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逝世20周年:這位奇女子帶著執念默默歸去!

2021-01-07 網易時尚

她是青花瓷上的濃淡轉筆,是曲調裡的抑揚頓挫,點點滴滴都是才情,清冷的幽光,暗藏一生輾轉幾多憂傷。終其一生,橫空出世的來,旁若無人的活,聽天由命的走。她,就是民國奇女子張愛玲。在張愛玲逝世20周年的日子裡,她筆下的靈魂、文字中的孤傲,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依舊能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與餘味。

【一代才女的不凡人生】


溫婉側影

1995年9月8日,著名女作家張愛玲在美國洛杉磯逝世,終年74歲。

1920年9月30日生於上海,系出名門,祖母李菊耦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鴻章之女。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的入學試。

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的機會而選擇了香港大學。後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

《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卻成為她的成名作,《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金鎖記》等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是為大漢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為這段戀情拼命地付出。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漢奸罪惡史》中,張愛玲榜上有名,這多多少少拜胡蘭成所賜。解放後離開大陸。她的代表作有《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等。

【世人眼中百樣的張愛玲】

有著旗袍情結的她


孤傲的旗袍

她願意樂享人間的一切美好,但這個世界在她眼裡並不是一個可以供她肆意取暖和無限依靠的地方,所以,你看她那張最有名的旗袍照,斜睨著眼睛,有幾分驕矜與凌傲,似乎拒人千裡之外,但這樣的防禦姿勢不過是她與世界隔閡的距離而已,那段距離,懂她的人,輕輕一邁就過去了;不懂她的人,則永遠是無法逾越的天塹。

張愛玲素來喜歡在文章中不厭其煩地描寫衣服。女人的衣服,在她的筆下,都成了一個個華麗的影子,生動而嫵媚。旗袍在張愛玲筆下流瀉的豔光更是引人無限遐思,而且它與女主人公的性格氣質往往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記得《半生緣》中曼楨穿過一件淺粉色的旗袍,袖口壓著極窄的一道黑白辮子花邊;曼璐出場時穿的是蘋果綠軟緞長旗袍,見世鈞時則是一件黑色的長旗袍,袍叉裡露出水鑽鑲邊的黑綢長褲。

《封鎖》裡的吳翠遠穿的是一件白洋紗旗袍,滾一道窄窄的藍邊,人如其衣,平淡如水;《傾城之戀》裡白流蘇脫下來的那件月白蟬翼紗旗袍。

對畫情有獨鐘的她


張愛玲自畫像

張愛玲有一個愛好鮮為人知,那就是繪畫。她對西洋油畫傾注了別樣的熱情,對印象派的色彩分外傾心,還為此留下了《談畫》《忘不了的畫》等經典名篇,她對拉斐爾、塞尚、高更、林風眠等繪畫大家的名作解讀都收錄其中。

世人通常只知道張愛玲會寫書,卻不知道這個才女還會繪畫,雖然只是未經訓練很簡單的配圖,但依舊十分討喜。文化學者止庵曾與萬燕合著過一本《張愛玲畫話》,這才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張愛玲的藝術天分。她發表的作品裡,可常見到她畫的插圖。如短篇小說《心經》《琉璃瓦》,中篇小說《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張愛玲的畫一如她的文字,獨特而精到,簡練而傳神。


親手所繪書中插畫

對愛情心懷執念的她

1943年12月,胡蘭成讀到張愛玲的《封鎖》後便對這位女子產生了極大興趣,並開始追求張。就這樣,23歲從未談過戀愛的張愛玲,遇到的是年長她14歲的情場老手胡蘭成。胡蘭成曾任汪精衛偽政府宣傳部政務次長,在南京有一妻一妾以及數位情人。戀愛中的張愛玲曾在贈予胡蘭成一張自己的照片後留言: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1944年8月,胡蘭成在拋棄一妻一妾後,與張愛玲定下婚約,考慮到時局不穩,兩人沒有舉行正式儀式,只寫婚書為定:胡蘭成、張愛玲籤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然而,這次婚姻是極不明智的選擇。胡蘭成去武漢辦《大楚報》,愛上了護士小周;後來抗戰勝利,胡蘭成逃亡,留下張愛玲獨自面對輿論攻訐,他則愛上朋友的妻子範秀美。張愛玲去溫州找他,要他在自己與小周之間做出選擇,他不肯。

張愛玲隱忍到1947年,待胡蘭成已經完全脫離險境,才寄了一封分手信給他:「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唯時以小吉(小劫)故,不願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隨信還附了30萬元錢,作為分手費,那是她新寫的電視劇本《不了情》《太太萬歲》的稿費。

對文字一往情深的她

她的小說風貌奇崛,搖曳多姿,但她的文字很少有溫暖的調子,冷靜、自持、涼薄,不乏幾分揶揄的色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一下張愛玲的那些句句刺心的話:

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在的我。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現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

愛情本來並不複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不是我愛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嗎,對不起。

彼此都有意而不說出來是愛情的最高境界,因為這個時候兩人都在盡情享受媚眼,盡情的享受目光相對時的火熱心理,盡情的享受手指相碰時的驚心動魄。一旦說出來,味道會淡許。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總發現他不過是個可憐人。

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們惟有臨摹。

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再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

美的東西不一定偉大,偉大的東西總是美的。

對於大多數女人,愛的意思,就是被愛。

做人做了個女人,就得做個規矩的女人,規矩的女人偶爾放肆一點,便有尋常的壞女人夢想不到的好處可得。

有兩種女人很可愛,一種是媽媽型的,很體貼,很會照顧人,會把男人照顧的非常周到。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會感覺到強烈得被愛。還有一種是妹妹型的。很膽小,很害羞,非常的依賴男人,和這樣地女人在一起,會激發自己男人的個性的顯現。比如打老鼠扛重物什麼的。會常常想到去保護自己的小女人。還有一種女人既不知道關心體貼人,又從不向男人低頭示弱,這樣的女人最讓男人無可奈何。

投身電影劇本創作的她

《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講述了女家庭教師虞家茵與有婦之夫夏宗豫一段辛酸愛情。雖然情節上未見新意,但有張愛玲奇才異女的盛名護駕,又有大導演桑弧聯手,加上劉瓊和陳燕燕的人緣,仍然有許多觀眾心甘情願地走進影院去享受這段歸來淚滿巾的悸動。


《太太萬歲》

《太太萬歲》(1947年)是40年代末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作品。張愛玲繼續與桑弧合作,在電影中增添了些許酸溜溜的諷刺味道。老戲骨張伐、石揮、上官雲珠配合得天衣無縫,新秀蔣天流也藉此走紅。


《哀樂中年》

《哀樂中年》(1949年)張愛玲與桑弧的三度合作,默契和靈感的火花使編和導的界限逐漸模糊起來,這卻成了這對創作絕配的最後燦爛。

《金鎖記》是一個擱淺的計劃,也預示著張愛玲電影生涯的第一個分號。在風雲突變的歷史中,影迷們惟一可以做的只是尋一處幽靜所在,想像一下張瑞芳扮成曹七巧的模樣,順便留意小說中欣賞月亮時的蒼涼快感,對人生中「不徹底的現實,永不完滿的情愫」發一番感嘆。

將近十年後,張愛玲才有機會重續電影不了情。1956年起,她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陸續編寫了10個劇本:1956年《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


《傾城之戀》劇照

如今,根據張愛玲作品改編的許多電影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片,主要有:許鞍華導演的《傾城之戀》、《半生緣》;嚴浩導演的《滾滾紅塵》;關錦鵬導演的《紅玫瑰白玫瑰》。

張愛玲在亂世中經歷了父親的家、母親的家、胡蘭成的家,但這終究沒有一個好的結局,成不了家。在她正值青春的前半生裡,她想求一個家而不得,而最後她在自己的文學影視創作中找了心靈的歸宿,然而這一切是否能彌補這位多情女子所受到的傷,只有她自己清楚。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重讀她的文字,欣賞她的電影,然後在這久久回味中,共同紀念這位款款而來,又默默歸去的奇女子吧!

(來源:壹號收藏)

本文來源:網易藝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張愛玲逝世20周年:散文經典再讀《私語》
    ,你值得關注!(官網:www.cnprose.com) 聚焦國內閱讀現象專訪多位文化名人分享他們在臺前幕後的不同人生故事——《大講堂》今年是張愛玲逝世20周年。1995年的9月8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前一天,張愛玲死在洛杉磯的公寓中,享年75歲。
  • 張愛玲誕辰100周年特別專輯||永遠的張愛玲(上)
    原創 民國女子 民國女子2020.09.30張愛玲誕辰100周年她才情卓絕,一問世就轟動文壇,但幾十年如一日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她悲天憫人,時時洞見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但在實際生活中顯得冷漠寡情
  • 陶晶瑩這位奇女子,專業坑隊友十餘年,竟然還頑強的活在娛樂圈
    每隔一段時間,陶晶瑩這位奇女子就要出點兒么蛾子坑點兒人,這次又坑了周杰倫……陶晶瑩在社交媒體上曝光了周杰倫二胎寶寶Romeo的彌月油飯,配文:恭喜周董和夫人昆凌,史上最古典的油飯,羅密歐真俊美,祝福闔家平安。配圖是油飯禮盒的照片,不巧的是,禮盒上印著周杰倫一直未曝光的寶寶正面照。陶晶瑩又一次蹭到了周杰倫的熱度,光榮登上熱搜……
  • 錢小豪又一部殭屍電影,紀念林正英逝世20周年,卻讓人一言難盡
    今天要聊的電影正是由錢小豪主演的《救僵清道夫》,上映於2017年,有著"紀念林正英逝世20周年"的稱號。很多喜歡殭屍片的網友看了預告片後就驚呼:牛X!錢小豪的鬼片絕對贊的!而女殭屍也幻化人形,變成了一個妙齡女子。(這個姑娘是馬來西亞網紅女神——林明禎。)之後,撲街仔就和林明禎展開了一段唯美的"人僵情未了",兩個人逐漸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撲街仔教會了女殭屍如何笑、如何走路等。撲街仔一邊和錢小豪學習如何殺殭屍,一邊秘密地和女殭屍談戀愛。
  • 張愛玲去世20年了,為什麼新作一本接一本的出?
    張愛玲1995年去世,今年正好20周年。在這段時間裡,《小團圓》、《雷峰塔》、《易經》等一本又一本新作面世,不是炒冷飯式的重新編選,而是未曾與讀者見面的「遺作」。在昨日《少帥》的首發式上,止庵說,張愛玲的小說「到此為止了」,「全部在這擱著」——但這只是小說部分,還有數量龐大的書信正待整理出版呢!為什麼張愛玲已經逝世了20年,新作卻一本接一本呢?
  • 記者手記:尋找張愛玲
    張愛玲在新罕布夏彼得堡鎮居住時,常和賴雅來波士頓遊玩1955至1969年,張愛玲來到美國的頭14年中,她在東部的幾個地方不斷輾轉,每個地方待的時間都不算長。她是帶著打開英語世界小說市場的期待和報負來紐約的:20世紀50年代還在香港的時候,她已開始借鑑林語堂、韓素音等在美國用英文寫作獲得成功的中國人。
  • 張愛玲如何寫出《小團圓》的?
    張愛玲如何寫出《小團圓》的?張愛玲本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 。1930年,張愛玲上小學時,母親嫌張煐這個名字不響亮,就為女兒改名為張愛玲。「愛玲」就是張愛玲英文 名「Eileen」的中國譯音。「張愛玲」這一普通的中國女人姓名,伴隨著她奇麗而又精美的佳作,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用刀刻過般的名字。
  • 張愛玲與王禎和的「姐弟戀」
    來自花蓮的文藝青年 2020年中秋節是張愛玲逝世25周年,2020年9月30日剛好是張愛玲誕辰
  • 黛安娜逝世20周年 | 集體製造黛安娜
    在黛安娜逝世20周年快要到來的時候,我看了兩部新近紀錄片,分別由國家地理頻道和BBC4頻道製作。兩部紀錄片都以黛安娜的錄音作為旁白,名字都為《黛安娜:她的自述》。在大部分的時間裡,這些獨白聽起來像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傾訴。「因為我總是面帶微笑,人們就認為我很快活。」即使我了解,在過去許多年裡,這個故事被投射了太多,不好判斷,還是很難不被觸動。
  • 氣味圖書館的這位奇女子,從8萬玩到3億也是大寫的服
    裡面有一位伶牙俐齒,邏輯清晰,這位31看起來像21,說自己天生愛從0到1,創辦過五家公司的奇女子! 提示:捉急看美女的,下面有視頻哦!創辦過五家公司的奇女子賣氣味走向人生巔峰 熊曉鴿老師給了這位奇女子最好的期許,各種飽含深情,發自肺腑,我懂你!
  • 遇見張愛玲,原來你也在這裡
    今年正逢張愛玲誕辰100年,逝世25周年,我們「克勒門」在這個「愛玲愛玲年」的第一場線下沙龍活動便選擇從尋覓這位傳奇女性的足跡開始,與眾多名家一起「說愛玲」。她第一次讀到張愛玲是因為進了一個愛張愛玲愛到「變態」的電影劇組,看著周圍人像朝聖一般復刻張愛玲曾經的日常習慣,再看到張愛玲那與眾不同的文字,淳子立刻被深深震撼,也由此開啟了她與張愛玲的緣分。閻華與淳子張愛玲曾經說過,文學是她的流亡,所以她一生顛沛流離輾轉了很多的地方,而上海的許多角落都還遺留著她的足跡。
  • 張愛玲首部英文自傳體小說《雷峰塔》出版
    中新網4月16日電  繼《小團圓》後,張愛玲另一遺作《The Fall of the Pagoda》(《雷峰塔》)15日正式出版。這是張愛玲首部英文自傳體小說,寫於一九六三年。  香港《大公報》消息,張愛玲的這部遺作一九六三年寫於美國,但因一直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至張愛玲逝世十五年後的今日,才有機會面世。
  • 陳百強逝世20周年 家人追憶其離世前情形
    今日是陳百強逝世20周年紀念日,英年早逝的他令親友歌迷非常惋惜  信息時報訊 1993年10月25日,在醫院昏迷了一年半的陳百強(Danny)與世長辭,結束璀璨短暫的人生!轉眼20年,白頭人送黑頭人的陳爸爸(陳鵬飛)已屆鮐背之年,很多前塵往事都忘掉,但忘不了陳百強的歌聲:「他每首歌都好好聽,現在的人唱得都不及他。」  日前,陳百強同父異母大哥陳百靈陪著父親陳鵬飛,接受了港媒的採訪。陳爸爸的辦公室掛了陳百強的相片和紀念郵票,他說:「Danny小時候喜歡唱歌、作曲,每首歌都好聽,現在的人唱得都不及他。」
  • 張昭,帶著執念離開
    2021年2月3日下午13點08分,電影人張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8歲。
  • 宋淇與張愛玲:張愛玲的出版史
    《秧歌》是皇冠替張愛玲出版的的第一本書,接下來有《怨女》、《流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和《半生緣》。《怨女》單行本依照張愛玲修訂後的稿子出版,正因為我之前提過的溝通誤會,單行本才會跟連載本不同。關於《半生緣》,還有件鮮為人知的事,也不妨在這裡順便講講。全集排好後,張愛玲很後悔把小說改名《半生緣》,為什麼呢?
  • 日本皇后亮相香淳皇后逝世20周年紀念日!卻被真子佳子公主搶風頭
    當地時間6月16日,日本皇室的雅子皇后,佳子公主和真子公主齊聚武藏的皇陵,參加香淳皇后逝世20周年紀念活動。
  • 網上視頻紀念張君秋逝世23周年
    5月27日是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逝世23周年紀念日。今年,還將迎來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由於疫情影響,不允許聚集,因此張君秋京劇藝術研究會將通過網絡轉播方式,將紀念張君秋逝世20周年的演出視頻奉獻給廣大觀眾和朋友們以示懷念。
  • 張愛玲如何寫出《小團圓》的?700封書信裡藏著答案
    1955年,張愛玲移民到了美國。當時宋淇是國際電影懋業公司的製片主任,他介紹張愛玲先後為公司寫了幾部電影劇本。1961年10月,張愛玲來香港寫劇本賺錢。1962年3月,張愛玲回美,三人終身沒有再會面。1955年9月,張愛玲在美逝世,遺囑簡單地說:「我去世後,我將我擁有的所有一切都留給宋淇夫婦。」1996年12月,宋淇在港逝世。2007年11月,鄺文美在港逝世。
  • 張愛玲·皇冠版《流言》·裝幀
    在張愛玲逝世21周年前夕,我得到了一本她親自設計裝幀的臺灣皇冠出版社版散文集《流言》。圖1:1979年6月臺灣皇冠版《流言》封面 也許讀者會感到奇怪。張愛玲為上海版中短篇小說集《傳奇》設計了三個裝幀,初版本是她獨自設計,再版本和增訂本是與好友炎櫻合作設計;也為上海版《流言》設計了封面,這早已為張愛玲研究界所共知。
  • 喜歡張愛玲的一句話,只有20個字,卻觸動了我的心
    愛情是最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相比起亦舒的大女人和三毛的灑脫,我更喜歡張愛玲的「小矯情」。都說喜歡張愛玲的女人有一顆柔軟的心,容易陷入感情,也容易為情所傷,可不知道說這話的人知不知道張愛玲有這樣一句話:「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