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金控轉讓債權增亮業績 應收帳款或成紙上富貴

2021-01-17 網易財經

近日,熊貓金控(600599)發布2016年年報,營業利潤同比增長92.45%,然而業績大增的背後,公司轉讓不良資產或面臨應收帳款難以收回的風險。

剝離不良資產

突擊衝減風險計提

自2014年起,熊貓金控開始轉型進入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公司名稱變更為熊貓金控,陸續設立銀湖網、熊貓小貸、熊貓眾籌等公司,開拓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在2014年報告中,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僅佔熊貓金控總收入的10%左右,在2016年報告中已經佔比高達71.88%。在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壞帳所造成的風險也對熊貓金控造成困擾。

網際網路金融以個人客戶和小微企業為主,信用水平低,抵押物不足值,存在較高壞帳風險。據網貸之家的統計數據,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平均壞帳率在8%左右。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曾公開表示,P2P平臺的壞帳率有可能高達13%乃至17%。

值得注意的是,熊貓金控2016年前三季度資產減值損失高達5108萬元,而2016年年度報告中,全年度資產減值損失已經縮減至3567萬元。究其原因,主要是熊貓金控旗下的融信通在12月份以帳面價格的60%對外轉讓了銀湖網和熊貓金庫的不良資產。這一筆債權轉讓直接衝減了因風險準備金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使全年業績實現增長。

債權變作應收款

或存風險隱憂

事實上,這並非熊貓金控第一次大手筆剝離不良債權。在2015年年底,熊貓金控以帳面價格的80%對外轉讓3926.48萬元不良資產,同期計提的風險準備金大幅下降,有力的保障了熊貓金控的全年度利潤。

然而,這一措施並非全無風險。2016年報表顯示,債權轉讓款為3196萬元,同比2015年上升了139.37%。將債權打折轉讓給第三方,固然能剝離不良資產換得現金流入,但是第三方若不能催討到欠款,也就無力向熊貓金控支付債權轉讓款,這將極大增加熊貓金控的應收帳款風險。2016年,熊貓金控曾將債權721.72萬元轉讓給森然大公司,但年報顯示,公司仍未收到對方的債權轉讓款。

記者從業內資深人士了解到,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打折轉讓的債權通常屬於多次逾期的客戶,這些客戶均是公司多次電話催收無效客戶,需要催收人員上門催收才有可能收回本金。債權回收難度大,回收成本高,債權質量低。將面向逾期客戶的債權簡單變為面向第三方機構的應收帳款,並不能真正降低公司的整體風險,只是短暫的美化了公司的財務報表。

對於上市公司轉讓債權一事,有資深會計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債權轉讓關鍵看接受方是否獨立第三方,如果不是獨立第三方則要看價格是否公允,如既不獨立又不公允,增加利潤就是錯的。

行業監管規範化

多家公司萌生退意

由炙手可熱到避之不及,上市公司對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態度在最近的一年裡發生了明顯轉變。

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今年4月,退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上市公司多達8家,分別是益民集團、東方金鈺、*ST匹凸、高鴻股份、盛達礦業、天源迪科、新綸科技和冠城大通。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中,鵬金所屬於第一梯隊的知名平臺。鵬金所不僅有多家上市公司作為股東,還獲得過萬科的風險投資,自上線開業以來的交易額已經突破200億元。然而,佳士科技、奧拓電子、華鵬飛三家上市公司股東卻在去年轉讓了手中股份,表示要提高公司資產流動性,優化自身產業布局,聚焦突出主業,更要控制對外投資的風險。

在行業理性回歸的今天,監管政策日趨完善,上市公司紛紛重新審視和檢討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在整個業務體系中的戰略地位。在網際網路金融理性回歸的浪潮中,熊貓金控如何加強風險管控,應收帳款回收,記者向公司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 作者:肖 偉 責任編輯: 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名為保理、實為借貸」:未轉讓應收帳款卻從保理商獲取融資的...
    裁判要旨商業保理業務的核心要素是真實應收帳款的有效轉讓,需資方通過搭建形式上的保理合同而未轉讓應收帳款,即向保理商獲得保理融資的,屬於名為保理、實為借貸的情形,構成民間借貸法律關係。保理融資的第一還款來源是債務人支付應收帳款,而非債權人直接歸還保理融資款。保理法律關係也不同於債權轉讓關係,保理商接受債務人依基礎合同支付的應收帳款,在扣除保理融資本息及相關費用後,應將餘額返還債權人。
  • 應收帳款重複轉讓,多個受讓人存在權利衝突,哪一方受讓可以優先清償?
    2013年1月7日,恒基混凝土公司籤署應收帳款轉讓通知書,將其對南通建工集團的723萬元應收帳款轉讓給建行大行宮支行,並於當日將應收帳款轉讓通知書郵寄給南通建工集團。三、一審:鄧某起訴南通建工集團,要求按照實際債權金額支付3126559.22元。建行大行宮支行參加訴訟,對該債權主張權利。
  • 典型案例:未來應收帳款做保理業務,這些重大法律問題要知道
    第三,案涉應收帳款屬於將來債權,但缺乏足夠合理期待性,因此該將來債權不足以促成商業保理法律關係成立。本案中,當事人約定的應收帳款債權均系發生於《商業保理申請及協議書》締約之後,故佳興農業公司轉讓的前述應收帳款及權利系一種將來債權,而非已成立的債權。那麼判斷該債權是否具有可轉讓性的核心在於審查該債權是否具備足夠的期待利益。
  • 上海銀行承銷市場首單智慧財產權類應收帳款債權融資計劃
    近日,上海銀行主承銷的「上銀力合2020年度第一期科技智慧財產權擔保應收帳款債權融資計劃」與「上銀力合2020年度第一期科技智慧財產權租賃應收帳款債權融資計劃」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成功掛牌發行。這是上海銀行承銷的首單民營科技中小企業專項智慧財產權應收帳款債權融資計劃,也是該行積極響應「金融暖企」的政策號召,為滿足中小微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助力實體民營科技企業健康發展所探索的一條創新融資路徑。
  • 京東白條2019年末應收帳款餘額增長至441億不良率0.57%,正東金控一...
    據募集說明書,截至2019年末,京東白條應收帳款餘額已增長至441.22億元,不良率為0.57%,較2019年6月末上升0.1%,逾期率為1.93%,較2019年6月末上升0.36%,信用評分為Level1-Level4的用戶總數佔總用戶的比重不低於90%。
  • 浙江上風高科專風實業有限公司債權轉讓公告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浙江上風高科專風實業有限公司(原公司名稱:「上虞專用風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專用風機」)歸屬2012年及以前年度應收帳款帳面餘額總計為
  • 豪美新材IPO:應收帳款上漲,家族股權糾紛上演「宮鬥戲」
    日前,豪美新材於中小板成功上會,然而豪美新材仍然存在應收帳款連年升高,涉嫌股權糾紛訴訟案件等一系列問題。3月5日,據證監會官網披露的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23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顯示,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豪美新材」)首發獲得通過。
  • 應收帳款高企 合力泰打包賣三子
    捆綁銷售根據公告,上市公司計劃以公開掛牌競價轉讓方式,轉讓持有的珠海晨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珠海晨新」)100%股權、深圳業際光電有限公司(下稱「業際光電」)100%股權以及東莞市平波電子有限公司(下稱「平波電子」)100%股權。
  • 金智教育衝刺科創板,上半年業績大幅「縮水」,應收帳款風險凸顯
    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2017-2019年,金智教育業績穩定增長,但在2020年上半年突然「變臉」,營收大幅「縮水」,淨利潤為負,且存在應收帳款高企、存貨規模高,旗下「今日校園」APP違規收集用戶信息被通報等問題。
  • 自然人不能受讓保理債權,保理商的出讓行為無效(附詳細解讀...
    (詳細)|雲亭保理實務05(更多保理系列文章見文末延伸閱讀)裁判要旨在保理業務中,保理商出讓應收帳款應遵循等價有償的基本原則。若保理商以明顯低於保理債權金額的價格向個人轉讓保理債權,且個人無受讓保理債權的資質,該轉讓行為損害了金融監管秩序,應認定無效。
  • 科大訊飛2019年業績水汪汪:半數淨利為補貼,應收款佔半壁江山
    應收帳款佔營收「半壁江山」2019年,科大訊飛營收突破百億元,雖然絕對數額在增長,但是其增速卻出現下滑。科大訊飛2008年在A股上市,從圖表可以看出,科大訊飛2019年營收增速創下最近十年新低。在營收增速放緩的同時,公司應收帳款正悄然增長。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科大訊飛應收帳款為50.87億元,較2019年初的33.39億元增加了17.48億元,增加52.35%,接近同期營收增速的兩倍。
  • 神霧環保上半年業績大跌 質押應收款「回血」仍難解資金饑渴
    神霧環保上半年業績大跌 質押應收款「回血」仍難解資金饑渴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9 23:56:35
  • 2分鐘讀財報|「踩雷」泰禾、綠地 山水比德應收帳款激增回款難
    2分鐘讀財報|「踩雷」泰禾、綠地 山水比德應收帳款激增回款難   作為下遊的景觀設計公司,山水比德的回款和業績一定程度上仰賴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 每日互動應收帳款倍增接連爆雷 上市後業績「秒變臉」擬再募3.79億...
    據每日互動自曝,公司在進行應收帳款催收中,發現業務高級總監李某涉嫌偽造客戶印章、假冒客戶身份,虛增銷售合同6600多萬元。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這並非每日互動應收帳款首次爆雷。去年,公司也因客戶破產致逾7000萬元應收帳款無法收回。其實,每日互動的應收帳款一直為外界所質疑。
  • 聯盛化學「一股獨大」存風險,應收帳款增速過快有隱憂
    而近年來,公司增長過快的應收帳款不僅存在壞帳風險,還會影響企業的流動性。更為關鍵的是,報告期內公司營收和採購數據的財務勾稽關係均存在異常。近日,浙江聯盛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盛化學」)發布了招股書,欲衝刺創業板。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2017年至2019年,聯盛化學的營業收入增長了28.26%,但與此同時,其應收帳款卻增加了95.37%。
  • 菱電電控高負債高應收帳款,市場佔有率低狹縫求生
    在股改前未盈利下,增資頗顯艱難的菱電電控本身面臨的問題也不少:如汽車總銷量見頂下,其小市場商用車上佔有率有優勢但絕大市場乘用車佔比極小,增收同時應收帳款與存貨攀高,客戶集中度過高,國外核心採購件佔採購成本中高存隱患。
  • 財報鷹眼|廣譽遠淨利目標僅達三成 渠道壓貨應收高企
    此外,公司經營現金流連續十年為負,業績質量堪憂。此前,公司於2016年收購山西廣譽遠40%的股權,在業績對賭期間,業績大幅上漲,公司存在大量壓貨於渠道,公司應收帳款高企等情況,但業績承諾期後,業績出現變臉,業績大幅下跌,且經營現金流持續淨流出、應收帳款、存貨再創新高。此外,大股東債務問題待解。
  • 「原創」周敏 趙晗:企業應收帳款積壓風險及銀行應對建議
    以2019年總資產為指標,6家公司總資產佔上市公司中所有建築行業總市值的76%),通過應收帳款規模、周轉率、壞帳計提等指標分析其應收帳款管理水平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兩金」專項治理政策推動下,建築業央企應收帳款積壓問題治理效果有所分化。近年來,國資委連續出臺了相關文件,要求中央企業、國有企業開展專項工作,治理應收帳款和存貨(兩金)等問題。
  • 控股股東原價受讓1.11億元「爛帳」 盛屯礦業:減輕應收壓力
    財聯社(廈門,記者 李子健)訊,11月18日晚間,盛屯礦業(600711.SH)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盛屯金屬,擬將其持有對福嘉綜環的1.11億元的債權原價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盛屯集團。盛屯礦業有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控股股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盛屯礦業的發展考慮,減輕公司的應收帳款壓力。
  • 雪松信託迷霧:42隻產品風控全線「裸奔」,220億底層資產盡數虛無...
    熟悉保理業務的人都知道,文心保理所持有的債權,並非原始債權,主要是將原始債權人(供應商)對債務人(採購方)的應收帳款受讓過來,再轉讓給雪松信託。說得直白一點,文心保理就是倒賣應收帳款的角色,實際是原始債權人通過文心保理,將債權轉讓給了雪松信託,以此獲得融資(圖3)。圖3:雪松信託供應鏈金融交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