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中的「全民雞娃」:「三座大山」讓教師和家長的衝突勢不可擋
23年教齡的我,看完央視春晚,對金霏、陳曦表演的相聲《如此家長》如鯁在喉,不吐不快,說是感到了萬箭穿心也不為過。
※※※※※01※※※※※12分鐘的相聲,在小劇場不過曇花一現。但在「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央視,一定反映了現象級的東西。整個節目並沒有輕狂廉價的笑料,而是撕碎了生活,包含著太多的苦澀難以言說。
人類傳承,利益為先。天下大同只存在與鄭智化的歌子裡,後代安穩才是你的第一要務。恰如金霏開場時說:我在春晚舞臺上的表演,會讓我的孩子倍兒有「面子」。面子,國人奇妙的東西。想讓孩子一直有面子,目光就要投射到教育身上——至少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如此。這種關注必然引發種種焦慮,它會像病毒一般蔓延到家長、老師、社會身上。而這三者又變成了三座大山,牢牢封印住我們的生活。是的,這種焦慮如影隨形,無論你如何努力,也休想繞過。※※※※※02※※※※※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也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也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邁向地獄之門。時光回溯70年,所有人被強行拉到一個起跑線前,窮人富人的界限並不明顯。今後,這樣現象很難重演,每個圈層都在固化,上升渠道變得狹窄。新時代的起跑線前,教育的微光最為誘人,它的前面應有盡有。2000年前,經濟表現出「野蠻增長」,現在塵埃慢慢落定。在這個吃飽穿暖的時代,再想打破固化而內卷的圈層,學習成了第一要務——焦慮伴隨著它應運而生。慢慢地,焦慮演化成「嘰嘰哇哇」、各說各話,互相都在抱怨彼此的不滿和不被理解。這是一個全民「雞娃」的時代。雞娃現象:一種用來形容家長給孩子打雞血,催促孩子學習的新說法。多用於焦慮的中產階級家長。※※※※※03※※※※※教育的黑洞裡,「正向焦慮」和負向焦慮」彼此碰撞、湮滅,時空開始坍縮教育是一個黑洞,吞噬著家長的一切,包括綿綿愛意,也包括真金白銀。這個黑洞怎麼形成的?來自於「正向焦慮」和「負向焦慮」兩個方面。《如此家長》以荒誕口吻演繹給孩子報了紛繁的課外班,甚至包括「雜耍雜技」形式的「吃燈泡補習班」。可笑嗎?空穴來風嗎?不,一點都不。生活裡,我們給孩子們報的「蒙眼辨色」班、「身體吸鐵勺」班不遑多讓。此時此刻的家長,智商幾乎趨近於零。如果可能,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漫威英雄,號令天下,無堅不摧。倘若補習班的理論還有現代科技加持,家長就更難自抑、趨之若鶩。比如擁有「量子力學」的華麗外衣:「量子波動速讀」這樣的騙局就大行其道:蒙上眼,電光火石之間翻完一本書,就將其中的精髓內化於心——金庸的武俠都不敢這麼寫,但我們的家長就敢這麼去掏錢:不要九萬九千八,只要五萬塊,或者三萬塊。這樣的場面時隔不久,您可以去回味一下。這和相聲裡的「吃燈泡」相比,誰更勝一籌?假若不能對這些細節感同身受,並報以苦澀的微笑,只能說明您還沒有為人父、為人母(談個對象,早點結婚吧,你就什麼都懂了)。這樣的「正向焦慮」帶有溫情色彩,建立在「血濃於水」的血緣關係之上。就像節目裡那樣:無論如何,也要在層層制服外面罩一件小男孩兒最喜歡的「蜘蛛俠」羽絨服。這種場景裡,一般不會發生激烈尖銳的衝突。即便有,也屬於「人民內部矛盾」。與此相反,「反向焦慮」則不然。21世紀的學生家長都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所有人都認為認識了字就不是文盲,轉而進化成了「意見領袖」。他們會說:我的孩子獨一無二,天選之子,沒有問題。完全是老師無能,耽誤了我們的龍騰偉業。結束一天的疲憊進入夢鄉,忽然被學生家長的電話驚醒。那端一個聲音或者嚴肅,或者關切地請教作業方面問題、孩子的在校表現情況。這通電話不能輕易掛掉,否則就會招致不滿:你這個老師什麼態度?!誇大了嗎?不!抖音之上,這樣的段子並不鮮見:我的孩子還沒有睡覺,你做老師的憑什麼睡覺?!家長群體和教師群體相愛相殺,很難共情。每個人都認為:我的孩子就是國家的孩子,孩子的事比天大,每個人都要大愛無疆。中國文字博大精深,老師無力反駁。徒勞的反駁只會讓矛盾更加激化。學生家長們顯然忽略了個體差異,忽略了豐滿的現實和骨感的理想之間的巨大反差——「你的孩子」是現實,「大家的孩子」是理想。你的孩子和老師本沒有血緣關係。近期的頭條,有位實名認證教師發帖爭取「八小時工作制」。坦言自己不要補貼,八小時之內完成分內任務,誰也休想增加額外任務。至於任務如何界定,他聽教育部的。言論既出,四海皆驚。指責謾罵,沸沸揚揚,一些網絡大V更是痛斥沒有師德。甚囂塵上的聲浪中,這位教師被三位校長約談後,刪掉了全部內容,就連名字也改為了一串毫無規律的數字——他的心裡一定一團亂麻。當然,我還是忍不住笑了一下:狡黠如斯,抬出了「教育部」,教育部也表示——您老自己看著辦吧!哈哈哈~
「正向焦慮」屬於「人民內部矛盾」;「反向焦慮」則是劍指外部——教師罪莫大焉。我總認為,這個現實也非常詭異:原本指點江山、氣吞萬裡如虎的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又會進入到「肌無力」的抓狂狀態。進而把東西一摔,掉頭質問:學校怎麼教的?!類似的視頻在網上星羅棋布,不可勝數。《如此家長》裡同樣有所涉及:金霏無論如何都教不會自己的孩子。總之,這些焦慮就像正反物質的對撞一樣,容易湮滅、坍縮,最終形成黑洞。不但徒增教師群體和家長群體的對立,還會讓學生被撕裂,並沒有什麼好處。※※※※※04※※※※※2020年10月,清華大學教授劉瑜的一篇演講火遍朋友圈。她說:我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面對輔導班熱,她以「鋼琴班」舉例:北京至少300萬孩子在學習鋼琴,依靠這個打敗其它人,走上人生巔峰,有多大可能性?可能你不承認,但我得承認:劉瑜的社會地位和圈層,我無法望其項背。她都敗下陣來,我多少有點自不量力的擔憂。這就像王健林在我的面前說:我的孩子很普通,我可能會有一種莫名的挫敗感。學習是最公平的一條路——沒有之一,這我完全同意。但是能進入劉瑜所在學校的人,畢竟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在進去之前,外面都是烏泱烏泱的人山人海。而人多的地方,非常容易踩踏,不是嗎?所以,我認為:每個家長都應該擦亮一雙慧眼——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也不過只有七十二人。文章來源於雙旗鎮客棧,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The end
許多年後,假如有人問我,當年你為社會做過的貢獻是什麼?我會說:我傳播了很多充滿人性、良知、散發著正義光芒的文字,我拒絕了與邪惡同汙合流。投稿微信號:sc13947429409
稿件請採用WORD文檔
1 請君轉發此文後,再掃碼加友
2 請勿重複加友,微信資源有限
本平臺是為做公益而創立,「只為蒼生講人話,不為權貴唱讚歌」。本著「真心 真話 真相 真理」的初衷,與廣大網友交流。臺主為熱愛文字的高級教師。著有批判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大北京裡的小百姓》、短篇小說集《夢裡是天堂》及多篇散文、雜文等。
您的讚賞是我智慧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