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國戰後急速衰敗,如今英國還會機會奪回「霸主」地位嗎

2020-12-24 騰訊網

曾經的英國自稱自己為日不落帝國,但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國際社會上最先承認的日不落帝國是西班牙,只是後來西班牙逐漸衰退了之後,英國漸漸崛起並「搶走」了這個稱號。

而日不落帝國這個名號就像是一個詛咒一樣,誰戴上這個皇冠,誰就會走向衰弱,從西班牙到英國,無一不是如此,並且這些衰弱歸根結底都是出在他們自己的身上。

在西班牙最強盛的時候,西班牙的領土遍及除南極洲之外的其他大洲,當時的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更是高傲地表示:在我的領土之上,太陽永遠不會落下。

但現在的西班牙,不僅失去了它的高傲,甚至還被成為歐盟的「歐豬五國」之一,不僅經濟形勢最差,失業率和負債率也是居高不下。

而曾經第二個日不落帝國,英國在近代史上創造了極高成就,英語作為世界範圍內的通用語言也印證著英國當年的輝煌。

但現在的英國,在二戰之後不僅淪為二線強國,從之前的唯我獨尊變成了唯美國馬首是瞻。雖然英國還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強國,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但今年英國脫歐之後,英格蘭的「脫英」運動也此起彼伏,這樣下去英國或許很難維繫住現在的地位。

那麼英國從之前的日不落帝國到現在的日薄西山,到底是出自什麼原因?和這個名號之間有是否存在關聯呢?

首先,英國衰落最大的因素,就是他們的土地面積太小。

英國的國土面積太小,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本土資源不夠充足,人口供養數量有限,而且也意味著他們國內市場沒有辦法只依靠自己自給自足,經濟命脈就隨時有可能會被別的國家攥在手裡。

加上英國是個島國,即便想要開疆闢土將別的國家打下來作為自己的殖民地來使用,就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在講到開闢新領土的時候,馬基雅維利認為如果要徵服一塊土地而不被當地民眾推翻政權,要麼讓徵服者親自駐紮到那裡,要麼向那裡派遣殖民,或者駐紮大量步兵和騎士。

而英國就是採用的後兩個辦法,為了保住自己的擴張成果,英國在1899年第二次布爾戰爭期間,不僅耗費了超過14億兩白銀軍費,還使得英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名聲一落千丈。

英國為了這些殖民地耗費天價軍費,並且還接連打了一戰和二戰,導致英國負債纍纍,最後連殖民地也保不住,一下子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第二個導致英國衰落的因素,就是錯誤地放任了美國強大。

1783年,北美在法國的支持下發動了獨立戰爭並取得了勝利,英國被迫籤下《巴黎和約》承認美國的獨立,但在這場戰爭打輸之後的英國並沒有當回事,那時候的英國在北美依舊獲得很多殖民地,他們並不覺得美國獨立會對他們的利益造成太大影響。

而美國在這之後的幾十年間一直積攢實力,並在1812年再次對英國發起戰爭,但這次美國卻輸得很慘,甚至美國首都華盛頓都淪陷了,英軍在白宮放了一把火,後來美國人為了掩蓋白宮遭到焚燒而留下的痕跡,刷上了白油漆掩蓋,這就是白宮這個名字的由來。

之後的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並由此讓美國獲得了真正的統一,並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抓住了時機,飛速向前發展。而這時候的英國還沒有意識到美國的威脅,始終沒有壓制美國的發展腳步。到了二十世紀,美國工業產值超過了英國,而英國則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英國的衰敗是國土面積天然弱勢和沒有重視對手造成的;而上一代日不落帝國西班牙的衰落則是本土工商業一蹶不振,深陷戰爭中難以自拔和債務如滾雪球一般越堆越多。

可以看出,大國的崛起往往是時勢造英雄,而他們一旦對自己太過自信,輕視對手,就難免落得一個跌入深淵的下場。在這個帝國崛起的時候,存在的缺陷雖然有些許麻煩,但並不致命;可等到帝國跌落神壇的時候,自身所帶的問題就會被無限放大,成為拽這個帝國跌落最大的那隻手。

很難說,日不落帝國這個名號一開始就預示著他們不幸的命運,還是他們接連在獲得這個名號之後相同的結果讓這個名號變得帶有一絲英雄難免末路的宿命感。

但可以預見的是,不管英國日後是否會繼續衰落,它也再難回到當時的地位和榮耀了。

相關焦點

  • 從「日不落帝國」到現在只是英國的英國!為什麼衰敗的如此之快?
    英國是老牌的歐洲資本主義強國,曾幾何時更是歐洲強大的代名詞,發展到頂峰時,包括它自身的國土面積和它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土地計算,達到了地球大陸面積的四分之一!而且還不算它可以實際控制的海洋面積,所以又稱「日不落帝國」意為太陽照射下的土地都有英國的地盤兒!
  • 老師不會告訴你,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其實不是英國而是它
    因此,西班牙被冠以「日不落帝國」之稱,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與我們熟知的大英帝國相比,西班牙卻更是名列前茅。儘管在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將日不落帝國的子民立為神壇。但這僅僅是大英帝國崛起的開始,並不代表他已經主宰了世界。更不用說西班牙帝國、金融鬼才荷蘭、歐陸之王法蘭西、哈布斯堡的親兒子奧地利、北歐的武夫瑞典,這些都不算好下場。
  • 如果二戰不曾發生,美國地位如何?世界霸主又會是誰?
    美國還會有現在這樣高的地位嗎?英國曾被稱為是日不落帝國,而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號,就是因為他們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在英國的疆域範圍裡,不管何時都會有處於白晝的領土。而英國通過工業革命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頂尖國家,但在二戰中,英國全力抵抗德國的進攻,這才使得英國的工業和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損失。如果沒有發生二戰,英國的勢力可想而知,美國也不再擁有老大的地位。
  • 歷史上的英國,曾經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這其中有何深意?
    前些年蔡依林的《日不落》大火,歡快的節奏,甜甜的情歌,讓人對日不落的愛戀充滿了期待,據說蔡依林在英國拍攝MV的時候,還是在低溫下穿著吊帶出鏡的,想想都覺得冷。言過正傳,本期話題:曾經的英國為什麼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 「日不落帝國」幾乎侵略了整個世界,為何殖民地卻沒有太多怨言?
    奇怪的是,儘管英國通過侵略成為日不落帝國,但很少有被侵略國家討伐英國這種行為,相對比法西斯在二戰時期的行為對比,不由得讓人升起深深的好奇。其實,與其說英國侵略國家,不如說英國擴張的是文明勢力,使用的是經濟手段而不是殘忍的屠殺手段,當然,無論那種侵略都是不可饒恕的,只是激起的民憤強烈程度不同而已。
  • 「日不落帝國」VS「第一陸軍」,老話新說:英國還能打過印度嗎?
    「日不落帝國」衰落史 「日不落帝國」英國在全盛時期,通過戰爭和殖民的方式統治了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及人口 但是隨著時間到了1850年,在這之後的100年間,是世界公認的「英國衰落時間段」,百年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而件件都與大英帝國的國運相關。
  • 血戰東南亞:「日不落帝國」為何會在自己的殖民地一觸即潰?
    ,就意味著自己的日不落帝國又失去了一塊控制範圍,一旦自己離開了東南亞,再想要回來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了。▲二戰時期英國軍隊這個時期的英國人實際上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日不落帝國體系走到了窮途末路,整個時代已經是暮年了,英國沒有能力來保護自己在亞洲地區的利益,英國的強項在於自己強大的海軍力量
  • 兩次世界大戰之中,英國這個曾經的世界霸主,角色有何變化?
    可以說,全世界任何角落都有英國的影子,或者說在英國影子下存在。但在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下,這個曾經被呼喚為日不落的大英帝國也有日落夕陽的時候。1931年的帝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在法律層面上描述了帝國內部殖民地從屬之間的關係。通俗的說,英國失去了對殖民地的這種控制。這些殖民國家表現出更加決絕的民族獨立意識,反英鬥爭拉開大幕,英國的霸權地位受到了衝擊。
  • 「日不落帝國」承認衰落,英國前首相坦言:我們已不再是一流強國
    這其中以英國,義大利,法國疫情較為嚴重。而英國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在這場疫情中,已經將其衰落的疲態完全表現出來了。在演講中梅傑坦言:「我們英國已經不再是一個世界一流強國,也不會再有機會成為強國了。」梅傑表示,在未來半個世紀裡英國仍然是第二梯隊中的頂尖國家,但無論表現得多麼優異,受制於狹小的地域和人口規模,英國很可能會被其他大一些的國家超越,梅傑還批評了英國內部出現的一些不正確決策和英國的自大。
  • 二戰前的大英帝國:實力衰退嚴重,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個強盛帝國,曾稱霸世界二百多年。鼎盛時期的英國控制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可以說在世界上橫著走,根本沒人敢惹他,凡是和他叫板的基本都被他收拾了。俄國、德國、法國乃至美國、日本和義大利,都曾吃過英國的虧。不過二戰前,英國的實力嚴重衰退,其霸主地位已經搖搖欲墜。實際上,早在一戰前,英國就已經出現了衰落的跡象。確切的說,英國走下坡路是從19世紀末開始的,其標誌性事件就是第二次布爾戰爭(1899年10月11日至1902年5月31日)。
  • 在做「日不落帝國」美夢?英國要派航母來南海挑釁,軍事專家回應
    繼美國派出「雙航母」進入南海後,英國竟也跟在美國屁股後面,聲稱也要將航母開進南海。美國和英國的做法,無疑是在目前疫情尤為嚴重的情況下,雪上加霜。這樣做不僅會破壞與中國的關係,還會使得世界的國際秩序都陷入動蕩與不安全當中,影響十分惡劣。
  • 海洋帝國的宿命:海權與世界霸主的轉移 | 青年維也納
    · 島國的自我想像 ·日不落帝國、七大洋的統治者,在我們後人眼中仿佛是英國的宿命。《深藍帝國》作者本·威爾遜通過對一個又一個充滿性戲劇性場景的刻畫,讓全書變得像是一首頌揚日不落帝國曾經輝煌的騎士紀功詩。
  • 夢回「日不落時代」!猛砸200億美元,英國將打造歐洲最強海軍!
    每一個歐洲列強,都有單單屬於他們的「稱霸時代」,而近200年前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似乎早就已經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了。特拉法加海戰中的英國皇家海軍然而,昔年閃耀著榮光的英國皇家海軍,不甘心就此墮落下去,英國首相詹森發誓要恢復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雖然無法超越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海上強國」,但是爭當「歐洲第一海上強國」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打算
  • 蘇伊士運河之戰,在三大巨頭的瓜分下,英國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蘇伊士運河之戰,在三大巨頭的瓜分下,英國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二戰之後,以英法為首的歐洲國家對當時的蘇伊士運河進行了爭奪控制權的鬥爭,這次戰爭被稱之為第二次中東戰爭也叫蘇伊士運河之戰,這次戰爭的主要參與國有英國、法國以及以色列,這次戰爭的開啟源於對於利益的追求和欲望的膨脹,因此國際對於這次戰爭的發起進行了強烈的譴責。
  • 英國百眼巨人:日不落帝國的「四不像」神獸?
    大英帝國曾經的輝煌,已經在20世紀上半葉消磨殆盡。無論是海軍,陸軍還是空軍,英國幾乎在向美國全面靠齊。英國已經有太長時間沒有獨自進行一場戰爭,所以1982年馬島海戰爆發的時候,整個英國都有些不知所措。面對戰爭,英國皇家海軍只能想盡辦法增加輔助船隻,許多貨櫃貨輪甚至都被改造成了運兵船和武器平臺,頗有些敦刻爾克大撤退時的樣子。我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百眼巨人號,也在馬島戰爭中初露崢嶸,彼時的它還叫「競爭者貝贊特」號。後來皇家海軍正式引進此船,改進後就成為了日不落帝國的「四不像」神獸:百眼巨人號。
  • 歐洲日不落帝國:不是眾人皆知的英國,當地景色美麗且經濟發達
    什麼是日不落帝國?日不落帝國就是即使其他國家的太陽落下,但我這個國家的太陽卻依然高高掛起的帝國。一個國家如果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那麼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繁榮昌盛,它手中掌握的霸權和擁有的殖民地都是佔據多數的。那麼當今世界,哪一個國家被稱為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呢?
  • 英國勢力並不強,為什麼在國際上很狂妄?
    英國曾經是全球霸主,號稱日不落帝國,現在雖然日不落帝國已經沉入海底了,英國已經淪為美國的跟班,打手了,但日不落帝國的精神思想已經滲透到英國人的血液裡了。 縱使英國不再是全球霸主,但英國人在精神上還願意抱著腐朽沒落的大英帝國棺材板不放,英國人寧可守著大英帝國的一副破敗不堪的棺材板,英國人在精神上也不願意承認日不落帝國沉入海底的事實。
  • 號稱「日不落」的英國是怎麼衰落下來的?
    打開歷史的書籍,輕輕地向前翻一頁,那時的王者是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疆域之廣,影響力之大,也是無國能出其右。在拿破崙的帶領下當時的英國蒸蒸日上,軍事化工業感到最前端,於是就開始了侵佔領土。從十八世紀中期開始,英國代替了荷蘭,又經過了「七年英法戰爭」,成為了真正的王者,開始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倫敦成為世界的中心。
  • 英國大膽叫囂,要派出炮艦逼中國為疫情賠錢,還當自己是日不落?
    近日,英國一名保守派右翼公知「穆雷」聲稱:英國應讓中國為新冠疫情帶來的損失賠償,在必要時可以派出炮艦「鎮場子」這一行為遭到了中國網民一頓嘲笑,這位英國公知怕不是還活在百年之前,還當如今的英國是「日不落帝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