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蘋果公司獲得了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授予的新專利,其中包括「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的發明專利:自動駕駛導航系統(ANS)。
該自動駕駛導航系統可通過蘋果汽車系統CarPlay預設目的地,一鍵啟動後,汽車能夠自動將用戶帶往目的地。
蘋果的泰坦計劃向來是自動駕駛行業的神秘存在。早在2014年,蘋果便以重資產模式入局造車,推出「泰坦計劃」 ,計劃復刻iPhone的成功,從零開始打造一款顛覆汽車行業的產品,並為此頻繁挖角電動車領域技術工程師。
但因缺乏整車製造相關經驗,該計劃一度擱淺,至2016年才重新開啟,並將發展路線由整車製造改為自動駕駛技術研究。因項目的保密性質及今年年初泰坦計劃裁員190人的消息,有人認為蘋果造車計劃已擱淺。
「自動駕駛和自動駕駛汽車不會實現。」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在今年10月份的拉斯維加斯JD Power汽車革命會議上表示,他曾相信,蘋果公司能夠做出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並進行銷售。但在幾年前,他放棄了這種想法。
「有很多技術可以幫助我們駕駛汽車,使我們更安全。但是真的至少需要最笨的人來操控方向盤。」沃茲說。
雖然沃茲的發言透露出,蘋果的造車計劃或將又一次進行路線調整——由無人駕駛技術研究轉向駕駛輔助技術研究。但從專利授予及業內合作等情況來看,蘋果的汽車野心不止於此。
今年6月,蘋果收購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團隊的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該公司的主要發力點是自動駕駛後裝市場,通過提供雷射雷達等硬體套件,將車輛改裝為自動駕駛汽車。10月,臺灣的《電子時報》報導,臺灣公司廣達電腦(Quanta)一直在為蘋果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蘋果在今年還陸續獲得了不少自動駕駛汽車相關專利,比如新一代車載照明系統、一體化底盤控制系統以及可捕獲高精度4D信息的道路摩擦係數估算系統及包括雙接收陣列的雷達系統等。
蘋果供應鏈分析師郭明錤接受車雲的採訪時曾表示,蘋果是想重走iPhone的成功路,即先做好「軟體」,再攻克「硬體」,最後形成「服務」,可能會在2023-2025年間正式推出蘋果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