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太上皇和太上皇帝

2021-03-05 博雅視界

大家都知道,清乾隆帝是中國最後一位太上皇帝,也可以說是最後一位太上皇。

那第一位太上皇是誰?第一位太上皇帝又是誰?太上皇和太上皇帝有什麼區別?

今天的文章,簡單的說說太上皇和太上皇帝。

一、太上皇

秦漢時期的「太上皇」是一個尊號,一種榮譽,是當朝皇帝出於人倫對父親的尊稱,不是皇帝,不問政治。

對此,東漢蔡邕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

初唐顏師古注曰:「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政治,故不曰帝也。」

中國的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嬴楚。秦始皇稱帝後,他被追封為太上皇,此時他已經死去快30年了。

第一位在生時就被尊為太上皇的,是漢高祖劉邦之父劉太公,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未曾為帝王卻被尊為太上皇的人。

二、太上皇帝

漢朝之後,又開始出現「太上皇帝」這個稱號,可以處理國家大事,也就是凌駕於皇帝之上的皇帝。

不同於秦莊襄王、劉太公這兩位「太上皇」,這些「太上皇帝」本來就是皇帝。

從皇權的轉移形態而言,它是一種皇位繼承的特殊形式,即是在老皇帝還活著的時候,以「內禪」的方式,把皇位轉讓給新皇帝。

399年,後涼太祖呂光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帝。

「(呂)光疾甚,立其太子紹為天王,自號太上皇帝」。

——《晉書·卷122·呂光載記》

不過,呂光之前不曾稱帝,而是自稱天王。死後,才被上廟號太祖,上諡號懿武皇帝。

第一位以皇帝身份改任太上皇帝的,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

北魏有「子貴母死」制度,所以被冊立為太子後,其生母李貴人就被賜死。而拓跋弘繼承帝位時,也才12歲,由其嫡母馮太后臨朝稱制。

471年,因不滿馮太后長期攝政,拓跋弘禪讓於年幼的太子拓跋宏。值得注意的是,拓跋弘此時才18歲,拓跋宏更是不足5歲。

所以,群臣上奏,讓他繼續總攬朝政,親自處理政務,並上尊號為太上皇帝,以區別於劉太公這樣不統治天下的「太上皇」。

昔三皇之世,淡泊無為,故稱皇。是以漢高祖既稱皇帝,尊其父為太上皇,明不統天下。今皇帝幼衝,萬機大政,猶宜陛下總之。謹上尊號太上皇帝。

——《魏書·卷6·顯祖紀》

拓跋宏,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孝文帝。而馮太后,諡號是文明太皇太后,也就是著名的「文明太后」。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由馮太后和孝文帝推動的。

三、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關係

太上皇帝可以簡稱為太上皇,但太上皇未必是太上皇帝。

太上皇肯定無權,太上皇帝可以有權。

先上幾個案例。

隋末大亂,617年,李淵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帝,遙尊煬帝為「太上皇」。

626年,唐高祖李淵下詔傳位於皇太子李世民後,李世民尊李淵為「太上皇」。

712年,唐睿宗李旦傳位於皇太子李隆基後,自稱「太上皇帝」。

五日一度受朝於太極殿,自稱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獄,並自決之,其處分事稱誥、令。皇帝每日受朝於武德殿,自稱曰予,三品已下除授及徒罪,並令決之。其處分事稱制、敕

——《舊唐書·卷7·睿宗紀》

756年,因安史之亂,玄宗李隆基避亂,太子李亨遂即位於靈武,尊玄宗為「上皇天帝」。

玄宗則冊命曰:「朕稱太上皇,軍國大事先取皇帝處分,後奏朕知。」

唐高祖是太上皇,唐睿宗是太上皇帝。唐高祖無權,唐睿宗有權。

所以,唐肅宗(違心的)提出要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帝,但唐玄宗只敢自稱太上皇。

後來,唐順宗李誦、唐昭宗李曄也都是被太監逼迫「內禪」,然後尊為太上皇的。

而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眘都是主動「內禪」的,分別被上尊號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太上皇帝、壽皇聖帝。

宋光宗趙惇雖然是被逼迫退位,仍然被尊為太上皇帝。

1449年,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為瓦剌所俘,郕王朱祁鈺即帝位,英宗被遙尊為太上皇帝。

凡是稱太上皇的,如唐高祖、唐玄宗、唐順宗、唐昭宗,都是無權的。

而稱太上皇帝的,如唐睿宗、宋徽宗、宋高宗,都還是大權在握的。

正因如此,乾隆皇帝對於禪位後享受什麼樣的尊號就特別在意,專門規定「歸政後,凡有繕奏事件,俱書太上皇帝。其奏對稱太上皇」。

什麼意思呢?乾隆皇帝要做太上皇帝,而不是太上皇。奏事時,如果是書面表達,必須嚴肅點,寫「太上皇帝」;口頭表達,可以隨意點,簡稱「太上皇」。

當然了,如果和皇帝搞不好關係(如宋孝宗),或者是被逼迫退位的(宋光宗、明英宗),即便叫太上皇帝,也是無權的。

757年,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殺,安慶緒不公布其死訊。安慶緒繼承皇位後,尊安祿山為太上皇。

安祿山應該是最後一位死後獲得太上皇尊號的「帝王」了,也是僅有的兩位死後獲此殊榮的「帝王」之一。

另外,1211年西遼帝耶律直魯古被廢為太上皇,1224年西夏神宗李遵頊禪位後自號上皇,是最後兩位獲得「太上皇」尊號的皇帝。

乾隆帝是最後一位太上皇帝,也可以視作最後一位太上皇。

四、「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其他叫法

從南北朝後期開始,「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又出現了一些別的叫法。

577年,北齊後主高緯先是禪位給北齊幼主高恆,自任太上皇帝;隨後又命幼主高恆再傳位予任城王高湝,自任「無上皇」。

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贇傳位於太子宇文闡,自稱「天元皇帝」。

705年,神龍革命後,武則天被迫退位,唐中宗尊她為「則天大聖皇帝」。

尊號中只帶個「皇」字的,不掌權,屬「太上皇」一類;同時帶有「皇」和「帝」二字的,尚能染指權力,應視為「太上皇帝」。

但上述案例中,叫無上皇的高緯還是有權的,而叫「則天大聖皇帝」的武則天則是無權的。

五、太上皇和皇帝的關係

20多位太上皇中,絕大部分都是皇帝的父輩,少數是祖輩(隋煬帝)或兄長(明英宗)。武則天是其中唯一的女性,是被兒子尊為太上皇的。

而「何不食肉糜」的司馬衷,是輩分最低的太上皇,他是被叔祖趙王司馬倫立為太上皇。不久,司馬倫被殺,司馬衷又復闢了。

有復闢經歷的太上皇只有兩位,另一位就是明英宗了。

比較湊巧的是,做過太上皇的晉惠帝、北周宣帝、北齊武成帝、隋煬帝、唐玄宗、宋徽宗、明英宗、乾隆帝等人,都是造成各自王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

打賞,請掃描上方二維碼。多謝!

相關閱讀

蘭陵王、蘭陵美酒和蘭陵郡、蘭陵縣、蘭陵鎮

縣制簡史:歷朝歷代縣官的稱謂和品級

從郡縣制到州縣制

說說刺史和州牧

說說行政區的管理和各種市

相關焦點

  •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到底有何區別?
    事實上,「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原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太上皇」一詞,最早見於《史記》。秦始皇平定天下後,除了規定最高統治者為「皇帝」,還特意「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於是莊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贏異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太上皇」頭銜的人。太上,即最高、無上,形容極其尊貴。不過,當時贏異人已去世多年。
  • 皇帝的爹叫太上皇,那麼太皇上的爹又該如何稱呼呢?
    皇帝的爹叫太上皇,那麼太皇上的爹又該如何稱呼呢?皇帝這個職業由秦始皇嬴政開創,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一言可定他人的生死榮辱。皇帝的任期是終身制,死後才會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自己則成為大行皇帝,去太廟裡享清福。
  • 皇帝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是什麼?乾隆給出「標準示範」
    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首次採用「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與此同時,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定,包括皇帝的衣食起居、禮儀規範、大臣和百姓需要避諱的東西等。而在稱呼上,秦始皇也開始由寡人改稱為「朕」。很多人就感到好奇,如果皇帝退位了,當上太上皇后又該如何自稱呢?
  • 皇帝都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什麼?乾隆霸道李淵心酸
    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首次採用「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與此同時,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定,包括皇帝的衣食起居、禮儀規範、大臣和百姓需要避諱的東西等。而在稱呼上,秦始皇也開始由寡人改稱為「朕」。很多人就感到好奇,如果皇帝退位了,當上太上皇后又該如何自稱呢?
  • 皇帝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是什麼?乾隆霸道李淵心酸
    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首次採用「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與此同時,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定,包括皇帝的衣食起居、禮儀規範、大臣和百姓需要避諱的東西等。而在稱呼上,秦始皇也開始由寡人改稱為「朕」。很多人就感到好奇,如果皇帝退位了,當上太上皇后又該如何自稱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當了太上皇是怎樣一番感受?
    劉邦的老爹是第一個享受太上皇尊號的人。劉邦在當皇帝以前,老爹劉太公沒有跟著這個兒子得濟,反過來還的養活他。當了漢王,老爹也沒有被接到漢中享福,倒是被項羽捉去作為人質,逼著劉邦投降。劉邦更是做得絕,說曾經和項羽結為兄弟,因此上說:「我爹就是你爹,你一定要煮了你爹,請給我一碗肉湯喝。」不管這個計策多麼令人拍案叫絕,總有點兒把老爹豁出去的嫌疑。
  • 歷史上著名的悍後李鳳娘:逼瘋皇帝氣死太上皇
    ,不僅將割領土作為賠償,而且還不顧及年齡,直接與金宋兩國的皇帝以叔侄相稱呼,宋孝宗自食其果,但是也不想丟失面子,最後他將皇位傳授給了三兒子趙惇,在歷史上被稱之為南宋光宗。李鳳娘在小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道士,這位道士在看了她的面相後,說她以後一定會母儀天下,她母儀天下的名聲很快就被傳了出去,而且那位道士還親自向太上皇上報說:他找到了一位可以擔當後位的貴人,應當將其聘為太子妃。
  • 中國歷史上十大太上皇
    然而論輩分,司馬衷是司馬倫的侄孫;論名分,太上皇是專為皇帝父親而設的尊號,為了當皇帝而不惜尊自己的後輩為太上皇,這個司馬倫的皇帝癮真不是一般的大。司馬衷因此成為歷史上唯一被長輩尊奉的太上皇。拓跋弘最年輕的太上皇北魏獻文帝拓跋弘是南北朝一位年輕有為的皇帝。他十二歲繼位,崇文重教,興學輕賦,顯示出非凡的政治才幹和魄力。
  • 皇帝自稱為「朕」,太上皇自稱什麼?李淵很憋屈,乾隆很霸氣
    從秦始皇滅亡六國稱「始皇帝」到溥儀退位成為「末代皇帝」,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也不過只有494位皇帝。毫無疑問,皇帝是古代最稀缺的一個「職業」,然而在「父死子繼」的制度之下,還有一個比皇帝還稀缺的「職業」——太上皇。顧名思義,太上皇就是皇帝的父親,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也不過只有26位。第一位太上皇幾乎是和「皇帝」的名號同時出現的,是秦始皇為自己已故的父親所上的尊號。
  • 乾隆皇帝退位後,做了三年的太上皇,在這三年間他都做了哪些事?
    除非是在位期間出現特殊情況,皇帝是不會主動禪位退居二線的,更不會出現「一朝兩帝」的現象。但在歷史上,也出現過太上皇這樣一個特殊的現象。雖說人數寥寥,但也確實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存在,乾隆就曾在退位後,當了3年的太上皇。那麼,退位後的乾隆又在幹什麼呢?
  • 皇帝自稱「朕」,那麼太上皇都是怎麼自稱的呢?最霸氣的是乾隆
    一般的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都是皇上和太后之間的關係,很少看到皇上和太上皇是怎麼處理的,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除了開國皇帝,皇位基本上都是世襲制的。 所以一般的太上皇都是皇上對自己父親死後的追封,不過也很少有先皇還沒有死,下一任皇帝就登基了的,這種情況下,大多數都是造反的。
  • 男女主重生文《回春帝後》太上皇和太上皇后雙雙重拾年華禍害人嘍
    點評:武安侯祁暄重生回來,一心想和上一世辜負的妻子重修舊好,破鏡重圓,奈何上一世造孽太深,妻子並不願與他再有任何糾纏,直接把他拒之千裡外,連朋友都不想和他做了。並且很快將自己訂了親,打算用嫁給別的男人的方法拜託祁暄的糾纏。不管三七二十一,祁暄決定哪怕搶親逼婚,也得先把她抓回來不可。
  • 紅樓夢:賈元春被賜死與太上皇有關?賈璉說出他們的秘密
    皇帝是主,太上皇也是主。李白形容這種情況叫「雙懸日月照乾坤」。日月同天都是主,造成的影響是該聽誰的?三,太上皇改了皇帝的旨意是大忌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可太上皇改得很肆無忌憚,就證明父慈子孝背後,雙方關係並不和睦。太上皇和皇帝有齟齬,朝中大臣勢必分裂,忠於太上皇,還是忠於皇帝,考驗的是智慧?
  • 「十一全老人」的太上皇乾隆帝,在太上皇期間都幹了些什麼呢?
    第四年剛過去兩天,即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乾隆帝駕崩於養心殿,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上皇,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實際上乾隆的禪位並非如宋高宗一樣真心實意,而是給康熙帝一個面子,表明自己的孝心,才履行自己的承諾的。乾隆帝自然不會像主父、唐玄宗、宋高宗等君主徹底放手的。乾隆對權力有很大的控制欲,他是歸政不歸權,那麼他在做太上皇期間都做了些什麼呢?
  • 如果明仁天皇退位,他有可能是日本第60位太上皇
    年輕時候的明仁天皇夫婦「海運倉內參」(ID:hycplb)查閱史料得知,如果明仁退位,他有可能成為明治維新以來首位太上皇,也是日本歷史上第60位太上皇。 所謂太上皇,顧名思義,乃太上皇帝,是君主制時期國家領袖模式的特殊情況。成為太上皇,有的是被新皇帝尊稱,比如漢高祖劉邦奪取天下後,其父劉太公依然在世,便尊他為太上皇;有人是自己主動禪讓,比如乾隆皇帝不願意在位年數超過祖父康熙,便將皇位讓於嘉慶皇帝。還有的太上皇是迫於無奈才當的,比如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禪位給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
  • 太上皇,你幸福嗎?
    他結合三皇五帝給自己想出了「皇帝」一詞,而「太上」是至高無上的意思,正好可以給比皇帝更大的親爸爸。因此,已經死去元知萬事空的秦莊襄王,也被創造了一個「中國第一」紀錄,成了第一任太上皇。領取詳情:追封。見劉太公這麼恭謙,劉邦這才和爹交心,尊他為太上皇,自此,劉太公的太上皇生涯開始。當上太上皇以後,劉邦又忍不住噁心爹,炫耀一下自己。那會兒西漢剛剛建完皇帝住的未央宮,開慶祝派對,劉太公也被邀請出來吃喝。會上,劉邦舉著酒杯對劉太公說:「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 太上皇的「另類」際遇:歷史上太上皇的八個類型
    太上皇者,在位皇帝的在世老爸是也。細數中國歷史,皇帝前僕後繼,綿綿不絕,而太上皇也不在少數。
  • 太上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職業?有人歡喜有人愁,不一而足
    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太上皇,是平民太上皇。劉邦成為皇帝以後,其父親劉太公還是個普通的老百姓。因此,劉邦和劉太公之間的關係比較尷尬:因為他們之間,既是父子關係,同時也是君臣關係。後來劉邦在大臣的建議之下,決定學習秦始皇當年的辦法,冊封自己的父親劉太公為太上皇。劉太公這種情況在中國的歷史上也可以用獨一無二來形容。因為秦莊襄王不管怎麼說,好歹還是做過三年秦王的。
  • 歷史上的太上皇: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都安享晚年嗎?
    2、未稱帝的太上皇這種太上皇只有一個,那就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他沒當過皇帝,卻生下了一個開國皇帝。而且劉太公命非常硬,戰國動亂沒影響到他也就罷了,畢竟他只是個小角色,但楚漢爭霸時他差點被項羽煮了,最後也安然無恙。
  • 史上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是什麼?未曾為帝王的是誰?
    太上皇,又稱太上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通常給予的對象是在世但已禪位的皇帝。中國歷史上首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嬴楚,第二位太上皇是漢高帝劉邦之父劉太公。代表的太上皇還有唐朝的唐高祖李淵、宋朝的宋徽宗趙佶等。最後一位太上皇是清朝乾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