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過年拜神必備的紅桃粿,原來這麼多講究……

2020-12-18 Hello揭陽

潮汕人拜神標配

紅桃粿

紅桃粿為什麼是紅的?

我們深入桐坑鄉有幸目睹

嚴謹的傳統手工藝

⊙⊙⊙

現今少見的做粿缽

桐坑這家深藏不露的小店做了幾十年粿,「粿」顧名思義,用糯米和水用力搓揉做成的粿皮,而這個用陶瓷做的「缽」尤其重要,搓起粿皮更地道,現如今也是有錢買不到了。

步驟一:搓粿皮

我們潮汕叫的「抬鬥」,就是有一個過濾的作用,把粉一邊抖一邊拍,篩選出一些細膩的,搓起來粿皮也比較柔軟。粿皮再加入一點紅花粉,就變成紅色的粿皮了。

這個攪粿捶小編也是第一次見識,把粉和水在鍋裡用這個木槌攪拌,需要的時間也不短,能用機器的年代店家還是堅持用純手工。

然而還要在做粿缽裡繼續反覆搓揉,直到柔軟細滑,可想而知這粿皮需要多少精力和時間,不得不佩服堅持了幾十年的店家。

步驟二:準備粿的餡料

這個很有年代的「ku仔」,勾起了我小時候的回憶,經常看見爺爺奶奶捶橄欖,太親切了,這裡的花生也是用「ku仔」捶碎的,粿餡糯米和香芋都要用上。

現切的餡料很考功夫,每道工序都是需要親力親為,每天4點多就要起來準備這些材料,起早摸黑的辛苦手作,想想看如今還有多少年輕人能做到呢?

步驟三:包餡料,蓋印做成形

熟練的手勢把一團粿皮捏揉成薄薄一片,潮汕人的嘴吃出了名的挑,粿皮必須要薄到極致,包裹的餡料多,吃起來才夠滿足。

紅桃粿特別之處就是粿製作完成之後需要倒在特製的模子中印出統一的樣子,這道美食不僅保證了其美觀,更是一種儀式感。

嚴謹傳統手工藝的「餅仔」

圓形的粿叫「餅仔」,也是用粿皮包糯米,而它也是需要倒在模子裡印出統一的花紋,一個個嬌小玲瓏又不失年代感。

以前凡時年八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粿,現在取而代之的是買的居多,畢竟這些製作過程是潮汕的複雜且嚴謹傳統手工藝。

做好的粿就要蒸煮,潮汕人俗話叫「大鼎」,面積夠大。可以容納3層的排放空間,火力全開蒸上大約20分鐘,即可看到炊煙嫋嫋的壯觀。

炊好的粿香菸瀰漫,此時如果有幸吃到滾燙的粿,你會被那股軟糯粘牙驚喜到,古法手藝果然名不虛傳。

竹籃的桃粿熠熠生輝

冷卻了的桃粿放在竹籃裡繼續收幹水份,拿在手裡硬感十足,拜拜的時候也容易拿,並且存放期也可以四五天,想吃的時候只要用油煎,即可成外脆內柔軟的口感,香味逼人~

糯米的粘稠彈牙香濃,加上還有香菇的香味衝擊,越嚼越過癮,切碎的花生隨後助攻,五香味環繞在整個口腔,滿足。

作為香芋狂熱份子,強烈給你們推薦這個口味,幾種餡料在口腔中迸發出不同的美味交融在一起,層次豐富,回味無窮。

後記:揭陽這些老字號對我們90後來說,覺得即陌生又震撼,這些純手工活的美食,我們都吃過,但是真正的製作過程很少人知,希望憑藉本次記錄,能讓更多年青一代知道老一輩的不易,也感受到傳統美食的簡單純粹,由古到今的深厚底蘊,也迫切希望這些老字號美食能生生不息,不要被埋沒,代代相傳下去。

特別鳴謝《速武菜粿》

本文資料採集於揭陽白塔桐坑

相關焦點

  • 潮汕的紅桃粿,微熱的外皮包裹著噴香的米飯,一個字「香」
    一直有人說,一說起潮汕,就會誇潮汕女人做的粿超級棒。粿是一種米食,紅桃粿、鼠殼粿、薯粉粿、粿肉、菜頭粿、荷蘭薯粿、甜粿等等,鼠殼粿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呢。潮汕人做粿是一代傳一代,潮汕的粿因為裡面包的餡料的不同,有著多變的味道,潮汕的粿裡還藏著許多團聚的回憶。飯桶我也是非常非常喜歡吃奶奶做的粿啊。今天飯桶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潮汕的紅桃粿,你們會愛上它的。
  • 潮汕紅桃粿做法介紹和竅門-潮汕美食傑
    潮汕紅桃粿簡介潮汕紅桃粿,是潮汕地區傳統的小吃之一。其由糯米和麵粉為主材料,並且使用了桃果型的模具製作而成,固被稍為「紅桃粿」。由於桃果象徵長壽,所以紅桃粿也代表祈福祈壽的願望。同時在時年八節的時候,也會被做為祭拜先祖的祭品之一。
  • 紅桃粿,潮汕人小時候渴望的年味!
    廣東潮汕有句跟「粿」有關的諺語:時節做時粿,時令防時病,說明了「粿」在潮汕飲食中的重要地位。不一樣的節日,會吃不一樣的粿,長短不一,形狀各異,但不變的是總會有紅桃粿的身影。紅桃粿也被叫做紅殼桃、粿桃、桃粿,幾乎每個潮汕人都吃過這種粿。
  • 製作紅桃粿是奶奶傳給我最好的手藝活,所有潮汕人婚娶嫁俗都愛吃
    小的時候奶奶教我做過紅桃粿,每到時年八節,我們便會做紅桃粿吃。粉色的桃心粿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桃心形狀像壽桃,粿面還印有壽、吉等字樣,象徵吉祥長壽;粉色的顏色非常豔麗好比甜蜜的美好生活,所以在潮汕不僅會在一年重要節日製作粿品,還會在婚娶嫁俗時製作粿品多用來供奉祖德。
  • 潮汕拜神圖鑑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老爺保號」(神明保佑)是每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潮汕人不僅逢年過節要恭恭敬敬跪在地上拜神,向神明表達平安富貴等訴求,上千年來對神明的信奉也世代沿襲相傳,深深地滲入他們骨子裡。幾乎可以說,每一個潮汕小孩「會行就會拜」(學會走路就會拜神)。潮汕人究竟有多愛拜神?他們為何而拜?一個潮汕家庭每年又要花多少錢拜神呢?
  • 潮汕經典美食紅桃粿,準備上自己喜歡的食材,做起來複雜吃起來香
    01潮汕美食紅桃粿最近因為有事情回了老家一趟,所以決定更新一兩期家鄉的潮汕美食,今天決定帶大家了解潮汕美食之一的紅桃粿,在潮汕粿的品類是非常多的,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是屬這個紅桃粿,它是用特製的粿皮,包上蒸熟的糯米和大米形成的混合米,然後米中再加入各家各戶喜歡的食材,食材和混合米攪拌均勻之後包入粿皮之中,再用粿印壓印成型就形成了半成品紅桃粿,最後再蒸熟就是一個個潮汕經典小吃。
  • 有一種粿,叫做潮州阿嬤做的紅桃粿
    在琳琅滿目的美食中,粿品有著不可撼動的江湖地位,不止是日常的飲食生活,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少不了各種粿類的身影。其中,顏值擔當的「紅桃粿」更如網紅般的不斷被打卡。潮州胭脂紅的「人間壽桃」紅桃粿,俗稱「紅殼桃」,也有叫「壽桃粿」,時下年輕人也經常喚之為「糯米飯桃」,莫名有了幾分洋氣。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做粿是潮汕女人的特長,和針工一樣為自小必修的手藝,所以可以這麼說,會不會做粿也成了衡量一個潮汕「姿娘」慧不慧惠的標準。潮汕的祭祀文化濃厚,每年祭神拜祖的節日有30多個,由於每個節日祭拜的老爺不同,用作祭品的粿也不盡相同,這是潮汕粿種類繁多的重要原因。而這些粿品的製作要求精細、調味多樣、烹調考究,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堪稱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的喜愛。潮汕粿品的真正精髓,在千千萬萬普通人家裡,而且融於節慶文化中。對於潮汕人而言,過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傳統的拜神、祭祖了。
  • 紅桃粿起源與潮汕人的「sex崇拜」?太顛覆了!說好的情懷與文藝呢!
    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美食推薦可不是以上的這些「妖冶賤貨」而是生在潮汕的大家從小就非常非常熟悉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專屬潮汕的「櫻花美食」 —— 紅桃粿圖 | 陳圓這樣看來,「性崇拜」推論還是算得上符合常理的,不過,沒有很明確的史料記載,所以這個課題還有待更為深入的考究。
  • 潮汕過年風俗與各地過年風俗大PK
    生活條件好了,大家不必等到過年才穿新衣、才大飽口福,不少人也就沒有了曾經對過年的期盼。但是這也不妨礙我們去多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那我們來看一下各地是如何過大年的,又跟潮汕過大年有何不同吧!老北京過年習俗每年臘月初八這天,老北京人家會熬一鍋「臘八粥」,原料主要有豆、米、紅棗、葡萄乾、桂圓等多種雜糧乾果,寓意「五穀豐登」。
  • 被Netflix買下的首部中國美食紀錄片,這道潮汕菜火爆190個國家
    《節味》作者:圓圓簡介:從小時候懂事起,每逢過年過節,都會到老闆這裡定上一隻滷鵝。現在雖然已經到外面工作了,但還是會經常想念這道家家戶戶過節必備的「硬菜」。以此片致敬這道潮汕人獨有的節味~拍攝地點:錫華中學旁德林滷鵝令米果君印象深刻的,不止是這道流口水的美味,更是這背後一份匠心的傳承。
  • 「鼠」字美食鼠曲粿 潮汕人春節必備食品
    鼠曲粿是用糯米做成的一種綠色的小糕點,之所以叫鼠曲粿,是因為它的製作原料中有一種草本植物——鼠麴草(鼠麴草),這種粿是福建和廣東部分地區過年的必備食物。綠色小糕點鼠曲粿。潮汕地區的粿品,因為原料、形狀、顏色、蒸製方法的不同,分為很多種類,比如,有甜粿、菜粿、紅桃粿、鼠曲粿、酒殼粿等。粿對於潮汕人來說,就像餃子對北方人的意義一樣,但凡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都一定要做上一些。在廣東地區「一盅兩件」的早茶文化中,許多人也喜歡點上一籠「粉粿」,這種用米皮裹著不同蔬菜和肉的食物,和蝦餃、燒賣等點心一樣,都很受「老廣」們的歡迎。
  • 潮汕好吃的特產是什麼?這份集合潮汕美食大餐記得保存
    潮汕牛肉火鍋民以食為天,潮汕人更是把吃,吃出了精髓,特別是潮汕地區出名的牛肉火鍋,有些人會有疑慮,「潮汕」一個不是草原的地方,為啥牛肉做的這麼好吃?「一吊血水,二吊纖維、三吊雜碎、其吃法特別特別的講究,買不完的牛肉怎麼辦呢,那就做成牛肉丸,又是一大特色牛肉火鍋的黃金配角,就不得不說牛肉丸啦,潮汕的牛肉丸在潮汕有百年的歷史了,吃潮汕牛肉丸也可以根據喜好劃分,就比方說喜歡吃嫩點的就選牛肉丸,喜歡喜勁道點的就選牛筋丸。
  • 潮汕這兒的熱鬧年
    春節開始倒計時,生活在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一代大多會覺得城市的過年氛圍沒有小時候在農村所過的年那樣有趣。許多春節的傳統習俗到了年輕一代都只是變成了回憶?你是否覺得自己好像過了個假年?自己過的春節沒那麼有年味?那麼如果有機會,你一定要來潮汕過個熱熱鬧鬧的春節,在這裡你會感受到不一樣的「佬熱」的年味!說到潮汕,首先大家能聯想到的肯定是潮汕這裡眾多的美食啦!
  • 冬至大過年,吃圓「大一歲」
    「冬至年邊腳,家家挲甜圓」,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潮汕人又稱之為「冬節」,是傳統的「時年八節」之一,甚至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得煮「甜圓」、吃「甜圓」,潮汕地區更有「吃圓大一歲」的說法。
  • 潮汕人過年吃什麼?央視告訴了全世界!
    鵝,在潮汕飲食文化中佔有至關重要的一席。在以前物質匱乏的年代,鵝肉並非日常三餐就能隨便享用,一般只有春節和中秋這兩大節日,才會宰鵝祭祖拜神,然後全家食用。林貞標告訴記者,潮汕人用來做滷鵝的鵝,並非一般我們常見的家鵝,而是原產潮州市饒平縣浮濱鄉的巨型鵝——獅頭鵝,素有「世界鵝王」之稱,公鵝的重量在三十到四十斤左右,母鵝一般也有二十多斤重。
  • 潮汕特輯|白蘿蔔的高階做法——菜頭粿
    說到潮汕傳統美食,「粿」是不得不提的。潮汕人對凡是用米粉、薯粉等加工成的食品,都稱為「粿」。粿的品類繁多,做法五花八門,餡料多種多樣,口味有鹹有甜,就算是在潮汕地區生活了二十來年的我,還是有很多種粿沒吃過。
  • 「潮汕三市要合併?」潮汕人,這次又要讓人羨慕了!
    這麼難的潮汕話學不來也沒關係,我們照樣可以在潮汕文化裡面,感受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不過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少人去挽面,會挽面的老人也不多了。
  • 論「粿」我只服潮汕的!地道的潮汕風味,本地人都在吃的正宗糕點!
    粿,是用秫米、粳米磨成粉後製作成的糕類食品,多指閩南地區的地方小吃,不同區域有不同的叫法,像粄、 、 ,其實都是一種東西。但若要說哪裡的粿最出名,那必須是潮汕的!
  • 潮汕滋味的刁口感與慢功夫
    八合裡是一條狹仄的小街,汕頭美食家張新民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他寫的《潮菜天下》與《潮汕味道》是了解潮汕美食的鑰匙。他要帶我們去海記吃牛肉。  海記牛肉在幾年前還是一家小店,現在已經成為汕頭最有名的牛肉火鍋店,盤下了周邊幾家店鋪,牛肉掛滿臨街的攤位,一間屋子裡有兩個小夥手持大錘,在一個砧板上敲打牛肉丸,牛肉已經被敲打成肉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