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頻發的未成年人犯罪
如何才能幫助迷途少年
找到回歸之路?
近期,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舉行了「法潤少年」關愛基金成立兩周年新聞發布會,對未成年人審判司法改革工作成效等作了詳細介紹,通過架起涉訴未成年人立體式社會支持體系,專業化幫教,讓涉罪未成年人在實現中國夢的路上,也能閃耀絢麗的光芒。
下面
讓我們走進寶安法院
少年綜合審判庭
通過這個
廣東最早一批成立的
少年綜合審判庭
一探究竟
牆上高高懸掛著國徽,側牆用紅筆寫著「教育、感化、挽救」六個大字,正中央是「U」字形的審判桌。
「U」字的頂端為審判席,審判席右邊是公訴人位置,左邊依次為辯護人席位、幫教席和法定代理人席位,「U」字開口處設置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席位。整個構造像審判人員張開雙臂,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擁抱入懷。
走進寶安法院少年庭,目之所及,很容易就被這些元素吸引。
▲寶安法院少年庭法官正在圓桌審判庭審理一起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時光倒流回2007年,當時少年庭還沒成立。那時的寶安,環境複雜,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突出。統計數據顯示,轄區全部未成年人犯罪中,98%以上是非深戶籍未成年人。
這也導致了三大難題:
一是寶安區外地戶籍緩刑未成年人流動性大,沒有固定社區參與幫教;
二是法院對外地戶籍幫教困難的未成年犯傾向於不適用緩刑,造成戶籍與非戶籍同案不同判;
三是外地戶籍緩刑未成年人大多是留守兒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會關懷,存在不易教育感化等問題。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基於未成年人保護之精神和
未成年案件的獨特性
2007年3月18日
寶安法院
在深圳率先成立了少年庭
更專業、更精細地
審理未成年人案件
少年庭採取「圓桌審判」的方式,不在於突出強調法律的威懾作用,而更注重教育、感化和挽救。
少年庭的所有座位都等高,圓形的桌子將所有席位連成一個圈。「這一改過去的稜角割據式審判,有利於法官與被告人充分溝通,減輕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懼、牴觸心理,更好地認罪悔過。」現任少年庭庭長邱碧媛說。
在庭審時,未成年被告人的家人也會來到現場。邱碧媛解釋稱:「他們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平時和父母交流很少。改造後的法庭,有助於引導他們說出真實想法,並認識自身錯誤。」
曾經,17歲的小龍(化名)因交友不慎,參與毒品交易被捕。寶安法院接收後啟動少年審判機制,專業的社工啟動對小龍的庭前社會調查,出具了一份完整的「案主日常的行為、性格及成長經歷」報告。
報告顯示,小龍性格較內向,思想行為較成熟,走上犯罪道路主因是缺乏法律觀念。判決結果出來後,根據這份報告,法官繼續跟進並前去家訪,義工同時介入,幫助小龍找到一份工作,重返社會。
▲寶安法院社工前往看守所看望涉罪未成年人
犯罪學專家指出,犯罪少年回到社會,因為家庭、社會安置、歧視,以及本人能力等原因,其再犯罪的可能性達到20%,甚至更高。
為幫助緩刑少年更好地走向社會,融入社會,防止再次犯罪,少年庭與寶安區義工聯於2008年籤訂了「少年犯—義工一對一幫教協議」,對緩刑少年犯建立緩刑檔案,進行一對一跟蹤幫教。
隨後,少年庭引入專業社工介入緩刑青少年的幫教,並參考國內外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於2009年9月建立深圳市首家「寶安法院青少年犯罪社工幫教工作站」。
工作站將社工元素與司法審判有機結合,削除了非深戶籍緩刑未成年人判後無人監管的弊端,探索出了一條非深戶未成年人緩刑幫教的新模式。
▲寶安法院位於寶安看守所的法治教育基地,是全市首批四星級法治宣傳教育星級基地
同是2009年,寶安法院建立了「共享陽光活動」朋輩幫教系統。用邱碧媛的話說就是,「朋輩幫教的意義在於,用同齡人影響同齡人。」
「不管是犯罪的孩子,還是正常的孩子,大家同在一片陽光之下。」邱碧媛認為,曾經犯罪的青少年回歸社會後,如果繼續和以前犯罪的朋友接觸,很大可能又去犯罪。所以「共享陽光活動」朋輩幫教就是給他們找一些新朋友,通過寫信、交友等方式影響和改變他們。
當時,寶安區職業能力培訓僅針對戶籍人口,尚未覆蓋外地非戶籍人口。於是,寶安法院多次與寶安區職業能力培訓局溝通,為這部分青少年爭取培訓名額。另一方面,與企業聯繫,幫他們爭取就業機會。
▲寶安法院少年庭社工到涉訴未成年人家中開展幫教工作
寶安法院於2013年設立了共享陽光公益基金,為緩刑少年提供司法救助。2018年設立「法潤少年」關愛基金,為罪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及民事案件未成年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兩項涉訴未成年人救助公益基金共接受社會捐贈資金90餘萬元,已向45名涉訴少年發放救助資金,救助金額63979元。
自此,寶安法院構建了專業幫教、庭審幫教、朋輩幫教、社會幫教這4大全方位、多層次的罪錯未成年人幫教支持系統,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曾經,一名四川籍少年被少年庭教育感化後,經過法院的幫助,進入某知名電器公司工作。雅安地震時,寶安法院組織了一場獻愛心活動,這名少年趕來現場要捐款2500元。那少年說:「在最困難的時候,大家幫助了我。現在有點能力了,我要幫回父老鄉親。」
▲寶安法院少年庭法官對全市首宗被撤銷監護權案件的當事人阿寶進行回訪
事實上,少年司法無論是在處理案件,還是在案件前和案件後,都需要社會支持體系。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工作,要從未成年人保護下遊反溯至上遊,精準聯動上遊各部門,引入社會專業力量,以「社會化」和「專業化」銜接的方式,從根源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因此,寶安法院積極拓寬幫教服務的對象、內容和範圍,將工作重心從罪錯未成年人幫教的特殊預防,擴展到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幫教、全區青少年普法教育及推動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等一般預防工作,夯實幫教社會基礎,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寶安法院聯合寶安區婦聯,針對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建立轉介機制,將個案轉介到區婦聯「忘憂草」女童援助項目組,開展跟蹤服務。
此外,寶安法院還聯合共青團寶安區委、寶安區教育局等單位開展19期「青春法治護航行動」,已在全區41所中小學及寶安區看守所、福永街道關愛留守兒童「愛心驛站」、寶安區青少年宮設立了44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覆蓋轄區全部街道。法院設在寶安區看守所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還入選了全市首批「法治宣傳教育星級基地」,是全區唯一四星級法治教育基地。
13年來,寶安法院少年綜合審判庭共審理涉未成年人案件10176件,本著「挽救為主」的方針,依託涉訴未成年人立體式社會支持體系,共幫助4693名罪錯少年重新回歸家庭、回歸社會,維護了社會安全穩定,也有效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打造法治城市示範的當下,寶安法院少年庭在少年審判領域的精準幫教制度建設,無疑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來源 |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
編輯 | 林思霞
【來源: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