必定拖累智氏宗族被滅族。
荀瑤這個人本身條件非常好,但情商太低。情商應該比智商重要。普通的正常人之間智商相差無幾,但情商的差別是天差地別。在晉國內部國君架空,卿大夫分立的複雜情況下,一姓之宗主如果不懂得維繫複雜的關係是非常要命的事。歷史在這個時候早已經做了決定,智宣子最終還是選擇了荀瑤做自己的繼承人,就是後來的智襄子。這個時候太有遠見之明的族人智果已經向太史請求脫離智族姓氏,另立為輔氏。
智襄子終於成為宗主的時候就毫無顧忌了。《資治通鑑》「智襄子為政,與韓康子、魏桓子宴於藍臺,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藍臺宴飲,「一宴而恥人之君臣」,智伯把韓氏宗主和家臣都得罪了。就好像今天有很多人號稱自己心直口快,說話沒有顧忌隨便用語言傷害別人,自以為是性格爽朗別人不會和他計較。問題是韓國主臣二人都記在心裡了。
家臣智國勸智伯「主不備難,難必至矣!」 請智伯防備危機將至,不然災難真的會來。對於家臣的勸諫,智伯全不放在心上,非常狂妄地留下了千古名言「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 「難」字請讀去聲。[nàn] 智伯的意思就是說,興災生害的權力全掌握在我手裡,我不給他們降災就不錯了,他們難道還敢給我興風作浪?智國勸智伯說「蚋、蟻、蜂、蠆,皆能害人,況君相乎?」 蟲蟻都能害人,何況是韓氏的宗主和家臣這樣的龐大勢力。
智伯還是沒聽勸,狂妄到此,以為誰都拿他沒辦法,結果就已經註定了。並沒有適可而止的智伯接著直接和韓康子索要領地。韓康子給了萬戶的大縣。感覺有點像鄭莊公的策略,縱容他讓他驕橫,原形畢露。果然,得意的智伯又和魏桓子索要領地,魏桓子也給了萬戶大縣。下一個就輪到了趙襄子。趙襄子斷然拒絕。趙襄子棄了長子城,因為長子城剛修完城牆,民力衰竭。也棄了邯鄲,認為邯鄲府庫充盈卻都是民脂民膏,也不會有人自己同心守城。最後趙襄子退守先祖之地晉陽。
智伯令人掘汾水灌晉陽,自己乘兵車觀望以魏桓子為御者,韓康子驂乘,仿佛已是國君的樣子。洋洋得意的智伯說了一句壞事的話「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這話對於韓、魏的宗主來說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如果智伯滅了趙氏,仍用此策,汾水也可以灌韓之安邑、絳水也可以灌魏之平陽。這就註定了韓、魏必反智氏。
智伯還蒙在鼓裡的時候韓、魏暗中和趙氏聯合了。趙襄子命人夜殺守河堤之吏,改水道而灌智伯軍。智伯軍被水淹大亂,韓、魏從側翼攻擊協助,趙軍一舉大敗智伯軍。智伯被擒,智氏之族被趕盡殺絕。最後只有反對立智伯改為輔氏的智果一支倖免了。
智伯最後的下場「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著名的刺客豫讓就是智氏的家臣。思念智伯的好處,又痛恨趙襄子用智伯的頭做酒器所以要為智伯報仇。豫讓趁著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想刺殺,但是事先被發現了。趙襄子覺得他是個義士放了他。豫讓不甘心,不惜漆身吞炭地自毀也要為智伯報仇,最終還是沒成功。
晉國滅亡,三家分晉。從此再也沒有晉國,卻多了韓國、趙國、魏國。以此為標誌,春秋時代結束了,戰國時代走上了歷史舞臺。
晉齊爭霸——鞍之戰(一)三位齊廢公
《古國迷蹤》系列閱讀:
古國迷蹤——虢國
古國迷蹤——中山國
古國迷蹤——逐日之國,三星堆古蜀國的玉禮器
-
「三家分晉」為什麼智氏敗落而趙氏取勝?看奠基人趙簡子和趙襄子
看看《胡雪巖》裡胡財神吃的美食,可以作為吃貨指南
古代顏色,名字比色彩更美齊桓公的祖宗真的是姜子牙嗎?《齊桓公和他的家庭成員們》(一)「青州從事」與「平原督郵」,喝酒必看必備,講講「酒」的故事宋徽宗的親傳弟子王希孟,他的《千裡江山圖》其實是用錢堆出來的天上掉的可能是餡餅,也可能是陷阱《少年國君晉悼公》(二)春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國君
最經典的唐詩
《紅樓夢》最香豔的閨房,陳設是怎麼布置的?
探秘早期王朝——夏夷之爭
韓服是怎麼來的?跟漢服是什麼關係?
妖怪不僅分等級,還真的比你有文化
上古戰車,一輛兵車實際配備多少人?——春秋車馬的故事(1)
古埃及文字和殷商甲骨文的文化差異,你能認識幾個?
為什麼千百年來,宋徽宗始終是中國書法和繪畫的最高頂點?
一「石」糧食,究竟讀作「shí」還是讀作「dàn」?
殷商為什麼把一年叫一祀?
「龍」是否真的存在?2500年前,龍曾經真的出現過
吐谷渾的興起與滅亡(四)——吐谷渾大結局
從崇禎皇帝一代寵妃的寢宮,看故宮六百年承載的三千年歷史(下)
夢回春秋(十四)——伯姬歸紀
「三國志」網上特展(六)——樓闕宮觀
博物館裡的漢字(十二)——彝
青銅器名稱與實物對照(一)——兵器
春秋人物故事——少年國君晉悼公(上)
晉楚爭霸——城濮之戰(一)
晉楚爭霸——邲之戰(上)
春秋人物故事——妖婦夏姬(上)
春秋人物故事——春秋小霸鄭莊公(一)鄭國始封
春秋人物故事——晉國卿族(上)
春秋人物故事——晉國霸業(一)唐叔立國 曲沃代翼
沅汰,《沅汰博物館指南》主編,文化學者,歷史作家主要作品:《龍鳳傳奇》、《南北亂世之三國霸業》、《高澄傳》、《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國古代《古國迷蹤》系列,《博物館青銅器名稱漢字解讀》系列、《漢字》字形釋義、《青銅銘文裡的西周史》、《晉國霸業》、《夢回春秋》、《春秋人物故事》等。
沅汰(ID:yuantaiyt),有趣的文化科普。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