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汕有句跟「粿」有關的諺語:時節做時粿,時令防時病,說明了「粿」在潮汕飲食中的重要地位。不一樣的節日,會吃不一樣的粿,長短不一,形狀各異,但不變的是總會有紅桃粿的身影。紅桃粿也被叫做紅殼桃、粿桃、桃粿,幾乎每個潮汕人都吃過這種粿。紅桃粿,承載了小編兒時的記憶,也是每個潮州人最熟悉的味道。紅桃粿是潮汕人過年必不可少的美食,想起兒時阿嬤煎的紅桃粿,外酥內嫩,粿料豐富,味道極佳。就是這樣子的美食,很多年輕人也未必知道如何製作。
紅桃粿,也有人稱之為紅曲桃,是我們潮汕時年八節都會見到的粿品。多用於祭祀活動,潮汕人認為:桃果象徵長壽,紅色又寓意吉祥如意,所以每逢時節到,便製作紅桃粿以祈求福壽平安。在每個潮州人的記憶裡,都有個深深的「紅桃粿」情結。紅桃粿以其獨特的外觀和吉慶的寓意為潮州人所喜愛,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精心製作紅桃粿來祭拜祖先,以祈求生活幸福美滿,日子紅紅火火。小時候,過年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奶奶做紅桃粿,給奶奶打下手。小小的紅桃粿裡承載的不只是幸福喜慶的寓意,還有兒時的美好回憶。
紅桃粿的製作主要分粿皮和粿料兩部分,粿料其實就是「八寶飯」,即是蒸熟了的糯米飯,以及炒好的香菇、蝦米、豬肉、花生、板慄、芹菜、蒜、臘腸等等,只要是你喜歡的食物,都可以隨意的添加。據老一輩人講,在以前,過節前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做紅桃粿:先用大米泡水泡一個晚上,使它們變軟,第二天將大米晾乾,然後用石臼舂成粉,篩出足夠細的做成粘米粉,這樣就成為粿皮的原料。
現在製作紅桃粿,多是以糯米粉為主料,配以廣東河粉,或者是煮熟的麵條、熟地瓜泥,同時還要加入紅曲粉一起和成麵團,如果只用糯米粉拌和成的麵團,做出來的紅桃粿不結實。首先要製作紅桃粿的餡料。將豬肉、蝦仁、香菇、豆腐乾、花生仁切碎爆炒,然後加入芹菜、蔥花、糯米飯和味精等調味料翻炒,即成紅桃粿的餡。接著要製作紅桃粿的粿皮。要將精選的粘米粉倒進敞口的盆中,和進開水,然後加上一種紅曲粉的食用色素,不停地攪拌,揉搓成一團,直至米糰成形。然後把紅桃粿皮搓成長條,捏一小塊,壓成圓薄皮,包上餡,用桃狀的粿印印出,上蒸籠蒸熟即可,也可以用油煎炸食用。
紅桃粿一般有三種餡料:糯米飯、豆沙、花生餡。平時吃到的豆沙餡多是甜味的,但是紅桃粿的豆沙餡卻有些特別,除了可以放糖做成甜味以外,還可以加些鹽做成鹹味。花生餡則是把花生炒熟後除去外皮,放在石臼裡杵成碎末後加些白糖,拌勻而成。我最喜歡吃剛蒸熟的紅桃粿,一出鍋我總要先吃上好幾個。春節將至,對於潮汕人來說,紅桃粿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食物,更是一種載著兒時的回憶,有著家鄉味道的糕點。小夥伴們,你吃過潮汕的紅桃粿嗎?