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孥仔的回憶——「老猴糖」

2020-12-23 騰訊網

糖塑,是一項古老的民間手藝,以麥芽糖為原料捏製成各種動物或人物造型,不僅具有觀賞性,還可食用。唐宋古籍早有過「糖供」的記載,糖品是用於祭祀的供品。傳說,糖塑的祖師爺是劉伯溫,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朱元璋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傳下去,造"功臣閣"火燒功臣。劉伯溫僥倖逃脫,被賣麥芽糖的老人救下。從此,劉伯溫隱姓埋名,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麥芽糖。

為了吸引孩子,劉伯溫創造性地將糖加熱變軟後捏成各種各樣糖人,讓小孩子更加喜歡購買。很多人聞訊後來找劉伯溫學手藝,劉伯溫一一教會他們。於是,這門手藝就一傳十、十傳百地流傳開來。俗稱為「吹糖人」或「捏糖人」。在潮汕地區,人們俗稱為「捏糖猴」「老猴糖」或「猴仔糖」。

捏糖人是傳統民間手工技藝之一,流行於北方地區(不局限於老北京,各地的糖人都有各自的特點)的一種手藝行當,一般是把糖稀經過吹、拉、捏(有時也會藉助工具,如:筷子、竹籤等,各地區有所差異)等方式將糖塑造成許多形象。這樣的糖人既是孩子們喜愛的零食又是這些民間藝人的藝術作品。

潮汕的糖塑不但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也變成了一種樸素的民間市井文化。街頭僅僅一平方米的空間就給了藝人一個創造藝術的大舞臺。捏糖師傅的擔子很簡單,一個木箱,上面有木架,布滿插孔,用於插上做好的「猴糖」;木箱裡面是一個特製的小火炭爐,用來加熱糖稀。爐上方固定著兩個方鍋,盛滿紅、黃兩種顏色的糖稀。木箱上還有四個小抽屜,用來盛放雜物。此外,還有兩把糖鍬、一把剪子、兩根竹籤、一支帶「耳」的鐵條,一支上粗下尖的鐵棒。

據介紹,糖塑非常講究結構和色彩,它要求藝人除了手上功夫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審美意識和靈氣,這些都取決於平時的觀察和長期的積累和琢磨。無論動物、人物,都要形神皆備,糖塑一旦成型,很快就會凝固,無法修改,必須一氣呵成,所以要胸有成竹,方能巧奪天工。在做的過程中,對於火候的掌握也相當重要,要使爐上的麥芽糖處於較軟卻又不過於融化的狀態,還得趕在糖固化之前,完成造型,整個過程不過一二分鐘...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發生了改變,人們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造型新穎的玩具、花樣繁多的食品,使傳統的「捏糖猴」市場受到影響,糖塑技藝日漸沒落。不知道,這種古老的甜美手藝是不是也會漸漸融化在人們的記憶裡呢。

文章來源:食在揭陽

相關焦點

  • 潮汕工藝·手鉤花 一支針挑起半個家
    這是什麼? 勾針 勾針又稱「花針」,是奶奶輩手裡的勾花工具,別看小小一支花針,這是吃飯的工具,甚至可以說是養活家裡人的工具,很多潮汕婦女靠著這些「花針」勾出件件漂亮的衣裳和擺件,靠純手藝來養活家人賺取家用。仿佛這花針就是為心靈手巧的潮汕婦女而造的。
  • 《潮汕人在廣州》有多酷,這群潮汕嘻哈元老這樣唱給你聽
    2007年,廣東汕頭一間名為「類聚物」的嘻哈服飾店,走出了潮汕第一支方言說唱組合——壹指團體。7年後,他們來到廣州,從《海墘個孥仔(海邊的孩子)》到《潮汕人在廣州》,這個潮語嘻哈團體用最熟悉的潮汕方言,在廣州唱出一片天地。
  • 潮汕小品《澇屎日本仔》
    親愛的膠己人,謝謝關注「潮劇戲曲」,潮劇,因形成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而得名,俗稱「潮調」、「潮音戲」!
  • 潮汕話版《生僻字》來了,試試你能唱到第幾句?
    這首歌,不禁讓我們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被這充滿智慧的力量所折服隨著網上各式各樣的翻唱版本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流傳那麼,當《生僻字》遇上潮汕話
  • 記憶裡的鄉愁之—潮汕糕仔
    潮汕糕仔
  • 潮汕話版的Mojito,歌名就叫《四點金》
    我聽著周杰倫的《Mojito》,突然想起了小時候住過的「四點金」,於是我就用潮汕的口語及元素重新填了詞,讓這首歌變成了潮汕風味,一字一句地唱著童年回憶。(我打開「子孫門」)行到門腳條巷仔(走到門外的那條巷子)有寡個鬧仔(有幾個小孩子)在寇物噠人仔
  • 潮汕特有的小零食,你吃過多少?
    小夥伴們,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吃過的那些潮汕零食嗎?童年的回憶是最美的,特別是食物的回憶,有些食物雖然長大後很少再吃到,也沒有記憶中的味道了,可是那種味道會一直留在心裡。童年的味道,不光是好吃,更多的是一種眷戀。下面,就為大家羅列各種各樣的潮汕零食!
  • 潮汕媽媽都會的拿手好菜,據說會10道以上才算真正的潮汕媳婦!你合格了嗎?
    媽媽在我們心中可是比新東方廚師還厲害的人因為她們知道,我們最愛的味道是什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潮汕媽媽都會的拿手好菜聽說只有會做這些菜才算真正的潮汕媳婦喲~看看你和你的媽媽都做過嗎?豆醬煮竹仔魚▼竹仔魚對潮汕奴仔來說,標示著一種成長的痕跡,因為!!!媽媽動不動就喜歡請我們吃竹仔魚~
  • 潮汕習俗 出花園
    在潮汕地區, 七夕節既沿循中國歷史文脈而又別具地方特點,其中既有包括傳承中華民族尊老重孝美德的「走仔節」,又有潮汕本土特色的「拜公婆」、「出花園」 等習尚風俗。     對於出花園,大四衩印象很深刻,因為媽媽那年給大四衩買的大紅色睡衣現在還在,也還能穿
  • 300多萬潮汕人在深圳都怕做一件事,卻被這個「姿娘仔」說服了
    ,讓最看重「兆頭」的潮汕商人「出血」?還一下子出了這麼多我,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搭埠仔(男孩子),從小就被家裡的大佬們教示:要為家、「鄉裡」(家鄉)儘自己的一分力 阿弟啊你將來要生』夠鍋』(很多)奴仔 後來和潮汕朋友一交流才發現,因為捐血被家裡人罵的不只我一個人—— 2016年,其他城市都是獻血狀況一片大好,唯有潮汕地區的獻血新聞畫風是這樣的.
  • 饒平黃岡鎮:中秋將至 糕仔飄香
  • 巷仔新派潮州菜 || 轉發集6個贊送潮汕小吃!晚上10點半更有新鮮豬雜粥!
    巷仔新派潮州菜
  • 你對潮汕女孩一無所知.
    · 潮汕為什麼叫女孩「姿娘仔」 ·   不過是口口相傳 相傳,古時候,人們主張女主內男主外。女人負責家中的一日三餐,煮好飯,做好菜,男人種田打獵。 事實上,現在社會比以前開明重女輕男改善很多啦而且潮汕女孩紙也不一定都是溫婉風◉比如小編身邊的潮汕「資娘仔」有一些是打得了蟑螂上得了廳堂的「女漢子」有一些是被捧在手心裡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公舉」
  • 潮汕後生仔自拍演唱《我曾是個臭仔》,做有變...
    點上面 潮汕配音秀快速關注公眾號推薦:
  • 潮汕這兒的熱鬧年
    許多春節的傳統習俗到了年輕一代都只是變成了回憶?你是否覺得自己好像過了個假年?自己過的春節沒那麼有年味?那麼如果有機會,你一定要來潮汕過個熱熱鬧鬧的春節,在這裡你會感受到不一樣的「佬熱」的年味!說到潮汕,首先大家能聯想到的肯定是潮汕這裡眾多的美食啦!
  • 滿屏都是潮汕家裡的味道...
    據不科學統計潮汕奴仔跟媽媽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瓦肚困!!!▲竹仔魚對潮汕奴仔來說,標示著一種成長的痕跡,因為!!!媽媽動不動就喜歡請我們吃竹仔魚~▲潮汕媽媽們很喜歡買上一堆魚放在冷凍櫃裡面,每天解凍一種魚乾煎或是做醬油水都很美味,果然是心靈手巧的潮汕女人們!
  • 潮汕過年拜神必備的紅桃粿,原來這麼多講究……
    步驟一:搓粿皮 我們潮汕叫的「抬鬥」,就是有一個過濾的作用,把粉一邊抖一邊拍,篩選出一些細膩的,搓起來粿皮也比較柔軟。粿皮再加入一點紅花粉,就變成紅色的粿皮了。步驟二:準備粿的餡料 這個很有年代的「ku仔」,勾起了我小時候的回憶,經常看見爺爺奶奶捶橄欖,太親切了,這裡的花生也是用「ku仔」捶碎的,粿餡糯米和香芋都要用上。
  • 那些讓你不得不服的經典潮汕口頭禪!
    潮汕話:四線擔!意 思:胡亂說話!潮汕話:滷到咬骨頭!意 思:就是對某人或某事討厭到極點!潮汕話:你愛做年物!普通話:你要幹什麼!潮汕話:老過伯爺意 思:比土地公歲數還大潮汕話:透塘白日意 思:大白天潮汕話:力腳力手意 思:動手幫忙,很勤勞!
  • 揭陽人不得不服的經典潮汕口頭禪!
    潮汕話:小神小獨意 思:瘋瘋癲癲潮汕話:督雞教猴意 思:以鮮血和死刑做教育潮汕話:勿論正順意 思:做什麼事不要去計教很多!潮汕話:驢生拼死意 思:形容拚命幹活潮汕話:塊康闊過否鬥意 思:形容事情辦糟損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