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開播啦~
☟
夏季爆款醬汁技術系列直播課
6月2日(周二)下午2點"烹藝雲課"第一課開播
實戰派川菜大廚直播,保值超值技術乾貨100%!
點擊直接進入直播通道
△ 點擊直接進入直播通道
孜然和蠔油,會毀掉川菜的魂嗎?
▽▽▽
編者語:
川菜以味見長,味道可謂是川菜的魂。川菜有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點,川菜廚師善於調味。在調料的使用上,川廚有嚴格的要求——講究層次感,講究清鮮醇濃並重與巧施妙用的合理搭配。當川菜廚師遇上外來調料——孜然和蠔油,其濃鬱的香味,且使用簡單易操作,如果泛用濫用這些調料會影響川菜的魂嗎?川菜廚師的調味技能是否會被漸漸毀掉?介於近些年來川菜味型的發展變化、複合調料包的使用等,讀者諸君怎麼看待這些外來調料呢?你們有什麼或正或反的看法、建議,都可以寫成文章傳至本刊郵箱(1789122089@qq.com),或者在文末右下"寫留言"說說您的看法和意見。
一家之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川菜的魂是什麼?那還用說:「清鮮醇濃並重,麻辣辛香巧用,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這就是川菜的魂,是上百年川菜廚師總結出來的經驗與烹飪特點。重慶江湖菜雖然對這一魂打了翻天印,倡導「吃鮮、吃活、吃跳」,追求「重麻辣、味醇厚、好辛香」,但並沒有脫離川菜的藩籬,只是在麻辣辛香用料上達到極致,追求更為強烈的感官刺激。
川菜這種魂,要求廚師在烹飪中,在調料使用上,講究層次感,講究清鮮醇濃並重與巧施妙用的合理搭配,這對廚師的要求極嚴格,也是職業廚師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很不幸,孜然來了!
孜然這種調料,本是東南亞地區和印度人常用的,我國只有一些吃牛羊肉多的少數民族在用。現在滿大街的餐館都在用,特別是燒烤,似乎沒有這調料,就不能稱其為燒烤。真是這樣嗎?翻翻中國烹飪史,特別是川菜烹飪史,哪怕是燒烤,孜然並不在常用的調料之列,真的不知是何時,掀翻了川菜調料的底兒,以其特殊的風味和使用簡單易操作的方式,將川菜的底蘊一古腦兒推翻了。
我第一次吃到孜然,是2000年國慶前。我到濟南參加一個筆會,為了順便去爬泰山,併到曲阜去瞻仰孔府,特地早去了幾天,沒去報導,就直接到了泰山。安頓好之後,已是晚上,就尋了家餐館,仔細看著菜單,尋找重慶沒有的菜餚。
果真找著了,是驢肉,有兩種烹飪方式,一個是蔥爆驢肉,一個是孜然驢肉。蔥爆我知道,大蔥爆炒。但這個孜然讓我糊塗了,當時我並沒有涉足飲食行業,不知道孜然是什麼,只是好奇,決定點它嘗嘗。
沒一會兒菜就上桌了,北方的菜餚就是大氣,滿滿一大盤,散發出一股燥燥的、怪怪的氣息。也有香氣,這香氣像是炒麵粉炒煳了的味道。這時我也知道,這孜然定是一種調料,這味道就是孜然的味道。好奇地夾起一塊驢肉,送進嘴裡,唇舌不接受這個味道,看看沒人注意,悄悄地吐在地上。
這下有些犯愁了,這麼大一盤,不吃浪費了。吃吧,真的吃不下去,但我又想吃驢肉,當我再夾起一塊驢肉時,由於冷了,更難吃了,這如同花椒麵似的孜然,嚼在嘴裡如同在嚼沙。叫過服務員,再來一盤蔥爆驢肉,這一盤不要了!
這就是我第一次吃孜然的感覺。這以後,就有些留意這東西了,重慶人應該吃不來這玩藝兒,吃辣椒花椒姜蔥蒜長大的人,怎會稀罕這玩藝兒!
但我真的小看它了!
首先是燒烤失陷了!
重慶以前滿大街的燒烤攤,不論是燒烤羊肉還是豬肉、牛肉或雞翅等,都是先將食材碼味,然後穿在一起燒烤,烤時還不時地抹上自己兌的味汁,無外是用姜蔥花椒辣椒等調製的。這味汁家家都有獨門絕技,烤一會,刷一層,有的還會刷上一層香油,這樣烤出來的肉串,外焦裡酥內裡鮮嫩,口感上就有層次感,再加上一層層地抹味汁,炭火一激,味道上也有層次感,吃起來鮮香潤澤,味道十分豐富。
孜然首先攻破的就是這些燒烤攤!這東西用法簡單呀,再也用不著費心調製味汁了,就用它,食客先可能還不會接受,但有人會解釋呀:這就是正宗燒烤調料,世界燒烤都是用這,新疆的羊肉串也是這個烤的。猶猶豫豫嘗了一下,這東西也有它的長處,溫度越高香味越濃,這香味是異域的香味,就當嘗個鮮。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當家家燒烤攤都用上孜然時,你要吃燒烤已沒有選擇了。老闆也樂意用這玩藝,這調料如同當年的傻瓜照相機,不用費心思,只管邊烤邊撒點就行。
跟著就侵蝕烤全羊了。
印象中川菜廚師烤全羊是不用孜然的(也有可能會用一點點,但絕沒有孜然味溢出,至少我沒有見著傳統川菜廚師烤全羊用孜然),那時調製燒烤的味汁,是廚師的絕密技術,不得輕易傳人或讓人看見的。記得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川維廠有不少外國技術人員,人多時連家屬有數百人。重慶的特級廚師輪換著來外賓招待所(現為川維賓館),為這些外技人員烹飪川菜。
一次來了一位廚師烤全羊,他為了保密,在一間屋子裡關著門窗製作調料、燒烤。因為天熱,炭火加煙燻,竟然暈倒了。他製作的烤全羊,就沒有用孜然。我曾在川維賓館吃過兩次烤全羊,時間是2004年和2006年,都沒有絲毫孜然。因為是邊烤邊塗抹調料,烤出的味道有層次感,肉外焦裡酥內層鮮嫩細膩。1999年在仙女山吃烤全羊,也是純川味調料,我看著他配調料,看著他如何燒烤,其味層次豐富,肉鮮潤多汁,豐滿而焦香細膩,鮮香得幾乎咬掉舌頭。
逐漸地,烤全羊也用上了孜然,不操心費力挖空心思研究調料的配方,研究各種調料的用料配比,反正孜然一味能遮百醜,味不夠,孜然來湊。於是,現在想吃不用孜然烤的全羊,可能還真不好找。但這樣烤全羊,味道欠缺層次,肉的清鮮沒有了,麻辣辛香也不巧用了,有的就是孜然味。特別是吃到後面,肉涼了,那真的如同吃沙子,而且是一種怪怪的沙子。
可以這樣說,川菜廚師用傳統方式燒烤的全羊,最講究廚師的技藝,需要廚師有過硬的調配調料的手藝,更講究廚師邊塗邊烤的手藝,這一隻羊烤下來,是對廚師全套技術的過硬要求。而用孜然烤,一個生手上去就能操作,因為現在燒烤也現代化了,不用手工炭火烤了,而是現代轉爐在烤。把孜然與辣椒等配搭,反正是孜然味,其他都懶得用了,烤熟就成。這其實是流水式作業,不講味道的潤澤飽滿,也不講味道的豐厚和層次,肉熟就成。
當然,孜然也不是一無用處,它氣味芳香濃烈,烹飪牛羊肉,可以祛腥解膩,並能令其肉質更加鮮美芳香。在古時,漢人地區是將其作為藥物來用的,在《普濟方》這本中醫典籍中,就有用孜然治療消化不良、胃寒、腹痛等症狀的記載。據《唐本草》記載,將孜然炒熟後研磨成粉,就著醋服下去,還有治療心絞痛和失眠的作用。
但不能為了簡單方便全方位在菜餚中運用孜然呀。飲食上百花齊放,一些菜餚可以用孜然,讓人們品嘗新的香味,但也不能圖省事讓它全面取代川味調料呀,也不能讓人們品嘗不到川味燒烤的肉串和川味烤全羊呀。這會讓川菜的烹飪技術停滯不前甚至退步。看看現在滿大街的菜餚吧,不少江湖菜也添加了這東西,這裡就不舉例了,好像離了孜然就做不出燒烤似的。
真擔心重慶火鍋也用上孜然,那可以說是川菜廚師的全面失敗!
再說說蠔油。
蠔油是用蠔(牡蠣)熬製而成的調味料。蠔油是廣東常用的傳統鮮味調料,有味道鮮美、蠔香濃鬱、黏稠適度、營養價值高等特點,不知從何時起,從廣東到內地,一路向北、高歌猛進,大有佔據所有烹飪廚房之勢!
川菜廚師以前是不用蠔油的,涼菜都是以自己調配的味汁來澆,來拌。涼菜雖然看似簡單,卻也能顯示出廚師的過硬技術。各種調料的搭配,哪樣多哪樣少,如何巧妙將它們組合起來,是很考廚師功底的。
山城一把刀徐德章大師的師兄楊國禮,曾為蔣介石做過菜,他就很有個性,他在製作某些涼菜時,就是不用辣椒,而是用芥辣汁調味,而且這芥辣汁還是自己製作的。清代顧仲《養小錄》就載有制芥辣法:「即用芥子一合,入盆擂細,用醋一小盞,加水和調。入細絹,擠出汁,置水缸內。用時加醬油、醋調和,其辣無比。」
哪怕是到了解放後的五十年代,可能是那時的辣椒品種少,大都燥辣,他烹飪一些高檔菜餚時,都不願意用辣椒,都是自己製作芥辣汁調味,覺得這樣調出的味才醇厚、柔和而醒腦明目開胃。這些老廚師,是將廚藝當作自己的精神支撐,一心想的就是如何讓客人滿意,不讓自己烹飪的菜餚掉檔。
這,就是守住了川菜的魂!
現在好了,蠔油來了。因為蠔油的獨特鮮香味,不少川菜廚師調味時,就選擇了它。一時它在重慶身價大增,不僅涼菜廚師要用,一些葷菜也用上了。我就吃著添加了蠔油的白斬雞、蒜泥白肉、口水雞。一時真不好說什麼,只是有些悲哀,堂堂有著「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底蘊的川菜,不去鑽研「清鮮醇濃並重,麻辣辛香巧用」,而是簡單取巧地拿起蠔油這款傻瓜相機,若干年後,川菜的原始本味調配技藝,還會有嗎?會失傳嗎?當然,某些菜,為了增加復和味,加一點可以,但樣樣菜都加,那就有些悲哀了。
還好,有一些廚師是堅決杜絕泛用這些調料的。比如筆者所在的八省會也烹飪羊排、牛炙、烤乳豬,哪怕是小滿漢全席的「渾羊歿忽」(這道菜是整隻羊包整隻鵝,鵝裡再包雞或鴿,再包蛋烤制而成,我們簡化為取一塊羊肉、四分之一鵝、半隻鴿烹製,鮮香誘人,客人很喜歡),都不加絲毫孜然。其他川味菜餚哪怕涼菜,也不用蠔油,守住了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精髓,也守住了重慶江湖菜「重麻辣、味醇厚、好辛香」的精髓。這其實是守住了川菜的魂。
孜然和蠔油,真的能將川菜的魂魄擠走?川菜的靈魂出竅了,還有什麼存在價值!
這是個未知數。
但願我是杞人憂天。
附註:因為我是外行,才沒有顧忌,敢於說出來,寫出來。
盧郎/文
2019《四川烹飪》雜誌合訂本訂購方式!
☟數量不多,售完即止!>>直接點擊進入訂購<<
☟
1.郵政網訂閱: 郵政報刊訂閱網
2.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62-50
3.微店訂閱或微信支付至微信號1898075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