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的真相剖析,秦始皇背鍋2千多年,其實我們都被史書騙了

2020-11-17 騰訊網

說起秦始皇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順應歷史潮流 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老死不相往來的冷戰的局面,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語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但他卻做了一件瘋狂的事,這足以讓他釘再歷史的恥辱柱上,就是秦始皇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事件。

看不一樣的歷史,品不一樣的人生!

其實很多人對秦始皇有很深的誤解,以為秦始皇是一個殘暴不仁的暴君,以為秦始皇真的燒毀了名書著作,以為秦始皇真的殺了幾十萬知識分子,然而也只是你以為的以為,但事實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如果你真的了解了秦始皇之後,你就會覺得自己真是個鍵盤俠,來吧上車。

其實「焚書坑儒」它是兩件事情,首先說說「焚書」,當時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以後,他就看到了分封制的缺點,他為了鞏固政權,改革勢在必行,因而才有了廢除分封制 ,實在郡縣制的雄才偉略。郡縣制,說白了就是,中央直接任免地方的官員,幹得好的就繼續在地方當官,幹不好就滾蛋 直接換人,這樣就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就加強的了國家的統一。

新官上任三把火,總會有很多人不服,而當時就有一個釘子戶淳于越,他就十分不看好郡縣制,淳于越一向主張厚古薄今,認為老祖宗的東西都是好的,當代的東西都是不好的,這不是槓精是什麼。於是李斯這貨硬生生橫插了一腳,就算冒天下大不為也要說上一說,現在的知識分子不以實際出發,反而以古人的例子說現在的不是,就知道花言巧語沒有一句是中用的,如果皇上要統一天下,首先就得統一思想。

於是李斯就提出了,乾脆一把火把這些鍵盤俠寫的東西全燒了,也就是歷史上說的,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但並未焚燒醫學、農牧等技術實用書籍,這就是「焚書」的起因。

我們試著站在秦始皇的角度去想,當時秦始皇剛統一中國,根基不穩 大家都不認同秦始皇,於是大家就有了攻擊秦始皇的藉口,就衍生了一批鍵盤俠瘋狂發帖,各種黑秦始皇的言論,秦始皇扛不住了就只好下令「焚書」,燒掉前代所著史書,無疑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犯罪,但事情應該一分為二,對於「燒盡天下書」這樣的誤解,還是應該澄清的。

其實始皇也不是傻子,如果把書都燒了 上層建築也就全完了,統治的基礎同樣會受到極大的動搖,秦始皇不會傻到連這個都不知道,而在當時那個時代,秦始皇好像也別的選擇。

相對於「焚書」,「坑儒」的誤區就更大了,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秦始皇隨著年齡大了就容易怕死,於是秦始皇就開始追求長生不老,可能是因為秦始皇喜鬼神之事,於是就派人到處求長生不老之藥,於是就有一些臭道士便投其所好,混水摸魚想藉此博取功名利祿。

其中就出名的就是徐福,他騙了秦始皇一筆巨款後就潛逃了,在秦始皇抓獲無果之後,秦始皇在這件事情上依然十分執著,又找了兩名臭道士,分別是侯生跟盧生,但這兩人就很沒品了,拿了錢沒把事辦好就算了,還到處嚼舌根黑秦始皇,搞到大夥以為秦始皇是個貪生怕死之人。

秦始皇聽後就覺得很沒面子了,而且這也有損皇帝的威嚴不是,於是就下令把那些長舌婦給抓了,有些人為了自保就開始舉報,秦始皇就把那些情節嚴重的人給坑殺了,一共460人左右,並非像歷史上說的,秦始皇殺了幾十萬的知識分子,壓根就沒這回事。

那麼大夥就有一個疑問了,坑儒的儒不就是儒家知識分子嗎,其實儒只是漢朝對同類事件的統稱,而寫這件事的人又在漢朝,漢人天生就對秦始皇有偏見,於是就把殺鍵盤俠寫成了儒生,這就是「坑儒」的真實過程。

在了解了「焚書坑儒」之後,我們再來看看,秦始皇真的是一名暴君嗎?但是這句話好像經不起推敲。在治國上,秦始皇每天要批閱120斤竹卷,大約20萬字左右。

眾所周知,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經常外出巡查工作,歷史上記載他一共5次外巡,外巡的目的就是為了看看自己頒布的政策,有沒執行到位,最終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

然而他也並沒有像其他皇帝一樣,誅殺過哪位朝廷重臣,就是這麼一位勤勉愛國的皇帝,卻被後人黑得這麼慘,貌似有點太過分了呀

好了,本期焚書坑儒的故事就扒到這裡,關注我,帶你揭秘更多有趣的歷史科普。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他真的殺學子燒史書了嗎?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他真的殺學子燒史書了嗎?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誤區,大家都說焚書坑儒,就把他們當成一件事情了,其實,這是兩件事情:焚書和坑儒。
  •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何成為千年背鍋俠,做出巨大功績卻遭史書詆毀?
    秦始皇掃六合,統一中國,建立大一統制度,影響兩千年的王朝歷史。然而在後代的史書以及文人評價中卻常常是批評的對象,成為背鍋俠。秦始皇為何這麼慘,其最大原因是史學觀點不一樣,中國古代是以儒家和王朝文化為主導的史學觀點,對秦始皇自然形成以批判為主的史學觀點。
  • 《秦始皇》|焚書坑儒背後的秘密竟然是它?
    最後由孔子和弟子們的思想一起,孕育出了一個嶄新的思想,就此產生了一位稍早於秦始皇登上歷史舞臺的人物——荀子。荀子認為,人性先天是邪惡的,但後天有變好的可能。荀子門下的弟子眾多,韓非和輔佐秦始皇的丞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李斯是楚國上蔡人,原本是呂不韋的門客,後因才華得到秦始皇的賞識,一路做到了丞相。
  • 秦始皇是否殘暴不仁 真相往往讓人大跌眼鏡 焚書坑儒背後有隱情
    其實百姓們在很多事的認知上都是片面的,他們不會去了解全局,生活也不允許他們這樣做。所以當多數人都說秦始皇焚書坑儒很殘暴,他們就會相信,這的確是事實!談到秦始皇,多數人印象中他是個暴君。其中焚書坑儒這件家喻戶曉的事也許是他最大的汙點。其實那時候秦始皇的確燒了書,也殺了人,但遠沒有流傳的那麼誇張。焚書坑儒其實是兩碼事,焚書是一個件事,坑儒是另一件事。
  • 秦始皇背了2000年的黑鍋,」焚書坑儒「並不是真正的焚書坑儒
    焚書可靠,坑儒可疑考察秦始皇的歷史,一步步抽絲剝繭,兩千年來燒得通紅的虛火漸漸熄滅,冷澈透明的真相也一一浮現。呂不韋不是他的父親,她的母親也不曾想要奪他的權。他的確是下了焚書令,但他不反儒,也未曾坑埋儒生。現在看來,有關秦始皇的一生,多半要推倒重來。焚書可靠,坑儒可疑焚書,詳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
  • 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獨尊儒術,後世對二人的評價為啥相差巨大
    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本質都是一樣的,即:統一思想、加強封建王朝中央集權的措施。我們先看看這兩個概念的大致情況。秦始皇接受了這一建議,下令:凡是非秦國記錄的史書一律燒之;除了博士官之外,其他人收藏的詩、書、百家著作,一律上交官府燒掉;敢在任何場合討論詩書內容的一律當街斬首,這就是所謂的焚書令。在第二年,原本為秦始皇求取長生之術的侯生、盧生,卻在背地裡嘲笑秦始皇並且捲款潛逃,這無異是一種極大的羞辱,尋常人尚且不能忍,況且對象是九五之尊?
  • 秦始皇焚書坑儒,坑的是什麼人?為什麼說他們是活該
    翻開一本史書,就是打開一個世界,讀史而知天下 本文由貓視歷史原創創作,歡迎轉載分享 秦始皇在位時的功與過一直受到多方爭議,尤其「焚書坑儒」一直為人詬病,但事實上很多人並不了解,當年秦始皇焚的是哪些「書」,坑的又是什麼「儒」?
  • 白起和項羽殺降很少人罵,為何秦始皇焚書坑儒卻兩千年罵聲不斷?
    是誰在罵秦始皇呢?儒生,也就是讀書人。罵秦始皇什麼內容呢?焚書坑儒。這就叫做:共情!焚書一事發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因為當時的一些讀書人反對秦朝實行郡縣制,故而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將除秦朝國史以外的所有列國史書,除政府館藏以外的民間私藏詩書,盡數搜剿焚毀,如果私下談論詩書則株連全族,禁止私學,如學習法令需以官吏為師。以此防止百姓以古非今,達到統一思想的目的。
  • 《大秦賦》熱播,嬴政功過兩極化,真實的秦始皇被誤解了二千多年
    《大秦賦》的熱播,讓我們深情回顧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風雲湧動,同時又百花爭鳴、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歐洲數十個小國林立,而我們中國之所以幾千年來一直以華夏帝國的形式屹立於國家之林,必須歸功於秦始皇兼併六國一統天下,讓大秦以後的歷朝歷代都有一個中國「大一統」的國家模式,也就是說一統天下成了歷朝歷代的「及格線」。
  • 中國史上最著名的3大騙局,其實根本不存在,至今仍有人深信不疑
    歷史大多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就像是明朝一樣,明朝的皇帝真的就如史書一樣的荒唐、昏庸?如此一個皇帝個個都荒唐的王朝是如何存在兩百多年的?直到近代人們才開始明白,明史是清朝編寫的,而清朝又喜歡篡改歷史,所以明朝的史料大多不真實,真是應了前面說的,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 焚書坑儒:秦始皇的真實用意是什麼
    但是歷來評價褒貶不一,基本上是貶大於褒,其中最為詬病的就是焚書坑儒。我們在課本上都了解到的就是秦始皇以暴力的手段,將對他有意見的儒生坑殺。為了堵住民眾的悠悠之口,讓民眾將無用的百家思想的書全部銷毀。焚書坑儒雖然我們常常沿用,但是如果單純的從事件上看,其實是單獨的兩件事。因為教科書上將其連用,以至於很多人將其誤解為是一件事。筆者大致梳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 秦始皇焚書坑儒跟清朝的「文字獄」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文字獄,顧名思義,就是因為文字緣故而構成的罪案和冤獄,文字獄是中國封建專制主義制度下所特有的一種歷史文化現象,長期以來,對人們思想鉗制,成了沉重的精神枷鎖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有人說是歷史上第一場文字獄,也是我們稱其為暴君的條件之一,但其實秦始皇的這場焚書坑儒和接下來朝代發生的文字獄比較那可真是不禁看的
  • 焚書坑儒的真相是什麼?如果坑的是術士,那扶蘇為何要為儒生求情
    全都想著要移民去給秦始皇做長工嗎?這裡就牽扯出一個很宏大的問題了,秦始皇,是不是一位暴君。除了戰爭殺人以外,秦始皇身上最容易讓人抨擊的一件事,那就是焚書坑儒了。一、焚書坑儒是真的沒辦法洗白。李斯建議,應該把這幫人讀的這些書都給燒了,讓以後的老百姓都不要去讀這一類的書。因此秦始皇下令,將各國的史書都給燒了,只留下了《秦記》,此外《詩》、《書》這一類的書,也都被秦始皇收繳給燒掉了。我就想問一下,六國的歷史就不是歷史了嗎?為啥只留下《秦記》呢?
  • 歷史上真正的秦始皇
    現在的人們一想到秦始皇,第一印象就是暴君或者是千古一帝,焚書坑儒,修長城,阿房宮,秦直道等等暴君的作為。那秦始皇到底有沒有幹過焚書坑儒呢?沒有。江湖方士騙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得到很多金銀,最後給秦始皇的都是假藥,被秦始皇識穿失敗後,害怕被罰一邊逃跑,一邊造謠摸黑秦始皇,秦始皇一怒之下把全鹹陽城搜殺騙人的江湖方士460多人,史記記載的都是坑術士,後來被以訛傳訛說是坑儒士。秦始皇的很多官員都是儒士,那他們怎麼沒死?所以秦始皇焚書坑儒,這口黑鍋不能再背下去了。
  • 秦始皇負面評價如潮,為何毛主席卻對郭沫若說「勸君少罵秦始皇」
    在史書中,秦始皇的負面評價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二十四史中有關秦始皇的負面評價基本上都是延續自《史記》。在《史記》中,司馬遷對秦始皇的負面評價可謂全面,從事業、外貌、人品,甚至連秦始皇的出生及親生父母也沒有放過。
  • 因為一個人人皆知的成語,秦始皇被痛罵了兩千年
    ▲秦始皇兵馬俑銅馬車。圖源/圖蟲創意1作為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嬴政堪稱一個大IP,火了兩千多年,也被罵了好多年。焚書坑儒,是他最知名的黑歷史之一。這一派學者指出,史書中被坑殺的「諸生」很多是為秦始皇求取仙藥的江湖術士(方士),並不是儒生。顧頡剛卻說:「當時儒生和方士本是同等待遇……(秦始皇)把養著的儒生、方士都發去審問,結果,把犯禁的四百六十餘人活葬在鹹陽:這就是『坑儒』的故事。」甭管是儒生還是方士,反正得罪嬴政的,都被坑了,誰也逃不過。說到焚書坑儒,經常是滿滿的負能量,但胡適的觀點與眾不同。
  • 三大考古出土的竹簡全都證明,我們冤枉了千古一帝秦始皇
    對國人來說,秦始皇是個暴君,橫行霸道,橫行霸道,焚書坑儒,好大喜功,罪大惡極,如此一個君王還配稱千年一帝嗎?事實上,秦王嬴政絕對是一個偉大的君主,史書上的記載也許並不完全真實。另外,還記載了一些與史書記載不符的事實,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說,陳勝吳廣因大雨耽擱,按秦律要斬首,實際上只罰了他一人,陳勝吳廣起義的藉口,卻是他們編出來的。雲夢睡虎地秦簡記載了秦朝先進、完善的法律體系,秦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子孫後代的不肖,最終導致二世之亡。
  • 秦始皇一輩子都沒立皇后,其實一直在等一個人,卻至死都沒等到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不論是放在中國歷史上,還是放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不過也正是因為他的偉大,使得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乃至於污衊他,這其中有各種各樣奇怪的事情套在他頭上 ,比如:焚書坑儒、孟姜女哭長城、秦暴政等等。
  • 秦始皇:被誤解千年的民族英雄,不要再被一些電視劇騙了
    千百年來,一個對中華民族至關重要的民族英雄被人們漸漸忽視,不僅如此,他的身上亦充滿了許許多多的誤解,而作為炎黃子孫,為他正名是我們的責任,不要再被一些電視劇和一些書籍騙了!一、設計封建帝制,奠定大一統格局我國封建歷史有兩千多年,遠超世界其他的國家,而我國的封建帝制便是從秦始皇開始的。
  • 千古一帝:「暴君」嬴政真實的一面,焚書坑儒並非大家心中所想
    大家都清楚,歷史上開國皇帝不殺功臣的皇帝寥寥可數。而且,始皇帝嬴政開國以後,各類臣子都可以直言進諫,絲毫無需避諱。就是這麼一個開明的皇帝,在今天為什麼會被人們稱為「暴君」呢?重要事件:焚書坑儒說起來焚書坑儒,字面意思就如同把所有的書籍焚燒,將所有的儒士坑殺。其實不然,由於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嚴重的阻礙了秦始皇對徵服的原六國民眾思想的統一,並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公元前213年秦丞相李斯進言,說愚儒「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趨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