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罵人 法律圈要管

2020-12-24 瀟湘晨報

日前,一則「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榜。因業務合作糾紛,孫某在朋友圈發布侮辱同事王某的不實言論。王某認為孫某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將其訴至法院。法院判決孫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王某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10天。

隨著微博、微信、論壇等網絡信息媒介的興起,網際網路上侵權行為導致的案件數量也隨之猛增。此前有媒體報導,近年來,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審理的侵犯人格權的案件中,有75%是以網絡為媒介的。

言論通過網絡發布後,很容易得到他人的圍觀、評論和傳播。其傳播之快、影響之廣,往往是行為人不可預知的。可見,在網絡上甚至要比在現實生活中,更應謹慎地規範自我的言行。鑑於此,早在2014年10月,最高法院就專門制定發布了《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中所稱的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是指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他人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等人身權益引起的糾紛案件。孫某在網上謾罵同事,顯然適用此規定。

朋友圈罵人成被告,是堂普法課。首先,網絡平臺不是法外之地,網民要規範自己的用語,不使用侮辱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語言。同時,在使用他人姓名、肖像的時候,要徵得他人允許,避免擅自使用。還有,在計算機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不要利用技術手段窺探別人的文件,未經許可不能擅自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要尊重他人的隱私,注意避免傳播他人隱私信息,注意為他人保守秘密。此外,不要發布騷擾性的網絡信息,維護他人的網絡安寧權。

【來源:中安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法律圈受歡迎公眾號好在哪裡?(下篇)
    要說法律圈哪個公眾號最獨樹一幟,我個人會選擇法律先生。定位於「從這裡,讓中國法律人連接世界與未來」。法律先生是法律圈少數有個人氣質的公眾號,這個很難。2019年一篇《中國律師40年。》刷屏了法律人的朋友圈。目測每年都有不少十萬加。法律圈的公號,很難搞十萬加,因為受眾有限,涉及公共話題,才可能十萬加。而法律先生能做到這點,就顯得尤其難得。我個人感覺,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能寫出有歷史縱深感的文章,這種在非法律圈的媒體中有專業人士能做到,法律圈能做到的不多;視野開闊,能及時關注國際上有意思的事兒。
  • 還在朋友圈罵人?朋友圈罵人被起訴判罰
    很多的人會在網上噴人、罵人。因為覺得沒有人會知道,總覺得網絡是法外之地。因業務合作糾紛,小李在朋友圈發布對小張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小張認為小李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將其起訴。而最終是判決小李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小張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
  • 以案釋法|朋友圈罵人,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
    生活上有什麼不順心的或遇到了什麼奇葩人總忍不住在朋友圈抱怨一下甚至是「口吐芬芳」對於網絡上的罵人行為我們是見怪不怪的畢竟網際網路世界很自由但也不是「法外之地」這不有人在朋友圈罵人被起訴到法院了最後竟然是這樣判的...
  • 朋友圈罵人?他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不屏蔽的那種……
    如今,微信朋友圈就像「日記本」,曬旅遊、曬幸福、曬生活的點點滴滴。越來越多的人在朋友圈分享、吐槽。但是,在朋友圈「說話」也要有分寸的,如果在朋友圈罵人,性質可就變了,嚴重時甚至構成違法犯罪行為。為了洩憤,小李相繼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小張涉及侮辱性、誹謗性的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小張的照片。而且小李發布的朋友圈,還對微信號內所有的好友公開,發布這條朋友圈時,好友人數有700人左右。
  • 千萬別在朋友圈罵人,有人被告了!
    「本人於2019年6月16日17日,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兩條朋友圈,內容出現對x先生侮辱性語言,給x先生造成了名譽影響。
  • 這些人在朋友圈「洩憤罵人」被處罰
    2020-08-17 09:52:19 來源:央視網原標題:朋友圈言論別「出圈」 這些人在朋友圈「洩憤罵人」被處罰央視網消息:如今,微信朋友圈就像我們的「日記本」,曬旅遊、曬幸福越來越多的人在朋友圈分享開心,吐槽不爽,但是您想過嗎,在朋友圈「說話」也是要有分寸的,如果你說的話「出圈」「出格」了,比如在朋友圈罵人,性質可就變了,嚴重時,甚至構成違法行為。2019年,李某在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侮辱性語言,張某起訴至法院,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三溪法庭對該案依法進行了宣判。
  • 「朋友圈裡罵人」被判道歉,法律掌嘴這就對了
    「朋友圈裡罵人」被判道歉10天,法律掌嘴就對了。現實生活裡,往往有一些人把自己的朋友圈當成了洩私憤的地方,出現了「一言不合就罵人」的現象。有的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有的是因為利益損失的大事。然而,不管是「自己有理」還是「他人有理」,都不該是「在朋友圈失禮」的理由。
  • 「禿」如其來的民法典,熱鬧了整個法律圈!
    「禿」如其來的民法典,熱鬧了整個法律圈!來源|廣西高院平而河 友誼關 南疆有天平大連城 白雲山 法袍書正義木棉挺 朱槿開 清風出兩袖愈陽光 更公開 法院勤為民為了你點的一個贊我們努力了每一天原標題:《「禿」如其來的民法典,熱鬧了整個法律圈
  • 朋友圈裡點名罵人,小心惹官司!
    然而在有些網友看來,微信朋友圈添加的只是好友,是一個私人空間,在上面隨便吐槽,或是指名道姓「洩憤」是自己的權力,但親們可知,在朋友圈罵人的後果很嚴重,很可能因侵權而面臨被起訴。「年輕人應該是積極陽光的,可是你看這朋友圈發的,要麼是詛咒人,要麼『他媽的』罵來罵去。」自從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嶽黎就很少發朋友圈了,但每天還是刷刷朋友圈看看大家的動態,其中有個表弟發表的朋友圈好像總是在罵人,這個表弟開了一個汽車修理店,「圈」裡有時候罵顧客太摳,咒他省下錢買藥,有時候罵店裡的夥計手上不出活,「虧先人」。
  • 朋友圈貼圖罵人被判在朋友圈道歉《民法典》將強化名譽權保護
    \\\民法典系列報導之名譽權保護朋友圈已成了很多人分享生活狀態的陣地,有人曬幸福、曬美食、曬美景,也有人在朋友圈訴煩惱,甚至罵人……但請注意!在朋友圈辱罵他人是違法行為!近日,一起網友熱議的事兒:有人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對他人侮辱、誹謗言論,因為侵害名譽權,法院判決被告同樣在朋友圈賠禮道歉10天。朋友圈發布希麼言論構成侵權?明年將要施行的《民法典》中對名譽權是如何規定的?
  • 朋友圈罵人,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網友​:這個可以有
    2019年6月16日-17日,為了洩憤,李某相繼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張某的照片。據悉,李某發布的朋友圈是對微信號內所有好友公開發布的,發布該朋友圈時他的好友人數有七百人左右。張某發現後認為李某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遂於2020年1月13日將其起訴至法院,要求其刪除發布的侵犯名譽信息,並在朋友圈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 朋友圈罵人成被告,給「網怒族」上了堂普法課
    近日,一則「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十天」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榜。因業務合作糾紛,孫某在朋友圈發布侮辱同事王某的不實言論。王某認為孫某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遂將其訴至法院。最終,法院判決孫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王某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
  • 當法律圈遇上文藝圈——區文聯主席陸軍赴司法局調研
    當法律圈遇上文藝圈——區文聯主席陸軍赴司法局調研 2020-08-24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朋友圈罵人被起訴 法院怎麼判?
    「我沒想到她會在朋友圈發截圖罵我,很多朋友都來問我怎麼回事」22歲的小美沒想到,和朋友在微信上的一段口角紛爭,竟被朋友將聊天中對自己帶有侮辱性的聊天記錄截圖,並附上自己的照片發到朋友圈。 小美對朋友的做法感到異常憤怒,並將對方起訴到法院。
  • 朋友圈罵人?他被起訴了!法院判他朋友圈道歉,還得賠錢!
    在微博、朋友圈圍觀了各種罵戰,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發朋友圈罵人還能被告上法庭,湯某就親自體驗了一把什麼叫禍從口出……網絡圖片「妮兒,咋回事啊?你快看看你的朋友圈吧。」一頭霧水的梁某趕忙打開微信朋友圈,一下子愣住了,自己的前員工湯某在朋友圈發文謾罵自己。原來,梁某開辦一服裝廠,湯某曾在其服裝廠上班。湯某辭職後,因工錢問題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湯某心生不滿,遂在朋友圈謾罵梁某。湯某謾罵語言惡劣、性質嚴重,給梁某造成巨大的精神傷害。梁某報警,睢縣某鄉鎮派出所對湯某處以罰款500元。
  • 男子在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 注意!朋友圈這些內容千萬別發
    然而,由於其公開性,發在微信朋友圈的內容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引發侵權。日前,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就判決了一起因當事人在朋友圈罵人最終賠償對方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案子。1據悉,柳某與皮某是微信好友。今年1月28日晚,皮某在微信應用程式中以微信號為「p*****91*」、微信名為「皮××」的個人帳號朋友圈中發表言論,稱柳某「破壞了別人家庭就該夾起尾巴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到頭來當小三,真是給你祖宗十八代都蒙羞!」「哪個都沒屏蔽,隨便看,敢做就堵不住讓人說!」同時配有柳某照片一張。1月30日,皮某又在其個人帳號朋友圈中發表相關文字並配圖。
  • 在朋友圈罵人被判賠償1000元!法官這樣說…
    在朋友圈罵人,卻最終賠償對方精神損害撫慰金!日前,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判決的一起名譽侵權案件引發網友關注。
  • 朋友圈罵人被判!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非沒有邊界
    2019年6月16日-17日,為了洩憤,李某相繼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的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張某的照片。據悉,李某發布的朋友圈對微信號內所有好友公開發布,發布該朋友圈時他的好友人數有七百人左右。張某發現後,認為李某的行為有損自己的名譽和人格尊嚴,於是將他起訴至法院,要求刪除發布的信息並在朋友圈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 罵人的英語 罵人也要有格調
    小編導語:美劇中是怎麼罵人的?你想知道嗎?
  • 2019金豬年,盤點法律圈中的那些「豬」事兒
    影視劇中的「豬」角們真不少不過小編最近發現不甘平庸的豬豬們還進入了我們法律圈今天小編就盤點一下豬豬在法律圈那點事兒作為2018年最火的小豬任何有關豬的話題都繞不開小豬佩奇最近《啥是佩奇》的短視頻更是讓小豬佩奇的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