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茫茫網際網路中點開我的文章,這是我的榮幸,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東西,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轉發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氣吞八荒,一統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首次採用「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與此同時,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定,包括皇帝的衣食起居、禮儀規範、大臣和百姓需要避諱的東西等。而在稱呼上,秦始皇也開始由寡人改稱為「朕」。很多人就感到好奇,如果皇帝退位了,當上太上皇后又該如何自稱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並不多見,一共只有17位,其中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秦始皇自稱始皇帝後,便追尊其父為太上皇,所以秦莊襄王在生前並沒有體會過當太上皇的感覺。而歷史上第一位活著的太上皇則是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太公本是莊稼漢,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根本沒想到兒子有一天能當上皇帝。
劉邦做了皇帝後,為了體現自己的孝道,時常去跟劉太公請安。古代的請安是需要三跪九叩的,劉太公欣然接受,但他身邊的下人卻提醒他不能這樣做。劉太公問:「他是我兒子,給我請安不是正常的麼?」下人說:「他是您的兒子沒錯,但也是天下人的皇帝。讓皇帝跪拜您,您覺得合適麼?」劉太公驚出一身冷汗。等劉邦再來時,他便親自到門口相迎。劉邦要向他行禮時,他又急忙往後退。
劉邦問:「這是咋回事?」劉太公說:「你是皇帝,我是平頭老百姓,讓你跪我是要被殺頭的。我不能讓你壞了規矩。」劉邦也覺得此事挺為難。就在這時,有個大臣說起了秦始皇追尊秦莊襄王為太上皇帝的事,建議劉邦尊劉太公為太上皇。劉邦覺得這主意挺好,便讓劉太公做了太上皇。這劉太公連皇帝都沒做過,直接越級為太上皇,所以他在稱呼上也與以往一樣,沒啥變化。
而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心不甘情不願當太上皇的人便是唐高祖李淵。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強迫李淵立他為太子。後來為了防止夜長夢多,便尊李淵為太上皇,自己做了皇帝。此時的李淵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淚,連退位詔書中的最後一句話都是:「善!此亦吾之夙志也。」在這裡,他的自稱已經變成了「吾」。
同樣的,唐玄宗李隆基因為安史之亂亡了國,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後便尊李隆基為太上皇。李隆基對前來報信的韋見素和房琯說:「朕稱太上皇,軍國大事先取皇帝處分,後奏朕知。」此處,李隆基的自稱還是朕,不過權力卻早已被架空。而宋徽宗因為在金人攻來時急忙讓位給兒子,自己做起了太上皇,沒臉面對兒子,所以在與宋欽宗在一塊時便自稱「老朽」。
至於我國歷史上最霸道的太上皇,那當然是統治時間長達60年的乾隆皇帝。他把皇位讓給兒子嘉慶後,卻緊抓權力不肯放手。他的自稱仍是「朕」,諭旨稱敕旨」。奏章中若出現「太上皇」字樣,則要抬高三格寫。若出現「皇帝」字樣,才需抬高兩格。即使他退位了,仍要穩穩的壓嘉慶一頭。所以嘉慶皇帝直到乾隆死後,才開始收拾和珅。而乾隆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上皇,他死後太上皇制度就此終結。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在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