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散文:北方炕上的神秘的火盆,是一家老小天天守著的東西

2021-01-20 中鄉美

火盆

火盆是東北民間的一個取暖工具,往往盛上紅紅的「火灰」,端到火炕上,頓時滿屋生暖。

火盆,據說在「三國時期」就開始使用,傳到今天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從前,北方居室內取暖多靠火炕,屋內的熱度往往一時半晌不能升高,就是把火炕燒的滾熱,也抵不住外邊的風雪嚴寒,於是人們就發明了火盆。

火盆用泥或鐵器、銅器製成,形狀似圓形,大小不一,其直徑大多是五六十釐米,有的還在盆邊刻上吉祥圖案。「火灰」是一種植物燃燒後的灰燼,但因為從灶坑或炕洞裡剷出時往往只燃過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熱度仍很高。火灰往往是「豆棵」「穀草」「茬子」什麼的植物,這種植物的殼質堅硬,製成了火灰熱度較高。為保持火灰熱度時間長,邊往火盆鏟火灰邊用腳或灰耙壓實。

我記得小的時候。秋天,媽媽會挖些上好的黃土,把麻鉸成一寸多長的小段,搗軟,然後和黃土放在一起攪拌和成泥。和好後,放上幾天,不時地淋些水,這個過程叫「糟」,目的使泥不開裂。泥糟好後,找來一個大小和深度都合適的瓦盆,倒扣在地上作模具。把泥反覆摔打,拍成片,往瓦盆上貼。厚度大概在三釐米左右,直至把瓦盆包嚴。貼泥前,盆外敷一層草木灰,防止粘連。在陰涼的地方放兩三天,取出模具,泥盆收口,加底,用碗碴子裡外拋光,最後陰乾十天半月,一個火盆就做成了。

那時農村住的都是土坯茅草房,窗戶上沒有玻璃,都是糊著窗戶紙。寒冬臘月,屋外寒風勁吹,滴水成冰,屋子裡生一盆火,就會暖意融融。人們從外邊回來,先朝火盆奔去,人們開玩笑地說:「爹親媽親,不如火盆親。」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誰家一來客人,往往主人就喊:「上炕暖暖腳!把火盆往跟前拉!」

小時候冬天躺在被窩裡賴床,怕衣服涼。媽媽做好飯,把灶坑裡紅彤彤的火扒到火盆裡,把我們的衣服烤的熱乎乎的,我們才起床穿衣服。

火盆是一家的老人天天守著的東西,小貓小狗也天天圍著火盆轉,老頭老太太點菸對火,也從火盆裡取火種。愛喝酒的老漢,往往吃飯前把酒壺往火盆上一放,轉眼間就熱乎了。民間歌謠中把整天守著火盆的人形容成有福的人。什麼:「老太太,小媳婦兒,一個個有福人兒;不做飯,不淘米兒,坐在炕上烤火盆兒。」

火盆也是孩子們之愛,除了取暖,還燒食物吃。火盆燒烤出來的食物,原汁原味兒,比現在燒烤要好吃多了。把豆包放進火盆一烤,一會兒就烤的熱騰騰的,黃黃的,焦焦的。烤粉條,拿一把粉條放進火盆裡,聽見滋滋地響,瞬間變成又白又胖,吃著甜甜香香的。火盆崩苞米花,把一把苞米粒放進火盆裡,過了一兩分鐘,就會發出「嘭嘭」響聲,香噴噴的白花花苞米花從火盆裡蹦出來,抓起把灰吹掉,放進嘴裡又香又脆。崩苞米花特別費火,還埋汰,崩得滿屋是灰,而且火盆裡的火很快就崩滅了。

火盆是人們聚集交流感情的地方,冬天是農民休閒的季節,沒事喜歡串串門子,大家圍著火盆,一邊烤著火一邊嘮著嗑兒,我們小孩就依偎在大人身旁,仰著懵懂的小臉兒,聽著大人們一會兒講故事,一會兒猜謎語,一會兒又說笑話,笑得大家前仰後合,可熱鬧了。大家圍著時明時暗的火盆場景,想起來都溫暖幸福。

過去農村結婚還有跨火盆的習俗。新娘喜轎迎到男方家院子裡,新娘子要從預先擺好的炭火盆上跨過去,意思是燒掉一切不吉利,日後夫妻會越過越紅火。新娘子跨火盆時,親戚朋友會唱道:新娘過門跨火焰,明年添財又添丁;孝敬公婆人不孬,家庭和睦萬事興。新娘舉步跨火盆,行為端莊人溫存;夫唱婦隨同心腹,同輩相惜老輩尊。

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有了暖氣、空調和各種各樣的取暖設備,但北方人家炕上的神秘的火盆,都往往給今天的人們留下許多思念。因為它記載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與冰雪和寒冷做鬥爭的經歷。

審閱:王克齊

簡評:作者把祖國北方地區火盆的妙用描述得淋漓盡致。

作者:丁貴林

終審:嚴景新

編輯:卜一

每日刊發作品優選紙刊《中國鄉村》雜誌,凡上刊者免費包郵贈送樣刊

投稿必須原創首發,投稿郵箱:zxmtth@126.com

聲明:本文為中鄉美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南方人初到北方,見北方人家吃飯睡覺都在炕上,不會覺得髒嗎
    南方人初到北方,見北方人家吃飯睡覺都在炕上,不會覺得髒嗎此時大雪已過,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冬天,尤其是北方地區,都已經下過大雪了。為了禦寒,北方人早早就已經開始供暖,有些人家依然燒炕。其實多年前北方人都是燒炕,那時候生活條件沒有這麼好,沒有供暖,人們過冬全靠燒炕,現如今依然有一些北方家庭燒炕。相比之下,南方似乎沒有冬天,最冷的時候就像是秋天一般,南方人初次到北方去,看到北方人吃飯睡覺都在炕上,感覺很怪異。眾所周知,南方生活精緻,比較講究,愛乾淨,每天都會洗澡,不會吃飯和睡覺都在床上。而北方人不一樣,北方人冬天基本上都是兩三天洗一次澡,吃飯睡覺都是在炕上。
  • 已經消失的東北民俗——火盆土炕烤爺太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東北八大怪之一「火盆土炕烤爺太」,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很少見到了,但他所代表的東北先民們對改善居住環境,對抗長期寒冷冬季的智慧,仍為人所稱道。在東北,冬季漫長而寒冷,因此,人們建造房屋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保暖。
  • 【鄉土作家】優秀小說散文選(作家榜前10名)
    >5、許立國散文6、餘厚洪散文    7、丹鳳曬曬散文8、王翠平散文9、黃小峰散文>10、老船長散文  鄉土文學創作研究中心  鄉土文學社  2019年10月28日   讀者自由投票  鄉土作家、鄉土詩人資格申辦 編輯部綜合作者發表作品及在社會上產生的影響,每月定期發布符合申請條件者名單,鄉土文學創作研究會審核通過。作者提供照片一張,10字左右人生格言一句,手機和微信號,通信地址,職稱職務等名片信息資料,工本費300元,辦理加蓋鋼印的鄉土作家、鄉土詩人資格證。
  • 南方人很奇怪,為什麼東北農村全家都睡一個炕上,新婚夫妻怎麼辦
    家暖一盤炕南方和北方生活習慣差異非常大,尤其體現在農村裡,很多北方的農民工剛到南方就特別不適應,總覺得一年四季都在下雨,潮的不行,吃慣了麵食的肚子吃不慣大米,南方的農民工也是一樣的。就比如說現在天氣那麼冷,北方家家戶戶都有暖氣,雖然室外大雪紛飛的,但是室內暖和的能穿單衣,南方就不一樣了,天氣陰冷陰冷的就是不下雪,室內室外一個溫度,為了取暖南方人各顯神通,條件好一點的開空調,鄉下也有燒炭烤火這種比較原始的辦法。眼看著離過年也就一個月了,估計很多在外打工的北方農民工都已經盼著回家了,回到家裡舒舒服服洗個熱水澡,再往燒得暖暖的炕上一躺,一年的疲憊在這一刻就消失了。
  • 鄉土散文:父親抱守著殘留和顫抖的身軀垂垂老去
    小時候,我經常守在他身邊,看他犁田。父親犁田的表情很專注,右手穩穩地把犁,左手揮動著牛鞭,不緊不慢,耕牛邁著沉重的步伐低著頭使勁往前面走,鋒利的梨鏵劃破土層前行,那黃黑色的土浪向一邊翻滾,發出「哧哧」的響聲。半天功夫,一畝多地就在父親的手下匍匐著。犁完田,他把手中的牛繩遞給我叮嚀道:「牛是我們莊稼人的命根子,把它餵飽一點!」
  • 張國恩的散文
    後來換了我姥爺看大隊了,這對我來說可是「食堂有人好吃飯,朝中有人好做官了」,天天領著幾個好玩伴到大隊看報紙。那時,姥爺每年都給我家攢二斤廢報紙,留著過年時糊牆。那時候能弄到二斤報紙,是相當不容易的。過完小年開始掃房、糊棚糊牆。糊牆時我刷漿糊,先選報紙,把精典的文章剪下來,粘貼在筆記本上,有的段落摘抄下來。
  • 妻子照顧一家老小,離婚時能否索要補償?
    妻子照顧一家老小,離婚時能否索要補償?原標題:《妻子照顧一家老小,離婚時能否索要補償?》
  • 《當代鄉土作家》‖2021年祝福集錦
    忝為汝州作協主席,位列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霸氣與才氣側露,儒雅與智慧並重。詩詞歌賦樣樣粗通,小說、散文、詩歌、雜文章章略懂。偶爾清新,偶爾崢嶸。寫生活,寫世俗,寫文藝,兩把刷子舞文弄墨,一腔赤誠書寫人生。 在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小說、詩歌、散文、通訊、報告文學等各類作品近兩千萬字。已出版散文集《漸行漸遠》、新銳小說《涮三國》兩部作品。
  • 神秘圈子:鬥膽揭秘中國60年靈異事件內幕
    前言人們把已知的東西稱作「科學」,而往往將未知的東西叫作「迷信」。俗話說眼見為實,但親眼看到的就是真的嗎?沒有看到的就不存在嗎?子不語怪力亂神,但要求「敬鬼神而遠之」,「祭神如神在」。有人問孔子神鬼之事,他說「未知生,焉知死」,又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說白了,孔老夫子對「靈異」二字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 鄉土散文:鄉村葬禮
    鄉土散文:鄉村葬禮文:金少荃鄉親們都到齊了,他們對周圍人的紅白喜事幫忙都很積極,很熱心,也很實誠。農村老了人,大部分都是這樣做的,這是當今農村風俗習慣,人人都信這些東西,又何況多閒死在外邊,死日不祥,人心恐慌。晚上八點,杜師傅開始工作,開始為亡人開路,按東西南北中五方開路,每一方都有紙牌子,標明路神,有香蠟紙,孝子圍著師傅轉,聽師傅念經,燒紙,燒牌子。
  • 連巨石強森都沒躲過新冠肺炎,一家老小全都患感染,發文警告民眾
    連巨石強森都沒躲過新冠肺炎,一家老小全都患感染,發文警告民眾視頻中這位肌肉猛男居然爆料自己已經>感染新冠肺炎,不單單是他,連同他家一家老小,兩個孩子,自己妻子都一同感染了。連巨石強森都沒躲過新冠肺炎,一家老小全都患感染,發文警告民眾不過大眾應該都是通過《速度與激情
  • 石俊榮鄉土散文集《回不去的故鄉》在西安首發
    12月27日,知名記者、資深媒體人石俊榮的鄉土散文集《回不去的故鄉》首發式在西安舉行。這本鄉土散文集選取了他2005年以來所寫散文中,以農村為題材的作品50多篇,21萬餘字,以及具有濃鬱的鄉村氣息圖片40餘幅,全彩印刷,由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
  • 柚子葉和跨火盆去黴運方法!
    觀看過香港電影或許香港電視劇的朋友們都會產生好奇心,影視片段中有些親屬或許親人刑滿釋放從赤柱監獄裡邊出來的,在外面買幾套新衣服:出獄時所穿衣,褲,鞋.內衣,祙,悉數丟掉.要買全新的衣,褲,鞋.內衣,祙.鞋子有必要買新布鞋,不要有繫鞋帶的鞋.不要皮鞋.一般親人都會提早在市場上買一些柚子葉回來,等剛出獄的親人進家門時先跨火盆。然後用柚子葉煮好的水洗澡去黴運。
  • 60歲母親勸兒子離婚的理由:「她下班不回家做飯,不管一家老小」
    可是婆婆開始不滿意了,她勸兒子說:「我都60歲了,她下班不趕緊回家做飯,不管一家老小餓著肚子,自己在外面吃,你這媳婦我看根本不想跟你過日子了,你趕緊跟她離婚吧。」60歲就可以倚老賣老到等著工作了一天的兒媳婦下班回來做飯照顧一家老小嗎?這話怕是也只有李哲會信。可李哲原本就是有些愚孝的人,聽了母親的話之後,也就真的動了離婚的念頭。
  • 跨火盆、收元寶、迎財神,全國人民都來了!
    春節期間大年初一之後最重要的日子就是大年初五了這一天是財神的生日家家戶戶要接財神為未來一年納福2月9日(正月初五)作為2019「西安年·最中國」的核心區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舉辦「金豬聚福迎財納新」 己亥新春財神日活動活動包括「金豬巡遊」「跨火盆
  • 湘江原創 |「綠葉水果杯徵文」散文大賽精選作品(52張金鳳、53吳群芝、54秋也)
    北方的鄉下人唱著祖輩傳下來的謠曲,在廣闊的大地上從容耕種,春華秋實。在冬天,糧食入囤,天下大定,他們守著田園和親人,端坐在熱炕頭上,聽北風吹,看天欲雪,就著幾碟簡單的菜餚,喝一壺婆娘自釀的米酒,幸福在臉上洋溢,日子在老炕上開花。炕是用土坯壘砌而成,一頭接著灶口,一頭通向煙囪,煙火要走過炕洞裡彎彎曲曲的煙道,從煙囪蜿蜒爬出。
  • 從黑東北到黑北方,偏見還是傲慢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人看到快手抖音小視頻,就不加思索以為那是整個北方人的生活全貌。看到個別喜歡表演的人把餃子到在桌子上吃,就以為大家都那樣。看到在炕上吃飯覺得不可思議,你想想日本和韓國的榻榻米就明白了。我們山西人雖然不吃大醬,也能明白和沙拉醬性質一樣。東北物產豐富,做法簡單,基本都是大燉大燴,講究的是實惠,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
  • 李言錄:懷念父親|散文
    文學天空關注原創,主發小說、散文和詩歌等作品。如果你喜歡文學天空,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文學天空。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離家55年後老父親回來了,回到家裡的老父親,閒了、高興了坐在炕上給兒孫上政治課、講自己的戰鬥故事,講三大戰役,講《渡江戰役》,講朝鮮戰場上的《上甘嶺》,闡述朝鮮無名高地的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