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醫藥1.4億併購埋雷 產品致盲拖累眼科戰略

2021-01-19 中安在線網站

  日前,一場令輿論譁然的氣體致盲風波愈演愈烈,事件的矛頭最終指向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晶明」)。這家公司的間接控股方便是港股上市企業遠大醫藥。

  據悉,去年6月,天津晶明生產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引起不良反應,有多人單眼致盲。對此,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出特急文件,對涉事產品進行停用和召回。涉事醫院也對天津晶明提起訴訟。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如今為遠大醫藥招來禍端的子公司,曾是其2014年著手收購的「香餑餑」。2014年12月22日,遠大醫藥宣布以1.4億元的價格收購天津晶明控股股權。全氟丙烷氣體作為天津晶明的獨家產品受到遠大醫藥青睞。同時,遠大醫藥認為此次收購對「公司眼科發展戰略,特別於眼科醫療器械方面的發展非常重要」。

  不過,從目前來看,遠大醫藥的眼科發展戰略並不順利。2015年5月28日,遠大醫藥公告稱,收購內地隱形眼鏡及護理液製造商---上海衛康光學眼鏡控股權協議已終止。

  有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遠大醫藥在眼科領域表現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在其眼科發展戰略缺乏一個明晰的戰略部署,再加上意外不斷,最終導致其眼科戰略進程緩慢,難有突破。

  旗下公司產品陷「致盲風波」

  因為旗下產品引起了不良反應,天津晶明不得不面對接踵而至的官司。

  4月9日,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的官網發布通報,公布了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下簡稱天津晶明)生產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引起不良反應的情況。目前,患者已提出起訴,醫院則起訴了天津晶明。

  事情起源於去年6月,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一些實施眼底手術的患者出現了眼內的不良反應。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排查後,將原因鎖定在批號為15040001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

  2015年7月9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對上述不良反應事件發出特急文件,要求在全國暫停銷售使用該批次眼用全氟丙烷氣體。2015年7月3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稱,天津晶明已完成共計8632盒眼用全氟丙烷氣體的召回工作。經檢驗,上述產品「含量」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根據檢驗結果,相關部門已對天津晶明立案調查。

  同年7月27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對涉事企業進行立案調查,根據中檢院檢驗報告及現場檢查結果,認定該企業生產了不符合產品註冊標準的醫療器械,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進行處罰。10月12日,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全部違法生產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處違法生產產品貨值金額7.5倍罰款,共計518萬元。

  此外,據天津晶明官網發布的通報稱,該公司按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已全面停止眼用全氟丙烷氣體的生產及銷售。目前,由患者和醫院提起訴訟,法院業已凍結了天津晶明的資金帳戶及實施財產保全。

  據悉,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屬於Ⅲ類醫療器械,產品規格為15ml。該產品為惰性氣體,使色素上皮細胞與視網膜感覺層牢固粘連,可支撐視網膜復位,限制增生的細胞和生長因子的活性。主要用於玻璃體切割、視網脫離等眼科手術。

  來自食藥總局的信息顯示,7月27日完成檢驗並發出檢驗報告,檢驗結果為:北京、江蘇兩地涉事產品和企業召回產品的「含量」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江蘇涉事產品和企業召回產品「皮內反應」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

  不過,對於出現問題的全氟丙烷,天津晶明曾稱企業自檢合格。據媒體報導,天津晶明公司法人代表徐軼群表示,去年7月,他們接到使用全氟丙烷氣體發生異常的通知後,對15040001、15040002兩個批次的留樣再次進行檢測。檢測的結果符合標準規定。

  香餑餑變地雷獨家產品招禍

  如今為遠大醫藥惹來禍端的子公司,曾是其2014年著手收購的「香餑餑」。2014年12月22日,遠大醫藥宣布以1.413億元的價格收購天津晶明股權。

  遠大醫藥曾在收購公告中表示,目標公司是專門從事眼科醫療器械及手術耗材的研製、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醫藥用之透明質酸鈉凝膠、眼用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螢光素鈉眼科檢測試紙、淚液檢測濾紙條、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及眼內衝洗灌注液,這六種產品均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的產品註冊證,而部份產品亦於中國為獨家產品,包括透明質酸鈉滴眼液(醫藥級)、淚液檢測濾紙條及眼用全氟丙烷氣體。在考慮了估計及預計在中國之病人數目後,本集團對目標公司現有及開發中之產品的潛力表示樂觀。

  遠大醫藥稱,因為病人群組一致,目標公司的眼科產品、技術和銷售渠道等與本公司有較強的協同效應並會互相補足。目標公司目前正在進行一些有潛力的研發項目,因此對本公司眼科發展戰略,特別於眼科醫療器械方面的發展非常重要。

  在2014年年報中,天津晶明再次作為遠大醫藥業績裡的「重頭戲」被提及。遠大醫藥公告稱,為貫徹本集團多年來積極進取的營運方針,本集團亦於二零一四年十二月訂立了一份收購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最多100%股本權益的收購協議。天津晶明專門從事眼科醫療器械及手術耗材的研製、生產和銷售,其部份產品亦為中國獨家產品且具有極大的銷售潛力,而且天津晶明的眼科產品及技術與本集團現有的產品有著重大的協同效益,因此本公司的董事相信在收購事項完成後,天津晶明對本集團在眼科醫療器械方面的發展將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在收購完成後的2015年,天津晶明確實為遠大醫藥帶來了一定的收入。2015年遠大醫藥發布半年報稱,至2015年6月30日,天津晶明為遠大醫藥帶來了2070萬元的營業額,天津晶明的毛利率為75.4%。然而,經過了下半年的問題產品風波,至2015年底,天津晶明為遠大醫藥創造的全年收益為2750萬元。如今遭受此次風波,遠大醫藥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併購風波不斷遠大醫藥眼科戰略遇阻

  近年來,遠大醫藥在眼科發展戰略上走得並不順利。2015年5月28日,遠大醫藥發公告稱,非全資附屬遠大醫藥(中國)收購內地隱形眼鏡及護理液製造商---上海衛康光學眼鏡合共55%股權之協議已終止,原因是其中一項先決條件未能於期限前完成。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2014年7月3日,遠大醫藥及鼎暉投資宣布對上海衛康光學眼鏡有限公司(「上海衛康」)進行戰略投資,收購上海衛康控股股權,該交易對上海衛康的估值約為一億美元。戰略投資完成後,上海衛康創始人兼董事長劉莉莉女士將保留25%持股。

  遠大醫藥曾在公告中表示,中國遠大醫藥的子公司湖北遠大天天明製藥有限公司是中國眼用凝膠及眼藥水的領先生產商,該公司生產的眼用凝膠及眼藥水與隱形眼鏡產品高度互補。遠大醫藥健康的專業水準、營銷經驗及分銷網絡將協助上海衛康成為中國隱形眼鏡及眼部護理市場的領先者。

  據騰訊大渝網報導,對與此次投資項目,上海衛康創始人兼董事長劉莉莉女士表示:「通過融合各方在隱形眼鏡及護理液業務方面的業務實力,上海衛康將會邁入新時代。」

  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在眼科五官科領域的研發團隊已經積累了近20個在研究產品,以達到企業每年能有新產品上市之目標。充分利用公司的各項優勢,包括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生產設備、豐富的產品目錄及在眼科領域30年的生產經驗,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適應消費者的合理價格。

  不過,這場當時被各方視為共贏的併購項目卻在近期宣布終止。在其相關公告中,遠大醫藥稱,收購終止系因一項「先決條件」未實現。

  據悉,收購及認購註冊股本協議之其中一項先決條件為發出清算裁判,而且並不支持相關清算裁判之申請人就目標公司之任何有形或無形資產申索任何權利;及目標公司之任何有形或無形資產並沒有包含在老衛康清算之資產中。

  但截至2015年3月31日,標的公司的清算裁判尚未發出且未能確定清算裁判將於何時發出。最終,這場收購以失敗收場。

  北京鼎臣醫藥諮詢負責人史立臣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遠大醫藥在眼科領域表現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在其眼科戰略缺乏一個明晰的戰略部署,再加上意外不斷,最終導致其眼科戰略進程緩慢,難有突破。

  不過,史立臣同時強調,在專科領域,眼科算是發展潛力很大的,遠大醫藥發展眼科戰略的方向是正確的。關鍵是要制定出明晰的戰略,內生與外延協調發展。

  對於諸多疑問,中國經濟網記者曾向遠大醫藥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回復。

相關焦點

  • 一國內知名藥企,拿下眼科全球創新在研產品
    【製藥網 企業新聞】近日,遠大醫藥發布公告,其與撥雲製藥訂立產品授權協議,獲得撥雲製藥開發的全球創新產品CBT001在大中華地區的生產(含技術轉移)及商業化權利。   實際上,翼狀胬肉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增生性眼表疾病,通常發生於眼角部結膜,逐漸侵襲至角膜,引起散光或遮擋瞳孔,從而導致視力下降甚至致盲。統計顯示,翼狀胬肉總體患病率約為10%,隨著年齡增長,比例逐漸增長。在中國,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約為13.4%,患者近9000萬。目前並沒有治療翼狀胬肉的專門藥物,CBT001是頭個全球創新的治療翼狀胬肉產品。
  • 為什麼高瓴資本會投資「低護城河」的遠大醫藥?
    2020年8月3日,遠大醫藥發布公告稱,與配售代理中金公司訂立配售協議,將向不少於6名承配人,配售最多1.72億股,每股作價5.9元,集資10.148億元。每股作價5.9元較7月31日收市價折讓約19.62%。值得注意的是,高瓴資本是其中的一名潛在承配人。
  • 細數醫藥併購基金多宗「最」:愛爾眼科3次出手最瘋狂
    新的遊戲規則下,醫藥併購基金是一種怎樣的戰略模式?這一方式能為上市醫藥企業帶來怎樣的前景?而最早的一項併購出現在2011年末,參與者是剛剛在美國成立了中藥企業的天士力集團,該集團與天津濱海新區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共同建立了華金國際醫藥醫療基金,第一期的規模已有10億。同樣具備10億元規模還有中融愛爾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併購基金由愛爾眼科的控股股東湖南愛爾醫療投資有限公司與中融健康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成立。
  • 康恩貝、瑞康醫藥暴雷直擊 併購「大神」忽視了什麼?
    業內人士指出,併購產生的高額商譽風險不容忽視,如業績不盡人意,存在減值爆雷風險。最近眾泰汽車、金科文化、天夏智慧等企業的相繼爆雷,即是例證。從康恩貝表現看,不排除未來仍有拖累業績可能。換言之,此次首虧可能也只是開始。一定意義上說,併購不當等於埋雷。
  • 遠大醫藥(0512.HK):布局RDC領域,百億市場重磅玩家
    2020年11月1日,遠大醫藥(0512.HK)發布公告,公司在腫瘤診斷及治療領域,圍繞高創新性和高壁壘性的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RDC),近期與澳大利亞Telix Pharmaceuticals Limited集團達成股份認購、獨家授權及商業合作協議,與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籤訂戰略合作備忘錄,並與普爾偉業達成股權購買協議,這將成為公司布局
  • 愛爾眼科千億市值背後的百億併購
    這種模式下,先由產業基金收併購或新建投資醫院,愛爾眼科再選擇時機將這些公司併入上市公司。  在2016年4月的一次投資者關係活動中,愛爾眼科表示,併購基金收購的醫院項目在最近幾年會陸續併入上市公司;新建醫院項目因市場培育期需要三年左右實現盈利,其盈利水平達到300萬元-500萬元/家,即可以併入上市公司。
  • 眼科白馬陷入「信任危機」,市值蒸發275億,併購基金「雙刃劍」下...
    來源:藍鯨財經2020年的最後一日,知名抗疫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先後發布文章和視頻質疑武漢愛爾眼科醫院的不恰當診療致使其右眼近乎失明。事情發酵至今,愛爾眼科(300015.SZ)與艾芬各執一詞,1月4日一早,「愛爾眼科稱艾芬右眼失明與手術無關」、「艾芬稱愛爾眼科調查僅3分鐘」兩大詞條同時掛上熱搜。
  • 金城醫藥併購遺痛與資本幻術
    可惜27億元的標的最終無人報名而最終流拍,但就在流拍當日金城醫藥就公告稱,錦聖基金計劃在2020年7月29日至2021年1月28日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777.34萬股。而按照彼時朗依製藥3.68億元淨資產計算,這筆併購相當於溢價了5倍,金城醫藥因此帳面上添加了11.44億元的商譽資產。朗依製藥後改名金城泰爾。根據資產併購的業績承諾,金城泰爾要在2015-2018年實現淨利潤不低於1.56億元、7100萬元1.87億元和2.25億元的承諾。
  • 拓展眼科產品線版圖 昊海生科控股杭州愛晶倫
    4月22日,中國生物醫用材料領軍企業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昊海生科」,股票代碼:688366.SH、06826.HK)通過其官網宣布,公司已於近期取得了高科技創新企業杭州愛晶倫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杭州愛晶倫」)55%股權,並將旗下用於矯正近視的國內唯一一款懸浮型有晶體眼後房屈光晶體依鏡®PRL納入眼科產品線版圖。
  • 國內眼科藥物市場新舊勢力,誰主沉浮?
    資本引領型歐康維視:2020年港股上市歐康維視(Occumension)毫無疑問是2020年眼科行業內最奪人眼球的企業,即便是放在生物醫藥行業,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熱門話題。歐康維視成立於2018年2月,於2020年4月29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並於2020年7月10日掛牌上市。
  • 愛爾眼科一口氣吞下30家眼科醫院,攀高的商譽或成「後遺症」?實控...
    繼引入高瓴資本、淡馬錫這樣的頂級投資者之後,中信產業基金、眾生藥業、愛瑞陽光也成為了公司的戰略投資者,而吸引資本入局的,則是愛爾眼科持續高速增長中的業績。   「十年十倍股」成長記,內生增長+外延併購   公開資料顯示,愛爾眼科創立於2002年,是創業板2009年的第一批上市企業,上市初期的市值僅為70億左右,但這支高成長股的市值在十年之中翻了十倍,截至11月4日收盤,市值已突破1300億,回報率居A股創業板首位。在今年10月發布的胡潤百富榜中,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財富漲至530億,首次「接棒」湖南首富。
  • 全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出爐,2家藥企新晉前十強
    從榜單前十強來看,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分別位列前三,3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均突破400億規模。而遠大集團和恆瑞醫藥初次進入十強,分別位列第九名和第十名。   其中,遠大集團比2018年躍升4個名次。公司憑藉跨界併購,在優勢治療領域多元化發展。據悉,遠大集團的下屬公司之一——遠大醫藥在2019年共計進行了5項重大投資與收購活動。
  • 醫藥戰略規劃與產品組合管理峰會:一場領軍醫療企業的高級領導人的...
    即將在中國上海,於2021年1月21日-1月22日正式召開。年1月21日-1月22日正式召開。會議名片規模:150+形式:閉門峰會地址:中國,上海時間:2021.1.21-2021.1.22(2天)受眾:頭部醫療企業戰略、商業、產品
  • 愛爾眼科的艾芬之問 5個併購隱患 陳邦快慢經怎麼念
    1月4日開盤,愛爾眼科股票大跌。截至收盤,愛爾眼科股價報8.22元/股,跌幅8.91%,對市值2812億元。較12月31日縮水274億元。股吧裡,用戶「better1818」指出:別討論手術事故了,找最本質的!愛爾假業績,不要錢的送股拆分、除權填權創新高,高瓴資本坐莊抱團炒作,完全高度控盤!愛爾繼續既無科技硬核,也無創新成長,連鎖收購診所並無幾家賺大錢的,何來業績高增長?
  • 瑞康醫藥與阿斯利康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瑞康醫藥與阿斯利康攜手在全國範圍內拓展阿斯利康產品,瑞康醫藥利用自身已建立的醫藥配送平臺優勢,協助阿斯利康產品全面提升銷售能力並加大終端市場開發力度。阿斯利康在全國各分子公司的配送權方面給予瑞康醫藥支持,阿斯利康整合優勢產品資源,優先考慮瑞康醫藥及瑞康醫藥在全國各分子公司的配送權。阿斯利康願意在新產品上市後優先考慮選擇瑞康醫藥作為山東省及其他區域的配送商。
  • 瑞康醫藥「併購後遺症」:子公司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
    就此,瑞康醫藥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採訪表示,此次併購事項中,瑞康醫藥對標的公司進行了充分盡調,確認力升公司原股東已承擔全部法律責任,且案件判決結果不會對力升公司後續經營產生影響。鑑於力升公司在當地醫療器械領域具備一定優勢,瑞康醫藥基於戰略布局考慮,最終決定完成此次併購事項。
  • 2016中國醫藥健康行業投資併購年會成功舉辦
    4月8日,healthib俱樂部年會——2016年中國醫藥健康行業投資併購年會在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人、企業家300餘人齊聚一堂,針對行業新政及業內投資動態、投資重點、未來發展趨勢、投資策略進行分析及探討。醫藥投資併購俱樂部(healthib俱樂部)成立即將4年,此次為俱樂部第三次年會,第一次為內部論壇。
  • 愛博醫療:比肩3年7倍的愛爾眼科、歐普康視的國內龍頭
    醫藥生物行業既是穩健增長的產業,又是高科技加持的成長型行業,同時各個不同的細分領域專業性極強、難度極高,因此在資本市場中,生物醫藥公司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湧現出一大批行業龍頭,慢牛、長牛層出不窮。
  • 曾併購珍視明、喊出引領國藥口號的醫藥巨頭跌落神壇!
    得益於持續併購,康恩貝不論是企業規模還是業績,亦或是產品的種類都得到了迅速的擴容。公司的董事長甚至還在前幾年喊出了「十年千億,引領國藥」的口號,誓要成為中國醫藥企業的領頭羊。然而,大手大腳地進行併購,只讓康恩貝風光了一段時間,併購的後遺症馬上就顯現出來了。
  • 醫藥連鎖公司正和祥醫藥獲4億人民幣戰略融資
    11月3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醫藥連鎖公司正和祥醫藥完成4億人民幣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奧美醫療。  據了解,正和祥醫藥是一家醫藥連鎖公司,主要從事藥品零售、批發、生產等業務。公司致力於人類健康事業,成為公眾服務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