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朋友圈罵人?朋友圈罵人被起訴判罰

2020-12-23 瞄眼看世界

現在這個社會,隨著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全世界的人們都能隨時隨地的進行交流了,雖然說方便了交流,但是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很多的人會在網上噴人、罵人。因為覺得沒有人會知道,總覺得網絡是法外之地。

因業務合作糾紛,小李在朋友圈發布對小張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小張認為小李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將其起訴。

而最終是判決小李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小張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

其實,這個做法很好,隨意發表侮辱性誹謗性的語言的人,也是要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的,朋友圈,微信群都不是法外之地,是這個意思,除非你設置本人可見,所以一般沒有什麼隱私可言,注意說話的分寸和表達的方式,你的朋友圈並非自留地。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朋友圈罵人被起訴 法院怎麼判?
    「我沒想到她會在朋友圈發截圖罵我,很多朋友都來問我怎麼回事」22歲的小美沒想到,和朋友在微信上的一段口角紛爭,竟被朋友將聊天中對自己帶有侮辱性的聊天記錄截圖,並附上自己的照片發到朋友圈。 小美對朋友的做法感到異常憤怒,並將對方起訴到法院。
  • 以案釋法|朋友圈罵人,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
    生活上有什麼不順心的或遇到了什麼奇葩人總忍不住在朋友圈抱怨一下甚至是「口吐芬芳」對於網絡上的罵人行為我們是見怪不怪的畢竟網際網路世界很自由但也不是「法外之地」這不有人在朋友圈罵人被起訴到法院了最後竟然是這樣判的...
  • 這些人在朋友圈「洩憤罵人」被處罰
    2020-08-17 09:52:19 來源:央視網原標題:朋友圈言論別「出圈」 這些人在朋友圈「洩憤罵人」被處罰央視網消息:如今,微信朋友圈就像我們的「日記本」,曬旅遊、曬幸福越來越多的人在朋友圈分享開心,吐槽不爽,但是您想過嗎,在朋友圈「說話」也是要有分寸的,如果你說的話「出圈」「出格」了,比如在朋友圈罵人,性質可就變了,嚴重時,甚至構成違法行為。2019年,李某在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侮辱性語言,張某起訴至法院,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三溪法庭對該案依法進行了宣判。
  • 朋友圈罵人?他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不屏蔽的那種……
    如今,微信朋友圈就像「日記本」,曬旅遊、曬幸福、曬生活的點點滴滴。越來越多的人在朋友圈分享、吐槽。但是,在朋友圈「說話」也要有分寸的,如果在朋友圈罵人,性質可就變了,嚴重時甚至構成違法犯罪行為。為了洩憤,小李相繼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小張涉及侮辱性、誹謗性的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小張的照片。而且小李發布的朋友圈,還對微信號內所有的好友公開,發布這條朋友圈時,好友人數有700人左右。
  • 朋友圈罵人?他被起訴了!法院判他朋友圈道歉,還得賠錢!
    在微博、朋友圈圍觀了各種罵戰,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發朋友圈罵人還能被告上法庭,湯某就親自體驗了一把什麼叫禍從口出……網絡圖片「妮兒,咋回事啊?你快看看你的朋友圈吧。」一頭霧水的梁某趕忙打開微信朋友圈,一下子愣住了,自己的前員工湯某在朋友圈發文謾罵自己。原來,梁某開辦一服裝廠,湯某曾在其服裝廠上班。湯某辭職後,因工錢問題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湯某心生不滿,遂在朋友圈謾罵梁某。湯某謾罵語言惡劣、性質嚴重,給梁某造成巨大的精神傷害。梁某報警,睢縣某鄉鎮派出所對湯某處以罰款500元。
  • 千萬別在朋友圈罵人,有人被告了!
    「本人於2019年6月16日17日,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兩條朋友圈,內容出現對x先生侮辱性語言,給x先生造成了名譽影響。
  • 女子在朋友圈罵人被起訴 法院:賠償5000並發文道歉
    &nbsp&nbsp&nbsp&nbsp成都商報消息,31歲的張女士沒想到,和朋友在簡訊上一段口角紛爭,竟被朋友將聊天中對自己帶有侮辱性的話語記錄截圖,並附上自己的照片發到朋友圈。「我沒想到她竟然會這樣做!」張女士對朋友的做法感到憤怒,並將對方起訴到法院。
  • 朋友圈貼圖罵人被判在朋友圈道歉《民法典》將強化名譽權保護
    \\\民法典系列報導之名譽權保護朋友圈已成了很多人分享生活狀態的陣地,有人曬幸福、曬美食、曬美景,也有人在朋友圈訴煩惱,甚至罵人……但請注意!張某發現後,認為李某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於2020年1月13日將李某起訴至法院,要求其刪除發布的侵犯名譽信息,並在朋友圈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近日,浙江溫州市甌海區法院經審理,判決李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張某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發布的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
  • 朋友圈罵人,被判在朋友圈道歉10天……網友​:這個可以有
    2019年6月16日-17日,為了洩憤,李某相繼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張某的照片。據悉,李某發布的朋友圈是對微信號內所有好友公開發布的,發布該朋友圈時他的好友人數有七百人左右。張某發現後認為李某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遂於2020年1月13日將其起訴至法院,要求其刪除發布的侵犯名譽信息,並在朋友圈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 朋友圈裡點名罵人,小心惹官司!
    然而在有些網友看來,微信朋友圈添加的只是好友,是一個私人空間,在上面隨便吐槽,或是指名道姓「洩憤」是自己的權力,但親們可知,在朋友圈罵人的後果很嚴重,很可能因侵權而面臨被起訴。「年輕人應該是積極陽光的,可是你看這朋友圈發的,要麼是詛咒人,要麼『他媽的』罵來罵去。」自從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嶽黎就很少發朋友圈了,但每天還是刷刷朋友圈看看大家的動態,其中有個表弟發表的朋友圈好像總是在罵人,這個表弟開了一個汽車修理店,「圈」裡有時候罵顧客太摳,咒他省下錢買藥,有時候罵店裡的夥計手上不出活,「虧先人」。
  • 「朋友圈裡罵人」被判道歉,法律掌嘴這就對了
    「朋友圈裡罵人」被判道歉10天,法律掌嘴就對了。現實生活裡,往往有一些人把自己的朋友圈當成了洩私憤的地方,出現了「一言不合就罵人」的現象。有的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有的是因為利益損失的大事。然而,不管是「自己有理」還是「他人有理」,都不該是「在朋友圈失禮」的理由。
  • 朋友圈罵人 法律圈要管
    日前,一則「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10天」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榜。因業務合作糾紛,孫某在朋友圈發布侮辱同事王某的不實言論。王某認為孫某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將其訴至法院。法院判決孫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王某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10天。
  • 在朋友圈罵人被判賠償1000元!法官這樣說…
    在朋友圈罵人,卻最終賠償對方精神損害撫慰金!日前,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法院判決的一起名譽侵權案件引發網友關注。
  • 朋友圈罵人被判!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非沒有邊界
    2019年6月16日-17日,為了洩憤,李某相繼在自己朋友圈發布了對張某涉及侮辱性、誹謗性的語言,其中一條還貼出了張某的照片。據悉,李某發布的朋友圈對微信號內所有好友公開發布,發布該朋友圈時他的好友人數有七百人左右。張某發現後,認為李某的行為有損自己的名譽和人格尊嚴,於是將他起訴至法院,要求刪除發布的信息並在朋友圈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 微信朋友圈裡罵人 女子被判公開賠禮道歉一個月
    朋友圈成為不少人分享生活狀態的地方,有人曬幸福、曬美食、曬美景,也有人在朋友圈傾訴煩惱,也有人在這裡罵人發洩情緒……不過要注意,在朋友圈辱罵他人可能侵害名譽權!近日,惠安法院就調解了這麼一起案件,市民小芳(化名)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侮辱、誹謗他人的言論,因為侵害名譽權,經調解,她給予原告3000元精神損害賠償撫慰金作為補償,並在朋友圈公開賠禮道歉一個月。案情 微信朋友圈侮辱他人被起訴小芳向同村的小凰(化名)借款9500元,經小凰多次催討,她不但不償還,還從今年1月份起,在微信朋友圈多次用帶有侮辱性的詞彙稱呼對方。
  • 朋友圈罵人成被告,給「網怒族」上了堂普法課
    近日,一則「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十天」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榜。因業務合作糾紛,孫某在朋友圈發布侮辱同事王某的不實言論。王某認為孫某的行為有損其名譽和人格尊嚴,遂將其訴至法院。最終,法院判決孫某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王某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
  • 微信群罵人被起訴,看法院這樣判!
    微信群罵人被起訴,看法院這樣判!閒來刷刷朋友圈看看身邊的大事小情有事沒事和別人發消息溝通一個個點讚群、家人群、工作群即使不見面也能用一句語音傳遞信息但這種不見面的溝通方式
  • 男子在朋友圈罵人被罰1000元? 注意!朋友圈這些內容千萬別發
    微信作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朋友圈成為了人們分享生活點滴、心情隨想的一個重要平臺。
  • 在朋友圈罵人會有什麼後果?3起案例公開:有人被判道歉10天,不帶...
    這筆欠款讓周倩和田菲反目,田菲將周倩及其前夫一同起訴至法院,要求兩人共同償還這筆錢。訴訟期間,田菲撤回了對周倩的起訴,並與周倩前夫達成調解,但對方再次反悔,沒有在約定的時間清償。於是,田菲開始通過朋友圈向哭訴,稱周倩「是個騙子」,「垃圾」,「利用大家的信任勾結前夫騙了我那麼多錢」。在與兩人的共同朋友私聊時,田菲更是用了「陰毒、缺德、早晚遭報應」等詞語。
  • 在微信上罵人,他們被起訴了,法院這麼判……
    微信作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加入一些微信群或是在朋友圈裡分享生活中的點滴聊天起爭執、吐槽不快都是常事可一旦辱罵他人可能就違法甚至涉及犯罪了朋友圈辱罵婆婆,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